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瓜田李夏 >

第73部分

瓜田李夏-第73部分

小说: 瓜田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咱们说定了。”李夏立刻就说,他也看到夏至和小黑鱼儿交换眼色了,就试探着问,“老叔,十六,你们俩是不是有啥事瞒着我啊?”他刻意忽略了夏至的那一声凤凰儿。
  “是有点儿事,等会见过我爹之后咱们再详细说。”夏至就道。
  小黑鱼儿也点头。
  李夏在心里猜了猜,没猜出来是什么事。但是夏至有事情要单跟他说,他心里很高兴,就乐滋滋地点头说行。
  一路这么说着话,三个人就走到了一个小院子的门口。
  “就是这里了。”李夏说着,就带着两个孩子进了院子。
  这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天井中种了两棵石榴树,已经打了花苞。又有些很是家常普通的花草开的很是茂盛。小院子比农家院落要精洁许多,但看着也很亲切。
  天井里有人正在洗衣裳。
  李夏进了院子,就朝西厢房喊了一声夏先生。西厢房里什么动静也没有,洗衣服的那人却抬起头来。他一眼先就看见了李夏,忙就站起身来。“是李少爷来了!”
  李夏微微一愣神,随即忙笑着上前:“夏先生,怎么自己洗衣裳?”
  夏至就跟在李夏身边,这个时候也认出了那个洗衣裳的男子正是夏秀才。似乎是怕洗衣裳打湿了衣裳,夏秀才只穿了一身普通的月白色裤褂。他急急忙忙的站起身,两手上还是湿漉漉的,面对李夏的笑容中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衣裳脏了,我正好有空,就自己洗了。”夏秀才这么说着,就往屋子里让李夏,“少爷怎么有空过来。”
  话音到底就是一顿,因为这个时候,他看到了夏至和小黑鱼儿。
  两个孩子都是簇新的衣裳,尤其是夏至。穿了新衣裳的夏至,在夏秀才的眼睛里很陌生。他的印象中,小女儿就是瘦瘦的一只,总是穿着肥大的不合身的衣裳,因为瘦,一双大眼睛就特别突出。
  可眼前的小姑娘苗条俏丽,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子耀眼但不刺眼,绝对不容人小觑的光芒来。这哪里是他那个怯生生的小女儿啊?
  但眼前的小姑娘确实是夏至无疑。
  “十六?小龙?”夏秀才惊讶地张大了眼睛。
  夏至叫了一声爹,小黑鱼儿也喊了一声大哥
  夏秀才惊讶不已,他有许多的话要问,但起码的礼节他还没有忘记,忙就请李夏到屋子里做。
  夏秀才与人合住在西厢房,他就先请李夏到中厅里坐了,然后忙忙的要倒水烧茶。这些事看他也是做的很熟练了,但不知道是不是太过吃惊和紧张的缘故,就显得有些磕绊。
  夏至就走过去,将夏秀才手里的活接过来。“爹,你去做吧,这些交给我。”虽然是第一次到这里来,但是夏至眼明手快,一会的工夫就快手快脚地泡好了茶,给每个人都倒了一杯。然后,她也在桌边坐了。
  这一会的工夫,李夏都在和夏秀才说府试的事情。看夏至做好了事过来,李夏就很有眼色地起身告退,说是有事找对门东厢房的张先生说话。
  这是给他们父女兄弟留出空间来说私房话。
  送了李夏出去,夏秀才这才慢慢地走回来。就让夏至和小黑鱼儿到他的屋子里说话。夏秀才的屋子里摆设很是简单,除了书院提供的东西,几乎就再没别的了。夏秀才的铺盖就放在炕上,已经很陈旧。
  再想想方才夏秀才自己在外面洗衣裳,夏至就知道,他在书院的日子过的很节约。
  夏秀才让夏至和小黑鱼儿在炕上坐了,他自己则是坐在书桌旁的椅子上。
  “小龙,十六,你们俩是怎么过来的?我还说忙过这两天就去看你们。”


