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瓜田李夏 >

第277部分

瓜田李夏-第277部分

小说: 瓜田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啥不答应的。我到书院去住,读书不分心。我爹一定赞成,我娘也不会说哈。”李夏很有信心地说道。
  “哦,那到时候你自己好好照顾自己。”夏至嘱咐李夏,书院的条件毕竟不如李夏家里。
  “嗯。”李夏点头答应,然后就帮着夏至挑选尺头。
  几天的工夫,夏至足足采买了两大车的东西。然后她又往各处去辞行。
  这天一早,夏至将宁华堂的事情都安排妥当,就和小黑鱼儿、夏桥一起坐了车离开府城回大兴庄。
  来送行的人不少,其中当然就有李夏、田括,还有田来宝。
  夏秀才并没有跟夏至他们一起回大兴庄,他还要继续留在书院教授功课,直到年前才会告假回家过年。
  这一路自然是顺顺当当的。
  虽然在府城住的高兴,但是坐在马车里,看着道路两边越来越熟悉的景色,夏桥和小黑鱼儿都有些激动。
  夏桥腼腆,感情并不外露。小黑鱼儿可就手舞足蹈起来。他一会要下车去跟着跑,一会又搂着趴在车里的大青打滚,总之就是高兴的直撒欢。
  他们的马车还没到村口,就遇到了前来迎接他们的夏家一众人。
  腊月、小树儿、小夏林,还有负责看着他们的夏二叔。另外还有两个并不是夏家的人呢,一个是孙兰儿。
  入冬之后,雇短工的就少了,孙兰儿还是个年纪不大的姑娘,能够找到的活更少,所以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家里。
  今天孙兰儿没什么事,知道夏至要回来,就跟着夏家人一起来迎了。
  另外一个却是老黑,他裹着羊皮袄,头上带着羊皮帽子,神态和表情都不像是来迎人的,反而更像是偶然遇到了,在跟夏三叔闲话家常似的。
  几个小的蹦蹦跳跳地迎过来,嘴里又叫又笑地,小树儿和小夏林都往马车上扑。大青也知道回家了,又认出了小树儿几个,他就先从车上跳下来,结果差点儿就把小树儿给扑倒了。
  片刻之间,这就欢声笑语十足的热闹。
  夏至赶忙让车停下来,让腊月、孙兰儿、小树儿、小夏林都到车上来坐。然后,夏至还要下车跟夏三叔还有老黑说话。
  老黑就知道夏至这是因为自己,忙就拦着夏至不让夏至下车。
  “天寒地冻的,你小姑娘家坐车里待着吧。我就路过看看,都挺好的吧。”老黑一边说,一边看车里的小黑鱼儿。
  “老叔……”夏至就给正在玩闹的小黑鱼儿使了个眼色。
  小黑鱼儿越来越懂事了,就从车里站起来跟老黑说了一句话。
  老黑顿时就笑了,然后说有别的事,就摆摆手走了。
  夏三叔也不让夏至下车,他凑合着在车辕子上坐了,两辆马车继续往前走。
  夏老爷子、夏老太太、夏三婶、田氏都已经站在村口等着了。跟他们站在一起的还有夏二叔一家,以及郭喜一家三口。
  夏至下了车跟众人说话。
  “爷,奶,外头多冷啊。你们家里等着就行了,干啥冷呵呵的上这等着来!”
