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锦绣官路 >

第210部分

锦绣官路-第210部分

小说: 锦绣官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等大一点……
  林重阳当然是拒绝的。
  他还跟林承润韩兴这俩光屁股长大的兄弟灌输一堆一生一世一双人,不娶人家就别睡人家的观念。
  韩兴是举双手双脚赞同的,林承润则有点不解,毕竟家里很多叔伯都有通房甚至妾室的,林毓贞外出做官,就带着通房出去的。
  他不像自家哥哥那样规矩,反而喜好美色,这点更像林中方。
  他甚至还劝林重阳,“巧儿对你一心一意,你又何必非要拒人千里之外呢,再说你都是翰林官了,取号纳小不是很正常的吗?”
  按照规矩,这都应该是标配呢。
  再说现在也不是纳妾,只是通房,等成亲以后再抬成妾也没问题啊。
  林重阳非常严肃地批评他,“哥,咱们读书科举,出仕为官,可不是为了改个号纳个小,反正我觉得一个房头只能容下一个女主人,半个也没得多,不信你看看三爷爷他们家。”
  林承润竟然把这个看做是换官身、穿官服一样的时髦举动,这是很要不得的,“再说了,你这样对郑家姐姐十分不尊重,她是良家女子,你却要她做个通房,以后说不定还要被遣送出去,这不是把她往火坑里推么?”
  林承润有点不服气,“重阳,你这是说自家后宅是火坑?哪有人这样编排自己的。”
  林重阳正色道:“在我看来,任何人的后宅,若是有了妾有了通房,那就是火坑,比火坑还坑人。”
  坑了妻妾坑男人,坑完了继续坑子女。
  林承润如今已经是生员,等韩兴来年若是也成为生员,在县学报到以后就让他们去京城历练,京城花花世界让人乱,他得提前打好预防针,把林承润扭曲的三观给他扳过来。
  听他这样说,林承润虽然还有点不以为然,可仔细一想若是自己亲姐妹那断然不行的,这样看小九是对的。
  小九是状元郎,从小就比自己有主意,那就听他的吧。
  而关于郑巧儿,林重阳并没有什么想法,既没有亏欠也没有多情。
  他向来坚持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事情不喜欢做绝,也不喜欢做太出格,免得会尴尬——有个谭赟已经让他时刻反省。
  无缘无故撩妹什么的,他更不去做,除了老太太他们提一下,他从来没有招惹过郑巧儿,这些年也不曾有过任何举动或者暗示,自然也没有亏欠。
  他相信依老太太和大太太的性子,一定会给郑巧儿找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将她当林家的姑娘一样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临出发前一天,他在老太太的院门口遇到郑巧儿,依然如从前那样打招呼。
  郑巧儿却没有他那般淡然,红肿的眼眶扑了粉也遮不住,见到林重阳的时候,她强自镇定着,“少爷去老太太那里?”
  林重阳看她要去,就说路过,要去大太太那里,然后就告辞走了。
  拐进角门的时候,他能看到郑巧儿还站在那里,虽然知道她会伤心失望,他也并没有安慰她,不能给予承诺就不必给予安慰,免得让对方误会。
  郑巧儿也是个自尊的女孩子,不管内心怀揣多少绮念,只要林重阳没有同意,她便一点情绪也不能外露,悄悄给林重阳做的鞋袜衣衫也都统统锁进衣柜里。
  从小她娘郑管氏就给她灌输林少爷是救命恩人,林少爷是少年英雄,林少爷前途无量,她要好好地照顾他,能给林少爷做妾就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像她这样身份地位的女孩子都会抢着去他身边的,她应该想办法让自己最出挑。
  可她就是做不出那种要故意耍心机手段让他多看她一眼的举动来。
  她甚至觉得,他那双清亮的黑眸里蕴藏着深沉的光芒,能洞悉人心,只要她一动什么念头,他就会有所觉察。
  否则当初为什么不让她跟着去济南,反而让杨冬月跟着呢?
  而且他从来没有将她当成是林家的丫头、下人,一直当她是客居林家的亲戚,对她敬重有余亲昵不足。
  他对她,的确不如对吉祥亲昵的。
  他十岁前她还曾在屋里伺候过,十岁以后,自己就已经不能近他的身。
  想想这些,是很让人难过的事情,她甚至觉得自己应该学戏文里那些贞洁烈女,绞了头发做姑子去?
