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科举兴家 >

第148部分

科举兴家-第148部分

小说: 科举兴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要离开家,但她到底是已经出阁的人了,再来将来孔家也可能会进京,又有什么不好的呢,说一句直白的话,将来孩子亲事什么的,在京城肯定是比在关山好的。

    相比起家里头的女人来,章元敬反倒是成了最淡定的一个人,一切不出他的预料,小皇帝的孝期还未过去,朝中便有人提议镇北王爷登基为帝。

    这个提议显然顺理成章,在接到小皇帝驾崩之后,从镇北军分拨出去的一万人已经抵达京城,想必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对于群臣的推举,镇北王爷自然是推辞不就,两次三番之后,还是顾阁老跪在大殿之上,满口喊着国不可一日无君,又一一说明他们推举镇北王爷的理由,镇北王爷才“不得不”点头答应下来,却要求在小皇帝孝期过后再举行登基典礼。

    即使知道镇北王爷是作秀,但他这番举动还是得到了不少文人的赞誉,不管过程如何,在这一年的秋季,镇北王爷还是如愿登上了帝位。

    此时此刻,再也没有人提起他脸上的疤痕,似乎所有人都忘记了这位王爷瞎了一只眼睛,当初在先帝择太子的时候备受攻击的缺陷,如今却被忽略了。

    不仅如此,甚至有人写出华丽的辞藻来称颂镇北王爷,直白的说这是战士的勋章,是保卫大兴的证据。话是那个话,词却不是那个词,肉麻的句子能让人起鸡皮疙瘩。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王朝的更迭,政权的轮换就是如此,残酷而现实。



199。回京路上



    几辆马车迅速却稳稳当当的行走在官道上; 看那长长的行礼队伍和马车的盖头,就知道这马车的主人非富即贵,路两旁的老百姓连忙让开一些,似乎生怕自己撞到了车队惹了麻烦; 要知道那些官人老爷一个个可都是不讲道理的。

    马车上头,章元敬撩开帘子看了看,见外头艳阳高照风清气爽的,到底是耐不住性子; 转头说道:“我驾马去前头探探消息; 看有没有地方能停下来歇歇脚。”

    孔令芳掩嘴而笑,打趣道:“打探消息是假,夫君怕是觉得无聊了吧。”

    章元敬倒是也不为自己开拓,笑着说道:“可不是吗; 当年从京城去关山的时候倒是不觉得如何,如今在关山散漫习惯了,反倒是不能整日窝在马车里头了。”

    这倒也是一句实话,在关山的时候; 他不但每日打拳; 每天必定还要出门骑马溜达溜达的,这人锻炼身体习惯了反倒是不能闲下来; 不然浑身都难受。

    孔令芳也不拦着; 自家夫君虽然是个书生; 但身体一贯是好的; 时不时出去骑骑马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只是一个不注意,原本靠在她怀中的箫甯忽然扑了出去。

    章元敬眼疾手快的接住孩子,就听见箫甯小王爷乐呵呵的抱住他的脖子说道:“叔,我也要出去,我要骑马驾驾驾。”

    箫甯快要两岁,正是最为闹腾的时候,平时家里头的女人哪一个不是哄着宠着,生怕他一个不好磕着碰着,章元敬倒是好,这会儿大手一兜,直接把孩子提了出去。

    “行,今天带你好好骑马。”说完也不管孔令芳担心的眼神,直接抱着孩子出去了。

    倒不是章元敬粗心,而是箫甯虽然是难产儿,但自出生以来身体都好得很,能吃能睡能玩,最不喜欢的就是跟一群女人在家里头闷着。

    但凡是有空的时候,章元敬重要带着这孩子出去玩玩,在他看来,男孩子跟女孩子天生就是不一样的,老是在家里头闷着坐着没有什么好处。

    这一日天气暖和,在马上也没有什么寒风,章元敬还是细心的将箫甯放到自己身前,用披风裹了一层,这才慢慢的骑起马来。

    为了照顾孩子,章元敬自然不可能车马狂奔,不过骑马到底是比坐车痛快多了,箫甯被包的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个小脑袋来,但一双眼睛却迫不及待的往外头看。

    这时候正巧官道两旁的树叶变黄,偶尔还有几棵红枫,虽然野蛮生长的,但看着景色倒是确实不错,更有迁徙的大雁,路过的小动物,看的箫甯惊叫连连。

    听着箫甯咯咯咯的笑声,章元敬的心情也变得好起来,不过他们没走一会儿,就听见后头章静姝扯着嗓子喊道:“爹爹,我也要骑马。”

    章元敬乐意带着箫甯,是因为这孩子身子板也结实,人也乖巧,章静姝却不同了,这孩子上了马就没有一刻安静的时候,到处折腾倒也罢了,还偷偷摸摸的拽马的鬃毛,章元敬哪里还敢带着她,只当没听见拉着马往前走了。

    被抛在后头的章静姝不干了,她扯着嗓门就要哭,偏偏这一日带着她的还是姜氏和孙氏,孙氏正要哄,姜氏已经说道:“静殊,你看这是什么?”

