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七零之戏精夫妻 >

第96部分

七零之戏精夫妻-第96部分

小说: 七零之戏精夫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把张向阳累得一头是汗,他坐回自己位子上继续吃菜。
  小王拉住他,“你大哥大嫂挺能耐的呀,居然工资这么高。广东那边真有那么好啊?”
  有人道,“我也听说了,广东那边发展得挺好。可惜他们是私人开的厂子,退休之后没有津贴的。”
  又有人道,“这么高的工资,就算以后没有津贴又怎样。不会自己存嘛。”
  小王嗤了那两人一眼,“人家一个是会计,一个是司机,你一个打杂的,去了那边,也只能当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只有四五十,去除开销,和现在也差不了多少。你呀,还是歇了那心思吧。”
  这就是明晃晃的打脸了,对方脸一白,扭头不想说了。
  张向阳在旁边当和事老,“也不能这么说。我大哥大嫂在那边干得好了,也让我过去,可我就是不去。我觉得我现在干的这份工作就挺好。天天能上电视,多美啊。”
  其他人噗嗤一声乐了。
  现在的人都还是很内敛的,显少有人像张向阳这么张扬,喜欢露脸的。
  小王捂着肚子笑喷了,拍着张向阳的肩膀道,“你选演员这份职业真是选对了。”
  脸皮这么厚,他反正是及不上的。
  张向阳挠了挠头,他仔细咂摸了下他的话,没毛病啊,笑啥!
  副导演年纪有点大,听到他的话,也笑眯了眼,朝他竖了个大拇指,“小张,不错。你能有这份心性,将来在这条路上能走得很远。”
  性格乐观,对演员这一行又是发自肺腑的热爱,也能扛得过别人拿“戏子”这样的话来侮辱。
  张向阳给副导演倒了一杯酒,“借您吉言,以后还请您多多指点。我才能更好的进步。”
  副导演喝了这杯酒。张向阳又给其他人也一一敬酒。大意都是差不多的。
  这个节目组的人都是老人,唯独张向阳一个是实习生。他拿的工资连其他人的一半都没有,可他态度却非常好,一点也不抱怨,其他人也都对他刮目相看。
  大家都鼓励他几句,甚至还会补充一句,“以后多多努力,不懂的就来问我。”
  张向阳笑容温和,“一定一定!”
  等吃饱之后,张向阳和小王把醉酒的两人各自架回房里。
  作者有话要说  这边插播下大哥大嫂两年后的收入情况,么么哒
  第 109 章
  第二日开始; 许导演就开始在银杏村取景了。
  “我看你们村口的几棵银杏树挺美; 不如就选那儿吧。”许导演逛了一圈; 还是觉得村口那里最适合。
  张大队长自然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行啊,你说了算。要我给你们准备啥东西不?”
  许导演朝节目组那边喊了一声,“场务?快点过来。”
  一个年纪约三十来岁的男人跑了过来; “许导; 您喊我?”
  “你跟村长说下我们所需的东西。咱们今天上午得把架子给搭起来; 等中午太阳毒了; 会反光。”
  “好!”场务拉着张大队长往旁边去了。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许导就开始录制了。
  他们前期是以张向阳采访村民的方式进行的。
  张大队长就是第一个接受采访的群众。可把张大队长给乐得; 当即就回家换上过年时大儿子给他带来的新衣服; 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两人先是对了一遍稿子; 张大队长需要按照台词上写的来。
  这份台词是许导演结合他从张大队长那边打听来的; 他把关键的点给播出来。基本上还是张大队长说的那些话,只是要精简一些。
  而且因为是包产到户,所以让张大队长不要说大儿子去外面打工这事儿; 只说种地和养鸡。
  张大队长练了两三次后,也就熟了。
  等录制的时候; 许导演很满意,朝两人竖大拇指,“不错,一点也没有停顿,很不错。”
  张大队长听他说“卡”的时候; 还不知道已经结束了,见他站起来夸自己的时候,才明白过来。
  他用袖子抹了把额头上的汗,跑步过来,围着他的相机看,“我能看看不?”
