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160部分

汉明大黄袍-第160部分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时。都是以驱除鞑靼为名,这便是师出有名。
  马车缓缓入了长沙府。杨帆让陈王廷找好客栈。安顿好一大箱银子这些家当,自己却站在一个不太显眼的角落,拿着一块石头,在墙上刻出一个符号,然后静静地等在那里。
  大约一炷香的工夫,一个藏青色夹袄书生左看右看地走过来,站在杨帆一边上,双手插着袖子,东张西望的。最后,似乎看到只有杨帆的一个人,始终站在那边,便碰了一下杨帆的胳膊,道:“喂,这是你画的?”
  “恩。”杨帆没想到,还真是这么灵。当初宋承苟那老江湖来信告诉他,如今这说书盟的眼线,已经遍及湖广、江浙、燕京、山东的时候,杨帆还不怎么信。宋承苟还告诉他,只要画个特的殊街头符号在街角的哪个地方,就自然会有人过来接应。
  杨帆是小看了银子的魅力。这年头什么都缺,唯独不缺的就是人力。一年别说五两银,就是三两银子,都会有人挤破头往里钻。杨帆见书生举止不俗,便问道:“你读过几年学?”
  那人也不傻,当初上头的人交代过,画这个符号的人,非富即贵,便长了个心眼,恭敬地回答道:“上过几年,年轻时候考中过童生,后来考了几次,没啥长进,就回来给人教教毛头,识一识字。”
  “你怎么就进到这个线报站的?”
  “我啊,我叔是个说书先生,似乎俩月前来了个年轻时候一起闯荡江湖的同行,说了一大晚上,然后我叔给我说了,一年五两银子,也不要干什么其他事,平时继续教书,有什么情报就告诉他。”
  “像你这样的,你叔,找了几个?”
  书生有些警惕地瞥了一眼杨帆,道:“公子还是到了我叔的落脚处亲自问他吧。”他对于杨帆还是有些怀疑的,准备一切交给自己那个老江湖老叔定夺。
  两人七拐八拐,终于到了一个散发着旧街老巷之中独有的那种古木香的小屋之中。中年书生在门上敲了三下,道:“叔,有客人来了。”
  “等着。”屋内声音传来。过了半响,才将门打开。那说书先生看到杨帆穿着不凡,便问道:“这位是……”
  书生说了那个符号的事情,老头眉头一挑,道:“敢问这位公子是否姓杨?”
  “正是。”
  老者连忙将杨帆请进屋内,道:“总算有小杨爷消息了。当初金陵的接头人来信说杨爷您可能要途径长沙,让我等有个准备,在下掐着日子,估摸这这几日也快到了,所以一直叫人打探着您的下落。”
  杨帆示意老头坐下,问道:“长沙府这边的线人安排得如何了?”
  老者毕竟是老江湖了,将一本花名册递过来,道:“小杨爷,您看。这上头的都是我们的线眼。只要您想知道什么,支会一声便行。”
  杨帆打开花名册一看,三教九流,各式各样的人都有。赌徒、歌妓、贩夫走卒,教书先生等等,似乎各行各业都有。老者道:“小杨爷莫要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平时接触到的人可多着呢。我秦贵敢说,整个长沙府消息最灵通的就是他们了。”
  杨帆将花名册递还给秦老头,道:“做得不错。果然,有些事情,还是得交给江湖中人办,滑溜,只要银子多,做得事包你满意。”(未完待续。。)


