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七零之戏精夫妻 >

第134部分

七零之戏精夫妻-第134部分

小说: 七零之戏精夫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家木倒是一口答应,可他们的钱全都存在银行,都是定期。
  吕秀英为了多得一些利息,存的还都是五年,离得最近的日期也才过了四年,还差半年就满五年了。如果现在存出来,那利息可就都没了。
  张向阳见他们把存折都拿出来了,看着去年存的大头,“不如把这十万拿出来吧。”
  吕秀英有些肉疼,但还是咬牙同意了。
  彭家木在旁边补充道,“今年的分红也投进去吧。”
  彭家木占厂子的两成股,今年总收益有五十万,两成,就是十万。加起来就是二十万。
  张向阳给两人敬酒,“成,多谢你们了。”
  吕秀英不放心地追问,“这电视剧真的能挣钱?我咋觉得这事不靠谱呢。”
  张向阳倒也没跟她说太多,只含糊道,“这是文化产业,跟咱们厂子不太一样。不过也是有风险的,嫂子也有心理准备。”
  吕秀英其实也就是随口一问,摆了摆手,“你说得我都懂,左右你都把全部家当投进去了,我么这点钱,就算真的都赔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就是担心弟妹跟你急。”
  张向阳嘴角抽了抽,怎么所有人都担心他媳妇会发火呢。明明他媳妇很好说话的啊。
  经过一个星期的盘账,两个厂子,张向阳一共收到八十万零八千的分红。
  再加上他家里的存五十万款存,以及两个兄弟支援的钱,一共是一百八十五万八千,还差不到十五万。
  张向阳只能找他大哥大嫂借,两人倒是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只是两人是打工的,存款并不多。到最后也只支持了五万块钱。
  杨素兰跟吕秀英一样都是存的定期,不过她这人比较实在,存的是一年的。之所以只存一年,是因为公爹已经好几次打电话让他们回家。
  她当心这存折到老家不怎么好取,所以只存了一年的。提前取出来,她也没有太心疼。
  剩下的十万,最终还是马大顺给想的法子。
  咸菜已经销到全国,许多人来拿货,马大顺就采用多买优惠政策。让大家多定了不少货。收上来的货款,暂时就先借给张向阳了。
  他收到钱,立刻就去找李世荣。
  李世荣是个特别果决的人。一接到钱,就跟张向阳签了合同。
  然后和张向阳一起回了北京,找相关工作人员开始拍摄工作。
  上面的领导对李世荣非常重视。他是香港在国内投资最大的老板。永润超市在内地已经开了几十家。由一开始的亏本,到现在的月入十万。
  而且他本人非常有原则,并不偷税漏税,比国内许多小私企喜欢偷税露税好太多。
  团长很快就把他想要的人员配齐。
  无论是从导演,还是演员,以及编剧,摄影都是按照李世荣的要求来的。
  甚至张向阳还见到几个老演员,都是在百花奖颁奖典礼见到的。听组委会介绍时,他才得知这些都是非常有名的影帝。
  比王远山更加厉害的人物。在圈子内非常有影响。
  张向阳这次接到一个非常不错的角色,演的是汉武帝年青时的角色。
  而王远山出演的是卫青,非常符合他的硬汉形象。
  王远山本人倒是非常苦恼,“我觉得刘导好像把我给定型了,只让我演这类角色。”
  “那也要你自己勇于突破啊。要不你也演个反派试试?”张向阳怂恿他。
  王远山想到张向阳因为演反派搞出来的那些事儿,果断摇头。
  作者有话要说  《汉武大帝》04年拍的,03年拍的,一共投资3000万,我折合了下时间差,写了个八百万。应该够的吧?
