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中华 >

第22部分

北宋中华-第22部分

小说: 北宋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父从刘通那里问清原由,感叹一番。之后,父子俩来到李窦府上。刘父将将事情原委告诉李窦,李窦象听故事一般,听完唏嘘不已,并没见怪。三妻四妾事属寻常,何况是别人家的女孩看上女婿,只是那头身份尊贵,也许要委屈我那丫头了。不过,我这女婿不像偏心的人,应当会一碗水端平。碧丫头心气很高,一时三刻恐怕难以接受,小辈们的事,还是让女婿自己跟她说,解铃还需系铃人。
    阿碧见到刘通,很是开心,拿出大名府的糕点,给刘通品尝。刘通见状,嗫嚅半晌,更不知如何启口。她正在兴头上,一盆冷水泼下去,真是不忍心。
    一番折磨后,刘通一咬牙,对阿碧说道:“阿碧,我今天来,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跟你讲。”
    阿碧笑呵呵,说道:“我听着呢,你说的每句话、每件事,我都觉着很重要。”
    刘通:“我说的这件事会让你不高兴,很不高兴。”
    阿碧也认真起来,说道:“那你说吧。”
    刘通:“哎,怎么跟你说呢,你还记得夷山那件事吧。”
    阿碧一听,心头一紧,感觉不妙,立刻警觉起来:“好不容易才把它忘了。”
    刘通:“我现在才知道,那位赵如姑娘是崇国公主。”
    阿碧脑中“嗡”的一声,很是紧张:“你们又见面了?”
    刘通点头。
    阿碧颤声道:“你们,你们……你还说不知道她是谁,你竟来骗我……”话没说完,“哇”地一声哭了。
    刘通:“我以前真的不懂她是谁,那都不是有意的。”
    阿碧:“我不听,我不听。”
    刘通默然,歉疚。
    阿碧见他傻站着不出声,止住哭泣,俩眼噙泪,转头说道:“你说。”
    刘通将来龙去脉诉说一遍,阿碧静静听着,越听越奇,又越听越气,等他说完,幽幽地问道:“这么说,你们在金陵就认识了?为什么你不早说?”
    “怕你生气。”
    阿碧:“你不说,我更生气。”
    刘通:“那是。”
    阿碧跺脚:“你有金枝玉叶了,不需要我这个平民丫头了。”
    “不是。”
    阿碧:“你见异思迁,你骗人。”
    “没有。”
    阿碧:“那你来找我干什么?”
    “我对你象过去一样。”
    阿碧:“我不信,不信。”
    “我的心意你知道。”
    阿碧:“那你心中有没有赵姑娘?”
    “也有,但还没你深。”
    阿碧:“不许你这样,不许这样。”
    刘通为难,他心中有阿碧,对赵姑娘也动情,男人们都是花心的吗?刘通无法回答。
    阿碧见他放不下赵姑娘,又“呜”地哭了起来。刘通坐到床沿,抱住了她,轻拍她的背,阿碧慢慢停住呜咽声,问道:“你是来告诉我退婚的吗?”
    “不是。如果她要我退婚,我也不会娶她。”
    阿碧:“那到底什么意思?”
    刘通:“你们俩我都放不下。”
    阿碧又是一阵难过,靠在刘通的怀里掉眼泪。刘通给她擦去泪水,温柔抚慰。阿碧说道:“我这辈子都要被你欺负。”刘通:“不会的,我只会对你好,疼你还来不及。”
    阿碧说道:“你先回去吧,让我一个人静一静。”这样也好,确需一个人静静。
    此后,刘通天天来李府探望阿碧,见她形容憔悴,心如刀割,对她百般呵护,直到半个月后,才慢慢好转。
    选拔考试之期愈来愈近,考试日期定在二月上旬。阿碧知道刘通大考在即,也对他好了起来。
    检验的时刻终于到来。二月初六至初八,学子们封闭入试三天,考场设在贡院,所有的亲人们都在巴望着学子归来。
    初八下午,刘通长舒口气,稳步迈出贡院的大门。是啊,将近一年的努力不会白费,不管怎样,试题已经做完,晚事已矣,来日方长。终身大事要定,事业要开始,从政或是从戎需要面对。
    在所有的试题当中,四书五经这一块,自己可能要弱一些,时政策论这一块要强一些,诗词歌赋这一块引用不少后世作品,还是有信心的。
    初十,学府发榜公布,刘通榜上有名,亲友们前来道贺。赵佶席设樊楼,为刘通庆祝。事后,宫中和阿碧俩头对他们颇有微辞,可惜这二位老兄虚心接受,屡教不改。阿碧与赵茹已经在考虑如何结成战略同盟,要对刘家小子约法三章了,刘通当然还不知情。
   
