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瓜田李夏 >

第239部分

瓜田李夏-第239部分

小说: 瓜田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桥就实话实说,要留下豆饼来喂牲口。
  油坊的少东家就点头说知道了。
  油坊的规矩,如果留下豆饼不要,那么就不收榨油的手工钱。如果要拿走豆饼,就得按照每斤油交给给油坊交榨油的钱。
  几个孩子大老远地跑来,都想看看究竟是怎样榨油的。夏至也好奇地走进油坊里看了一会,不过只看了一会她就出来了。
  “还是外头凉快啊。”夏至站在油坊外说道。
  这会工夫,夏桥领着小黑鱼儿和小夏林也出来了。“有啥好看的,里头又闷又热,就在这玩会吧。”
  小黑鱼儿和小夏林都有些不乐意似的,不过看见夏至他们就都又笑了,然后都跑过来,要夏至带着他们玩。
  玩什么呢,抓蚂蚱吧。这个时候的蚂蚱已经没有伏天那么多了,不过剩下的都是大个的,要不就是长了翅膀特别难抓的。
  夏至打发小黑鱼儿和小夏林去抓蚂蚱,自己在旁边瞧着。
  一会的工夫,腊月和小树儿也跑出来。他们都说榨油挺有意思。夏至刚才也看了,榨油绝对是个力气活。虽然石家油坊还借助了水力,但榨油的伙计还是得出大力的。
  “干啥也不容易。”夏桥就说道。他天生就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小黑鱼儿抓了一会蚂蚱就觉得没意思,带着大青跑回来找夏至。夏至就带着小黑鱼儿在附近走了一圈。
  石家油坊很大,还卖油,除了大豆油,还有花生油,菜籽油,另外还有当场磨出来的小磨香油。
  夏家今年也没种芝麻,夏至想着好像家里的香油快用完了,就去打了一斤香油,另外买了一罐子的香油坯。