  第 150 章
  这一次; 刘导请来都是圈子里数一数二的人物。本来嘛,现在团里已经没有工作。许多演员都闲置在家。
  可以说演员任他挑。甚至都不用考虑档期问题。他想用谁; 直接把名单报给副导演; 让他叫人就成。
  场务忙着搭戏棚,编剧吴主任要重新编剧本。
  之前; 吴主任写的是电影剧本; 电视剧的话就有点不够用了。
  吴主任是和何方芝一起探讨的。她本身就是熟读历史的; 吴主任可能因为时间久远,还有些记不清; 但何方芝过目不忘,所以常常跟他说些有意思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数并不都是典故,还有部分是野史,但是听听也能恢复人物的本来面貌,还是有很大助益的。
  而张向阳和刘导又去香港拍《卧底警察2》。
  因为这一忙碌,今年他们又没有回家过年。张父和张母很是失望。
  到了来年春天,摄影棚和剧本终于搞定了。
  他们这些人终于开始拍戏。摄影棚就建在北京,倒是不用他们往外跑了。
  电视剧一共要拍五十集; 春夏秋冬各个季节都有; 在春天倒还能忍受。
  只是到了夏天; 天气达到四十二度的时候,拍摄进度就不那么快了。
  刘导穿着老头衫,下身穿着到膝盖的裤子,脚上穿着草鞋,即使如此; 他还是热得汗流浃背。更不用说那些裹着棉袄拍雪地玩耍的演员们了。
  这次拍戏周期一共给了十个月,前头搭建摄影棚和剧本就花掉三个月,剩下七个月,要拍这么多戏,本就很是紧张。
  刘导急得满嘴炮,人也比平时要焦躁。
  就在这时小耀跑过来,他身上穿着锦绣螺纹广袖汉服,头戴玉冠,挽着发髻,一看就是十足的贵族公子哥。
  只是他此时颇有几分狼狈,双手握住交领衣襟,胸口敞开,嘴里焦急地喊着,“爷爷,我胸口长痱子了。”
  刘国艺一听顿时吓坏了,忙丢下手中的扇子,迎了上去。他弯着腰看着小耀胸口长着的一层密密麻麻的小疙瘩,上面还有白色的小尖儿。
  他顿时心疼坏了,“让你不要演,你非演。当演员有什么好的。赶紧把衣服脱了。”
  副导演一听,忙跑过来,“不行啊,导演,小耀演的是小太子,可不能脱。下一场就是他的戏了。”
  小耀痒痒得厉害,恨不得伸手去挠,张向阳忙从身上掏出清凉膏给他抹上,“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先试试看吧。”
  事实上,这清凉膏只能缓解中暑,对解痒治痱子一点用也没有。
  小耀恨不得躺在地上打滚。
  刘国艺狠狠心一咬牙,“快拍,马上拍。”
  他拿出帕子给小耀擦脸,低声哄他,“小耀乖,争取一条过,就能把这衣服脱了。”
  小耀其实挺后悔的,早知拍戏这么苦,他就不拍这部戏了。明明他的戏份不多,可偏偏就排在这酷暑天了。
  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哪怕他再不乐意,也只能咬牙拍了。
  他瘪着嘴,任由副导演给他理好衣衫,进入拍摄区域站位。
  刘国艺是个疼孙子的,但他也是个非常敬业的人,哪怕孙子热得受不了,他还是严格要求,拍了三次,才把这场戏给拍完。
  小耀听爷爷说‘卡’的时候,飞快把身上的衣服给扯掉。
  他还是个孩子,做这样的动作倒也没人说什么。其他人就没他这么好运了。
  张向阳演的是青年时的角色,跟小耀自然是没有戏份的,可他们是按照场地排的戏,所以这一场就轮到他了。
  他的戏份不少,从早上开始就穿着这件厚厚的衣服,早就热得不行,只是因为抹了清凉膏强撑着罢了。
  等到了烈日当空的时候,几个搭戏的演员都处于晕呼呼的状态。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僵硬。根本就不在状态。
  刘导脾气暴躁,嘴上骂骂咧咧的,声音一句比一句大。
  何方芝进来的时候,就见他对一个配角骂得狗血淋头,那男人脸色涨得通红,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刘导,天气这么热,您火气还是这么大啊?”何方芝见他一直喋喋不休,其他人的脸色也相当难看的时候,忙走过来劝。
  刘国艺见是她来了,收敛了愤怒的表情,朝那配角挥了挥手,“你好好给琢磨,两分钟后继续。”
  那配角如蒙大赦,忙跑到场务找扇子扇去了。
  张向阳走过来,帮她媳妇端汤,“今天带了什么好东西?”
