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瓜田李夏 >

第313部分

瓜田李夏-第313部分

小说: 瓜田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过晚饭,也都是孙兰儿和钱妮儿收拾的。夏至还跟她们说了下次要多烙饼,再多准备些材料熬羊汤的事。
  生意兴旺,两个姑娘也很高兴。
  夏老爷子晚上喝了两口小酒,兴致也不错,还说了句念白“勒马高望”,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总之大家伙都知道他高兴。
  “喝多了。”夏老太太小声跟几个孩子说。
  这边还没收拾利落,夏二叔就蹩了来。他在堂屋就往撤下来的饭菜上瞅,进了东屋之后就陪笑。
  “我爹晌午在我那没吃好。你儿媳妇还有孙女做的饭菜不行,不如我娘做的好吃。她们粗手大脚的,好东西都给糟蹋了,还是我娘人家见过世面……”如此如此,先拍足了夏老太太的马屁,然后又说夏至如何如何的好。
  面说着,夏二叔面就斜着身子坐在炕头的炕沿上。
  夏老爷子吃过了饭,就挺乐意儿子们过来陪他唠唠嗑。
  夏二叔之后又说夏老太太熬的羊汤好,夏至会做生意,羊汤的生意怎么怎么火爆。“我那烤肉摊就不行……”
  “不也挺好的吗?!”夏老爷子瞅了夏二叔眼。
  夏二叔立刻苦了张脸,他告诉夏老爷子刚才他和郭喜盘过账了。“开始都没啥生意,到后来集都快散了才来点儿人。本钱多,不像羊汤本钱薄,忙活半天算,根本就没赚啥……”
  总之说了大堆,就是说烤肉不赚钱,但是也没说不做,也没有再说想要羊汤的生意。
  夏至就知道,夏二叔说的算过账的话应该是真的。至于不赚的话,那就是假的了。如果真的不赚钱,夏二叔现在就不是苦着脸哭穷,而是撒泼打滚说不想干了。
  那么,夏二叔说不赚,就是另有目的。
  夏至了解夏二叔的性格,因此就很沉得住气,她什么都没说,只耐心地听夏二叔表明他的目的。
  夏老爷子却不高兴了。“你还想咋赚,天就赚出个金山银山来?我都在旁边瞅着,你这天的进项也不算少。这还是第天,往后只要你好好干,别自己砸招牌,肯定能更好。”
  说完这些,夏老爷子歇了口气,然后才又指着夏二叔教训:“你呀,别总想着步登天,口吃成个胖子。开始的时候十六、咱们都是咋说的,这就是个辛苦钱儿。就这样就不错了,等开春再把地种上……,这年下来你就啥都不用愁了。”
  “明年大桥、小树儿还有小龙他们都上学,靠的是啥,靠的就是这些钱……”
  大家子,每股都有十亩地,再加上赶集摆摊、还有其他些杂七杂的进项,家子不仅能过日子,还能送孩子去学堂念书。
  这样的日子,在夏老爷子来说就是好日子。夏二叔做了烤肉的生意,往后也可以这样。
  所以夏老爷子让夏二叔别抱怨,好好地干活奔日子。
  夏二叔依旧苦哈哈的,他还跟夏老爷子算了笔账,什么买羊的成本大啦,炭卖的贵他们用的又多,总之就是本大利薄,他们辛辛苦苦能保个本就不错了。这前面投入的成本啥时候能收回来还说不准。
  夏老爷子听着就渐渐心软起来,心里琢磨着要不这买羊的钱就他给贴补了算了。
  夏至在边早就听出名堂来。“二叔,我咋听着你这账算的不太对。二叔啊,你可别小看算账记账这个。要是弄不好,你还真可能就白忙活了。”
  夏至让夏二叔把他的账本拿来。
  夏二叔就说没账本。
  “这没账本可不行啊。”夏至又说,“不过也不要紧,二叔,你把你们咋算的再跟我细说说,挣的钱也拿来,大家伙帮你数数,我来重新给你算回账。”
  说着话,夏至就让小黑鱼儿去把算盘拿来,还让他拿纸笔,好边算边记。
  夏二叔就有些讪讪的,说话也不像刚才那么利落了。“不用,不用,这都算清楚了……”
  夏老爷子看这情形就明白过来了。“老二,你没个账本不行。你别跟我说你不会算账。也不是啥特别大的数目。再说还有郭喜,他家世代开铺子,他能不会算账?”
