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七零之戏精夫妻 >

第62部分

七零之戏精夫妻-第62部分

小说: 七零之戏精夫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向阳搂着她安慰着,“怎么会?你是爹娘的好宝贝,爹娘哪里省得把你送人。”
  红叶松了一口气,倒是没有再提把小姐姐带回家的事了。
  她仰着小脸,看着张向阳,奶声奶气地道,“爹,我也想赚钱养你们。”
  张向阳一颗心都化了,笑着道,“等你大了,就能赚钱。”
  红叶掰着指头算,而后垂头丧气,“我还要好久好久才能长大呢。”
  又过了一天一夜,他们终于到了目的地。
  张向阳抱着红叶,背着行礼,顺着人群挤了出去。
  等下了火车,他一回头,没看到媳妇和赵志义他们,倒是看到那个小姑娘。此时她正穿着那件打满补丁的薄衣,睁着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珠子看着他们。
  张向阳被她看得有点发毛,刚想上前寻问,却见火车的出口处,何方芝正站在那里,他也顾不上问这个小姑娘,低头跟红叶小声说了句,“就站在这儿别动。”
  张向阳丢下行礼,绕过那小姑娘,走到出口处扶住媳妇下了火车。
  何方芝刚落地,就吐得昏天黑地,张向阳一边帮媳妇拍背一边回头看红叶。
  红叶乖乖地站在行礼那里,只是那个小姑娘却不知何时走到她面前,跟她说着什么。
  没一会儿,赵志义和李明秋也下了火车,看到他们走了过来。
  何方芝好受了点,站起了身,“好了,我们赶紧走吧。”
  等几人到了红叶跟前,看着这小姑娘面面相觑。
  何方芝捂着肚子,声音有些微弱,“这谁啊?”
  张向阳简短意骇地把事情说了一遍。
  赵志义放下行礼,眉峰拧在一起,“何着她这是赖上你了?”
  张向阳无奈地摊了摊手,“恐怕是的。”
  红叶仰着小脑看着何方芝,“娘,你就留下小姐姐吧。我把我的饭分一半给她,好不好?”
  何方芝眼睛一眯,对上女儿稚嫩的小脸,面色平淡,她勾了勾唇角,“好啊。”
  其他人都一脸诧异地看着她,似乎是没想到她会答应这种事情。
  何方芝也没跟其他人解释,看了眼正朝他们走来的警员道,“咱们先出去吧。”
  出了站台,有好几辆毛驴停在门口,他们手里也没有拿招牌,也没有吆喝,更没有过来招呼他们。但他们眼巴巴地瞅着大家的样子,让人一眼就能猜到他们是做拉客的生意。
  张向阳朝赵志义隐晦地笑了笑,“看看,哪里都有商机啊。”
  赵志义也回了一笑,对阳哥之前的提议有了点信心。
  两人招了辆驴车,张向阳和赵志义一左一右坐在前面,围着那赶驴车的人打听,“大爷,这边现在管得严格吗?”
  “老叔,你这驴车是队里的还是自家的?”
  前面一个问题,那人倒是没什么反应,“现在抓投机倒把的倒是少了。城关街,王府街,三元井,张福街都有人卖东西,你们要想买东西得一大清早去。”后面一句直接忽视了,不肯说。
  赵志义松了一口气,看来这边的黑市比怀江县还要多。
  到了杨家,还不到八点,杨培华还没睡,听到敲门声过来开门。看到他们一群人倒也没有惊讶,“怎么不给我发张电报,我好去接你们呀。”
  张向阳笑笑,“我又不是找不到这地儿,哪用得着您接呀。杨老师,我托您买的房子,买到了么?”
  杨培华见他问这个,脸上的褶子都多了几根,“一接到你的信,我就给办了。”
  张向阳指了指驴车,“那我们先去那边吧,我这刚找到辆驴车,正好把行礼也一起给拉过去。省得再折腾了。”
  杨培华一想也是。从身上掏出钥匙,带他们到厢房,张向阳和赵志义手脚麻利地把行礼搬上驴车。
  杨培华回头瞅见何方芝这蔫蔫的样子,眉头蹙起,关切地问,“你怎么了?生病了吗?”
