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瓜田李夏 >

第143部分

瓜田李夏-第143部分

小说: 瓜田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我那不是卤了些豆干吗,干脆都炒了吧?”夏至提议。
  卤豆干是足可以代替干豆腐的,不论是从哪方面讲都是这样。
  “那敢情好。”夏老太太一颗心落了地,“明天一大早我就得把干豆腐买了。”
  “奶,你抢不过那些人啊。买不着就算了吧,要不然等我三叔回来,让他跟人家去定几斤也行。”
  “对,让你三叔去定。”夏老太太立刻点头,“十六,豆干咱加点儿啥一起炒不?”
  “就加芹菜呗。”
  祖孙两个三言两语地把事情定了下来,就把田氏给冷落在一边了。田氏心里很不自在,但确实是插不上话,只能闷闷不乐。若是以前,她恐怕撂手就走了,但是现在她可没了这么做的底气。
  夏老太太摘了芹菜,又切了豆干,香喷喷地炒了一大锅。夏至这会工夫也将小咸菜都切好了,又拿香油、花椒、醋等调了味,还没吃,就能闻见诱人的香气来了。
  对于夏至特别会做菜,而且还总是别人夸奖这件事,田氏似乎有些吃味。她在也一边就低低的声音吐槽:“啥菜搁那老些香油能不好吃啊。”
  似乎是夏至腌制的小菜之所以好吃,都是因为后来加了香油调味的缘故。
  夏至听见了,却只当没听见。她腌制小菜的手艺那可是多年磨练出来的,就算是不加香油也同样是好滋味。但她就是喜欢加香油。
  她加的起,也喜欢加,就让田氏自己生气去吧。
  这边饭菜都做得了,馒头用布裹着放装了两大篮子,炒菜装了一个三层的大提盒,小咸菜另外放,还有绿豆粥,则是装了两个大罐子。
  这老些东西,夏至三个孩子可拿不到地里去。
  “娘,正好你也跟我们上地里看看去。”夏至将两个绿豆粥的大罐子交给田氏。
  “我?”田氏没想到,她也要下地。她到夏家这几年,不仅一次都没下过地干活,甚至连家里的地在哪里她都不知道呢。
  “是啊,娘,你不想去地里看看啊。今年的麦子可长的挺好。”夏至温和的语气说着商量的话,但看着田氏的眼神却并不是那么回事。
  田氏抿了抿嘴,最后还是提起了罐子。
  “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夏老太太收拾利落了,只把大门一合,根本就不上锁,她也提了个篮子要一起往地里去。
  这下子,田氏就更没话可说了。
  一路上,夏至就碰见几户也是往地里送饭的。大家都很亲切地打招呼。看到田氏竟然也提着罐子往地里去,众人无不露出纳罕的表情来。
  庄户人家不大能遮掩自己的好奇心,有的就自认拐弯抹角,其实很直接地问了出来,怎么秀才娘子也下地了呢。
  “我下地看看……,孩子们都在地里。”田氏笑的有些僵硬。
  “收麦子啊,家里哪有闲人。没看我奶都来了。”夏至笑眯眯地跟众人说话。
  众人就说夏老太太好,又说夏家日子过的兴旺。“就你们家地里人多,估计你们家都最先收完。”
  到了地头,小黑鱼儿就扯开嗓子喊开饭了。夏林也跟着凑热闹喊,然后大青也汪汪地一阵狂叫。
  夏老爷子带着众人从地里走出来,大家用夏至带来的水胡乱洗了洗手,就围成一圈席地而坐。夏至帮着夏老太太和田氏将饭菜都拿出来。
  “大老远就闻见香味了。”陈家老爷子笑道,“老嫂子,劳动你给我们送饭了。”
  “你们才劳累,我这都不算啥。”夏老太太就笑道。
  都累了半天,吃饭的时候就大家也没假客气,尤其是壮劳力们,简直是狼吞虎咽的。大丫和二丫也没在瞧着谁的眼色,也都吃的挺香。
  夏老爷子最为细心:“咋不是干豆腐,是豆干?”
