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苏雪林·文论集 >

第69部分

苏雪林·文论集-第69部分

小说: 苏雪林·文论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氏自己于此像,亦得意非常。相传像将成时,他曾以雕琢用的铁锤在摩西膝盖上敲了
一下,说道:“倘你是活的,为什么不说话!”他在此像上并未签名,却把他自己的像,巧
妙地刻在摩西的胡子里,从侧面看去,那微带蜷曲的长髯,隐约成一人形。

    在佛罗伦斯城里有一座美提契经堂,即美提契族的墓堂,亦为米氏所建造。其中所葬该
族名人之像及装饰亦为米氏所设计。有二位公爵的坟墓及其像均出米氏手。像下有象征性的
人物各二,一像之下为“昼”与“夜”,一像为“黄昏”及“初晓”,也是今日游览佛城者
不可不一睹的名迹。三 建  筑

    米开兰基罗一生以雕刻家自居,每否认自己之能绘画与建筑,但他对于这三项艺术,其
实兼擅其美,成功之大,尚没有人及得他的。教皇良第十曾请他建筑圣老楞佐教堂的墙面。
他很快地起草了蓝图,打算开始第一步的工程。过了四年,合同作废,什么也没有完成。而
教皇格勒门第七请他去建美提契家族墓堂,这个合同总算履行了,一五二四年完工。这是个
相当简单的建筑,惟有一圆顶盖于堂巅而已,这圆顶是为了遮那些墓坊而用。米氏曾向教皇
贡献意见,想将罗马的圣吉阿梵尼(SanGiovanni)堂加以扩大,他虽画有图
样,却始终未被采用。

    他最大的贡献,当然是受教皇保禄第三(PaulⅢ)之命,改建罗马圣彼得大堂。在
他之前,原有几个著名建筑家工作了十几年,米氏将他的计划略予变更,而圣彼得堂那个高
矗云霄的圆顶则完全为米氏之所设计。许多建筑家都说这个圆顶无论如何建不起来。米氏发
誓定要将它架在大堂之顶。“有志者事竟成”居然贯彻了他的目标。

    圣彼得大堂最高处为四十四米突,这个圆顶架在它顶上,离地共一百十九米突。合中尺
为四十余丈。圆顶为夹层。外部包了一层青蓝色的铅皮,以御风雨及日光,内部有螺旋石
梯,盘旋以升顶巅。顶之上更有一顶,作圆锥形,有许多石柱撑住,俨然是座罗马式的万神
庙。这顶上更有一铜球,其上可立十六人,也有螺梯可以通达。圆顶内部为嵌石细工的圆
画。圣彼得大堂壮丽冠于全世界,但这个圆顶又成了圣堂的重心建筑。

    米氏建筑这圆顶的泥质模型,今日尚保存于梵蒂冈。米氏死后,他的高足弟子梵刹黎
(Vasari)在他坟上刻了三个身着丧服的人,一象征“雕刻”,二象征“绘画”,三
象征“建筑”,这三大艺术实为米氏所兼擅,故以为纪念。亦以喻米氏死后,三大艺术亦将
不振。

    罗马的使徒堂(SantiApostoli)也有一座米氏的纪念碑,刻着米氏身穿
工作服,正在忙碌地工作。上有拉丁文铭曰:TantoNominiNullumPar
elogivm。这句话译成中文,便是:“对此伟人,无词足赞。”

    略为研究过米开兰基罗作品人的,无论对于他的绘画也罢,雕刻也罢,建筑也罢,其中
所蕴含的巨刃摩天的气魄;海涵地负的力量;独往独来,无今无古创造的神奇,对于这句
词,一定是欣然首肯的吧!

    选自《最古的人类故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