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瓜田李夏 >

第141部分

瓜田李夏-第141部分

小说: 瓜田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饭吃到多一半,夏老爷子就跟夏老太太说:“一会给他大姨奶拣几个饺子。兰子那边回去的时候,你也给她带上一碗,让她两个小兄弟也尝尝今天的饺子。”
  “哎。”夏老太太痛快地答应了。
  因为大家平常很少包白面饺子,所以亲近的人家包了饺子的时候,往往都会相互送一些,让对方尝一尝。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平时包了饺子就会给武老太太送。当然了,武老太太那边若是包了饺子,也会给他们送。
  至于孙兰儿那边,夏老爷子是长辈,而且跟孙家也并不亲近,是没有送饺子这个礼往的。夏老爷子这么安排,都是为了孙兰儿着想。
  孙兰儿在孙家的处境,大兴庄的人就算是嘴上不说,心里也都清楚的很。孙王氏在外头说话是响当当的漂亮,但对待孙兰儿却刻薄的人。今天孙兰儿来吃了白面饺子,回去之后,肯定要被孙王氏找茬。
  如果孙兰儿带回去一些饺子,孙王氏也就不好找孙兰儿的麻烦了。
  这是夏老爷子的细心周到之处。
  实际上,夏老爷子在大兴庄一直是以处事周到而闻名的。
  孙兰儿的感激自是不必说了。
  吃过了饭,抢着干活的人太多,夏老太太只用在旁边看着,有什么事情吩咐一声就行了。看着一群儿孙来来去去地忙活,一个个还都挺能干的,夏老爷子坐在炕上眼睛都笑着眯了起来。
  夏老太太就盛了一碗饺子,让夏至和小黑鱼儿给武老太太送过去。等夏至和小黑鱼儿回来的时候,碗里面就装满了新鲜的煮花生。
  “我大姨奶给的,说是刚下来的花生。”夏至将碗交给夏老太太。
  老武家在大兴庄是大族,武老太太的辈分高,两个儿子也还成器。她不仅家里的日子过的不错,还能时常收到晚辈们的孝敬。
  现在还没到花生完全成熟的季节,这个时候的花生非常嫩,也很甜,加些盐煮着吃,就是最美味的了。临水镇还有府城的酒楼里,就有这道下酒菜,价格还不便宜呢。
  这便是庄户人家邻里之间的礼尚往来了。
  田氏带着大丫和二丫在堂屋帮着干活,主要是大丫和二丫动手,田氏大多数时候只是做个样子。她还是心里有疙瘩,在后院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跟前总是端着,不愿意出力干活的意思。
  不过,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也没在意就是了。
  这个媳妇什么样,他们早就知道了。有些事上宽容她,哄着她,为的是一大家子的完整和和睦。
  等都收拾好了,田氏就带着大丫和二丫回去了。孙兰儿也端了一碗饺子回了自己家。
  夏至和小黑鱼儿、小树儿、腊月、夏林就站在井台边,看被养在大木盆里游动的大鲤鱼。大青也挤进来,还伸出一只前爪,试探着想去扒拉盆里的鲤鱼。
  小黑鱼儿用下巴掌抵着大青的大脑袋,把大青给推一边去了。“大青,别乱抓。你一抓,这鱼就该死了,到时候咱们吃着就不新鲜啦。”
  夏老太太的意思,是这一两天大家吃的太丰盛,太油腻了。这条鱼养几天再吃吧。
  所以,小黑鱼儿生怕大青贪玩,把大鲤鱼给弄死了。
  上房屋子里,就只有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了。
  这个季节,很多人吃过了晚饭都会到外面乘凉。不过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都不常这么做。他们住的房子造的很好,冬暖夏凉。夏天把所有的窗户都打开,总有凉风时不时地吹进屋中,所以并不嫌闷热。
  夏老爷子正如此这般地嘱咐夏老太太。“……你瞅个空,把话跟十六说了,让十六上点儿心。”
  “你咋不跟十六说呢?”夏老太太白了夏老爷子一眼。这可有些稀奇,平常夏老太太对夏老爷子可是言听计从的。
  夏老爷子就干咳了两声:“我哪方便开口啊。你做奶的,这话你说就没事。”
  “十六才多大的小姑娘,你就让我跟她说这个。我没这个脸,开不了这个口。”夏老太太就说。
  夏老爷子很不满,就跟夏老太太你一句我一句的,低低的声音拌起嘴来。
  说到最后,夏老太太也没答应。“无论咋说,她都是大桥的亲娘咧。念书的事,她就已经对不起大桥了。大桥这辈子就还剩下这么一件大事,她总不能狠心糊涂到那个地步!”