  “干豆腐卖光了呗,这个时候。爷,我卤的豆干好吃不?”夏至就说。
  “好吃。”夏老爷子笑呵呵的,也不提什么干豆腐的事了。
  夏老太太就感激地看了夏至一眼,然后他还没忘记嘱咐夏三叔,让他抽空去卖干豆腐的人家定几斤干豆腐。
  “这时候,人家估计也忙着收麦子,还不一定做不做干豆腐了。干啥非得买干豆腐,大葱蘸大酱就挺好。干活的时候,就大葱蘸大酱最爽快。”陈家老爷子就说。
  “她们爱做啥菜就做啥菜,咱不管她们。”夏老爷子就跟陈老爷子说。
  吃过了晌午饭,夏至帮着把东西都送回家,又回到地里。这个时候,夏老爷子那边就安排了人手出来,开始往场地上运麦子。
  陈家老爷子不仅带了人手过来,他们还赶了车过来。两头骡子拉的大马车,一趟就能运上将近千斤的麦子。
  夏老爷子看着进度快,心情格外舒畅。“老兄弟,多亏了你啊。”


第198章 齐心协力
  “咱们老哥们,还说这些客套话干啥。”陈家老爷子笑,他负责来回赶车,夏三叔和陈家两个孙子负责押车卸车。小树儿也跟了去,这是夏老爷子心疼他年纪小,让他跟着车来回跑,也是不做闲人的意思。
  小树儿虽然也拿了镰刀跟大家割麦子,但他才九岁,远远比不上夏至能干。至于为什么这样也要让他来,这个象征的意义,要大于实际上的意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要他自小就养成勤劳和爱惜物力的习惯。夏家的家教如此,大多数的庄户人家也是这样的。
  而将麦子送到场地上晾晒之后,就可以用磙子压出麦粒来,然后就是扬场,将干净的麦粒装袋。
  这一整套程序下来,麦子才算真正收到家里了。
  小黑鱼儿一直在地里,他也不怕晒,大家让他回家他不回去,让他随便去哪里玩,他也不肯去。他就围着夏至转,看夏至出汗了,他就拿了个帕子出来给夏至擦汗。夏至说不用擦,因为刚擦干净,马上又会流汗了。小黑鱼儿就用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大叶子给夏至扇风。
  然后,他还带着小夏林一趟一趟地给往地里送水,送绿豆汤。他竟是不嫌这麦子地里扎脚。
  当小黑鱼儿围着夏至转的时候,大家伙瞧见了就都笑。小黑鱼儿这么着,还挺耽误夏至干活的进度的。也就是有夏桥和孙兰儿帮忙,所以夏至才没有落后。孙兰儿在教会了大丫和二丫之后,就换到夏至身边了,心里打的自然是照顾夏至的主意。
  “十六啊,要不然你就带你老叔回家吧。”夏老爷子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是啊,十六,咱回家呗。”小黑鱼儿仰着脸看着夏至。夏至干这么累的活,小黑鱼儿可心疼了。他还抢夏至的镰刀,想替夏至割麦子来着。奈何他才七岁,这活计他实在干不来。
  “爷,我没事。”夏至咧嘴笑道。
  夏老爷子笑着摇摇头,因为夏至肯吃苦,他心里头对夏至的疼爱又深了一层。
  夏桥和孙兰儿也让夏至回家去。
  “你帮着咱奶和咱娘做饭去吧。她们俩恐怕干不过来。我多干点儿,就把你的份儿带出来了。”夏桥从来都是心疼照顾妹妹的,以前下地干活他都是这样。
  孙兰儿在旁边也点头,表示她手脚再利落些,就能帮着把夏至的份儿割出来。
  那边大丫和二丫听见了,也都跟着附和。
  夏至不肯应,她还告诉大丫和二丫,她们第一次割麦子,或许需要慢慢适应,也不用着急一定要跟上大家伙。“你们俩在这,已经帮了不少忙了。”
  大丫和二丫都忙说着是她们应该做的。
  陈家老爷子赶着马车,又拉走了满满一车的麦子。夏老爷子看着大家都很累,就招呼大家伙暂时歇一口气,喝口水。
  夏至喝了一碗水,就和小黑鱼儿走到夏老爷子身边说话。
  “爷,我看咱家也该拴辆大车。”夏至就跟夏老爷子说。刚才夏老爷子感慨有多亏有陈家老爷子带着人来帮忙,而且还多亏陈家老爷子带了大车来的那些话,夏至都听见了。
  还有夏老爷子看大车一下子拉了那么多麦子时的热切眼神,夏至也看在了眼睛里。
  往年收庄稼的时候,没有大车,夏家都是用平板车的。平板车一次只能运及三两百斤,而且还是人力拉车,一天下来,将人累的够呛,可却远远比不上大车的效率。
  今年是多亏有陈家老爷子这些人带了大车来帮忙,要不然,夏桥也得拉车。割麦子还罢了,夏桥拉车实在是有些勉强。