  何方芝捂着嘴,轻轻摇头,“没有,怀孕了。胃里直犯恶心。”
  杨培华忙道,“是不是肚子饿了呀?我去给你们做吃的去。”
  何方芝拒绝,“不用了,杨老师,我在火车上吃过了。”何方芝摆手,“我想早点回去歇着。”
  杨培华见她坚持,不好再劝。
  等东西都上了驴车,人就没了位置,张向阳抱着红叶,赵志义抱着红心,其他人都走着。杨培华在前头领路,“离我这边近得很。只不过离京都影视学院有点远,阳子,你以后得坐公交车了。”
  “离京都医学院近就成。”张向阳一点也不在意。
  没一会儿,就到了新家,杨培华开了门,回头解释,“你也没给我户籍,所以我先把房子落在我头上,等明天咱们去改户口。这房子是我一个同事的。他全家出了国,房子就便宜卖了。倒是挺宽敞。”
  赵志义也想有个家,心中一动,“有多便宜?”
  杨培华竖了三根手指。
  赵志义和张向阳都齐呼一声,“三百块钱?是挺便宜的。”虽然这房子是很老旧,泥草房已经露了顶,可好歹能坚持一段日子。
  杨培华把所有房间门都打开,“这房子是建国前盖的,是民居,只有主屋是青砖青瓦,其他房间都是泥草房。你不是说要面积大的嘛,我是按照你的要求来选的。瞧瞧,满意吗?”
  张向阳和赵志义选了一间厢房放行礼,然后张向阳付车夫钱,驴车溜溜达达地走了。
  张向阳转身就把院门给关上了。
  他四下打量这个院子,四周的围墙也是泥草,一半开垦出来种了蔬菜。另一半就是晾衣服的地方,角落处还有口刚打没多久的井。
  杨培华指着堂屋,“后院还有一块地,你们可以种点菜。方便着呢。”
  张向阳和何方芝都挺满意。
  赵志义搓着手道,“杨老师,这种房子还有卖吗?”
  杨培华脸上带笑,“你也想买?”
  赵志义有点不好意思,这样麻烦人家似乎挺不好的,他硬着头皮点了下头,“对!”
  杨培华一点也在意,笑着道,“那我回去帮你问问。”
  第 74 章
  杨培华把他们送过来; 才想到他们没有粮食,所以又回了趟家拿了些粮食和菜过来。
  张向阳和赵志义两个大男人跑到灶房做饭。小女孩过来帮忙。
  张向阳看她土豆丝切得又细又快; 和厨师差不离了,“你叫什么名字呀?”
  小女孩头也不抬; “我叫齐招娣; 今年十二岁。”
  张向阳和赵志义对视一眼; 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不可思议。
  张向阳把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通,“你十二了?”
  怎么看都不像啊,怎么矮成这样?
  齐招娣把土豆丝放在大碗里,舀了点水进去; “我爹长得矮,所以我姐姐妹妹弟弟都矮。”
  张向阳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先天就不好; 父母又亏待,长得这么矮倒也很正常; “你为什么一直跟着我呀?”
  齐招娣抿了抿嘴; 低头洗红薯,小声回他,“我没有跟着你。”
  张向阳不信,“你没跟着我,那你为啥来北京?”中途经过那么多站呢; 她为啥要选北京呀。
  齐招娣放下手里的刀; 把手伸向裤兜,“我想把钱还给你。”说着把钱递给了他。
  只是掏钱的时候,她从口袋里带出几个硬币; 滚到了地上,她立刻弯腰把硬币捡起来。
  然后把那纸币塞给张向阳,硬币放回自己兜里了。
  张向阳脸有些热,但更惊讶了,“那你为什么要来北京呢?”
  齐招娣抬头望着他,“我听你跟那个小妹妹说北京很大,我想过来看看。”
  不知怎地,张向阳突然想起前世一个比较出名的段子“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小姑娘该不会和那人同一个想法吧,只是单纯想要看看。
  赵志义揉着面,听到她这话嗤笑一声。
  齐招娣有些羞恼,却没跟他争辩。
  张向阳继续问,“看完北京之后,你有什么打算呢?”
  “不知道!”齐招娣切红薯的动作顿了一下,神色有些黯淡,浑身上下都透着低气压。
  吃饭时,齐招娣一直追着杨老师问北京都有哪些好看的地方。杨老师便说起了天|安|门。还说让他们什么时候去看看。
  吃完饭,杨老师就告辞了,两家人开始收拾房间。
  何方芝吐得厉害,张向阳收拾好主卧后,就让她先去床上躺着了。
  张向阳让齐招娣跟着两个女儿一起睡,这间次卧的床跟主卧一样大,倒是很宽敞。
  第二日一早,张向阳起来就看到堂屋的木桌上摆满了饭菜。
  他看向东屋,房间还从里面关着,一看就没起来。
  他到次卧去看两个女儿,却没发现齐招娣的踪影。
  吃饭的时候,张向阳纳闷了,“这孩子跑哪去了?”