  “那谁敢打包票。为了她娘家,她啥事做不出来。她一时糊涂,我大孙子可得吃一辈子的苦,受一辈子的罪。”
  即便是夏老爷子这么说了,夏老太太抹不开跟夏至说,让她留心防备着大丫和二丫,尤其是大丫。大丫找不到合适的婆家,到时候要是赖上大桥,那可就惨了。
  别说夏家不能再结这样的亲事,夏桥如果娶了大丫,那这辈子就完全毁了。
  夏老太太觉得夏至才十二岁,不能拿这样的事情去脏了夏至的耳朵。
  “也不能啥都让十六办,她才多大点儿,现在这样,也是让她娘给逼的。那孩子可人疼,也可怜啊。”
  夏老太太这么说,夏老爷子琢磨了琢磨,也不吭气了。
  “是难为了十六,可不这样,还能咋办?老大在家里立不起来,老大媳妇是个啥话也听不进去的。”
  “要不,你跟大桥透透话儿。大桥也十四了,有些事也该让他懂了。”夏老太太向夏老爷子提议,她私心里还是护着夏至多一些。
  夏老爷子也觉得这样的话挺难开口的,但没有法子,最后也只能是他上了。“哎,我试着跟大桥透透话儿。”
  夏老太太就说本该如此,终于放下心来。
  夏至在外面玩着,并不知道夏老太太帮她避免了一个比较尴尬的任务。
  田氏将大丫和二丫带到大兴庄已经有一段日子,并且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放出了风声。二丫还罢了,毕竟年纪还小,可大丫竟也无人问津。
  田氏越来越着急,最后她看出别处都指望不上,就将最后的宝都压在了的身上。孙王氏倒是真心想帮着说成了大丫的事,可是一方面她找了两个财主,人家偷摸地看了大丫没有相中,另一方面,她的月份大了,身体也越来越沉重,想常出去走动都有些难了。
  而众人期盼中的麦收季节终于到了。


第196章 抢收
  麦子成熟,收割麦子不叫收麦,而是叫做抢收。因为麦子熟了就那么几天的工夫,如果在地里没有及时的收割,麦粒就会脱落到地上,这收成就白搭了。又因为收卖的时候是伏天,伏天雨水多,老天爷一场雨下来,麦粒还在麦穗上就能发芽。
  收麦,就是跟老天爷抢收成了,必须叫做抢收。
  今天老夏家几十亩地,种的都是麦子。收麦之前,大家伙都聚在后院上房商量。
  “你二哥那还没个信儿,还得再给他捎个信儿,让他赶紧回来收麦子。”夏老爷子吧嗒抽了一口旱烟,面色严肃地说道。
  因为要收麦子了,夏老爷子提前好些天就让人给府城的夏二叔捎了信儿,让他无论如何得腾出空来家里收麦子。
  可是信儿是带过去了,夏二叔那边却一直没有回信儿,据说是太忙了。
  也就是离的太远了,要不然夏老爷子恨不得亲自往府城去一趟,把夏二叔给提溜回来。现在他说再让人给捎个信儿,大家自然不会有异议。
  “就是他挣的钱多了,不把这几亩地的麦子当回事。那也不能糟蹋东西,那是败家,要糟天谴的。”夏老爷子依旧严肃着脸,语气中却难掩激动。
  庄户人家对于土地和庄稼的感情,是祖祖辈辈从骨子里流传下来的,外人很难真正了解。
  可就是夏二叔一家都从府城回来收麦,人手还是不足。
  “我上次回去说家里种了麦子,我爹就说收麦子的时候给他捎个信儿,他带我兄弟们来帮着抢收。”夏三叔开口说道。
  夏老爷子的脸色就缓和了下来。他和夏三婶的父亲是年轻的时候就认识的老朋友了,也是因为这层关系,才给夏三叔和夏三婶做了亲。
  如今家里三个媳妇,就属夏三叔最省心。这也是夏老爷子当初特别热衷于撮合五月和钱月来的缘故。
  做亲家,就得这种知根知底的本分人家,两家老辈人再有交情,那简直就是完美了。
  “你爹岁数也不小了,让你兄弟来就行。”夏老爷子很和气地问夏三婶说话。
  “我爹说他一定来,不看着我们把麦子都收了,他放心不下。”夏三婶就说,她保证到时候她娘家至少能来四个壮劳力。
  有这四个壮劳力,再加上他们两口子,夏三叔一家的麦子是不愁收的。当然他们考虑的不是他们自己一家。