第112章 妻管严
  夏至就说是夏大姑打发家里的小厮赶车送他们过来的。“快过节了,我也要来看看爹。爹,你在这里一切都好吧。”
  “好,好。”夏秀才连连应着。他问了几句他关切的问题,又嘱咐夏至在夏大姑家要懂事,要知道孝顺长辈以及勤快些帮忙干活之类的话。之后,再和夏至、小黑鱼儿说话,他就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眉宇间带着难掩的愁绪。
  夏秀才在愁什么?
  “爹,我听李夏说,你教的学生也有参加考试的。他们考的不好吗?”夏至就问夏秀才。
  “有两个过了府试的,考的还都可以。”夏秀才回答,一面暗暗有些奇怪。他没想到夏至会关心这个问题,而且听夏至话音里透露出来的意思,竟是跟李夏很是熟稔。“十六,我听说,你和李夏少爷是在临水镇上认识的?”
  上次夏至来文山书院之后,李夏为了某些原因,曾经来接触了夏秀才。两人谈话之间,李夏就轻描淡写地说到了与夏至和小黑鱼儿相识的经历。
  所以,夏秀才今天才会这么问。
  “是啊。”夏至点了点头,也没多解释。
  夏秀才哦了一声:“李夏少爷为人很平易近人。十六,你不可能因为这个就对李夏少爷失礼。”于夏秀才来说,李山长既是他的恩师,又是他的东家。
  “我知道了,爹你放心吧。”夏至脆生生地说道,然后又问夏秀才,“既然不是爹的学生没考好,那爹愁啥啊?”
  夏秀才这才发现,自己的愁容被女儿发现了。他干巴巴地笑了笑:“我没愁啥。”他当然在发愁。原本说好的预支工资的事情突然泡汤了,李山长告诉他最近书院突然多出一大笔开销来,只能按月给先生们发放薪水,谁也不能再预支了。
  而且,他本来已经说好了会借钱给他的那两个学生突然也都有事,说暂时不能将钱借给他了。
  他本来是打算端午节前回一次大兴庄,将筹到的钱给田氏。可按照这个情况来说,就是到了节后,他也拿不回那么多钱给田氏。
  为了这件事,他这几天愁的睡不好,吃不好。但这种事又怎么能跟孩子说呢。夏至也不能帮他分担忧愁。这件事更不能跟小黑鱼儿说。要是小黑鱼儿回去告诉了夏老爷子,那夏老爷子肯定得心疼他,还的自己生闷气。
  夏秀才越是不肯说,夏至就越发认定,夏秀才一定是在为银钱的事情发愁。
  这很好。嗯,就让他愁下去了。因此夏至也不肯再问,她干脆地转了话题,告诉了夏秀才夏二叔一家来府城的事。
  这件事夏秀才一点儿风声都没听说过,自然是又愣住了。他常年在文山书院,关于夏二婶娘家的人和事还没有夏至了解的清楚。
  夏至看到夏秀才茫然的样子,心中暗暗叹气。
  “爹,二叔他们还把小杨扔给我爷和我奶了。”而且听夏二叔的口风,他们一家子是打算长期在府城住下去,不是只住几天就回去。
  “你二叔这就做的不对劲儿了。”夏秀才在这件事上的见解还是比较明白的。“小杨还小,哪能离开爹娘。再者说,你爷奶都上了岁数了,恐怕也带不住小杨。”
  “还是爹见的明白。”夏至立刻就说道,“这件事,也就爹能出面说说,二叔应该能听。”
  夏秀才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惯了,他本性绝不鲁钝。夏至这样说,事情的前因后果他就明白了。他可没想到是夏至出主意要找他,再他想来,应该是夏大姑心疼老娘,所以让夏至过来找他说这些的。
  夏秀才略有些沉吟:“你二叔那个脾气,我说他也未必肯定。况且,早就分家另过……”
  “爹,你是长子,又是长兄。这件事,不论是为了我爷我奶,还是为了我二叔他们,只有你出面。”夏至忙就说道。既然身为长子长兄,在相应的权力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名正言顺,夏至觉得夏秀才应该挑起这个担子来。
  “十六,你大姑让你来的?”夏秀才就问了一句。
  “不是,是我自己要来的。爹,我觉得这件事你该管。至于你说了之后,我二叔肯不肯听那是另外一件事。”
  “大哥,你要是不乐意去说,我就去说。”小黑鱼儿在旁边瞧着不耐烦,就大声地说道。本来这件事他就打算自己去说的,还是夏至和夏大姑她们非说要来找夏秀才。
  “我不是不乐意。”夏秀才一面思忖着,一面又说道,“你二叔一家来了,我也该去看看。我还说要去你大姑家看看你们俩。”
  这就是答应了。