  天气这么热,何方芝担心他们中暑,就让李婶做了些粥。
  “这是绿豆粥,还有一些西瓜,全是用冰震的。”何方芝把锅放在一张空着的桌子上。
  刘国艺忙走过来,“西瓜呢?小耀这孩子热得都长痱子了。”
  何方芝忙把袋子里的半个西瓜递过去。
  这西瓜是她早上切好了,放在冰箱里冰震的,现在拿出来刚刚好。
  刘国艺哪能要半个,只拿了切好的三片,朝她道谢,到摄影棚外的树底下找孙子去了。
  王远山也凑过来一起吃。其他人因为跟何方芝不熟,所以都望而却步。
  何方芝用带来的塑料碗盛粥,让张向阳招呼大家过来,都是一起工作的同事,总不能他们吃着,让人家看着。
  大家见有他们的份,忙过来朝他们道谢。
  张向阳趁机把自己媳妇介绍给大家。吃人嘴短,少不得又称赞何方芝几句。
  一群人正吃得热闹,就听场务从外面跑进来,“导演,导演?”
  刘国艺刚从外面进来,见有人喊他,“喊啥呢?”
  场务哭丧着脸,“导演,咱们的马热死一匹了。”
  刘国艺眉头紧皱,往外跑,“快带我去看看。”
  这马就拴在摄影棚的外面,由人专门照料着,但是没想到居然热死了。
  “哎呀,这咋整,我待会儿还要演马戏呢。”王远山吃着西瓜,咋呼起来,他转了转眼珠子,压低声音道,“你们说待会儿会不会让我们休息一会儿?”
  “不是还有几匹吗?你急啥!”张向阳拍拍他的肩膀打消他这白日做梦的想法。
  王远山瞪了他一眼,恨恨地吃着手里的西瓜。
  一时间,只有吃东西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场务又从外面跑进来了,“导演说,让我们原地休息六个小时。”
  大家忍不住高呼起来,纷纷把自己身上的衣服往外脱。何方芝差点被这阵仗给弄懵了,反应过来后,就是一阵羞窘。
  张向阳把空着的钢精锅拎起,送她出来,“我带你去外面凉快凉快。”
  何方芝看他一眼,“你衣服不脱掉吗?”
  张向阳这才想起,自己还穿着厚衣服呢。忙把身上的衣服给脱掉,放在架子上。担心别人拿混了,他临走的时候,还叮嘱王远山帮忙看着。
  王远山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张向阳一直送她到大门外面,“你回去吧。家里有电风扇。别再给我送东西了。”
  何方芝看了眼他身后那树荫底乌泱泱的一群人,蹙了蹙眉,“不是还有六个小时吗?不如你跟我回家一趟吧?家里还有些水果,自行车装不下。”
  张向阳有些迟疑,想了想,“那好吧,我去问问刘导。”
  何方芝点头,便在原地等他。
  没一会儿,张向阳就回来了,跟他一起的还有小耀。
  此时的小耀已经没有之前那活泼劲儿了,整个人蔫头耷脑的,颓废极了,何方芝摸了下他的额头,“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张向阳刚刚又给他抹了清凉膏,已经比刚刚好多了。
  小耀晃了晃脑袋,表情相当疲累,“我就是太热了。好困好累。”
  张向阳忙把人给背起来。
  张向阳身上的衣服全都湿了。他这衣服刚刚是套在那套汉服里面的,所以小耀趴在他身上的时候,闻到的就是汗味儿。
  立时更晕了,何方芝忙把人给接过来。
  小耀这才不晕了,趴在何方芝的肩头,“何阿姨,我好困。”
  三人到了家里,小耀躺在冰凉的竹席上,吹着电风扇才好似活了过来。
  瞧着他这生龙活虎的样子,张向阳放宽了心,“看来之前应该是有点中暑了。”
  何方芝对他们的做法很不认同,“就算急着拍戏,你们也不能这么玩命啊。小孩子身体本就弱,还这么折腾。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们。”
  张向阳却很能理解刘导,“签约是十个月,现在已经七月底了,还三个月,刘导着急也是情理之中的。而且接下来还要剪辑和配音呢。都要花时间。”
  何方芝哪里懂这个,但是把马都热死,这就有点太过份了。
  小耀见他们两人差点吵起来,忙抱住何方芝的脖子,“何阿姨,拍戏怎么这么苦啊。”
  何方芝也顾不得跟张向阳理论,转头朝小耀笑,“那你以后还拍不拍了?”
  小耀皱着小眉头仔细想了想,很肯定地点头,“要!我要拍。”
  何方芝诧异地挑了挑眉,这么辛苦还要拍,“为什么?”
  小耀鼓着腮帮子,“我要当演员,要演坏人。”
  好吧,他对这事还念念不忘呢。可惜的是,他现在演的这个角色属于很正常的角色,不是个坏人。
  最终,这部戏还是在刘导的紧赶慢赶下拍完了。
  在这期间有许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