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苏雪林·文论集 >

第65部分

苏雪林·文论集-第65部分

小说: 苏雪林·文论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妇之不肖,尚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行焉。”厨川白村在《现代文艺十
讲》里批评梅脱灵克道:“神秘家既斥理智又不重经验,只有丰富的情感,锐敏的直感力为
贵。所以觉者贤者比较起来,还是愚人狂人反而明于心灵界的消息,普通看做理智缺乏的低
能者的女子和老人反而能迅速的感到无形的神秘的运命。梅脱灵克于他著的《贫者宝》一书
有论女人一章,专门发挥这个意思。”这段话和匹夫匹妇之说,正可以互相发明。

    神秘派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追求真理,也用这个方法。美国学者海尔氏(FdwardE
verettHole)在他的《近代戏曲家》中曾说:“相信不根据推论的方法,反而依
据直感能够觉悟真理的人,我觉得这人是一个神秘家。所以认识幻影的人,相信预兆的人,
感觉着什么的人,这都是神秘家,不据普通的合理的思想的方法,相信以直接的方法获取真
理的人,也可以说是神秘家。”

    谢威特(BenjaminJowett)说:“神秘主义者不是迷惑空想的奔放,是
感情里面使理性集注的东西,是‘善’、‘真’及‘唯神’的热爱,是感觉知识的无限和人
能力之不可思议。他们养成了这样思想的力,忽得了新的势力,便凌驾地上的俗人,高高地
向空飞去了。”伽侬茵(CanonInge)说:“神秘主义者是在思想及情感中欲把在
无限内存在的无限,实现出来的一种企图。”

    歌德说:“神秘主义是心情的哲学,是感情的论证。”又说:“神秘主义是最高实在的
直接感觉。”

    这些例子不必更多举,举一即可以反三的。谁都知道梅脱灵克是个神秘派的文学家,他
的先代是弗来密世家(Flenmine),他血管里原就有中世纪神秘性质的遗传,后来
又受了美国爱摩生(Emērson)、德国诺范利司(Novalis)和他本国神秘家
罗以斯勃洛克(RuysBock)的影响。他虽然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过渡的时代,
享受丰富科学的遗产,但他这两种思想兼收并蓄,一只眼看着科学,一只却看着神秘。他是
一个怀疑家,早年作品,时常表示命运不可抵抗的势力,文字间充满忧郁暗昧的阴影,但他
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少年时代在圣巴伯(SaintBarbe)耶稣会学校里读书,
这种宗教印象永远不曾磨灭。他是一个终身研究宗教的学者,他对于事物的观察点,不出宗
教范围之外,每凭借宗教经典中所得到的灵感,创造他文艺的生命。

    《青鸟》这本剧本,虽然表现他对于寻觅真理的态度,也可以说他澈悟真理后心境的描
写和纪录。但其中有许多部分与宗教有关系,梅氏之所谓真理,或者是基督教之所谓真理
吧?基督教是独断的,信仰的宗教,耶稣曾宣言:“我是生命,我是道路,我是真理。”所
以基督教徒坚执真理存在神的意志之中,能契合了神的意志,便算获得了真理。宗教的真理
存在信仰之中,感觉神的存在,必须凭藉信仰,换言之即是直觉的作用。天主教的祈祷文对
于神常常这样赞颂道:“你是光明中之光明,真理中之真理。”

    《青鸟》里透露宗教的思想,不止一处,现在引证几项如下:

    第一幕樵夫之茅屋,详叙屋中景物,并说墙上挂一圆形鸟笼,笼内关着一只东半球种的
鸽子。这鸽子后来是变成青鸟的。按鸽子在基督教里为圣神(saintesprit)的
象征——耶稣教译为圣灵——是三位一体的上帝之一。耶稣在约旦河受洗于圣约翰时,圣神
为鸽子形飞入他的头里,天上有声音说道:“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鸽子在基督教里
又为平和,驯良,诚实,纯洁的象征。耶稣遣宗徒去传教时,曾嘱咐他们道:“你们应当像
蛇一般的聪明,像鸽子一般的诚实。”

    基督教发祥于东半球的小亚细亚,所以青鸟是东半球的鸽子。

    讲到光的出现道:“桌上的灯翻在地下,同时灯焰一跃而起,化做一个光彩夺目的绝色
美女。”

    贴贴儿道:“这是天后了。”