  “没事,正好出来溜达溜达。这里朝阳、背风,不冷。”夏老爷子就说,“十六,你快坐回车里,咱们回家说话。”
  这个时候,小黑鱼儿也早从车里跳下来,先扑到夏老太太怀里喊娘。夏老太太眼圈都红了,还把小黑鱼儿给抱起来了。
  自打小黑鱼儿六岁之后,除非病痛或者是什么特别的事,夏老太太已经很少在众人面前抱着小黑鱼儿了。可现在她也顾不得这些,因为好一阵子没见儿子,实在是太想了。
  “爹……”小黑鱼儿就想从夏老太太怀里跳下来给夏老爷子行礼。
  夏老爷子连忙摆手,一双眼睛在小黑鱼儿红润的脸蛋和穿着的宝蓝色皮袍子上扫过。夏老爷子说什么都是回家之后再说,然后又当着众人的面数落说小黑鱼儿这么大了,不应该再让人抱着。
  虽然话是这么说,可夏老爷子的脸怎么想沉也沉不下来,那高兴劲还明晃晃地挂在眼角眉梢呢。
  夏三叔很孝顺,虽然知道夏老太太想念小黑鱼儿,却也怕她抱着小黑鱼儿太累,就走过去把自己宽阔的后背给贡献出来了。
  夏老太太笑着把小黑鱼儿放在夏三叔的背上。夏三叔就背了小黑鱼儿,众人说说笑笑地进了村。
  马车在夏家后院大门前停下来。夏三叔就把小黑鱼儿放下,然后帮着夏桥一起往下面搬东西。
  少部分东西搬到了前院夏至的屋子里,大部分东西都搬到了后院上房。
  后院上房一共是五间屋子,东屋是整整两间,可以说地方是很宽敞了。但现在却有些人满为患的意思。
  除了进进出出搬东西的,大家都聚在了上房东屋。
  夏至进了屋子,就被夏老太太催着脱了鞋子坐到了炕里。夏老太太显然是早就收拾好了,炕上还铺着厚厚的褥子。
  然后,腊月就端着温水进来,让夏至和小黑鱼儿洗手。这期间,夏老太太已经调好了红糖水送上来让夏至喝。
  “喝了暖暖身子。咱家里恐怕没有你在府城里暖和。”夏老太太笑的春风满面的,端了东西来都是先照顾夏至,然后才是小黑鱼儿。
  这一提到府城的话题,小黑鱼儿可就忍不住了。他喝了热糖水,然后就跟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比划着说宁华堂有地龙,每天烧地龙,屋子里暖和的穿多了都冒汗。
  “可暖和可暖和了。”小黑鱼儿喜滋滋地,还带了些炫耀的意味。
  夏老太太根本就笑的合不拢嘴。夏老爷子深沉一些,但是眼角眉梢也都带着笑。
  “十六和小龙看着脸色可真好,水灵灵的,好像还都长高了。”夏二叔找到机会,笑着插话道。
  刚才夏至已经跟夏二叔众人都打过招呼了,现在听他这么说,就也笑着点了点头。她的目光在夏二叔身上扫过,就落在了郭喜夫妻两个和郭玉环的身上。
  郭喜和李氏忙就带郭玉环过来,又正正经经地给夏至行礼,说是多谢夏至的救命之恩。夏至就在三个人的身上多打量了两眼。
  三个人点头哈腰的,似乎比以前矮了一截。他们穿的衣裳夏至看着有些眼熟,略一回想就想起来了,三个人穿的应该是夏家人的衣裳。
  “大家都平平安安就好。”夏至淡淡地说了一句,对郭喜三人不算冷淡,但也不热情。
  夏二叔察言观色的,就回头跟郭喜说让他们先回去歇着。“十六刚回来,有啥话也等十六先歇歇再说。”
  郭喜忙就答应了,虽然有些恋恋不舍地,但还是带着李氏和郭玉环出去了。
  夏至注意到郭喜三口人从上房出去,就进了东厢房。
  看来这阵子郭喜三口人是住在夏二叔的房子里。夏二叔那三间厢房,要住下这些人,那可是真够挤的。
  郭喜他们一走,夏家众人说话更加自在,几个小的就七嘴八舌地问夏至和小黑鱼儿在府城的事。
  “别吵吵嚷嚷的,一个一个来,着啥急。”夏老爷子就说了一句,他还什么都没问呢。
  几个小的都笑。
  这会工夫,夏桥几个也将东西都搬进了上房。
  “咱们先把东西归拢归拢吧。”夏至就说。
  大家自然点头。
  夏老太太就说夏至:“咋又买了这老些东西!府城里啥啥都贵,不像在家里,啥啥都得用钱。你还带着你老叔,还有你大哥……。你够自己花的就行了,别总往家里买东西。”
  夏老爷子点头,这也是他的意思。
  “爷,奶,你们放心吧,我的钱够花。这不要过年了吗,我这买了,年前就能少买,不浪费。”夏至笑眯眯地说,然后就让夏桥把一个个包裹抱到炕上来打开了给大家伙看。
  大包小裹的都打开了,众人的眼睛都睁大了。
  夏至就先拿出一件藏蓝的哆罗呢大氅来。“这是给我爷的。”
  大家就都让夏老爷子穿上试试。夏老爷子起初还有些矜持,后来被儿孙们给催的,也就起身先将大氅在身前比了。
  这大氅的颜色又正又庄重,很是压得住场面。哆罗呢的料子密实的很,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夏老爷子就觉得比较可心,然后就将大氅穿在身上试了。