    章静姝低头一看,那可不就是娘亲不让她多吃的桂花糕吗,顿时破涕为笑,吹着鼻涕泡泡就开始啃桂花糕,姜氏这才松了口气,这孩子也不知道像了谁,哭起来嗓门有够大的。

    孙氏一看也觉得逗乐,忍不住说道:“咱家静儿就是能吃,能吃好的,不像她爹和姑姑,饭量跟小老鼠似得,怪不得这些年都没能胖一些。”

    这话不实在,章铃兰的胃口是不大,但章元敬的胃口可不小,只是在孙氏的口中,自家儿子永远是没有多吃过。

    偏偏姜氏也这么觉得,还说道:“可不是吗,哎,可见咱家静儿也是个有福气的。”

    孙氏听着,又说了一句:“静儿是挺好的,但媳妇肚子怎么没动静了,要是能给咱静儿添一个弟弟,那就再好没有了。”

    姜氏心中也是想曾孙子的,但她好歹有几分心机,这会儿只是说道:“当年你隔了六年才生了平安,不也挺好的吗,这事儿啊上天注定着呢,急不来。”

    孙氏却真的有几分心急,见章静姝吃桂花糕吃的开心,忍不住说道:“当年咱家什么条件,现在什么条件,哎,我就盼着媳妇能多生几个孙子,孙女能有孙子好吗?”

    谁知道章静姝一边吃一边听着,听见这话顿时瞪大了眼睛,转身问道:“奶奶,你不喜欢静儿了吗?”

    孙氏也是疼孙女的,听见这话连忙说道:“胡说,奶奶怎么可能不疼静儿。”

    章静姝吃完了一块桂花糕,才说道:“那奶奶怎么说孙女不如孙子好?”

    姜氏没好气的瞪了眼孙氏,低声说道:“你看看你胡说什么,还当着孩子的面,别看静儿年岁小,人可机灵着呢,听了该有多伤心,万一传到媳妇的耳朵里头也不好。”

    孙氏又有几分尴尬又有几分委屈,只能说道:“我哪儿知道她这么点大的人能听懂呢,再说了,我一个做婆婆的想孙子怎么了,就是媳妇听见了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随着年纪大了,姜氏也不太直接骂孙氏了,但有时候还是觉得这个媳妇说不出的愚蠢,这会儿只能说道:“是是是,你是婆婆,我还是你婆婆的,就你知道操心。”

    孙氏笑了笑,又拉着章静姝的小手说道:“静儿啊,晚上回去的时候你告诉你娘,你想要个弟弟,说了奶奶明天还给你桂花糕吃。”

    章静姝咬着手指,似乎在思考这个事情的可行性,孙氏咬牙说道:“跟你娘说想要个弟弟,桂花糕给你加两块,不说的话一块都没有。”

    章静姝眼睛滴溜溜一转,说道:“那好吧,奶奶,我多说几次,可以多吃几块吗?”

    姜氏没好气的看了看这一大一小,无奈说道:“别出馊主意,现在家里家外好好的,孙子只是早晚的事情,别瞎折腾。”

    孙氏却兴致勃勃的说道:“给,给你吃,只要你娘生了弟弟,桂花糕你想吃多少有多少。”

    章静姝似乎看到自己被桂花糕淹没的情景,小嘴咧开嘿嘿嘿的笑起来,小模样说不出的奸猾,姜氏看着她更觉得头疼了,这孩子到底是像了谁呢?