  何方芝看他,“你昨天没问她吗?”
  张向阳还没回答,赵志义就抢先开口了,“方芝姐,她说想来北京看看。这话,你信吗?”
  何方芝怔了怔,李明秋侧头看了他一眼,“有什么不信的呀,之前搞串联的时候,多少人往北京涌啊。她想看看北京,有什么稀奇的?”
  赵志义急切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她这个年纪,十二岁,身无分文,一个人来北京,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不知道钱很重要吗?”
  何方芝看了一眼红叶和张向阳,“钱不是个事儿,反正有人给。”
  张向阳闹了个大红脸,“我这不是同情她嘛。她一个小孩子,年纪这么小,又那么可怜。”
  红叶看着何方芝,“娘,你不想帮她吗?”
  何方芝端起她的碗倒了一半到张向阳碗里,“因为你说要将你的口粮分她一半,我才帮她的。所以以后你只能吃以前的一半。剩下一半给她吃。她应该吃完饭才走的。”
  红叶看了眼手里的馒头,自发掰了一半,放到筐子里。
  张向阳摸摸她的头,“如果坚持不住了,记得要告诉爹娘。”
  红叶扁着小嘴嗯了一声。
  吃完饭,张向阳和赵志义就到附近转悠,考察生意的事情。
  张向阳十八号就要上课,所以片刻不能耽搁。
  两人先是到车夫所说的那几个地方看看,现在还不到八点,这几个地方都还有人在摆摊。两人便去问了各种东西的价格,还买了些东西。
  张向阳当即立断做了决定,“我看卖粮食这主意不错,咱们明天就开始,现在先去找辆板车到乡下运些粮食过来。”
  赵志义也没有意见。等买了房子,他身上恐怕也要捉襟见肘了。可不得多挣俩钱嘛。
  两人到杨老师家借了板车,直接到最近的郊区去买粮食。
  齐招娣一直没回来,红叶肚子饿得咕咕叫,不想动弹,红心想拉她起来陪自己玩沙包,她死活不肯起来。
  李明秋看不下去了,就要起身去做饭,何方芝制止了她,“说好了中午十二点吃饭,哪能因为她一个就提前开饭呀。再说了,你晌饭提前,晚饭也要提前吗?那她得饿一宿的肚子。”
  李明秋拿她没办法,“她是你亲女儿,你口头教育一下也就得了,还真饿她呀。你这当娘的,可真狠心。”
  何方芝坐在椅子上纳鞋底,头也不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她已经七岁了,是个大孩子了,说话就得算话。”
  李明秋无语,只好眼不见心不烦,回自己屋整理东西去了。
  好不容易挨到晌饭,两个男人还没回来。何方芝现在吐得厉害,根本闻不了油腥味,李明秋独自做的饭。
  何方芝只给红叶盛半碗饭,李明秋对她的做法很不认同,“那孩子不是不在吗?你怎么还只给红叶盛半碗啊?”
  何方芝面不改色,“说好的事情哪能变了。她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吃。”她何方芝的女儿可以善良,但一定要知道做善事的后果。用父母的钱做好事,那就是慷他人之慨。
  红叶抿了抿小嘴,吃完半个馒头和半碗粥后,肚子依旧瘪瘪的,她的心里升起一抹悔意。
  吃完饭,何方芝带两个孩子到杨老师家做客。
  杨培华刚刚午休之后,把他们迎进屋。
  “房子住得还行吧?”
  何方芝把带来的东西递给他,“好着呢。说实话,我是真没想到,这房子这么便宜。”
  杨培华接过东西,“这什么呀?”
  “我亲自给您做的鞋子,之前都是我给你做鞋子的,您还夸过我呢。也不知道您这恢复身份,还能不能穿得惯?”
  杨培华笑得合不拢嘴,“你还别说,我还真就怀念你做的鞋子了。”
  他把鞋子淘到脚上当场试穿,走了两步,“还是这么舒坦。”看了眼她的肚子,“你现在怀孕了,可不兴动针线。这双我就收下了,以后就算了。”
  何方芝摆了摆手,“不让做这做那,我呆在家里闷得慌。”
  杨培华无奈地笑了笑,一回头看到两个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似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