第304章 榨油
  香油坯,也就是还没有稀释和调味的麻酱了。吃火锅、涮羊肉,还有平时凉拌菜,麻酱都不可或缺。夏家的人都很喜欢吃麻酱。
  看到夏至又买了这些东西,几个小孩叽叽喳喳的说笑,都很高兴。因为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所以夏至就带着小黑鱼儿几个在油坊卖油的柜台前坐了。
  柜台后负责给客人们打油的是个年轻的小姑娘,长的还挺俊,乌黑的头发梳成一条大辫子垂在脑后。这小姑娘不大跟人说话,但是大眼睛一睃一睃的看着还挺灵动。
  过了一会,这小姑娘就走出来跟夏至说话,问她是不是大兴庄老夏家的人。
  夏至就回答是。
  “那你爹是不是秀才。”小姑娘又问。
  这小姑娘说话有点儿直,但夏至倒是并不反感,就点头应承了。
  “哦。”小姑娘哦了一声,又跑回到柜台后面,然后过了一会,竟然给夏至倒了一碗水出来。
  慢慢地,夏至就和小姑娘说上了话。小姑娘还问夏至夏桥是不是她哥。
  “是我哥。”夏至暗笑,她早就注意到了,夏桥过来看了他们两回,这小姑娘的一双眼睛就围着夏桥转了。
  客观地说一句,夏桥长的很英俊,绝不是第二眼美男,是第一眼看到就会觉得出众的那种。而且,夏桥的气质和周围那些农家少年很不一样。一方面是夏桥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喜欢读书,并读过书的关系。
  小姑娘似乎是看上夏桥了呢。夏至心里乐的不行。
  夏桥再次过来的时候,就告诉夏至说可以走了。夏至带着小黑鱼儿几个出来,就看见他们的车上已经放好了几个油桶,还摞了不少的豆饼。
  这个时候用压榨法榨油,出油率自然不高。石家油坊算是同行中做的最好的,即便是这样,十斤大豆最多也只能榨出一斤的油来,其余的就都是豆饼了。
  但是这种法子榨出来的油却比较有营养,而为味道香醇。
  夏桥拿绳子固定油桶和豆饼,油坊的少东家又带着伙计出来帮忙。夏至在旁边,眼角的余光就看到那个小姑娘站在门口,正朝这个方向张望着。
  小姑娘还是害羞,不敢到前面来,而且也只敢看夏桥,没敢跟夏桥说话。
  回去的路上,夏至就跟夏桥说起这个小姑娘。那是油坊少东家最小的妹子,今年刚满十四岁。夏至就问夏桥,觉得石家油坊的小姑娘长的好看不。
  夏桥优哉游哉地赶着马车,漫不经心:“没注意。”
  “真没注意,还是假没注意啊?”夏至不肯就这样放过夏桥。
  “真没注意,那还有假啊。咋地啦?”夏桥就问,这是真没注意到人家小姑娘。
  “我看她长的挺好看的,就是说话有点儿冲。不过待咱们还不错……”小姑娘在看到了夏桥之后,在给夏至打油的时候明显就比给比人打的多。
  “啊……”夏桥还是在状态外。
  夏至只得暗笑,倒也没再多说什么了。这种事情还不用她来管。
  到家的时候,夏三叔和夏三婶都在家,两人忙出来帮夏桥往院子里搬油桶和豆饼。一下子榨了这么多的油,还带回来这么多的豆饼,一家人都喜气洋洋的。
  “这些豆饼够吃一阵子的了。”夏三叔笑着说道。他对照顾家里的三头牲口特别走心。
  “我奶呢?”因为没看见夏老太太,夏至就问了一句。
  “在后院,捣韭菜花呢。”夏三婶告诉夏至。
  夏至就穿过堂屋往后院来。
  夏老太太就坐在屋檐下,身边的大木盆里是洗好的酒菜,还有一大堆的韭菜花和韭菜亭。夏老太太手里一根铁捣子,正在一个宽口的陶罐子里捣韭菜花。
  这个季节,酒菜已经有些老了。等捣完了韭菜花,就没有酒菜吃了。要将剩下的酒菜割掉,只留下短短的根部养着。等到明年开春,就又有一菜畦的春韭了。
  夏至和腊月忙就洗了手,坐下来帮忙。
  “奶,今年咋捣这老些韭菜花?”腊月一边帮忙一边问。
  “十六不说要买羊,那涮羊肉不得用韭菜花啊。我看你们还挺乐意弄锅子吃的,还得炖酸菜,那哪儿都少不了这个。这些我还怕不够呢。”夏老太太就笑。
  说到底,就是生活好了,然后大家还比较爱吃。夏老太太比以前操劳多了,但是她很愿意这样生活,每天都高高兴兴的。
  “油榨回来了?”夏老太太问夏至。
  “榨回来了。奶,咱晚上就用新油,尝尝香不香。”夏至就说道。
  “好。”夏老太太也笑着点头。
  这个时候,就听见街上有叫卖的声音。不一会的工夫,小黑鱼儿就跑了来,跟夏老太太要钱,说要买毛粉儿。
  街上来卖绿豆毛粉的了。
  夏老太太故意数落了小黑鱼儿两句,但还是从随身的钱袋里往外掏钱。
  “奶,不用你拿钱,我这有。”夏至就站起身来,到堂屋的碗柜里面拿了个小盆往外面来。
  知道夏至要买毛粉儿,小黑鱼儿,小夏林都亦步亦趋的跟着夏至出来。
  大兴庄的街上,时不时地会来些走街串巷做买卖的。其中有货郎,也有卖吃食的,还有收东西换破烂儿的。
  小黑鱼儿所说的毛粉儿,就是绿豆毛粉儿。因为附近有做粉丝的作坊,所以常有人赶车拉着大桶来卖。
  小黑鱼儿爱吃这个,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也爱吃。说到这个毛粉儿的味道,它其实是有些怪的。第一口的感觉比较复杂,慢慢地品味,才能体会到它的魅力。
  大兴庄这边所说的绿豆毛粉儿,其实就是豆汁儿。
  不爱吃的,闻见那个味就受不了。爱吃的一般都吃上了瘾。
  毛粉儿从桶里舀出来还是热乎乎的,夏至忙就端回家中来,招呼大家拿了碗来尝尝。她给夏老太太盛了一碗端到后院去了,然后自己也盛了少半碗,一边看着小黑鱼儿、小树儿和小夏林喝毛粉儿。
  大青凑过来,夏至还给他的食盆了倒了一些。大青舔了两口,就耷拉着尾巴默不作声地溜达出去了。
  “给咱爷留一碗。”夏至就说。
  ……
  现在要吃土法榨的油,可比买的贵很多。