  夏桥才十四岁,身量还没有长成。这个时候做拉车这样的活计,很可能会影响他的正常发育。夏至看见过一些庄稼汉子,就是因为太早做不合适的重活,结果就驼了背,更严重的,还有落下病根,到老来非常受罪的。
  夏至如果是手里没钱就算了,她手里有钱,就不忍心看着夏桥去受这样的苦。
  拴了大车,不仅可以解放家里的人力,还可以大大的提高劳动效率。夏至觉得这笔账是划算的,所以就过来跟夏老爷子商量。
  夏老爷子还真没想过拴车的事,不过经夏至这么一提,他难免也有些心动。
  “拴辆大车就是好,不过可不是简单的事。”夏老爷子就一件件地跟夏至解释。要拴一辆大车,首先就要买牲口,然后还得买木板车,因为家里的平板车比较小并不适合用牲口拉车。买牲口和木板车,再加上车上需要的一些零碎,这加起来,就得十几两银子。
  另外,牲口买了回来,也得有人精心照看着。还有牲口吃的粮食,也是一笔开销。
  “爷,那咱三家合起伙来拴一辆大车,你看行不行?”夏至想了想,就跟夏老爷子商量。
  如果说一家出钱栓车经济压力比较大,那么他们一家,夏老爷子一家,再加上夏三叔一家,他们三家合起来,经济压力就一分为三。而大家轮换着照顾大牲口,这人手方面的问题也就不用担心了。
  本来吗,哪怕是一家自己拴了车,也是三家使唤的。
  夏三叔这个时候正跟车回来,就听见了夏至的话。他赶忙走到夏老爷子身边,就跟夏老爷子表态:“爹,我看这个行。我那个没啥钱,但凑一凑,应该也勉强能够了。照看牲口这件事,那都不用你老操心了。大桥他有空就帮把手,没空也没啥,我都能给包下来。”
  “爷,你看,我三叔也愿意拴车咧。”夏至就笑道。
  “我看拴个车挺好。”小黑鱼儿也发表了他的意见。家里拴了车,平时很多事情就方便了。而且,小黑鱼儿还是比较有孝心的。“我娘都说了,爹你年纪一年比一年大,好多活做的都费劲儿。有个牲口,能省你不少力。”
  小儿子这话赫然都是夏老太太的口气,夏老爷子觉得心里头非常熨帖,但是脸上却不肯显露出来。他还数落了小儿子几句。
  “家里拴车了,你以后更淘的没边了。赶集上店儿的,也方便不少了是吧。”
  小黑鱼儿就嘿嘿地笑,他还真想到这一点了。如果自家里拴了车,往后他和夏至想到哪里去,赶着自己家的车就走了,那可多方便啊。
  “老哥哥,我看着车你拴得。”陈家老爷子抱着鞭子过来,也说了一句。
  夏老爷子这么一看,不仅自家的几口人都赞同要拴车,就是亲戚也认为他们应该这么做。夏老爷子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当即就点了头。
  “那咱就拴辆车。”
  现在打算要拴车,麦收的时候是用不上,但秋收的时候就能用上了。
  夏至就是这么打算的,要在秋收之前将拴辆车。到时候就算是没有陈家帮忙,他们自己也能省许多力气就把庄稼都收割回家。
  栓车的事情决定下来,陈家老爷子趁着装车这会工夫,就跟夏老爷子详细地说起了预想。他家就有车,对于栓车的花销非常清楚。
  “我们不用两头骡子,买一头大青骡就够了。”夏老爷子也跟认真地跟陈老爷子商量。
  这么算下来,要拴一辆大车,起码要花十八两银子。
  “我那边没有合适的牲口,要不然我回去就给你拉过来,有我在,肯定算的只虽便宜的,不用中人,咱还能省几个钱。”陈家老爷子很热心地帮夏老爷子筹划。
  “爷,咱要买大青骡,不用找别的中人,咱就找月来哥呀。”夏至跟夏老爷子提议,“一样给中人钱,咱这个钱也得让月来哥赚是不是?”
  “是这个理。”夏老爷子立刻笑着点头。
  “月来哥?”陈家老爷子就觉得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
  夏老爷子就将钱月来的身份跟陈家老爷子说了。陈家老爷子听了就哈哈大笑:“原来是老钱的孙子,那肯定没错了。”
  夏老爷子这就决定下来,等收了麦子,他就亲自往集上去,等看见钱月来最好。就算是看不见钱月来,让骡马市的人捎个口信儿,那也是很容易的事。
  看着夏三叔跟着车走了,夏至就跟夏老爷子小声地商量。“爷,我三叔家能拿出六两银子来不?”
  “我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