第320章 谋定

  秦贵双手互插在袖子中,呵呵一笑:“杨爷您也是说笑了,哪来的江湖人。咱都是小老百姓,哪里来的江湖人。”
  杨帆一笑,问道:“不知道这农民起义军突围到了哪里了?”杨帆表面很少问,但一直关注这农民起义的事情,如今一路走了很久,还是问了出来。
  “这匪寇啊,这年头走一波来一波,杀不完,赶不尽,都是西北的反头子。”
  “这里可有投了明军,诏安的山匪?”杨帆问道。他现在需要的,就是找几个据点,自动向西,分别守住夔州、龙州,以免张献忠成气候,建立起大西政权。杨帆这么做,是有打算的。首先,大明气数是否将近,杨帆不好说。
  护住湖广巴蜀,一来可以挡住张献忠,二来可以挡住陕西的李自成。眼下自己无权无势,不过他必须要对这个民族负责。如果南明真的沦陷了,那么驱除鞑虏,还得靠着农民军起义,这时候,若是还存在着两个政权,很难举大旗合力反抗。当然,这都是后话,杨帆最主要的,还是想让这南府天国免遭战乱。因为根据史料,张献忠在四川,多行暴政,甚于末明,所以杨帆从来没有想过要投靠李自成亦或者张献忠的想法。
  “这个有很多,光在下知道的,韶山有老黄忠,盖天虎等等,不过说都是说受朝廷诏安了,时不时还是有从山上下来抢点东西,可是苦了那些城外的来百姓。”
  “难道朝廷就不管吗?”
  说书先生道:“怎么管得住。”
  “卢象升,卢巡抚呢?他难道就没想过治一治他们?”杨帆知道卢象升在湖广担任巡抚。所以才特地赶来询问。
  “朝廷一来,他们就躲。一个个乖得很。官兵一走,才安分没几天。就又下山寻食来了。不过还好,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至少不像那些杀人不眨眼、走到哪里抢到哪里的泥腿子。”
  李自成治军如何,杨帆至少从史料回想起来,好像没那么糟糕,但是张献忠手底下的那帮人,就乱透了。打砸抢烧,什么都干,这样的起义。只能说是造反,谋逆,不可称道。所以后世在评价两个领导起义的重要领袖人物的时候,张献忠贬大于褒。
  杨帆了解清楚湖广一带的情况时候,估摸着张献忠要打湖广,继而入川,还有些时候,便道:“老秦,给你一些时间。去打听清楚盘踞在湖广一带的各方啸聚山头的势力、人马以及头子。”
  “是,杨爷。”
  “好,那今天就这样,你查清楚之后。就到悦来客栈找我就行。今天就这样吧,眼线这事情,发展不宜太随意。一定要找些可靠之人,免得被人顺藤摸瓜。连根拔起。”
  “这个杨爷放心。”
  天灾还没结束,那么中原的生产就不能恢复。农民的起义就不会结束。这也是为什么。一次次被打得乱花流水的李自成能够一次接一次东山再起的原因。杨帆看得明白,所以让朱由检多栽培产量大的土豆、番薯,来安抚西北、中原的农民起义。结果他想到了开头,却没想到结局。他征粮百万也好,推行的土豆、番薯也好,都统统被拿来充作了军饷。
  反正是东边不打西边打,既剿匪来又抵金。杨帆甚至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来帮助这个岌岌可危的大明了。书信他是去过了,粮食如何栽培也是上呈了,就连那书院、商会,都是无时无刻帮助着朱由检巩固这个早就摇摇欲坠的江山。
  很可惜的是,朱由检不够清醒,杨帆不是皇帝。如果想让杨帆做屈原,做诸葛亮,抱歉,办不到。何必在一些明知道没有结果的事情上较真呢?这就是杨帆的想法。既然你不听,那就随你便。老子走还不成吗?
  当初在京师,第一次见到朱由检的时候,杨帆便想过,一个人,是不是只有尝到苦头之后,才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错的。结果大凌河大捷,陕地大旱,杨帆帮着化解了一个个危机,朱由检却开始有些不信任杨帆所说的危机了。
  农民起义,杨帆早早地便说过,要尽快安抚。结果老天爷不给脸,自己也不照镜子,以为北边不打仗了,就可以慢慢地来收拾陕西、山西的农民军了。打了一年又一年。杨帆光经历的,从崇祯三年到如今,都三年了,还再打。每次的捷报,都是朱由检深刻的相信,农民起义是可以剿灭的,国内很快就安定下来了。结果呢,一波接着一波,按下葫芦浮起瓢,大明的军队虽然撵着起义军打,好像很威风,但是损耗的国力,同样也不小。
  杨帆回了客栈,稍稍休息了半日,便写了封信笺给这湖广巡抚,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的卢象升。信中没有只言片语,提及战事以及治国攻略,他只是将书院之中,关于卢成,还有这些天从金陵到长沙的一路所见所闻,写了一些。看上去,这更像是一封两个老友之间交往的平常书信罢了。不过杨帆对待得格外重视,写了一遍之后,又觉当中有些不妥,反复修改了好几次,才让陈王廷命人送去。
  无论一个朝廷再怎么**,再怎么堕落,总是有一些人,肯兢兢业业,甚至付出性命,来守护这座江山,守护这个民族。这些人,往往被后世褒以民族的脊梁,在为难的时刻挺身而出。卢象升是,而洪承畴不是。孙承宗是,而祖大寿不是。然而,死的总是那些民族的脊梁,活下来,或者说是活得滋润的,却是那些背叛了民族,没有了忠臣不事二主的气节之人。
  杨帆站在窗口,和煦的阳光洒进来,杨帆拿了把椅子,静静坐着。阳光的暖,风的冷,令他很享受这样的感觉。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呢喃一句,似乎在说给自己听,“都是主子的狗,有些狗烈一些,有些狗骨头软。我呢?呵呵。”他摇了摇头,内心五味杂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未完待续。。)


