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七零之戏精夫妻 >

第115部分

七零之戏精夫妻-第115部分

小说: 七零之戏精夫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向阳脚步微顿,猛地抬头,“所以说你今天真的在针对我?”
  刘国艺抬了抬手,“也不能算。我对每个新人都很严格的。虽然你的资质不是最佳的,但是这脸皮却是最厚的。”
  这是在夸他吗?是吗?是吧!张向阳用舌头顶着腮帮子安慰自己。
  刘国艺背着手,眼神看向远方,“我记得王远山每次演我的戏时,一天哭了十次。哭完再回来演。演过再去哭,第二天眼睛都快肿成核桃了。”
  王远山是个有军人气质的型男,更准确得说,王远山是从军队选上来的。当时刘国庆拍的是一部战争片。王远山容貌虽然不是最出众的,但他肌肉扎实,气质硬朗,一看就是当兵的那类人。所以被刘国艺一眼挑中。
  张向阳简直不能想像王远山这样的型男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哭。他张大嘴巴,怀疑地看着刘国艺,“真的假的?”
  刘国艺仰着脖子哈哈大笑,“小年轻都好面子。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年纪不大,又不是科班出身,,脾气很硬。为了那份工资,哪怕被我骂得再惨,他还是咬紧牙关回来继续演。后来,我再说起这事的时候,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那时候的他可好玩了。可惜,现在就是个老学究,没意思得很。”
  张向阳抽了抽嘴角,都被你打磨成那样了,他哪里还有菱角啊。不过王远山的演技确实很,好到自己都没发现他是非科班出身,“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他一样一遍就过。”
  “你以后的也会的。”刘国艺拍拍他的肩膀,“就凭你这个态度,我觉得你比王远山强多了。”
  张向阳身上的菱角已经被磨过,他也经过专业培训,现在最缺的就是那画龙点精的一笔,“想要演好戏,不仅仅只是参透戏中人的角色,还要会联想。比如说这个人物的性格是什么样的。当发生某种事的时候,他究竟该如何反应,才是你最需要表现出来的。这些细节就是一个好演员必须能够演绎出来的。”
  第 131 章
  张向阳低头想了半天,突然有了一丝领悟; 就像武侠中有句秘诀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演戏那就是于细微处见真章。眼神,肢体动作; 面部表情都要符合角色本身的设定。
  “到了,你晚上好好参透。”不知不觉两人已经走到门口,刘国艺大步往院子里走。
  小耀听到他爷爷的脚步声; 从屋里冲出来。
  只见一个穿着黑色鹿皮大衣的小少年; 穿着深蓝色的牛仔裤; 脚上套着一双厚棉鞋。这身打扮十分时尚; 再加上小耀已经减到正常体重,别提多好看了。
  刘国艺蹲下身子,张开双臂迎接他; 夸张地叫; “哎哟,这谁家的孩子这么好看啊。”
  小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 跑到刘国艺面前站定; “爷爷; 这是我干妈给我买的。好看不?”
  刘国艺摸着下巴仔细打量一番,“好看,太好看了。”
  何方芝带着孩子从屋里出来,三个孩子都一脸羡慕地看着小耀。
  刘国艺抱着小孙子朝何方芝道,“这衣服不便宜吧,我把钱给你吧。平时让你帮着照顾孩子就已经很麻烦了……”
  “您这么说就外道了。小耀也叫我一声干妈呢。我给他买衣服还不是应该的嘛。”何方芝摆了摆手。
  刘国艺看了眼她身边的小姑娘; “可是她们……”
  何方芝摆了摆手,笑着解释,“没事儿。她们的衣服过几天就到了。我拖的是两家人帮着买的,她们的晚了几天。”
  小耀这身衣服全是名牌,只有深圳那边有卖的。何方芝是托马大顺买的。
  马大顺因为经常要出去,买衣服寄衣服都比较快。
  而三姐妹的衣服,何方芝是托杨素兰买的,因为她是打工的,平时又管着几个店的账,忙得跟陀螺似的。自然晚了几天。
  红叶看着小耀那身新衣服,羡慕得不行,“早知道我也要一身衣服了。”
  何方芝不是没想过也给三个女儿买名牌。可一身名牌的价格是国内衣服的七八倍。
  所以她给三人选择,是想要一身好衣服,还是想七八身差一点的衣服。
  女孩子都是爱美的。她们更喜欢多得几件衣服,所以三人都选了后者。
  最终三人只能眼馋小耀身上的新衣服了。
  过了几天,三人终于收到新衣服了,那点焦灼顿时化为乌有。
  比起小耀的一身衣服,她们可是有七八身,从数量上就胜了。
  小耀看着她们一人换一身,搂着何方芝的胳膊,嘟着小嘴,一脸控诉。
  何方芝有些心疼,便还是没有惯着他,“是你自己要挑这一身的。可不能反悔。”
  小耀摸摸身上的衣服,抿抿小嘴没说话。
  何方芝拍拍他的小脑袋,“你这身衣服是独一无二的。你走在大街上,是不是所有人都羡慕地望着你?”
