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锦绣官路 >

第216部分

锦绣官路-第216部分

小说: 锦绣官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丫头低着头偷乐。
  说话间就到了晌饭时间,钟楼的钟声连绵不绝,想忽略都不能。
  沈老爷子就领着林重阳回到西院,已经有丫头婆子在收拾饭桌布菜。
  沈老爷子得意道:“小九,我请你吃烤鸭,咱们家这北京烤鸭可是一绝,皮酥柔嫩,甜香可口,保管你吃了还想吃,一辈子都吃不腻。”
  很快一个厨娘带了两个帮工,将砧板抬来放在两只凳子上,然后从盆里拿出一只烤得焦黄喷香的鸭子,鸭子油汪汪的泛着金黄的光泽,香气一阵阵扑鼻而来。
  那厨娘给两人行了礼,然后摊开自己的刀具包,抽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巴掌大的刀,那把刀大片纤薄锋利,然后她手状似不经意地一抹,毫不费力地就将一片鸭皮片下来,然后越来越快,很快一盘鸭皮,一盘鸭肉整齐地码在雪白的磁盘里。
  鸭骨架直接放在一个砂锅里,然后将腐竹、木耳、白菜段、蘑菇放进去一起煮。
  那边帮工也已经调好酱汁,新出笼的雪白纤薄的面饼,还有且得粗细均匀的葱白。
  沈老爷子挥挥手,“你们只管帮去,我们自己吃就行。”他拈起一片宣纸一样的面饼,刷一层面酱,铺上一捏葱白,然后夹起两块鸭皮,卷起来递给林重阳,“尝尝,这可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烤鸭了,独门秘技,概不外传!”
  林重阳一直都盯着呢,在沈老爷子卷饼的时候他已经悄悄咽了好几次口水,就闻一下这个味道他就知道这烤鸭正宗得很,甚至超过全聚德!
  他是吃货,各地烤鸭当然吃过无数,只可惜没有烧肉那么好的运气能弄到人家秘方,烤鸭虽然都会做,可有名的店都是有独家小秘方的,这个概不外传,他还真是弄不到。
  好在他前世也没想过自己在家做烤鸭,想吃就出去吃,为此还特意和室友写过帝都烤鸭口味报告,将全聚德、便宜坊、老北京,有名的大店没名的特色小店统统吃个遍,然后比较优劣。
  最后他们觉得各有长处,没办法只吃一家,所以最好还是“雨露均沾”,看心情去哪家吃。
  现在吃了沈老爷子家里这个,他就觉得后世吃的烤鸭都是假的,与这个口味根本没法比。
  一口吃下去,就感觉口中的味蕾像是有了生命一样,一层层、一拨拨地开始苏醒绽放,然后充满活力,让他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美味。
  太好吃了,就冲着这个烤鸭,所有恩怨一笔勾销。
  相逢一吃泯恩仇,对他来说绝对管用。
  两人把一只烤鸭吃掉,还把鸭架熬的汤也喝得干干净净,最后心满意足地喝茶漱口,吃两颗山楂清清口。
  “爷爷你写本致仕吃喝玩乐类要,保管朝廷上那些还差几岁致仕的都迫不及待地要投入您的怀抱。”
  沈老爷子嘿嘿笑道:“你小子就偷着乐吧,这么好吃的烤鸭一般人我都不跟他分享,也就你吃完一整只的。”
  林重阳不满道:“我就吃了半只,还有您吃了半只呢。”
  沈老爷子撅胡子道:“小子就饭量见长,比我吃得多了。”
  林重阳得意道:“那是,我个子长了一大块,当然要多吃!”他跳下地,比划了一下自己的个头,“您看,是不是?”
  沈老爷子点点头,“是高了不少,过两年可以娶媳妇了。”
  咳咳咳,为什么一到这个年纪说媳妇就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说的话题呢。
  别人这么大也没这样啊,怎么到了他就说得这样频繁,他们好像把十三岁的他当成十六岁了吧。
  哎,早熟的负面作用。
  饭后林重阳和老爷子去散步消食儿,他就说起了昨夜麻绳胡同的事儿。
  沈老爷子半晌没说话,最后笑了笑,“小九,有道是借得东风上云端,并没有不对。不过君澜代表的不是兖州沈家,之仪和杨学士也有师生之谊,结亲也是美事一桩。”他拍了拍林重阳笑道:“这是你还小,否则也有人给你提亲,等过两年估计就有人提了,你自己也多留意着。”
  林重阳决定不接话,装聋作哑。
  沈老爷子继续打趣他,“来小九,给爷爷讲讲想娶个什么样的媳妇,爷爷见多识广,到时候给你物色着。嗯,官宦之家,肯定要知书达理的,不要那不懂事小家子气的,要做好贤内助还得识大体性情善良稳重,不能要那轻浮咋咋呼呼的。”
  林重阳望天,搁现代自己才是个初中生呢,结果就要谈婚论嫁?实在是有点惊悚。
  “爷爷,咱说点正事行吗?”