第321章 再起!

  ps:  好戏才刚刚开始
  翌日,杨帆起了个大早,喝了早茶之后,才回客栈。
  “公子,有位老爷等候您多时了。”杨帆刚刚跨进客栈,小二便迎了上来,用眉尖挑了挑斜对面,道:“就在那辆马车中。那位老爷也固执的很,小的让他在里面歇息,宁是不肯。”少年顺势望去,角落中果然有辆马车。
  “行了,你下去吧。”杨帆看了一眼那辆有些破旧的马车,有些疑惑,难道是秦贵?这么神神秘秘的,随后便走了过去。马车停在角落,阴影中马匹无聊地拨弄着蹄子,时不时打个颤,发出“咘”的一声。马匹有些消瘦,一看就是主人家略显清贫,拉车的马都如此消瘦,定是没有喂好草料。
  马车里的人似乎听见了脚步声,便道:“进来说话。”杨帆朝里边看了一眼,有些困惑。这位中年男子眉宇间英气逼人,下巴上有一撮黑冉,一身青衫,显得很精练。
  “这位兄台,我们认识吗?”杨帆确实没有见过这位中年男子,不免有些好奇地问道。
  那人将杨帆延至马车上,在小案上沏上茶,笑了笑,道:“杨院长真是贵人多忘事,昨日才将信笺送到在下府中,就忘了吗?”
  杨帆松了一口气,笑道:“卢大人弄得神神秘秘,怪紧张的。何不到客栈,或者您派人来说一声,在下登门拜访也成啊。”
  “真是让杨院长见笑了。在下归京在即,又怕给杨院长添麻烦,就不曾打招呼就过来了。多多见谅。”
  杨帆拱手笑道:“卢巡抚哪里的话。您能够抽空过来,就是在下的荣幸了。哪里有什么麻烦。”他在信中写得大抵是一些琐碎闲事,却让卢象升很困惑。所以才这么急地赶过来。因为卢象升觉得,杨帆不会这么无的放矢,定是有什么事情。
  “不知道成儿有没有给您添麻烦?”
  “卢成这孩子很有个性,卢巡抚肯将爱子托付给不器书院,多谢您抬爱了。”
  卢象升摆手道:“在下并不是那种爱慕虚荣之人,只不过是听说杨院长您的那套教学手段,才决定让成儿去金陵求学的。在下也即将归京述职,这次过来,就是问一问杨院长您此番来湖广。不知有何事要办?”
  “卢巡抚要归京述职了?”
  卢象升点点头,道:“恩。前些日子京城来的旨意,让在下回京。本来就打算今日出发,所以临行前特地过来。”
  杨帆点点头,道:“那就先预祝卢巡抚高升了。在下这次过来,没别的事,不知道卢巡抚对于这湖广内的匪寇山贼和那些诏安的流寇有没有过问过?”
  “原来杨院长是问这个事情啊。这正是在下头痛的。境内治安乱,多半原因都是这些受了诏安的山中流寇。杀又杀不得,去治了一个个都装得比良民还良民。实在有些棘手。不知道杨院长有何高招?”卢象升想到既然杨帆提出来了,一定是有法子。
  杨帆道:“其实也算不得什么高招。如今叛乱四起,外有建奴,乱世当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在下有意想在湖广、川蜀组建一条协军防线,来配合朝廷官兵一齐抵御西北以及河南的叛贼。这些诏安,却占山为王的匪类。正是这次在下准备组建的联防军的主力,所以想请卢巡抚当中做个牵线人。”
  “呵呵。杨院长。这个‘红娘’卢某人可是当不起。你可知道这些啸聚山林的流寇有多滑溜。说是受朝廷诏安,大抵还是为了那点钱。和一道护身符。如今河南的叛乱绵延下来,正遇多事之秋,能诏安则诏安,免得东奔西走,疲于应战。这些受了诏安的流寇也是如此,一个不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