  可要这样做,那就要有一颗想撕裂一切的心,她没有面对万千指责的勇气,也不想撕裂一切,不想让老太太难过生气,不想让林重阳觉得她想要挟什么。
  所以她什么都不做,甚至有些懊恼那日哭红了眼睛让他看到实在是不稳重丢人,最后她要微笑着去给他送行,祝愿他一路高飞,前程似锦。
  她还要用行动教他放心,自己不是那种痴心妄想的女孩子,不会那么不懂事,她会听从大太太的安排,好好地嫁人、好好地过日子。
  她喜欢他,可她更敬重他,更喜欢林家堡。
  又有谁不喜欢他呢?
  这一份感情从未说出口,也从未说给他听,只当她做了一个旖旎的梦,仅此而已。
  王柳芽虽然也挺喜欢郑巧儿,不忍她伤心,可让她劝儿子也做不出的,儿子认准的事情她劝也没用。她自己不想让林大秀纳妾有通房,自不会劝别人,毕竟对未来儿媳妇不公平。
  于是这件事就这样无波无澜的过去。
  只是林重阳怎么也没想到后来居然被人编出一个青梅竹马、未成正果的初恋来,那感情编得缠绵悱恻、伤感怅然,让他自己都差点以为是不是记忆出现了误差。


第164章 林修撰
  临走前夜; 老太太留他说话。自从林重阳中秀才以后; 老太太就再没叮嘱过他做人做事要注意的; 反而还让孩子们多跟他学学。她留林重阳说话,都是舍不得他; 总觉得走一次就少见一次; 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见不上的。
  不过现在家里出了进士,老太太吃嘛嘛儿香; 身体倍儿棒; 并且一点都不害怕会不会死。
  当然; 人的欲望也是无限的; 看着孩子成人又想看着孩子成亲。
  “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太奶奶也没什么嘱咐你的; 这里有几样东西给你带着。”老太太乐滋滋地把一只梳妆匣子拖出来; 拍了拍,“都给你了。”
  林重阳哭笑不得,“太奶奶; 这是女孩子用的,你该给姐妹或者嫂子们,我要了做什么?”
  “打开看看。”
  林重阳拨开插销打开盖子,“哇”顿时被一阵珠光宝气给迷了眼; 里面居然一匣子镯子手串,翡翠、碧玺、金镶玉、珍珠……他还是蛮心水的,前世奶奶给她留了一个上好的翡翠镯子,可惜后来碎了就再也没有缘分拥有一个新的。
  现在看到这一匣子他只能咽口水; 再心动也没有勇气戴出去啊。
  老太太拍拍他的手,“这里面的镯子、串子都是上品的,送多尊贵的身份都不掉价,你拿着,遇到可心的姑娘就送她一串。”
  林重阳:……
  “太奶,我要是满京城送人姑娘镯子,你说满朝文武得怎么看我啊。”状元郎四处拈花惹草,欠下无数风流债!
  估计京城快报都不会包庇他。
  老太太爽朗笑起来,“那也拿着,你不送好些个姑娘,你可以送一个啊。你今儿送她一个,哄她高兴,过些日子再送她一个她不是更高兴?等送完,就可以领来家成亲喽!”
  那边张妈妈等人笑道:“老太太,咱们小九要娶媳妇,哪里用这么麻烦,只怕满京城的姑娘都想送小九镯子呢。”
  咳咳。
  幸亏游街那天没人扔镯子,否则他都不能囫囵个回来祭祖。
  不过为了让老太太高兴,林重阳到底是把那只首饰匣子带上,直接交给王柳芽保管,由她处置。
  他当然不知道王柳芽也觉得有意思,还挑了她最好的几个放进去,只等着儿子哄女孩子用呢。结果林大秀就想多了,难不成她也想自己多送镯子哄她开心,以后少不得每逢逛街看有好镯子就买回来送媳妇,媳妇再挑好的以备支援儿子哄女孩用。
  这一次上京,林中和做主让他们带了二十五个骑射功夫都不错的家丁,都是跟着祁大凤训练过的,现在由祁大凤和赵大虎带领。
  赵大虎正式跟着林重阳做护卫,率领二十几个家丁,祁大凤则当他们的教头师父。
  蒋奎也把自己的实验室以及他的那些研究成果都带上,赵文成没禁住忽悠,决定一同北上。
  林重阳让赵大虎带人护送家眷们在后面,他们则先行一步,“反正也不急,你们游山玩水一样慢慢赶路。”
