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第二嫡出 >

第8部分

第二嫡出-第8部分

小说: 第二嫡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听她答得还算顺畅,便把她捎带着说了一下:“就知道你们姐俩个心肠软,七丫头与她主仆一场,是有情分的。”随即看向邓环娘,显然是同意了郑明珠的话。
  邓环娘倒是不打磕:“我之前说了,犯了错就该罚,都听明珠的,她说打发出去便打发出去,明儿一早就找人来。”
  明玥看母亲神色沉静,一颗翻来覆去的心倒是安了安。
  至此王氏的心里才痛快了些,即刻还是明儿早的倒不计较了,左右儿子是才进门总要喘口气,此事算是完了,她便攆起人来:“我这也见过了,先回去收拾收拾吧,这一身的尘土气。”
  邓环娘早坐不住了,本还想问问明玥的伤,如今也算了,先回了自个院子再说。
  她与郑佑诚起身,昭哥儿跟瑞哥儿自然也要跟着走,郑明珠还虚弱着,便留在王氏这里,刚一迈步,听见郑泽瑞迟疑的声音:“母亲。。。。。七妹妹身上的伤。。。。。是我不小心。。。。。。”
  他话未说完明玥便扯着邓环娘的袖子道:“不怪四哥哥,是我非要他推我玩的。”
  邓环娘一闭眼,她就猜着跑不出这几个孩子,可是能说什么呢?瑞哥儿若是她亲生的,她大约会将他抓过来打一顿屁股,然后告诉他不许再淘气!可如今作为一个继母,她得掌握好分寸,于是她只好拉着瑞哥儿让他看了看明玥手上的纱布,然后说:“那以后瑞哥儿留心些,明玥也不要胡乱淘气。”
  瑞哥儿对着明玥暗暗呲牙,明玥就笑着戳了他一下,秋千的事明玥认为郑泽瑞不是有意的,因为他见到明玥时显然并不知她在园子里,眼下都已经这样了,再追究又有什么用呢?
  况且瑞哥儿方才还帮她说话了,虽然有心虚的成分在,但明玥记这个情儿,因而这熊孩子之前的“劣迹”全部可以抹去,并且形象越来越可亲了。
  大老爷看他俩这样倒是一乐,他俯身抱起明玥,然后在郑泽瑞的小肩膀上轻轻一拍:“你的淘气等过两天一块算总账。”
  郑泽瑞转头对着昭哥儿咧嘴,昭哥儿知道他担心范先生的书信已然到达,便安抚地摇了摇头,示意没事。
  郑明珠看着伏在父亲肩上的明玥却是隐隐冷笑:小小年纪,倒也学会了假惺惺!
  出了王氏正房,明玥惊奇地发现廊下还等着两人,一个明玥认识,是柳姨娘,另一个。。。。。明玥看她低眉敛目的跟在娘亲后面,不由地想——看来又要多一个姨娘啦。
  回到自己的萱华阁,邓环娘才长长出了一口气,一进府王氏就给了她这么一出,真是疲累,但是她不能歇,吩咐丫鬟先伺候大老爷沐浴更衣,她转身进了明玥的东厢房。
  抱着一身伤的明玥,她直直掉下泪来:“邱养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邱养娘心里虽有猜测,却不能乱说,微微一福身:“夫人,七姑娘受伤是个意外,怪我老婆子没有看护好,夫人理当责罚。而大姑娘的事,恐还是得庆嬷嬷才说得明白。”
  邓环娘在王氏那里都被庆嬷嬷气死了,此刻也没好脸:“庆嬷嬷,你给我说实话!”
  庆嬷嬷今儿一天一直在这事上打转,脑袋快成了浆糊:“奴婢去取汤的时候厨房里是有人先试过的,并没有什么差池,可大姑娘喝了就不好了,奴婢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送汤的路上洒进醪糟了。。。。。。奴婢只想着万不能牵累的姑娘,索性就承认了自己不小心。”