  夏老爷子还在,兄弟几个的地块都挨在一起,到时候自然要相互帮忙。头一件,夏三叔总不能看着老爹带着小兄弟自己去收那十亩的麦子吧。
  夏至一边听大家说话,一边在心里盘算。有夏三婶娘家的外援,大家的麦子似乎都能收了。但是抢收的时候,谁知道老天爷会不会翻脸,那自然是人越多越好的。而她家收麦子,也就夏桥一个人能顶了劳力。
  田氏到了夏家就再没下地干过活。这是夏秀才给田氏争取到的福利,一方面是拿了夏老太太做比照例子,另一方面,靠山屯儿田地少,原本田老头家是没有地的,田氏会照顾果树,但她还真没种过地。
  至于小树儿,虽然也能拿起镰刀,但要顶用也还早呢。
  夏至又摸了摸自己的胳膊,细痩的胳膊上长了些肉,比以前软了些,但软软的皮肉下还是有些小肌肉的。原来的小夏至可是家里地里的一把好手,似乎也能顶多半个劳力。
  但此时夏至却不那么自信了。她没亲身经历过麦收,虽然她自诩是吃苦耐劳的,但她不想做没有把握的事。
  “爷,我打算请几个短工。”夏至开口说道,这就是她的打算了。
  “十六,别花那个钱了。”夏三叔和夏三婶都忙说道。前些天夏三婶特意给娘家捎了信儿,让娘家能多来几个人就多来几个人。当时的打算,就是要帮着夏至把麦子给收了。
  这阵子夏至对大家伙着实是好,夏三叔、夏三叔投桃报李,自然也想帮夏至的忙。
  “我知道三叔三婶肯定是把我家也打算在里头了。”夏至就笑了笑,“不过,这种时候谁嫌人多啊。就是花几个钱,咱早点儿把麦子收进来,比啥都强。”
  夏至大致算了一笔账,看样子是打定主意要请短工了。夏老爷子知道夏至如今手头的钱是足够请短工的,也就点点头答应了。
  麦收的第一天,天还没亮,夏至听见堂屋一阵细微的悉悉索索,她立刻就睁开了眼睛。天还黑沉沉的,一点儿亮光都没有。可是旁边孙兰儿的被窝已经空了。
  孙兰儿已经起来,并且在堂屋开始烧火做饭了。
  夏至轻手轻脚地起身,没有惊动睡在另一边凉席上,肚皮上搭着条薄被的小黑鱼儿。她走到堂屋来,就看见大丫正在灶下烧火,孙兰儿已经将煮好的饭从锅里盛出来了。
  “十六,咋没再多睡会?”看见夏至出来,孙兰儿就笑着小声说。
  “醒了,睡不着了。兰子姐,你起来了咋不叫我?”夏至说道。
  “我起的早,你多睡会呗。做饭也不用你。”孙兰儿理所当然地,“赶紧去洗把脸吧,我都给你把水预备出来了。别从井里打水,凉。”
  “哎。”夏至答应一声,就往外走。
  这个时候,田氏、二丫、夏桥和小树儿也都起来了。大家谁都没有高声,也没有点蜡烛,只借着微弱的天光默默地行事,还没到地里,就已经有抢收的紧张气氛了。
  等夏至快手快脚地洗漱好了,小黑鱼儿也起来了。他昨天晚上过来睡,今天也要跟夏至一起去收麦。
  小黑鱼儿能够自理,三把两把地就把脸给洗了,然后也不用毛巾擦,而是甩甩头,就打算那么自然干了。夏至在旁边忍不住笑,觉得小黑鱼儿甩头的样子,分明就像一只毛茸茸的小狗崽。
  当然了,她可不会把这个想法告诉小黑鱼儿。
  夏至硬是将小黑鱼儿抓过来,重新用香胰子给他仔细地洗了手脸,然后用自己的毛巾擦干净。庄户人家像小黑鱼儿这样的皮孩子,往往个人卫生都不太好。
  但小黑鱼儿是个例外,不是因为他特别爱干净,而是夏老太太爱干净,每天都必须将小儿子给打理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才行。只要小黑鱼儿身上脏一点点儿,夏老太太就看不下去,必须立刻收拾。
  小黑鱼儿在夏至这,夏至自然也仔细地帮他收拾。因为这一点,夏老太太就对夏至非常有好感。
  夏至家今天的早饭是高粱米水饭,凉拌豆腐,还有夏至腌制的两样小菜。这边饭菜摆上了桌,小树儿已经去隔壁孙家将孙老五请了过来。
  夏至要请短工帮忙收麦,最后就请了孙老五和孙兰儿父女两个,这也是为什么孙兰儿昨天夜里就睡在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