  他们要回京报到,不能耽搁太久,毕竟刚上班就旷班总归是不大好的。
  在潍县跟庄继法等人会合以后,林重阳等男子便快马轻骑一路往京城去,后面林大秀则护送家眷不紧不慢地赶路。
  在济南投宿的时候,少不得还得去拜访谢院长,为的是找谢昭。
  谢昭创作欲望很强烈,这俩月修改了第一卷 ,写了第二卷,比第一次写得好了很多,越来越接近林重阳的要求。林重阳就将蒋奎和赵文成的科技小组说给他听,到时候让他跟后面大部队会合聊一下,取取经,对于写作也很有帮助。 
  快到京城的时候他们还是拐去永清参观了一下,顺便将蒋奎和赵文成介绍给米良,到时候让米良请两人到永清拐一下。说起来他们有很多共同点,凑一处肯定有话题,说不定灵感的火花互相碰撞,可以碰出什么新的发明来。
  七月初三,几人快马加鞭抵达京城,在关城门的时候踏着暮鼓的咚咚声从宣武门进入。
  当夜几人都住在林宅,第二日孟掌柜就和荆老板一起来拜访。
  见面自是一番寒暄,之后孟掌柜就跟林重阳汇报他这段时间的收获和安排。
  林重阳笑道:“生意的事情我并不太懂,孟掌柜和师傅们商量着来吧。”
  孟掌柜也很喜欢他这样,从来不就经营细节指手画脚,但是大方向又给把握得很好,正是他心目中老板的样子。
  他这段时间一直在勘察地段,觉得正阳门里棋盘街、城西城隍庙、城东灯市,都是好地方,酒楼可以开在城西,这里富人多,有钱人遍地是,而东市那里贵人多,一不小心容易撞上,比较容易出岔子。
  他们文魁楼有很多招牌私房菜,京城其他酒楼并没有,在这里开一家绝对可以。
  另外,百姓餐他觉得还是离衙门近一些好,开在棋盘街附近或者长安街最合适,到时候给衙门送餐也快当方便,不会耽误事儿。
  他们的百姓餐可不是后世没有营养的快餐,也是文魁楼那种讲究的菜式,只不过营销方式不同而已。
  要说以前他们想打入京城那是不可能的,就算舍得花钱也没那个机会,现在林重阳中了状元,还有荆老板帮衬,自然还是有点势力的,把酒楼开起来绰绰有余的。
  在荆老板的帮助下,赵文藻也在大时雍坊租了一栋小院,陆延之前买的院子也在这一带。林毓隽则将明时坊的宅子租出去,赵氏领着孩子暂时呆在老家,他一个人就去住衙门分派的官舍,这样还能加强同僚感情,只定期来和林大秀一家团聚即可。
  之前孟掌柜和荆老板也陆续帮他留意了小田庄,林重阳来了可以挑选一下,直接付款。
  这一次从家里来林重阳带足了银子,有林中和和老太太给的,还有这一次摆酒赚来的巨额款项,大半都分给了四房。
  林重阳也不用和爹娘商量就在长河村买了五十亩地,那里有林毓隽之前买的院子可以住人,另外在京城南边的五里屯附近买了二十亩用来种瓜果蔬菜,还买了一个宽阔的大院,以后可以当作坊。
  另外他还在略远一点的西关厢那里买了一百五十亩,带了一座院子,田地都租给佃户们种着,院子则留着安排人住。
  这些总共花了2500多两,还是友情价,虽然城北便宜些,不过有钱有地位的人很少去那里买地。
  赵文藻陆延庄继法等人也都各自或租或买,置办了在京需要的宅院和田地,他们这也是受林重阳的影响,原本觉得有地方住就好,不去折腾小田庄,毕竟他们没有林重阳那么强烈的置办房产的欲望。
  田地大部分租给佃户,菜地自己家经营,这一次林中和给他们挑了几对三四十岁的夫妻来,到时候完全可以胜任。
  虽然自家带人来路远花费大,以后就省心很多,知根知底,他们也忠诚,断然不会像就地雇来的那些惯会使奸耍滑不好驾驭。
  七月初七是他们销假的日子,也就是正式上班的第一天。
  一大早林重阳换上状元常服,跟赵文藻、陆延去翰林院报到。
  他的状元常服是御赐的,也就是日常上衙的官服,赵文藻和陆延等人的却是自己在成衣铺订做的。
  棋盘街有专门订做官服的成衣铺,不管什么官服都能做,而且又快又好,当然也贵。
  林重阳现在有了见识,也知道这种铺子不是普通的铺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