  沈老爷子正色道:“成家立业,哪里不正经了?再正经不过的事情呢。”
  “那也等两年再说?”
  沈老爷子道:“这不是先考虑着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先想好了,等以后面对花花世界也不会乱了心肠,再多的机会也能认定自己要的。”
  这孩子读书做官都知道自己要干嘛,唯有娶媳妇这上头不上心,估计是没想好,而林家一直当他大人处处尊重他,多半是看他自己的意思,不会随便在家里给他定的,所以得提点一下,免得到时候乱了阵脚。
  林重阳看出来沈老爷子似乎不想管沈君澜和沈之仪的事儿,那就岔开话题,说他爹娘要来京城的事情,尤其是赵文成和蒋奎。
  一听蒋奎和赵文成做的那些东西,沈老爷子果然来了兴致,不再提媳妇的事儿,“到时候你把他们安排在哪里?”
  “长河村那里吧,离京城也近。”
  沈老爷子还是不满意,“太远了,往返一趟也要一天,还是住在京城好。”
  林重阳道:“城里没有那么大的地方。”蒋奎和赵文成的实验室都需要地盘,地方小了折腾不开。
  沈老爷子想了想,道:“宣武门外有俩不小的院子,还是当初你囧大先生买来讲学的地方,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还是去了南边,这园子就留着种菜了,现在正好腾出来给他们住。”
  林重阳却不想占便宜,沈老爷子故意拉下脸道:“你小子这是要跟我老人家见外,是不是以后有好东西不给我?”
  “当然不是,不见外不见外,这么大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林重阳这样说沈老爷子才高兴,“我也是活一天少一天的人了,你可不能欺负我老人家。”
  林重阳呵呵,刚出生的孩子也是活一天少一天,不会活一天多一天啊,您老胡搅蛮缠也是有的一拼的。
  中午沈老爷子要午休,他让林重阳不能偷摸走了,要一起吃晚饭。
  林重阳也眯了一觉,大约半个小时就起来,然后去沈老爷子的书房看看有什么可看的。
  沈老爷子现在看到书基本都是一些吃喝玩乐方便的,怎么把饭菜做得更香,怎么玩才能更有意趣,林重阳甚至还找到了一本未完的手稿。
  那手稿内容很杂,算是一个致仕官员的一生经验和智慧,包含了君臣对、衙门见闻、饮食养生、京都旧事等等,甚至还有案头清供、器具等知识和见解,的确非常驳杂。
  能写出这种文章的人,必须是有生活有阅历,而且出身钟鸣鼎食之家,自小衣食讲究、规矩良多,具有良好的家族教养和文学修养,而且还要对生活充满了乐趣,否则吃着山珍海味也不觉得香,自然写不出这种文章来。
  沈老爷子写这种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
  林重阳翻着看完了,就对外面问道:“淮爷爷,还有吗?”
  淮叔是沈老爷子的老仆,跟着几十年了,不过可没人将他当老仆使唤。
  喊了一声没听见淮叔的声音,倒是冯顺进来了,一脸兴奋道:“爷,小的见到了一个故人。”
  林重阳看了他一眼,“什么故人?”
  冯顺小声道:“谢小姐的丫鬟啊。”
  林重阳纳闷道:“谢小姐,谢昭的姊妹?怎么可能?”
  冯顺道:“小的不知道,不过小的看到那绿衣丫鬟了。”
  林重阳白了他一眼,“人家也没亲口说是谢家丫鬟,你怎么就那么肯定。”
  冯顺嘿嘿笑了笑,挠挠头,“小的冒昧了。”
  林重阳看完书,“去看看老爷子醒了没,晌觉也不能睡太久,最好不要超过半个时辰。”睡一个小时足够了,睡多了夜里走了困也麻烦。
  他去正屋的时候,东角门走来一个绿衣丫头,朝着他微微一福,“林公子。”
  林重阳扭头看去,因为有冯顺之前提醒,他一下子就想起来是齐州书院见过的绿衣丫头,便笑道:“你原来是沈家丫头啊。”
  绿渏笑道:“难不成公子以为奴婢是别家的?”