  “你这个糊涂的!”邓环娘都不知说什么好了,红兰也在一帮又是心疼又是气。
  邱养娘上前半步,叹道:“嬷嬷你到此刻还没想明白,今儿这事原本冲的就不是姑娘,而是你。”
  “我?”庆嬷嬷想不出为何冲了自己一个下人。
  邱养娘摇头,直接道:“嬷嬷还不如瑞哥儿明白。打两位哥儿回来,瑞哥儿同姑娘间的玩玩闹闹还少了?
  中午送汤瑞哥儿那也有一份,并且同昭哥儿一块,真要是冲着姑娘,当是这两位哥儿有事。一来姑娘可说姑娘这脾气闹得正,二来两位哥儿的份量。。。。。。别说老太太,就是老太爷来了也饶不了人。
  可见兜着一圈不过是借力打力,你和大姑娘才是其中人。”
  看庆嬷嬷一脸愕然,她又问:“嬷嬷这阵子可开罪了谁?”
  庆嬷嬷想了想却是摇头。
  邱养娘看邓氏一眼,也没工夫跟庆嬷嬷细拉扯,一会儿前院的婆子就会过来带人,庆嬷嬷今晚还是要被关起来的,明儿一早就发卖,于是她便直接问:
  “大半个月前,嬷嬷家去一趟,下午回来时便心不在焉,我问过嬷嬷可是有什么事,但嬷嬷三番五次都含糊过去,今儿成了这般被动局面,还不肯说么?”
  庆嬷嬷垂头默了默,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却又犹豫着自语:“那都大半个月了呀。。。。。。再说后来也没见她们提,我想着都过去了。”
  邱养娘蹙了蹙眉,红兰却在一旁急得跺脚:“娘,到底有什么事你倒是说呀!夫人就在这,你还有什么不能说、不敢说的?咱们不惹事是对,但有了事咱也不能怕事儿啊!”
  庆嬷嬷看着红兰,一颗心惊了透,同时又觉得庆幸,这碰上的是自己,要是红兰,那可如何是好?
  她不曾想若换做红兰,一早把这事同明玥和邱养娘说了,她们有了防备,总不至于像今儿这么被动。
  听明白邱养娘的话,庆嬷嬷却愈发觉得这事不能说了,——本来就只是有个影儿的事,一旦对夫人说了,夫人再去找龚嬷嬷和于嬷嬷查问,那这事还有个完?她只盼着红兰和七姑娘安安生生的长大,她没邱养娘那么大的心性。
  因此她决意把这话烂到肚子里,只说:“也没什么,不过是那日顶撞了龚嬷嬷一句,不成想她记到如今了。。。。。奴婢惹的祸奴婢自己个担,只是日后不能在伺候夫人和姑娘了,姑娘要好好的。”
  邓环娘看她倒这会仍像是没说实话,真真有心让她被发卖了算了!可看看红兰又是叹气,正这个时候,丫鬟青楸进来报:“外院的嬷嬷来带人了。”
  邓环娘摆摆手:“罢了,你今晚就熬发一夜,我这不派人给你送东西了,一应进嘴的东西不论吃喝,你都别用。
  我等下差人不停脚地往娘家赶,这郑府的大门你日后是再也进不来了,我娘那边让人把你买回去放到跟前也不合适,先到下边庄子上呆两年吧,左右过了清明我们也要随老爷去上任的,只是可怜了红兰这两年就见不上你了。
  不过等老爷回来守选时,也还是能见的,她的性子比你利飒,你倒不必太担心。”
  ——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了。
  庆嬷嬷行了个大礼,红兰也红着眼圈磕了个头,明玥咬着嘴唇却也只能嘱咐奶娘“保重身子”。
  邓环娘和明玥都没有露面,只让邱养娘把人带出去,又以明玥的名义打赏了两个婆子,也顾不上再与邱养娘多说其他,赶紧不停脚地回了正房自己沐浴梳洗。