第305章 毛粉儿
  傍晚的时候,夏老爷子从外面回来。喝了一碗夏老太太热给他的绿豆毛粉儿,夏老爷子顿时觉得心里和胃里都熨帖极了。接下来,他就说起了今天出门换粮食的事。
  也就是换了多少斤的大黄米、小黄米,又换了多少斤的花生。然后,夏老爷子的脸上就有些讪讪地,他瞅了个空子,见夏至几个都往旁边去了,才告诉夏老太太,他还换给某人多少斤麦子。对方用高粱米换,一斤换一斤半。
  夏至在旁边听见了,就没吭声。这件事夏老爷子特意跟夏老太太说,一定是有缘故。
  果然,夏老太太就微微皱起眉头来。“是孙寡妇家要换不?”
  “是他家。”夏老爷子陪笑。
  “我说别人家也没脸占这个便宜。”夏老太太就冷笑了起来。一斤半的高粱米换一斤麦子,对方确实是占了便宜,市面上就没有这个换法。
  “哎……”夏老爷子就拦着,不让夏老太太这么说,“她一个人拉扯几个孩子,日子过的穷,不容易。一年到头一大家子也吃不上一顿白面。咱家要是没有就算了,咱家这不是有。……在咱也不算啥……”
  “不算啥,那也是孩子们吃苦流汗挣出来的。”夏老太太不由自主地提供了声音,“你咋就这么糊涂呢。她要是老实人,我啥也不说。她就是看人下菜碟,就看你心肠软,脸皮薄,拿你抹不开……”
  夏老爷子就不乐意了,跟夏老太太小声拌了几句嘴,就怏怏地往后面菜园子里去了。
  夏老太太沉着脸,也不管夏老爷子是去哪儿了。
  孩子们都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夏至心中暗笑,悄没声儿地带着大家伙出来。她还往后院菜园子去看了一眼。夏老爷子脱了外面的褂子,上身只穿了贴身的月白对襟衫子,正在后院里整地。
  夏老爷子这一点好,生气了不打人,也不摔东西,他就默默地一个人去干活。
  看到夏老爷子没事,夏至又在院子里玩了一会,这才到上房屋中来。
  夏老太太已经不再沉着脸了。她还问了夏至一句知道夏老爷子去了哪里不。
  “我爷在后院干活呢。”夏至就说,“奶,你跟我爷生气了?”
  “生啥气,不值当的。”夏老太太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然后絮絮地将事情跟夏至说了。这个孙寡妇夏至也见过,人长的不咋样,但是挺能说会道的,也算是妇女群中的英雄了。
  按照村中人的说法,孙寡妇就是命不好,还克男人。她嫁过两回男人,结果成亲没几年,男人就得病死了。现在她身边带着一个儿子两个闺女,大闺女还是她跟前一个丈夫生的。
  因为家里没啥劳力,孙寡妇的日子过的不太好。但她很能张罗,村子里好心人经常送些东西给她,其实日子还能过得。
  夏老太太说的那些毛病,孙寡妇恐怕是有的。不过夏老太太还是心软。
  “换就换吧,她一个女人家,带三个孩子确实是不易。……我不是心疼东西,我不是那样的人。就是那个人的脾气,我有点儿看不上……”
  夏老太太这么慈和的人,也有不对付的人。
  夏老爷子在后院干活,出了一身的汗回来。夏老太太看他外面的褂子只是披着,就着急了,怕夏老爷子着凉生病。
  夏老太太就赶忙张罗着照看夏老爷子,换粮食的那一点儿小矛盾就烟消云散了。
  这就是夫妻、老伴儿,这就是生活了吧。夏至若有所悟。
  月到中秋,八月节是团圆节,夏老爷子早就给府城的夏秀才捎信儿,希望夏秀才能回家来过八月节。夏秀才这两天才捎回信儿来,说是李山长准了假,他预计将在八月十四回到家里。
  这一下,夏老爷子可高兴坏了。他还特意召集了大家伙商量过节的事。
  今年夏家的日子蒸蒸日上,丰收的季节,团团圆圆的一大家子。夏老爷子的意思,这个八月节得好好地过。
  更简单的礼节,八月节这顿团圆饭,那必须要格外的丰盛。
  夏至也正有这个意思。
  “这阵子大家伙都忙坏了,我出门收棉花,家里的事多亏我爷,我三叔、三婶,还有我哥替我张罗跑腿。现在棉花都送到府城去了,咱就等着数钱,我正好想办桌酒席,感谢大家伙……”
  一众人都笑,让夏至不用感谢。都是一家人,说感谢的话就太外道了。
  “那就是庆功宴吧。”夏至从善如流。
  她这么说,自然不会有人有异议。
  “你们娘儿几个操办吧。要杀鸡找我,要跑腿啥的,就找你三叔,还有你哥。”夏老爷子笑着说道。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夏至、夏老太太、夏三婶、腊月还有田氏就凑到一起,商量八月节团圆饭的菜单。
  夏至先说:“回来的路上碰见我月来哥了,估摸这两天羊就能送到。咱这桌饭肯定得有个锅子,就涮羊肉呗。”
  大家都点头。
  然后夏老太太就说要杀鸡。因为人多,一次就得杀两只鸡。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