  林重阳扭头瞧冯顺,冯顺不好意思道:“当初在齐州书院,小的打听岔了,以为姐姐是谢家的呢。”
  绿渏笑道:“谢小姐生病的时候,奴婢是照顾过一段时间的。”
  冯顺又糊涂了,还想替自家少爷问问“那看我们少爷手稿的是哪位?”难不成真的是谢小姐,否则谢昭也不会直接写书。
  林重阳瞥了他一眼警告他不要乱说话。
  冯顺就偷笑。
  见林重阳也不问自家小姐,绿渏有点失望,彼时在齐州书院还不觉得如何,可自从林重阳中了状元,长安街那么拉风的一走,一下子就成了她心目中最了不起的人。
  林公子是最了不起的男子,自家小姐是最了不起的女子,那自然是在一起才能让她觉得圆满。
  可人家不问,她也不能主动说,否则小姐会生气的。
  林重阳却没继续那个话题,而是表示要去看看老爷子,抬脚就进了屋里。
  冯顺朝着绿渏笑笑,无声道:“好巧。”
  绿渏望着林重阳背影进了离间,便轻声道:“状元郎游街那天,我们去看啦,好厉害哦。”
  冯顺与有荣焉,“虽然我知道一定得谦虚,可我们爷的确很厉害。”
  林重阳把老爷子唤醒,陪他说了一会儿话解了困,然后聊他那本手稿。
  沈老爷子道:“哎呀,杂杂拉拉地写了都好些年了,想起什么就写什么,很多都是丫头替我记录整理的,后面的在她那里,你问她要。”他扭头对外面道:“去告诉丫头备晚饭,重阳在这里吃呢,回头让她过来一下。”
  吩咐完他又缠着林重阳去廊下下棋,这会儿直接玩孩子的五子棋,因为这样过瘾,他不信自己会输给林重阳。
  结果不多一会儿他就说要下老家田间地头上老农玩的大梁,不玩这么文气的了。
  下大梁这个游戏林重阳见过,他也不知道学名是什么,反正就是老农们茶余饭后、田间地头解闷的玩意儿,棋盘是五横五竖,两人随便捡个草棍或者小石子就能当棋子,猜拳定先行,一人一步,对角线、直线、小正方、三斜、四斜都算成势,有一个势力就可以打压对方一颗棋子,压住对方未成势又很关键的一颗,尤其是那种一子多用的若是被压一颗,简直郁闷死。
  林重阳以前没玩过,就问了一下老爷子规律,听他说了几句也不试下,直接就开战。
  老百姓的游戏粗暴简单,刀来剑往的更直白爽快。
  半个时辰以后,沈君瑶带了丫头捧着手稿过来。
  日头往西去,阳光斜射进廊下,照在林重阳的背上,让人略有些困乏和慵懒,他信手和老爷子下棋,眼快手快,老爷子想耍赖都来不及。
  “哎哎小子,你太快了,是不是连下了两粒?”
  “喂喂,林重阳,你要懂得尊老爱幼,我这颗子可以一当四,你给压住了,那我老本都没了。”
  “我说小九,下棋别那么犀利,给人留点余地嘛,是不是?”
  林重阳笑道:“老爷子,在怡园的时候我记得您棋品挺好的啊。”棋品好酒品好,可不是这样的。
  沈老爷子笑了笑,“这不是致仕了吗,头上没帽子压着,一身轻松,就不用那么矫情做作了嘛,你压另一颗,这一颗给我缓缓。”
  林重阳道:“我说致仕了的老先生,你方才大剑一挥,可斩了我一条龙,现在不让我压你,这样厚道吗?”
  沈老爷子忙不迭点头,“厚道厚道,厚道得很。”他抬头一指:“丫头,你来啦,快过来瞧瞧。”
  林重阳闻言就回头去看,只见绿渏陪着一个少女走来,杨妃色的衣衫樱草黄的裙子,走在古色古香的抄手游廊里,就如同一幅画,让人脑子里不由自主就蹦出一个词来,清丽脱俗。单纯从欣赏的角度来说,娉婷少女眉目如画,袅袅走来,惊艳了时光和岁月。
  一切都那么美好,让人怦然心动。
  林重阳立刻起身见礼。
  沈君瑶更他见礼,笑道:“咱们见过的。”
  沈老爷子正趁机偷换棋子呢,听沈君瑶说两人见过就一脸好奇地看着他们。


第168章 木轮车
  林重阳原本只是欣赏一幅画那般看了一眼; 并没有盯着人家姑娘的脸瞧; 听她这样说; 便看抬眼认真地打量了一下,嗯; 的确见过; 齐州书院看他手稿的那个女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