  “是,是……”夏二叔只能连连点头。
  夏老爷子也没让夏至和小黑鱼儿真给夏二叔算账,他只是语重心长地跟夏二叔说:“你赚多赚少的,我和你娘还能咔吧你?那都是你给自己赚的。你把你那心思放正道上,说了让你每每回孝敬我和你娘,你给不给的,我还能真朝你要……”
  虽然明白了,但还是松了口。
  夏至早料到会是这样,她并没有阻止夏老爷子。不过些基本的原则和底线还是不能逾越的。
  “二叔,我开始的时候也说了。真要不赚钱,我也不能让你做赔本的生意。咱不都说好了吗,再看两回,要是还这样,这生意就不用做了。摆摊的东西我都收回来,本钱亏的也都算我的……”
  夏至还没说完,夏二叔忙就连连摆手。“别介,别介,十六啊,让我再试试,那或许下回就能好点儿。……我那意思,这本钱回的慢……”
  夏至就笑:“这快慢的,我心里有数,二叔心里也有数。”夏至要求夏二叔要有本账,她要查账。“谁让这本钱是我出的呢。等二叔你把本钱赚出来,往后我就不管了。”
  夏至还说,如果夏二叔那边记账有什么困难,她可以提供帮助。“要不我给二叔弄个账本啊。”
  “哈,那、那也行。”夏二叔眼珠子咕噜噜转,勉强地答应。
  “下个集,我再让小树儿去给二叔帮忙。小树儿数数啥的还行,我让他给二叔看着钱。”夏至又说。
  “就这么办。”夏老爷子很干脆地应道。
  夏二叔傻了眼。


第390章 机会
  夏二叔支支吾吾的,不乐意让小树儿去给他管钱。“爹,十六,你们这是信不过我咋地?”这一手叫做以退为进。
  不过还没等夏至说什么,夏老爷子就干脆地让夏二叔闭嘴了。“这不是你自己跑过来说告诉我,你钱和账都算不清楚吗。就让小树儿先帮你看着钱,你照老三那边的规矩给小树儿管饭、开工钱。你信不过小树儿,要不我帮你看着去?”夏老爷子就定定地瞅着夏二叔。
  夏二叔这下没话可说了,只能硬着头皮应承了下来。
  夏老爷子也是个急性子,立刻就让夏二叔把今天赚的钱搬过来,让夏至和小黑鱼儿给夏二叔姐算账、记账。
  “爹,那个,那个,我……”夏二叔又支吾了起来。如果真的现在就把钱搬过来数,那可就是自己打脸了。如果要瞒哄过去,那就得做手脚。
  夏二叔思忖了一会正要答应,夏至却笑着把他给拦住了。
  “今天的就算了吧。二叔你回去再好好数数,正式报个数过来。我让我老叔给你记下来,再给你弄个账本。往后你慢慢学着,照着我老叔记的接着记就行了。……我大家伙都是这么记账的,挺容易学。我三叔和三婶就都学会了。”
  夏老爷子在旁边就连连点头,觉得夏至为夏二叔考虑的很周到。
  夏二叔知道这件事再没有别的转圜余地,只好答应着回了东厢房。一会的工夫他又回来,跟夏至报出的数目就靠谱了很多。
  夏至看着小黑鱼儿记了,然后就交给夏老爷子和夏二叔传看。夏二叔也曾在私塾念过两年书,但他不爱读书,每天去私塾也是虚应故事,所以他虽然认字,但认的字却并不多。
  就是小黑鱼儿记的最简单的账目,夏二叔还有不认识的字,还是夏老爷子指点他。
  夏老爷子真是对这个二儿子恨铁不成钢。不过读书的事早就过去了,夏老爷子也就没有再当着众人的面训斥夏二叔,只是无奈地叹了一句:“你呀!”