  大氅宽宽大大的,夏老爷子穿着走了两步就脱下来,然后说了两个字:“很好。”就让夏老太太把大氅收起来。
  “过年串门的时候穿。”夏老爷子又告诉夏老太太。
  夏老太太答应了一声,知道夏老爷子是很稀罕这件大氅。
  “这料子真厚实,能挡风,肯定暖和。这是啥料子的,以前好像没见着过。”夏老太太问夏至。
  “是哆罗呢的,前两个月府城的绸缎庄才进了一批货,以前没有。”夏至笑着告诉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现在府城里挺时兴穿这个。”
  “那肯定得不老少银子。”夏老太太立刻就说。
  “还行啦。”夏至笑,“这是我和老叔过年孝敬给我爷的。”
  “你孝敬的就说是你孝敬的,别总带着你老叔了。他除了吃就是玩,你还得照看他。”夏老爷子就说。
  小黑鱼儿噘嘴,不高兴。
  夏至笑:“这里真有我老叔的份。你们不知道,我老叔可帮我大忙了,没有他不成的。”
  小黑鱼儿立刻转怒为喜。
  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都认为这是夏至哄小黑鱼儿的话,他们都笑着摇头,倒是也不分辨这件事了。
  夏至疼小黑鱼儿他们都知道。
  之后,夏至又拿出一件石青色对襟通袖妆花的皮袍子来,说是给夏老太太。夏老太太又惊又喜。
  “给你爷买一件就行了,他总串门要穿。给我买这么好的干啥啊?今年大家伙都做了新棉衣,我也新做了一套,足够穿了。”夏老太太的意思,这袍子太贵重太漂亮了,她一个乡下老太太不值当穿这样的衣裳。
  “奶,看你说的。你咋不能穿啊。这还是少的呢,等以后我老叔长大了,一箱子一箱子给你做这样的衣裳,你到时候都穿不过来。”夏至就说。
  小黑鱼儿点头,表示他以后一定会这么做的。
  夏老太太被哄的心花怒放,高高兴兴地将两件衣裳都收了起来,说要等过年串门、坐席的时候穿出去,让大家伙都瞧瞧。
  “我孙女给买的,她们谁能有这个福气!”


第352章 人多口杂
  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高兴,众人也都跟着笑。随后,夏至又打开一个包袱从里面取出几个尺头来。两个给了夏三婶,两个给了夏二婶。四个尺头并没有分别。
  这是给两家过年添置新衣裳的。
  夏老爷子在旁边就轻轻地点头,对于夏至这么不偏不倚的做法很是欣慰。
  田氏也在旁边,她看见大家都得了东西高高兴兴的,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夏至看了田氏一眼,就将剩下的两个尺头给了田氏。
  田氏只伸手摸了摸尺头。她什么话都没说。小树儿机灵,一边跟夏至说话,让夏至给他做衣裳,一边就乐呵呵地把尺头揽到了自己的跟前。
  然后夏至又拿出一个锦匣来打开。锦匣里面放的满满的却是各色的绢花、步摇、发钗和珠串。夏至叫过五月、七月和腊月来,让她们一人挑上两样。
  腊月不跟夏至见外,蹦跳着过来乐呵呵地挑东西,还让夏至帮她选。夏至帮着腊月选了一只步摇和一串珠子。
  五月和七月略有些迟疑。夏二婶生怕两人落在后面吃了亏,忙就给两人使眼色。五月和七月这才过来,各自在锦匣中挑了两样。
  若是放在以前,五月和七月一定会抢在腊月的前头,而且也不会这么沉默。
  夏至感觉到了五月和七月的变化,她只当没有这回事,什么都没说。
  然后,夏至才又拿出另外一个包袱来递给了夏三婶。“三叔、三婶这一年辛苦了。”
  这是额外给夏三婶一家的,是作为员工的福利。
  夏至也当着大家伙的面把这一点说明了。比如夏二叔一家,还有田氏,他们都没有起早贪黑地到临水镇的集市上出摊,所以这福利就没有他们的份儿。
  夏至说的有理有据,谁也挑不出理来。
  夏老爷子就点头,也说夏三叔一家辛苦了。尤其是夏至、夏桥和小黑鱼儿去府城这段日子,那摊子可以说就是夏三叔和夏三婶在支撑着。
  夏三叔和夏三婶都很勤劳,不怕吃苦,这些日子一个集都没歇过。
  夏三叔还推辞了一番,然后才让夏三婶把东西给收了。
  夏二叔和夏二婶在旁边瞧着就有些眼馋。夏二婶表现的尤其明显。她就笑嘻嘻地让夏三婶把包袱打开,好让大家伙都看看。
  “十六给的肯定是好东西。”夏二婶其实就是自己想看夏至另外给了夏三婶些什么。
  夏三婶是老实人,而且面赧的很,她不好却了夏二婶的面子,当下就把包袱打开了。
  包袱里面是另外两个鲜亮的尺头还有一个大青布,最上面是一条细绢的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