  ☆、第11章 不平

  这一下,郑家的人总算都到齐了。
  老太爷郑茂才在先帝时曾官至户部尚书,后先帝驾崩,他这臣子也大病了一场,休养许久也不见好,遂抱病休致,今上敬他为两朝元老又是世家名门,再三挽留,无奈郑尚书当时连口气都喘不匀如何能分君之忧?皇帝只好饱含热泪的允了他的请求,又赏了许多白花花的银两和肥沃沃的土地,退休的待遇不可谓不丰厚。
  郑老太爷面上谦逊心下无愧地领了赏,拖拖拽拽带着一大家子回了燕州,自己过上了隐士般的养病日子。
  许是故土宜人,他老人家的病倒慢慢地好了个七七八八,只是这两年爱清静,又整日泼墨作画,自己独住于揽月楼,连儿孙们问安都改为一旬一次了。
  今儿他往主位一坐,众人都知他往日威严,几个孩子也是又敬又怕,是以一顿饭吃得严肃又规矩,全没半点声响。
  饭毕,一众人移去了正厅,老太爷把昭哥儿、瑞哥儿、慕哥儿叫到跟前略略考校了两句,昭哥儿已然在范先生处求学四年,如今更是小有才名,自然不在话下;慕哥儿勤勉上进,也是可喜;瑞哥儿混混沌沌,一看就完全没有上心。
  老太爷却难得地没有动气,看看一旁的昭哥儿,竟生出些感慨来,只是这感慨不足为外人道,他也只能自己默默神伤一下。
  不过他这神伤很短暂,转眼便问起明后两日祭祖和扫墓的事情,大老爷不在,眼下外面的事多是二老爷和三老爷出面,内里则一应是二夫人林氏操持,林氏刚刚看老太爷对慕哥儿很是满意,心下高兴,这会儿就面上带笑回答得有条不紊,老太爷就看向王氏,王氏笑道:“老二媳妇办事一向稳妥,这阵子可是把她忙坏啦。”
  林氏忙站起身:“这个功媳妇可不敢冒领,都是母亲在一旁指点操持,媳妇最多是动动嘴跑跑腿,没出什么大力。”
  王氏一笑,不再多说。
  邓环娘和三夫人董氏因没出上什么力,也即客套上两句,不过因着她二人都是事出有因,自然没人真怪,王氏只半玩笑着对董氏道:“你如今可是名正言顺的在躲懒啦。”
  董氏碍着老太爷在,不敢太过表现她那小女儿情态,只捂着肚子笑嘻嘻称“是”。
  说完这一席话,老太爷的思维忽地又跳跃到几个孙女身上,他指着明珠和明玥问:“这两个丫头怎么都是病怏怏的?”
  他一问,其他人便不敢多嘴,王氏两句话就略略带过,至于明玥的伤也只说是几个孩子在园子里玩耍时不小心。
  老太爷微微皱了下眉头,却也没说什么,自打郑佑诚娶邓环娘的事他一力拍了板,事后约莫也觉得驳了王氏的面子,因此打那之后他对于后宅的事几乎是一概不问,全由着王氏做主。
  不过眼下瞅着四个孙女三个都是虚弱,只一个完好的明霞还像是被明玥那一摔给吓着了,怏怏的没什么精神,老太爷严肃的面容倒是温和了些,随即见明玥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崇敬而又好奇的看着自己,全没把身上的伤当回事儿一般,老太爷下意识想要哄这最小的孙女两句,然而他严厉的久了,竟是不知道该如何慈祥,憋了半晌才对几个孙女一板一眼的说:“要好好吃饭,以后才能像祖父一样英姿勃勃。”
  几个女孩儿面面相觑地互看一眼,不明白她们为何要英姿勃勃,但祖父说了她们也只好恭敬而又茫然的应声。
  老太爷说完也意识到自己说的不甚好,又把孙女当孙子了,于是他咳嗽一声,直接起身往外走,边走边道:“时辰不早了,都赶紧回去,明儿一早还有正事。”
  一厅的人目送他的身影飘飘而去,都有些想笑不敢笑。
  二夫人和三夫人午时都知晓老太太这里的动静,然而都装不闻,晚上时见了自然不能再装,本来打算正说几句面上的话,结果老太爷提前结束了,把她们未出口的话都给堵在了肚子里。
  不过两件事都是长房内里自己打自己,老太太也不想她们多说,便含混着过去了,二夫人也是没多提郑明珠的事,只说将扎秋千的小厮、婆子都打了二十板子,又乏了一月的月钱,王氏听了也就罢了。
  眼下有正经事,众人也都不在这上面多言,听老太爷的话各自回房早早歇下,第二日人人早起,忙前忙后地收拾着前往安县祭祖扫墓。
  整整折腾了两日,第三日中午才算祭扫完毕,浩浩荡荡启程回了燕州城里,一路上车来人往,皆是清明祭扫之人,马车行得慢,近傍晚才到家。
  众人都累得不轻,王氏连晚上的问安也免了,各方得了令,都拖着步子回去休息了。
  二更入夜,三夫人见夫君歇下,她自己倒没什么困意,由着邓嬷嬷搀着去了外间,她见刘蒙媳妇已然侯在哪里。
  邓嬷嬷在圈椅椅面和靠背处各垫了个靠枕,三夫人懒懒地坐下来:“我的天,总算得了个空,这几日把人忙得头都晕了。”
  ——实际相比起来她真可说是最清闲的一个了,她这个身子让她万事皆做不得。
  刘蒙媳妇上前一步,将一张小方塌放在她的脚下,以便她搭着脚更舒服些:“再忙您也得以自己个的身子为紧要。”
  三夫人笑了笑,问起正事来:
  “这两天没顾得上见你,一来是忙,二来大姑娘那吃食上出了事,虽说厨房是摘清了,但我不好说什么,免得要落了人口实。今儿就是想问你,这事是真跟厨房没干系,还是有人被着你动了什么手脚而你不知道?老太太那拿庆婆子定了罪,我却是不信那婆子真有这个胆子的。”
  刘蒙媳妇微微躬着身,闻言答道:
  “说来也巧,夫人那日不是想吃炒红果么?我想着那个东西煮熟后要放凉了才好吃,便提前让刘婶子去煮,所以从庆婆子来,到厨娘做甜汤的这过程中我一直都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