  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包含了太多的情绪在里头。
  夏二叔脸皮厚,嘿嘿一笑就过去了。
  这个时候天色已经渐晚,田带娣过来串门。她一进门就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还说夏至给钱妮儿开的工钱太多,要把工钱还给夏至。
  “……好吃好喝地供着她,还白给做件衣裳,这工钱俺们哪能再要。反正她在家也没啥事,让她上这帮忙,还让她跟着长见识了……”
  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都劝田带把工钱收下。
  “你家里用不着,就留着给钱妮儿。往后总有用的着的时候。”夏老太太就说。
  这句话就有些点题了。
  田带娣收下钱,在炕沿上坐了跟大家唠嗑。这个时候,夏二婶、郭喜媳妇也过来了。大家家长里短地说着话。
  夏三婶来了,夏老太太就给她使了个眼色。夏三婶就当着众人的面,将她娘家村子里有人看中钱妮儿,要向钱妮儿提亲的事跟田带娣说了。
  田带娣万万没有想到,他们刚刚在大兴庄落脚,竟然就有人要跟自家的闺女提亲了。而且听夏三婶的介绍,对方不仅是本分人家,而且家境还很不错。
  “哎呀,真有人看中俺妮子啦?”田带娣半天才说出这一句来。
  大家都笑。
  夏老太太就点头:“千真万确的事,老三媳妇还能拿这事儿逗你!再者说了,钱妮儿多好的孩子,也到年龄了,这一家有女百家求的,也没啥可大惊小怪的。”
  “是,是。”田带娣连连点头,然后就感慨地跟说,“前几年俺妮子还是个小丫头,想不到这上头。这几年她大了,家里饭都吃不上,村子里总死人,也把这事儿给忘了。俺都忘了俺妮子也算是大姑娘了。”
  大家都听过她家的惨事,这个时候听她这样说,依旧忍不住唏嘘。
  “哎呀……”田带娣似乎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一双眼睛直看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然后又看夏至。
  说心里话,她当初决定带着一家回北面来投亲,不想一家子饿死,想要求得一条生路固然是最主要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个缘故。她眼看着两儿一女都长大了。可到处饥荒,即便是能够嫁娶,又能有什么好人家好姻缘。
  她回北面来投亲,也是想着让两儿一女能有更好的机会婚配。
  但是事到临头,她还是心理准备不足。
  当然了,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给他的两个儿子说媳妇,只怕她想都不想就会应承了。可是事关自家的闺女,田带娣就犹豫了。
  “二姨,你是咋想的,就直说呗。这里也没有外人,你还有啥不能说的。”夏至看出田带娣的顾虑来的,就对她说了一句。
  这句话可算是给田带娣提了醒。她想了想,也就实话实说了。
  “……有人能看中俺妮子,还沾亲带故的,俺高兴,俺打心眼里高兴。俺从南面回来这一路上就想着来着,实在不行,就把俺妮子给哪户人家做媳妇,能让俺妮子吃饱了就行了。可俺舍不得,撑着回来了。”
  “现在俺们靠大家伙的周济,也过的像个人样了。这日子好过了,可俺妮子就没在家里过上几天好日子……俺,俺……”
  田带娣这么一说,大家伙就都明白了。
  说白了,田带娣还是舍不得钱妮儿。
  夏老太太是过来人,比在座的其他人更能理解田带娣的想法。她就劝慰田带娣:“你别着急,我们也是替人传个话,不是让你就把钱妮儿嫁出去。你乐意,我就让她三婶做个大媒。你不乐意,赶明儿让她三婶往娘家捎个信儿就行了。”
  顿了顿,夏老太太又说:“这要是我闺女,我也舍不得。当年我大闺女做媳妇,我翻来覆去寻思了好几天。总不能把闺女一直留家里头,那不成了老闺女了吗。你回去跟你当家的,还有钱妮儿都商量商量,商量好了再回话。要是觉得男方的条件还行,先相看相看也行。”
  北镇府的婚嫁风俗比较开通,一般定亲之前都会安排双方相看。相看不成,往后双方各不相扰,并不影响以后的婚嫁。
  “那行,那俺回去商量商量。”虽然是不舍得,而且最后也不一定会同意这门亲事。但是闺女头一天赶集在摊子上帮忙,就被人相中了这件事,还是让田带娣很高兴的。
  田带娣的脸上露出喜色来,夏二婶就有些酸溜溜的。她撇了撇嘴,下了炕扭身就出去了。从上房出来,夏二叔就看见五月正站在窗根底下了。
  天黑了,影影绰绰地那么个人影立在那儿,夏二婶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几乎就要惊叫出声。等她看出是五月,就招呼五月回屋里。
  “冬冷寒天的,你不进屋,在窗根底下站着干啥,好悬吓我一大跳!”
  “我想进屋,娘你不就出来了吗。”五月就说。
  夏二婶心里知道五月说的不是实话,却并没有说破。她就跟五月抱怨了起来:“……前两天还要饭,差点儿就扔山沟里了。咱上房老两口要溜须人家大当家奶奶,这又是吃的又是穿的又是房子的就给供起来了。……钱妮儿长的也就一般,不说丑就不错了,还真有人不长眼睛看上了……”
  七月和郭玉环一直在东厢房没往上房去,所以不知道细情。听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