  小耀眼睛瞬间点亮,“是!”
  何方芝抚了抚额头,看来这小子以后也是演戏的料,居然这么爱臭美。
  相比三个女儿的志得意满,张向阳这段日子可以算是冰火两重天。
  白天,刘国艺把张向阳从头批到尾,总之他哪哪做得都不对。晚上,他又给张向阳打气。变着法的夸。弄得张向阳都以为刘国艺是有人格分裂症。
  不过两个星期后,张向阳的戏份终于结束了。刘国艺对他整体评价还是不错的。
  晚上回去的时候,刘国艺还许下承诺,“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合作。”
  喜得张向阳兴奋得好几天都没睡着。
  春节前,以王郁金为原型的真人传记电影终于上映了。
  上一部《在深圳》是一对情侣在不断奋斗中收获爱情的故事,那这部电影就是家庭与事业的角逐。历史感很浓,故事也从侧面对数字帮作出了批判。
  虽然这部电影没有《在深圳》那样火爆,但票房还是不错的。许多年龄大的人都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一转眼到了一九八三年。
  这一年,张向阳得到好几次参演机会。
  上面要求他们拍两部改革开放题材的电影。张向阳也都有份参演,只可惜不是主角。
  这一年的治安问题非常严重,听马大顺说深圳街头经常出现打架。就连厂子里都有。好在他及时把苗头给掐了,把爱挑事的员工给开了,才彻底压住。
  到了十月,国家进行第一次严打,为了警醒,街头巷尾的广播里都在播放这场严打的消息。
  艺术团也应上面的命令,拍一部警匪片,指定导演刘国艺。
  刘国艺倒也没推辞,现在他小孙子很乖巧,也不给他惹事,每次他有新的电影出来,他小孙子都把他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甭提他有多满足了。
  警匪片,刘国艺没拍过。不过这类片子也好拍。在后世,用的几乎全是同一个模板。
  开头是匪徒出没,扰乱治安,激起民愤;中间是警察智斗匪徒;最后是警察战胜匪徒,正义永不迟到。
  张向阳得到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就去找刘国艺,“刘导,这部电影我能有机会参演吗?”
  刘国艺很肯定地点头,甚至还从中挑出几个角色任他选,“你自己看看,你喜欢哪个?”
  三个角色,从外貌上都比较符和。
  一个是吊儿郎当的二流子。一个是钢铁厂的工人,一个是反派大boss。
  从戏份上来说,最后一个是最多的。但是这年代的反派可不好演。你演了坏人,想再演好人就难了。大家会对你有个固定形象。你就是坏人。
  头一个二流子,戏份不是很多,冲其量也就是个炮灰。
  钢铁厂的工人是这件案子其中一个死者。但他的戏份挺多。因为算是事件的引发者。所有事件都是围绕着他来展开的。
  故事情节其实非常简单一个钢铁厂的工人某一天要加班,可突然停电了,工人加不成班就回了家。却没想到自己的妻子居然和副厂长在巷子里幽会。工人一时气愤把这对奸|夫淫|妇痛揍得一顿。这事闹得很大,工人受不了旁人的指指点点,再加上他对妻子已经不信任,所以举报二人通|奸。
  两人被判了流|氓罪,发配之地是边疆,可没想到几年后,奸夫居然从边僵劳改农场逃回来了。而工人新组的家庭遭受对方疯狂报复。随着事件一件件展开,人物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才还原剧情刚开始的那场捉奸戏码,原来奸夫是被人陷害的。
  原因是因为竞争厂长的名额,奸|夫被人灌醉,躺在工人家旁边的巷子里,工人的老婆以为是工人回来了,打着手电筒开门去瞧,却没想到被工人逮了个正着。于是一场悲剧就这么发生了。
  第 132 章
  张向阳看过之后,脑子突然冒出一句话; “这故事也太狗血了吧?”