  许导演摇头,“现在还不能看。等播出的时候,您守着电视就成。”
  张大队长有些失望,可对上四周乡亲们羡慕的眼睛,他又挺了挺胸。
  许导演又采访了几个路人。录制的时候,张大队长就站在他后面看。
  还听他嘀咕了两句,“如果是秋天来就好了,满地金黄,一定很美。”
  张大队长心中一动,若有所思地看了眼河渠的方向。原来这里确实都是种白果的,可惜的是因为白果长得太慢,他们为了盖房子,只能把白果砍了,换上生长很快的杨树。
  他想到前些日子去集市上看到有卖银杏树的,心里一动,虽然现在栽有点晚,但是只要多浇水,多看护些,也未必不能活。
  他动了这心思,还真的就去联络了。
  河渠两边的树都有好几年了。包产到户的时候,这树也没有分,算是作为村里财产。
  现在要把它给卖了,自然要征求大家的意见。
  大家听说又要重回白果树,许多人都没意见。反正想要种树的话,自己家屋前屋后都能种,也不怕将来没树打家具。
  张大队长雷厉风行,在许导演忙着录制的时候,他已经忙活开了,把河渠两边的树全部砍完卖了。
  家具厂的人亲自来拉的。许导演听到村外闹哄哄的时候,还以为是有人吵架呢。
  他来了几分兴致,凑到那边一看,原来是砍树卖的。
  其他人见他们一会儿就已经放倒十来棵棵十年以上的树木,都暗自赞叹,人家办事的效率。
  “怪不得这个村子过得这么好呢。瞧瞧,这速度!”
  正感慨着,就见被砍过的地方,已经有村民们挖树根了。
  张大队长见许导演也凑过来看热闹,以为他不懂,忙跟他解释,“这些树根也能当柴烧。挖好的坑正好可以栽新树。”
  许导演惊讶地问,“你们哪来的树苗啊?”
  张大队长一点也不担心,“我们这边的集市上啊,以前只卖些粗瓷,土布之类的,现在连树苗都卖了。”
  许导演兴致勃勃地追问,“还有呢?”
  张大队长仔细回想了下,“还有些村里种的东西,比如说粮食之类的。”
  连民兵都解散了,自然也没人抓投机倒把了。所以乡下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已经是半透明了。
  虽然不能有商铺,但是小商小贩还是如影随形的。
  许导演眼睛一亮,之前他拍的片子关注点都在粮食产量和家禽方面。
  可全国上下的种子都是差不多的,银杏村能挣这么多钱,除了去广东打工,还有这些农副产品的缘故。
  广东打工这个有点跑题了。可是农副产品的销路这个可以着重拍啊。
  许导演双手搓着,眼巴巴地看着张大队长,“你们逢集是什么时候啊?”
  张大队长不明就理,“初一和十五。”
  再过两天就是十五了,许导演当即就拍板道,“那我们把集市也加进去吧。”
  张大队长微微蹙眉,连连摆手,“不成不成!你们呼啦啦带那么多人去,那些小商贩还不全被你们吓跑了啊?”
  再怎么半透明,上面也没有发话,说明还是不允许的。如果这些小商贩真的被拍,等上了电视,谁知道会不会有人把那电视当证据,跟那些小商贩秋后算账呢。
  许导演一愣,竟觉得对方说得有道理。他总不能为了把节目做好,就害了人家坐牢吧。这么缺德的事,他可做不来。
  只是这么好的点子,如果不用的话就太可惜了。
  吃饭的时候,许导演就有点心不在焉的,一个饼咬了半天,也没完。
  张大队长见他愁成这样,“我看不如大后天,你跟我去看看得了,回头就让小三子用嘴说出来,不也一样嘛。”
  许导演想也不想就反对,“那怎么行。用嘴说一点真实性都没有。”
  现在看电视的,大多数还是城里人。如果他们不信,那他的节目就没人看了。
  张向阳吃着菜,在两人脸上扫了一圈,“你俩说啥呢?我怎么听不懂呢?”
  张大队长简单把事情说了一遍。
  小王撇了撇嘴,“我看不如偷拍,咱们也不拍他们的正脸,拍几个背影和远影就成,然后后期制作的时候,加上阳子的解说,不就成了吗?”
  这就相当于是图文并貌,虽然比真人采访差了一点,但是比主持人空口白牙说的要好多了。
  张向阳转了转眼珠子,乐了,“我看不如让咱们生产队的人都去扮演一次。就说这是演戏,让他们出演一下。反正那些观众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找来的托。”
  张大队长咳了咳,朝他瞪了一眼,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呲,“你这是弄虚作假啊?”