三六 赵氏之家


    蔡掏已走,赌赛已过,众人陆续离去,一路议论纷纷。
    夷山赌诗迅速传开,汴梁城里如同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巨石,荡起层层波澜。是年的夷山聚会传出佳话,有人倡议,往后每年举办一次夷山诗会,以发现新人、繁荣诗艺。汴京文坛立即作出响应,认为此举甚有意义。因赌成诗,因诗成会,奇峰突变,谁能想到会是这种结果。
    刘通、赵茹仍在望山亭畔,方铁山等人识趣回避,先行告辞。
    赵茹说道:“公子以前名声不雅,没想到往南方周游一趟,竟然才名鹊起,传扬四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果然有道理。”
    刘通:“那些诗句是梦中先贤所传,并非我的自创。若不公诸于世,实在可惜,可是宣之于口,我心又惴惴焉。”心想我从后世而来,就如一场大梦,可没有说假话。这话从没对人说过,如今却对赵姑娘说了,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或许觉得她能理解自己心意吧。
    赵茹见他语义真挚、神色坦然,觉得他不会欺瞒自己,笑道:“你这人真奇怪,白日不会作诗,睡着了反而有人教你,我怎么就碰不上这样的好事。”刘通也笑起来。
    赵茹又说:“我的画也画好了,你给我题诗吧,我喜欢那首《卜算子咏梅》。”刘通在画幅上题好了词,落款是刘习贤。
    习贤就是承习先哲前贤的意思,表示该作并非自己所创,而是先哲的作品。往后凡是前贤的作品都署名刘习贤,自己的作品署名刘通。此意不足为外人道也,自个心中有数,安慰安慰也好。
    赵茹问道:“你怎么有习贤的名字?”
    刘通:“我第一次用这个名字,以后它就是我的号,我是刘通刘中明,号习贤。”古人的号有点笔名的意思,但又不完全相同。
    赵茹心中淌过一阵暖意,他的字号第一次就用在我的丹青上,我要好好保存起来,俺可是拥有这个字号的第一人。古代也有追星族。
    刘通见她珍而重之收好字画,看看日已西移,便与她一同下山而去。路上,赵茹问刘通:“你该知道我的来历吧。”
    刘通:“不太清楚。我来猜一下,看看准不准。”
    赵茹:“嗯,你猜。”
    刘通:“你这么美,人间是找不到出处的,一定是天上的仙子思念凡间,下凡来了。”
    赵茹呵呵笑,说道:“嗤,油嘴滑舌,这个不算。”
    刘通:“那一定是龙宫的小龙女到人间来了。”
    赵茹刚要笑他,却没出声,刘通说道:“我猜对了吧。”
    停了一会,赵茹说道:“再猜过,不许乱猜。”
    刘通:“我没乱猜。”
    赵茹:“要说正经的。”
    刘通:“我说的很正经。”
    赵茹:“你再不猜,我可不理你了,我要走了。”心想,这个家伙如此惫懒,不吓吓他,还不知道他要往哪儿说。
    刘通赶紧说道:“别走,别走,我这就再猜。啊,你气质雍容,又有焦尾古琴,那是大家闺秀。赵是国姓,而你穿戴上乘,品味高哉,出入有车马、护从,寻常人家哪能有你这等凤凰一般的姑娘,想必是皇室血统,不知是王爷的郡主,还是万岁爷的千金。”
    赵茹说道:“算你识相,这才乖。”
    刘通问道:“你还没告诉我猜得对不对。”
    赵茹:“你这不已经知道了?”
    刘通:“我知道什么呀?”
    赵茹:“这么笨,慢慢想吧。”
    刘通:“哎,哎,你不能这样。”
    赵茹洒下一路笑声,早就去得远了,他还站着发楞。
    赵家的人咋就这么神秘呢,赵如是这样,那位赵祥也是这样,回去得好好问问。可惜情报网还没建好,要不然方便多了。不过,这是不是假公济私呢?赵祥的事不算私事,赵如的事,私事成分多,公事成分少,靠自己比较对路。
    回到家里,向家人请教。刘通将赵祥的情况告诉刘父,刘父沉吟半晌,点了点头。看来就是宋徽宗了。赵祥赵吉人,吉人不就是佶字么,赵吉人就是赵佶,就是宋徽宗。自己原本打算通过李师师觐见徽宗,走走夫人路线,没想到无意之中已经认识,而且他对自己印象还算不错。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问起赵如,刘府没人认得,刘通只好四处打听,一时尚无着落。其实赵茹乃徽宗之女,是为崇国公主,系徽宗第一任皇后王氏所生。王皇后1099年与赵佶结婚,生有一子一女,子即是皇长子赵桓,后来的钦宗,1100年生;女即是赵茹,崇国公主,小赵桓一岁。赵桓这一辈,都以木字作偏旁。王皇后于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去世,时年25岁。王皇后故去后,1111年,郑居中的族人郑氏继任皇后。
    赵桓、赵茹八、九岁就失去母爱,跟着皇祖母长大。蔡京之子蔡掏随父进宫时,见过赵茹,很想娶她为妻。徽宗宠信蔡京,本想将女儿嫁给其子,但赵茹不喜,让皇祖母给顶回去了。后来,徽宗只好将延庆公主嫁给蔡掏。
    刘通夷山赌诗,被阿碧听见,很是不爽,心想,他为一个美丽的少女跟人争风吃醋,闹得满城风雨,哪还会给刘通好脸色看?一直逼他老实交代。刘通想交代也无从说起,只知道她叫赵如,是何方神圣,却不知所云。阿碧气得发抖,以退婚相威胁,可刘通实在说不出个所以然,觉得很冤枉。
    注:崇国公主的年龄不详,本书假设她比赵桓小一岁,生于1101年。
   