    (原文为C’estlaReine!后字首字大写,是专名,乃法文中称圣母马利亚
的特称。圣母本称为天上的皇后ReineduCiel简称为后,以中国现成天后二字译
之,颇觉巧合。傅东华先生译为:“这是女王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了。)贴贴儿道:
“这是无玷圣母了。”

    (原文为C’estlaSainteVièrge即圣处女,傅译为“天祐处女”亦
无不可,但天主教译为无玷圣母,今从之。)

    梅脱灵克这里两次点明圣母马利亚,决不是偶然的。天主教说要契合神意,必须有坚固
的倍德,但人性软弱,常为魔鬼所诱惑,以致堕落。不过魔鬼虽然利害,见了圣母马利亚便
立刻曳尾而遁。圣母脚践的毒蛇,即是魔鬼的象征,唯有她能制伏魔鬼。所以教徒想获得信
德,必倚靠圣母。圣母是普天下天主教徒的主保,进教人的庇护者。

    为什么要用火来象征圣母呢?这也是有许多根据的,火在天主教里原是热爱的象征,圣
母最爱天主,所以有许多圣师用火来比譬她。圣安色尔莫说:“心愈洁则爱愈炽,圣母的心
是最虔洁的,所以她的爱情也更热烈。”圣伯尔纳多说:“爱天主的爱情,像烈火似的通透
圣母之灵。”利加尔道曾叹道:“耶稣降生到世界上来为的要煽动世人爱天主的火,而世人
中受这爱火焚烧的莫甚于马利亚了!她对于尘世万事,一不挂怀,只一心一念的想着天主,
所以她爱情的火也燃烧得更旺盛,圣母的心,可以说是一把火。圣母抱着圣子,可以说是火
抱火。”圣多默米拉诺说:“摩西所见丛棘之火,即圣母圣心的预像。昔圣母显灵于宗徒若
望,身披太阳,就是这个缘故。”圣文都说:“圣母从来没有受过诱惑,这没有别的缘故,
因她的心极热,像一团烈火一般,魔鬼当然近她不得,好像大火窖,青蝇不敢飞集。”这灯
火落在地上一跃而起,便化为光了。圣梅刀特称圣母马利亚为“信德的光明”。光明又是智
慧的象征,我们寻求真理,必倚靠智慧,妙语双关,巧不可阶。梅脱灵克思想的深刻,真教
人叹为观止了。

    再者马利亚的名字,有好几种意义,或谓王后,或谓光明,或谓照光。称之为光明者,
因为她光照普世,善人受照,得以加善,恶人受照,得以灭恶,复获灵性中失去的光明。所
以《圣经》比马利亚为日月,无非说她光辉之明赫,遍照大千世界而已。梅脱灵克将圣母派
做《青鸟》剧本火和光的角色,可谓巧合不过。

    仙女给两孩的金刚石,旋转,便可以看见万物潜伏的灵魂,似乎是指寻求真理的工具,
在宗教上说是信仰,在哲学上说是直觉,也是双关的。两孩到了窘急无措时,光便教他们旋
转金刚石,用意更觉明白。

    第三幕夜之宫,两个孩子在园里寻着几千的青鸟,几万的青鸟,几千万的青鸟,他们捉
着了许多,但拿到日光下时,那些青鸟都垂头挂尾地死了。这是说真的真理不怕试验的,假
的真理一试验便失败了。

