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浮生六记 >

第9部分

浮生六记-第9部分

小说: 浮生六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芦丛沙渚间,所获多飞禽。余亦从之驰逐,倦则卧。引至园田成熟处,每一 

字号圈筑高堤,以防潮汛。堤中通有水窦,用闸启闭,旱则长潮时启闸灌之, 

潦则落潮时开闸泄之。佃人皆散处如列星,一呼俱集,称业户曰 “产主”, 

唯唯听命,朴诚可爱。而激之非义,则野横过于狼虎;幸一言公平,率然拜 

服。风雨晦明,恍同太古。卧床外瞩即睹洪涛,枕畔潮声如鸣金鼓。一夜, 

忽见数十里外有红灯大如栲栳,浮于海中,又见红光烛天,势同失火,实初 

日:“此处起现神灯神火,不久又将涨出沙田矣。”揖山兴致素豪,至此益放。 

余更肆无忌惮,牛背狂歌,沙头醉舞,随其兴之所至,真生平无拘之快游也。 

事竣,十月始归。 

 吾苏虎丘之胜,余取后山之千顷云一处,次则剑池而已,余皆半借人 

工,且为脂粉所污,已失山林本相。即新起之白公祠、塔影桥,不过留雅名 

耳。其冶坊滨,余戏改为“野芳滨”,更不过脂乡粉队,徒形其妖冶而已。 

其在城中最著名之狮子林,虽曰云林手笔,且石质玲珑,中多古木,然以大 

势观之,竟同乱堆煤渣,积以苔藓,穿以蚁灾,全无山林气势。 

 以余管窥所及,不知其抄。灵岩山,为吴王馆娃宫故址,上有西施洞、 

响屉廊、采香径诸胜,面其势散漫,旷无收束,不及天平支硎之别饶幽趣。 

 邓尉山一名元墓,西背太湖,东对锦峰,丹崖翠阁,望如图画,居人 

种梅为业,花开数十里,一望如积雪,故名“香雪海”。山之左有古柏四树, 

…………………………………………………………… Page 26……………………………………………………………

名之曰“清、奇、古、怪”:清者,一株挺直,茂如翠盖;奇者,卧地三曲, 

形“之”字;古者,秃顶扁阔,半朽如掌;怪者,体似旋螺,枝干皆然。相 

传汉以前物也。 

 乙丑孟春,揖山尊人莼芗先生偕其弟介石,率子侄四人,往幞山家祠 

春祭,兼扫祖墓,招余同往。顺道先至灵岩山,出虎山桥,由费家河进香雪 

海现梅。幞山祠宇即藏于香雪海中,时花正盛,咳吐俱香,余曾为介石画《幞 

山风木国》十二册。是年九月,余从石琢堂殿撰赴四川重庆府之任,溯长江 

而上,舟抵皖城。皖山之麓,有元季忠臣余公之墓,墓侧有堂三楹,名曰“大 

观亭”,面临南湖,背倚潜山。亭在山脊,眺远颇畅。旁有深廊,北窗洞开, 

时值霜时初红,烂如桃李。同游者为蒋寿朋、蔡子琴。南城外又有王氏园, 

其地长于东西,短于南北,盖北紧背城、南则临湖故也。既限于地,颇难位 

置,而观其结构,作重台叠馆之法。重台者,屋上作月台为庭院,叠石栽花 

于上,使游人不知脚下有屋。盖上叠石者则下实,上庭院者则下虚,故花木 

仍得地气而生也。叠馆者,楼上作轩,轩上再作平台。上下盘折,重叠四层, 

且有小池,水不漏泄,竟莫测其何虚何实。其立脚全用砖石为之,承重处仿 

照西洋立柱法。幸面对南湖,目无所阻,骋怀游览,胜于平园。真人工之奇 

绝者也。 

 武昌黄鹤楼在黄鹄矶上,后拖黄鹄山,俗呼为蛇山。楼有三层,画栋 

飞檐,倚城屹峙,面临汉江,与汉阳晴川阁相对。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俯视 

长空,琼花飞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 

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壁间题咏甚多,不能记忆,但记楹对有云: 

 “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 

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黄州赤壁在府城汉川门外,屹立江滨,截然如壁。石皆绛色,故名焉。 

 《水经》渭之赤鼻山,东坡游此作二赋,指为吴魏交兵处,则非也。壁下已 

成陆地,上有二赋亭。 

 是年仲冬抵荆州。琢堂得升潼关观察之信,留余住荆州,余以未得见 

蜀中山水为怅。时琢堂入川,而哲嗣敦夫眷属及蔡子琴、席芝堂俱留于荆州, 

居刘氏废园。余记其厅额曰“紫藤红树山房”。庭阶围以石栏,凿方池一亩; 