    其实姜氏和孙氏的心急,孔令芳也是心知肚明的,只是一来这一年章元敬忙得很,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二来她生完孩子也刚满一年,她自己愿意,夫君却想让她再调养调养,并不着急,对此,孔令芳是觉得暖心的。

    若是能有个儿子,孔令芳自然也是高兴的,不是她不疼女儿,而是这世道就是如此,若有了儿子,将来也能为女儿撑腰。

    但是当年他娘不就是急着求子,才弄坏了身体以至于郁郁而终的吗,所以在章元敬掰碎了道理跟她讲完之后,孔令芳倒是安心下来,不再被两重婆婆的话影响了。

    这会儿正带着箫甯骑马的章元敬可不知道身后的官司,或者说他对此并不在意,说到底家里头姜氏孙氏都是为了他好,一切都是越不过他去,最后都能被他说服的。

    他却不知若不是他从中回旋,即使孔令芳是个贤惠的,与姜氏孙氏的关系也绝不如现在。

    虽然有余全和几个下人跟着,章元敬也不敢远离车队太远,不过骑出去一段路倒是看见一个茶寮,店家在门口支起一个大铁锅,里头满满的都是喷香的茶叶蛋,闻着就诱人的很。

    这官道是进城的必经之路,茶寮的生意倒是不错,路过的人多有买一点吃喝的,摆在大院子里头的桌椅上也坐着几个旅客,依稀能看到他们在吃牛肉。

    章元敬看着倒是觉得还算干净,想着家里头女人们已经坐了大半天的马车了,也没下来活动过,便说道:“去让车队过来,咱们在这里歇歇脚吧。”

    自然有仆人应声而去,章元敬抱着箫甯下了马,大约是他们看起来就不是普通人家,茶寮的主人显得有些殷勤,连声问道:“客官可想要吃点什么,咱们小店的茶叶都是自家采自家炒的,都是挑最鲜嫩的时候,虽然比不上那些名茶,但也有滋味的很。”

    章元敬笑着点了几壶茶水,又要了一些煮了许久的茶叶蛋,虽然箫甯吵着要吃,他却没直接给他,反倒是递给了身后的镖师。

    镖师们都是行走江湖多年的,很快就朝着他点了点头,章元敬这才亲手剥开一个慢慢喂给箫甯吃,如果是他一个人倒也罢了,有两个孩子在自然要更加小心一些。

    等章家的队伍过来,这边的茶水和茶叶蛋都上了,其余的肉和点心章元敬倒是没要,只要了一些白面包子,配上自家准备好的酱肉味道也是不错。

    孔令芳看了看周围,倒是笑着说了一句:“往年在关山,这个时候哪里还有什么风景看,这会儿倒是觉得处处都是景色。”



200。流放



    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又有滋味不算太好; 但也清新可口的茶水在; 倒是不觉得茶寮简陋,甚至对于两个孩子而言这样野外的就餐不要太好; 一个追一个跑的,就没有安安静静的时候。

    见两个孩子跑的满头大汗; 孔令芳一把一个将孩子抓过来; 将箫甯推到章元敬那边; 自己给女儿擦起汗来,忍不住说道:“出了一身汗,到时候可要着凉了。”

    章元敬接住箫甯; 也给他擦了擦汗,不过男人干这事儿显然没有女子仔细; 汗倒是擦干净了,箫甯的头发也变得乱糟糟的; 要不是张嬷嬷身体不舒服没下来; 估计不能看着他们家宝贝小王爷这么被折腾。

    头发乱糟糟的小王爷有些可爱,章元敬看着忍不住乐呵起来; 摸了摸小孩的脑袋才给他梳头; 说是梳头; 其实也就是随意抓了几把,让头发显得不那么凌乱罢了。

    旁边的孙氏倒是看不下去了; 伸手将箫甯拉到身边; 一边给他整理头发; 一边说道:“这么大人了,怎么还是这么促狭,有你这么欺负孩子的吗。”

    章元敬哈哈一笑,伸手捏了捏箫甯的脸颊,还说道:“你瞧甯儿多开心。”

    姜氏也在旁边乐呵呵的说道:“平安小时候就老是装大人,这会儿倒是看着孩子气了,哎,也怪他小时候也没个伴儿。”

    几个人说着家常话,正打算坐一坐就继续启程,却忽然听见外头传来哭哭啼啼的声音,却见一个官差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将佩刀碰的一下放到桌上,朝着老板喊道:“来十碗清茶,十个茶叶蛋,再来两盘牛肉,快点儿啊,差大爷还得继续赶路。”

    小商小贩的,最怕的就是这种官差了,店家连忙殷勤的端上来茶水,再一看外头的情况倒是一愣,到底也是见过市面的人,他低声问道:“差爷,您等这是?”

    那官差也是个爱唠嗑的,一边吃了口店家附送的花生米,一边说道:“知道外头那些人是谁吗,别看他们一个个哭哭啼啼的可怜,其实可坏着呢。”

    店家往外看了看,却见那批人里头不仅有壮年的男子,还有老人和孩子,那最小的看着大约只有五六岁的样子,脸上还带着几分茫然,整个人看起来都脏兮兮的。

    再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