  张向阳抹了下被亲爹喷了一脸的口水,还没张嘴说话,就见张母沉沉地放下筷子,“你说他干啥。我就觉得我们小三子这主意不错。反正人这么多,真贩子混在假贩子里也成了假的。如果派出所的公安真的来抓人,咱们就说都是假的。”
  见老婆子当着这么多的人面不给他面子,张大队长脸一红,讷讷地。
  许导演终于回神,朝张母竖了大拇指,“您说得不错。”他朝张大队长道,“是我一叶障目了。这位大姐说得对。真的混在假的里也就成了假的。那些人应该也不会什么都不肯讲了。”
  张大队长不报希望,要不是他已经露过脸了,他真想自己去扮一回商贩,“行吧,那我回头就帮你问问。跟你说实话,咱们生产队好些人都在集市上卖东西呢。供销社的那些售货员脾气都大了。老百姓都不乐意去。”
  明明是他们进去里面卖东西,可还要反过求对方收。前些年积攒下来的怨言,因为民兵和革委会的撤销而没了顾忌。大家的胆子也大了,更愿意冒点风险去集市上卖高价。
  供销社的那些农产品都是只收不卖的。所以集市上卖的那些农产品哪怕价格贵一些,也有的是人买。
  吃完饭,张大队长就召集全村开会,把这事说给大家听。
  自愿报名,如果你去了,就有可能被拍进电视里。至于风险,那不用担心,大家一起去,而且这是假的。现在是讲究法律的时候,派出所也不敢无缘无故抓人。
  你还别说,听说能上电视,而且还没风险,报名的人还挺多。
  张大队长把名单拿给许导演看的时候,他忍不住犯起了嘀咕,“老兄,你没为难他们吧?”
  “有啥可为难的。谁不想上电视露个脸啊。”张大队长是拿上电视的饵吊着大伙的。
  许导演嘴角直抽,“你就不怕真有人来抓他们?”
  “没事!”张大队长凑到他身边小声道,“小三子,没跟你说过吧?他和咱们县长认识的。”
  这种小事,只要李县长一句话就能搞定。所以张大队长才这么自信。
  许导演这才恍然大悟,“你家这小子藏得够深的呀。居然一句口风都没露。”
  明明张向阳的年纪不大,可他一点也不骄傲,更没有把关系拿出来嘚瑟。还真挺意外的。
  这孩子性子也太稳了吧?
  等许导演找到张向阳的时候,还试探着问,“我想采访你们县的县长,你能帮帮忙吗?”
  张向阳挠了挠头,有点疑惑,“不是采访咱们村就好了吗?怎么还采访县长啊?”
  许导演眼睛一瞪,“你们村的发展也离不开县长的大力支持啊。我以一个村子为切入点,然后延伸整个怀江县,不好吗?”
  他之前不是没想过要采访县长的。可这些人天天忙着下乡,几乎不怎么待在办公室,他就是想找人都找不到。
  张向阳还能说什么,这人是打定主意了呀。他点点头,答应了,“行,我明天就去找他。”
  第二日一早,张向阳就去县城了。可惜的是李学生根本就不在。听办事员说,李学生下乡了,他只好留了口信。
  第 110 章
  张向阳回来后; 就把这事告诉许导演了。
  许导演有些失望,“他会不会不来啊?”
  这些当官的都把业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怪他这么怀疑。
  张向阳想了想; 还是老实地摇头。不是他不想给许导一个准话。而是因为他和李学生已经好几年没见过面了,谁知道李学生还会不会肯见他,他还是不要说大话了。
  许导演只能遗憾地摆摆手,“行吧,不成就算了。”
  第二日,他们也没能等来李学生。许导演已经不抱希望了。
  到了十五这天; 他们开始拿着相机到集市上拍摄。
  而后那些逛街的人很快就发现了他们; 纷纷围了上来。
  场务在集市巷子的一头拉了线; 把所有围观的人都拦在了外面。
  拍摄过程很顺利,许导演好像看到了刚建国时的场景。
  那时候; 还没有限制经济,到处都是小商小贩。他曾经下过乡,逛过乡下的集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