  “爹,那你啥时候有空?”夏至立刻就问,她要把时间跟夏秀才敲定,免得到时候再生出什么变故来。
  夏秀才想了想,就决定赶早不赶晚。“那就今天吧。我晚点儿过去。”
  “好,我们等你吃晚饭。”夏至就说。
  夏秀才心里觉得夏至不该替夏大姑做主,但是转念想想也没说夏至什么。毕竟一家子至亲,他要是非得避开饭时过去,反而显得不好了。
  夏秀才点头应承。
  夏至这次来找夏秀才主要为的就是这件事。事情谈妥了,她也不打算在这里多留。不过四下打量了打量,又想起外面那一盆衣裳。夏至觉得要不然她还是刷一下夏秀才的好感度吧。
  “爹,你这里还有啥需要拆洗、缝补的没有?”夏至问夏秀才。
  “没了,这都刚拆洗过不久。”夏秀才笑着说道,他还真没打算要小女儿给自己做活。这些年在书院里,他为了省钱,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做的,其中自然包括这些拆洗、缝补的活计。
  他是这样说,但是夏至并没有这样听。她还是仔细检查了一遍,发现夏秀才的铺盖还很干净,就干脆到屋外,替夏秀才洗衣裳。
  “十六,你跟你老叔玩一会吧。这些衣裳爹自己洗。”夏秀才瞧着小女儿卷起袖子,快手快脚的利落样,心里就觉得十分熨帖。虽然依旧还是发愁,但是笑容就显得开心多了。
  “爹,我给你洗吧,很快的。”夏至一边说话,一边不耽误干活,她还问夏秀才,“爹,你平时的衣裳都是自己洗吗?”
  不怪她这样问。这一路找过来的时候,她曾经看到一个半老的婆子抱了许多的衣裳过去。她问了李夏,才知道那是专门来揽活计的。
  书院里住着许多的学生和先生,他们很多的衣裳都不是自己洗,而是交给这些浆洗婆子,付上几文钱,衣裳就能浆洗的干干净净送回来。
  与学生们相比,先生们几乎没有自己洗衣裳的。可看夏秀才这个样子,应该是习惯了自己洗。
  夏秀才笑着回答夏至,说他的衣裳都是自己洗的。“我习惯了。你大姑还说让我把衣裳送她那去洗,我嫌麻烦。自己几下子就洗干净了,没必要那么远送过去,呵呵。”
  夏至也不好说什么。夏秀才这个爹做的或许不怎么样,但是对于田氏来说,他应该是难得的好丈夫。
  这会工夫,就有同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先生们陆续地回来了,还有的带了学生回来。他们看到院子里的夏至,就向夏秀才询问。
  知道夏至是夏秀才的女儿,大家伙纷纷的夸赞夏至能干。
  “还是有个闺女贴心啊。我家里那几个小子每天就知道祸祸,我那娘子带着几个家人都忙活不开。这要是有个干净利索的小闺女帮着料理,我那娘子也能省心不少。”这是住在上房的刘先生。
  刘先生是个举人,一边在书院授课一边复习四书五经,跟同僚们以文会友,再过两年就打算进京会试。他是也北镇府的人,家就住在离此二十多里地的一个大镇店上。
  他表示对夏秀才很羡慕,还问了夏至几岁,定亲了没有。
  “我三儿子今年十一岁,跟夏至小侄女年岁正相当。夏兄,不如咱们就做了儿女亲家吧。”刘举人长的高高大大,国字脸,浓眉大眼的,人很开朗,边笑边说。
  “刘兄取笑了。”夏秀才跟刘举人客气,“夏至粗手粗脚的,可配不上三公子。”
  原来这刘家十分豪富。刘举人来书院授课,可不是为了那点儿束脩。他是李山长的学生,在文山书院教书那是报答恩师,也能就进向恩师请教。书院里人才济济,于他学业上很是有益。而且,在这里还能扩展自己的人脉。
  当然,夏秀才毫不犹豫地拒绝这件事,也不是因为刘家豪富,甚至不是因为刘举人这番话说的轻易。刘举人的性子很豪迈,为人极好酒,有狂生之称。
  夏秀才为人很随和,但是要跟狂生做亲家,他是想都没想过的。
  还有别的先生过来,也说可以为夏至做媒。夏秀才竟有些抵挡不住的意思,最后只能说夏至的亲事他还得听听田氏的意见。
  众人都笑:“夏兄待嫂夫人情深意重。”语调就有些怪怪的。
  夏至突然意识到,就是在这文山书院里,夏秀才妻管严的名声只怕早就家喻户晓了。


第113章 灵机一动
  众人如此,夏秀才一点儿恼怒的意思也没有。他也不辩解什么,只是默默地微笑。就有个瘦小的中年男子笑道:“咱们都不要说夏兄。就是我,要是我那婆娘有嫂夫人的一半,那我也心甘情愿如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