池中建一亭,有石桥通焉;亭后筑土垒石,杂树丛生;余多旷地,楼阁俱倾 

颓矣。客中无事,或吟或啸,或出游,或聚谈。岁暮虽资斧不继,而上下雍 

雍,典衣沽酒,且置锣鼓敲之。每夜必酌,每酌必令。窘则四两烧刀,亦必 

大施觞政。遇同乡蔡姓者,蔡子琴与叙宗系,乃其族子也,倩其导游名胜。 

至府学前之曲江楼,昔张九龄为长史时,赋诗其上,朱子亦有诗曰:“相思 

欲回首,但上曲江楼。”城上又有雄楚搂,五代时高氏所建。规模雄峻,极 

目可数百里。绕城傍水,尽植垂杨,小舟荡浆往来,颇有画意。荆州府署即 

关壮缪帅府,仪门内有青石断马槽,相传即赤兔马食槽也。访罗含宅于城西 

小湖上,不遇。又访宋玉故宅于城北。昔庾信遇侯景之乱,遁归江陵,居宋 

玉故宅,继改为酒家,今则不可复识矣。 

 是年大除,雪后极寒,献岁发春,无贺年之扰,日惟燃纸炮、放纸鸢、 

扎纸灯以为乐。 

 既而风传花信,雨濯春尘,琢堂诸姬携其少女幼子顺川流而下,敦夫 

乃重整行装,合帮而走。由樊城登陆,直赴潼关。 

 由山南阌乡县西出函谷关,有“紫气东来”四宇,即老子乘青牛所过 

…………………………………………………………… Page 27……………………………………………………………

之地。两山夹道,仅容二马并行。约十里即潼关,左背峭壁,右临黄河,关 

在山河之间扼喉而起,重楼垒垛,极其雄峻。而车马寂然,人烟亦稀。昌黎 

诗曰:“日照潼关四扇开”,殆亦言其冷落耶?城中观察之下,仅一别驾。道 

署紧靠北城,后有园圃,横长约三亩。东西凿两池,水从西南墙外而入,东 

流至两池间,支分三道:一向南至大厨房,以供日用;一向东入东池;一向 

北折西、由石螭口中喷入西池,绕至西北,设闸泄泻,由城脚转北,穿窦而 

出,直下黄河。日夜环流,殊清人耳。竹树阴浓,仰不见天。西池中有亭, 

藕花绕左右。东有面南书室三间,庭有葡萄架,下设方石,可弈可饮,以外 

皆菊畦。西有面东轩屋三间,坐其中可听流水声。轩南有小门可通内室。轩 

北窗下另凿小池,池之北有小庙,祀花神。园正中筑三层楼一座,紧靠北城, 

高与城齐,俯视城外即黄河也。河之北,山如屏列,已属山西界。真洋洋大 

观也!余居园南,屋如舟式,庭有土山,上有小亭,登之可览园中之概,绿 

阴四合,夏无暑气。琢堂为余颜其斋曰”不系之舟”。此余幕游以来第一好 

居室也。土山之间,艺菊数十种,惜未及含葩,而琢堂调山左廉访矣。眷属 

移寓潼川书院,余亦随往院中居焉。 

 琢堂先赴任,余与子琴、芝堂等无事,辄出游。乘骑至华阴庙。过华 

封里,即尧时三祝处。庙内多秦槐汉柏,大皆三四抱,有槐中抱拍而生者, 

柏中抱槐而生者。殿廷古碑甚多,内有陈希夷书“福”、“寿”字。华山之脚 

有玉泉院,即希夷先生化形骨蜕处。有石洞如斗室,塑先生卧像于石床。其 

地水净沙明,草多绛色,泉流甚急,修竹绕之。洞外一方亭,额曰“无忧亭”。 

旁有古树三栋,纹如裂炭,叶似槐而色深,不知其名,土人即呼曰“无忧树”。 

太华之高不知几千仞,惜未能裹粮往登焉。归途见林柿正黄,就马上摘食之, 

土人呼止弗听,嚼之涩甚,急吐去,下骑觅泉漱口,始能言,土人大笑。盖 

柿须摘下煮一沸,始去其涩,余不知也。 

 十月初,琢堂自山东专人来接眷属,遂出潼关,由河南入鲁。山东济 

南府城内,西有大明湖,其中有历下亭、水香亭诸胜。夏月柳阴浓处,菡萏 

香来,载酒泛舟,极有幽趣。余冬日往视,但见衰柳寒烟,一水茫茫而已。 

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泉之冠,泉分三眼,从地底怒涌突起,势如腾沸。凡泉 

皆从上而下,此独从下而上,亦一奇也。池上有楼,供吕祖像,游者多于此 

品茶焉。明年二月,余就馆莱阳。至丁卯秋,琢堂降官翰林,余亦入都。所 

谓登州海市,竟无从一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