    第四幕幸福之宫,一班大奢侈将两孩用强迫手段拖入他们的队里,正在危急之际,光教
他们旋转金刚石,贴贴儿从了她的命令,于是台上突然发生一种变化,但见:顿时台上燃着
一种说不出纯粹的,神秘的,玫瑰香色的,和煦飘渺的光明。前头那些重笨的装饰和厚重的
红色幔幕,顿时解开,不知去向,现出一座广大壮丽的厅堂来。这厅堂仿佛是个大礼拜堂模
样,崇高清净,几乎四面通明,内中充满了一种欢愉和清朗的气象;往里看时,只见层层叠
叠的没有尽处,有无数细长清澈的柱子支着;看那建筑颇像巴勒丢式(16世纪意大利建筑
家,Palladio)礼拜堂的体制,也很像乌贺齐(Uffizi)画室里迦巴西阿
(Eaiparcio1450—1522意大利画家)画的处女显身图。此时那吃酒的桌
子已经融化得不着一丝痕迹;丝绒,锦缎,以及奢侈的花圈,被由外吹入一阵明亮的狂风刮
着,都高高地飞起,片片地裂开,纷纷地落地;还有许多露齿而笑的假面具,也跟着纷纷破
碎,落在那些惊惶失措的纵酒者的脚跟。那班纵酒行乐的,此时好像破裂了的气泡一般,看
他们一点一点的萎缩下去,大家面面相觑,眼睛又受不了那种奇光的刺激,只不住的瞅着;
及到后来各人才看见自己的真相,原来个个赤身露体,丑态逼人,瘫疲软弱,神情凄楚。于
是大家觉得惭愧失望,齐声发出一阵狂呼,内中尤以笑胖子的声音最听得明白。此时惟有无
所晓的奢侈,兀自夷然不动,其余的都四处狂奔,想找个黑暗的角儿去藏身去,无奈这个光
芒四射的厅堂早已不留一丝阴地。于是大多数的奢侈便都决计穿过右边角里和愁苦之洞相隔
的那层可怕的黑幕。每一个掀开黑幕的一角过去时,便听得一阵发誓和咒咀的声音从愁苦之
洞的深处发出。此时狗、面包和糖都垂头丧气地仍来加入两个孩子的团体,躲在他们的后
边,现出很惭愧的样子。这一段我是根据傅东华先生的译文写的,但我法文原文的《青
鸟》,和这个略有不同。旋转金刚石,台上发生光明之后,所显出来的不是礼拜堂,却是一
座和平的花园,轻幽宁静,一派绿荫的宫殿,气象异常和谐。那里树叶之美,鲜绿葱茏,闪
烁而光亮,虽繁缛而不杂乱,那里初葩香气的醉人,流水可爱的清凉,到处流动喷溢,使得
远在天边的都感到它的愉快……这段话和宗教没有什么相干了。难道梅脱灵克因为蕴蓄的宗
教意思未免过露,因而删改过了吗?傅先生说他根据的是1920年蒂克西拉(Alexa
derTeixeiradeMattes)的英译本,我根据的是1926年巴黎Eng
eneFasquelle印行的法文本。时间相去6年之久,一定是梅脱灵克亲自订改过
的本子。但在英译本里浓厚的宗教的意味,还可以看出梅氏思想的一斑。在末了一幕两个孩
子醒来,他们的母亲见两孩满口胡言乱语,说的都是梦里的话,摸不着头绪,以为她的儿女
睡了一夜,竟都发了疯了,急得几乎哭出来。这里面梅脱灵克也有寓意的,一个人研究学
问,考察事理,千辛万苦地寻觅真理,但当他发表他的意见或叙述他所历的经验时,世人不
但不相信他还要往往当他是疯子。

    再者东半球的鸽子,在法文本里是touhterelle一字,为野鸽,或斑鸠,这
一定也是后来改的。可惜我不能像胡适之先生考证《水浒传》或《红楼梦》一样搜集《青
鸟》各种版本——我的法文本已是第六万九千本了了——考定出版的年代,详细比较一下,
寻出它中间文句的差异来。但我想最初出版的《青鸟》一定和傅东华先生所根据的英译本相
差不远,内中宗教气味更为浓厚,也未可知。

    孩子醒后看见自己家里那只东半球种的鸽子,竟变成青的了。于是他们惊喜的喊道:
“怎么的,那就是我们所寻的青鸟呀!……我们跑了这么远,原来它一径在这里咧!……
哦,可是奇了!”

    哈!哈!这真奇极了!两个孩子,在记忆之土,在将来之国,在阴惨的夜宫,在奢华富
丽的幸福之殿,在坟地,在森林,与群树挑衅,与无数磨牙厉吻的野兽战斗;几次被诱惑,
几次被威吓,几次被压迫,自己党里还有奸恶阴险的猫,时常想找机会卖他们。险也冒够
了,苦也吃尽了,青鸟还是寻不着,谁知一朝醒悟过来,青鸟却在自己家里,真的,青鸟却
在自己家里!

    世上原有许多思想者,诚意寻觅真理,综合百家的学说,比较研究,头童齿豁,孜孜不
息,也有终身在试验室里,天文台上,几样化学药品在玻璃杯里倒来倒去,一管望远镜向万
里外的星球窥测,也有在社会里经阅各种的事务。他们的思想是穿天心,洞月胁,深入于杳
渺寂寞之乡,他们的生命是出死入生,尝尽甜酸苦辣的滋味,历尽了艰难困苦的经验。真
理!寻着了吗?还没有。苦闷,失望,我真不能再活了,如果我永远寻不着真理!啊!唉!

    忽然,明月当头时,趺坐菩提树下,东方明星出时,见一树春花,为风雨所败时,夜半
听见江涛声时,枯坐斗室,万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