四十 家庭预备会


    春试过后,学府录下出线学子的名单,报给吏部,刘通从此获得功名,正式步入政坛。他是刘正夫之子,郑居中的忘年交,崇国公主未来的夫婿,更是徽宗跟前的大红人,声名之盛,羡煞丹墀。
    二月十二,郑居中与陈如海莅临刘府。刘老太太和刘正夫夫妇同往府门迎接。郑居中呵呵大笑,朗声说道:“老太太安好,晚辈与陈公公陈大人正式说媒来了,恭喜恭喜。”
    陈如海:“贵府三喜临门,喜气满堂,我和郑大人特来道喜。”二门亲事,一门学试,是为三喜。
    人逢喜事精神爽,刘老太太说道:“托皇上太后洪福,托各位大人福气,同喜同喜。”
    众人坐定,郑居中说道:“刘公子不负众望,春试高中三甲,太后夸公主有眼光,给皇室长脸,中明这小子跟我对路,居中脸上也有光彩。”
    老太太说道:“郑大人这般看顾通儿,真是他的造化。”
    陈如海:“皇上跟太后对刘公子品评极佳,我们都替他高兴呵。”
    老太太:“多谢公公照拂。”刘通见机拜谢郑居中和陈如海二人。
    郑居中甚为得意,说道:“我们二个媒人受你一礼,很是当得,哈哈哈。”
    随后,刘府备上刘通八字以及文聘之物,由陈、郑二人带往宫中,刘通作《浪淘沙相忆》一词送赵茹。
    词曰:
    曾记钟山南,风轻云淡。
    琴音漫漫天高阔,觅人间知己秋水长。
    回首俩相望。
    夷山著丹华,诗意阑珊。
    万水千山还家日,春来花暖倚红墙。
    佳期共参商。
    上阙诉说二人钟山初遇,下阙诉说夷山和深宫再次相逢,如今佳期已至,可以细述衷肠了。外人不知详情者,难解其中之意。
    陈郑二人入宫复命后,将女方的文定之物回送刘府。赵茹写了一封密信捎给刘通,要他择日选个地点,带上阿碧一起见个面。这个提议让刘通煞费心神,我说赵姑娘也太新人类了吧,还没过门,就先厮见,这合适吗。
    计较一番,刘通带上赵茹的书信,惶惶然去找阿碧。原以为阿碧不会同意,没想到她倒很大方,大有早点见到情敌的兴头。女人心,海底针,琢磨不透。
    阿碧提出,二月十五,以寺院祈福为由,约赵茹到夷山开宝寺相见。阿碧的意思是,你们在夷山定情,我也要到夷山看看,望山亭那里是情场,一定要去,不能让一家独美。
    二月十五,刘通、阿碧与赵茹二路分进,齐集夷山。二女相见,互相凝视,她们彼此都知对方是谁,也不用刘通多作介绍了。二人惊叹于对方的美艳,难怪刘家的傻大都放不下她。阿碧清丽有如深谷幽兰,赵茹雍华有如贵苑牡丹,一个馨香远逸,一个芬芳四射,各擅胜场。
    刘通见她们对视,屏息凝气,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