  刘国艺眉毛一挑; 面露不悦,“什么狗血?我又不是道士; 泼什么黑狗血。”
  张向阳有点无语,也没跟他解释什么是狗血剧情,挠了挠头; “刘导; 你不觉得这个故事很老套吗?”
  刘国艺凉凉地扫了他一眼; “你多久没看报了?”
  张向阳刚从深圳查完账回来; 两个厂子现在效益非常好。他在那边忙得昏天黑地,还为此打电话回来,跟团长请了一个月的假。
  这不刚回来; 他就从团长那边听说刘导要拍电影; 马不停蹄地赶过来了,生怕错过这次机会。
  所以他还真是没有时间看报纸。
  刘国艺站起来; 从自己书架上取出一沓叠放很整齐的报纸; “瞧瞧; 这是最近几期的报纸。”
  张向阳接过来,快速扫了一眼,现在的报纸已经不像去年那时候,全是改革开放和包产到户的新闻了,几乎全是法制报道。
  打架斗殴,强|奸女同志; 意外或故意杀人,偷公家财产等等。
  刘国艺见他看得飞快,估计他只看标题,便从其中一张报纸中找出一则报导。
  张向阳把这则报导从上至下仔仔细细读了一遍,这才恍然发现,刘导这个剧本和这个故事有八成相似,“果然是艺术缘于生活啊。”
  刘国艺叹了口气,“艺术加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上面让咱们拍这部片子就是为了警示民众。如果全是瞎编,那就失了真实,观众不信,那就得不偿失了。”
  张向阳一想也是,“您说得对。”
  刘国艺把报纸重新整理好,“这三个角色,你准备演哪一个?”
  三个角色最容易的应该就是这个二流子,形象单一。几乎没有闪光点。
  工人这个角色戏份虽多,但是却不容易让人记住。
  倒是这个反派大boss令人印象深刻,属于可怜又可悲的那一类人。
  张向阳犹豫不绝,他指着这个反派问道,“这个角色有点不太一样啊?”
  这年代的坏人都是有明显特征,属于站在人堆里就能找出来的那一种,但是没想到刘导居然颠覆这个传统。
  刘导哈哈一笑,拍着桌子道,“一开始团长也不同意我这个设定。可我跟他解释了理由,他就同意了。你猜猜为什么?”
  张向阳试探着道,“因为真实人物就是这个长相?”
  刘导不置可否,“也有这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你再猜猜看!”
  张向阳摸着下巴想了好一会儿才道,“我觉得警示作用的话。您是想告诉大家,杀人犯没有在脑门写字,有可能是芸芸众生之中的一员。当然也能体现出公安办案的高明,哪怕犯人再狡猾,最终都会被公安识破,有邪不胜正的意思。”
  刘导忍不住鼓起了掌,“说得太对了。你小子对这行有慧根。不错不错!”
  他顿了顿又问,“你还没说,你想演哪一个呢?”
  张向阳徘徊了好一会儿,才终于下定决心,“我选那个杀人犯吧。”
  刘国艺挑了挑眉,有些意外,“你怎么想演这个了?”反派可不好演。张向阳五官不刚不柔,眼神温和,文质彬彬的气质,一看就是个好人。
  剧中这个连环杀人犯丧心病狂连小孩都不放过,手段残忍,不是一般人能演得了的。
  那眼神那杀气,张向阳通通没有。这简直就是颠覆。如果张向阳的演技不过关,他可能没办法选他。
  张向阳很快察觉到刘国艺面露难色,“我想通过这个角色提升自己的演技。如果您觉得我演技不过关,大可以把我替换掉。”
  刘国艺对这个人选也是举棋不定的。
  从外貌上,这个人选很多人都能胜任,可演技都不过关。在所有人当中,张向阳的演技算是最好的了。
  刘国艺也有心打磨张向阳,决定给他这次机会,“成,你先把剧本拿回去好好琢磨,三天后就开拍。你的戏份是最多的。可别迟到了。”
  张向阳立刻站起身,“行,我会的。”
  等他回到家,何方芝正在院子里磨草药。
  张向阳搬着板凳坐到他旁边,“媳妇,刘导又要拍戏了,你知道不?”
  何方芝哪里知道这些,“你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