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瓜田李夏 >

第75部分

瓜田李夏-第75部分

小说: 瓜田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夏,你好好温书吧,不是六月还有院试吗?”夏至又说。
  “是的。”提到考试的事,以及自己考中了案首,李夏的态度都挺平淡的。
  夏至也有些了解他在这件事上的脾气了,也不多劝他,只是拿出一件东西来给李夏:“李夏,这是我和老叔恭贺你考了两个案首的贺礼。”
  夏至拿出来的贺礼,赫然是一块大如鹅卵的玛瑙石,鲜红润泽,很是喜人,不过未经雕琢。李夏眼睛一亮,忙将玛瑙接在手里来回摆弄了一番。
  “这个贺礼我喜欢。”其实只要是夏至送的,不管是什么他都喜欢。他没有想到夏至会送贺礼给他,这真是意外之喜。“十六,老叔,你们从哪里弄到的这块玛瑙石,实在很漂亮。”
  夏至就说了玛瑙石的来历。她其实很喜欢这块石头,所以没买。平时放在上手边经常端详端详,摩挲摩挲。
  这次来府城,她也把这块石头带在了身边。昨天知道李夏连考了两个案首,她就打算将这块石头给李夏了。
  “这个有趣。”李夏津津有味地听夏至说完,“以后有空了,我也要去看一看。”
  夏至和小黑鱼儿当然欢迎他去他们那玩。
  李夏笑眯眯地将玛瑙石收了起来,然后就叹了一口气。夏至就问他怎么了,为什么突然叹气。
  “我在想,收了你们这样一份贺礼,院试我不想好好考都不行了。”李夏做出愁眉苦脸的样子来。
  “那你就好好考吧。”夏至干脆地说道,“李夏,不是我说你哦。你既然有这个天分,就应该好好发挥。你想想那些考到白头都考不上的人吧。”皓首穷经,这四字成语在夏至看来血汗斑斑。
  李夏就是一愣,过了一会他才慢慢地说:“啥天分,我从小很刻苦的。”
  “那就更加不能辜负,不然你不是白吃了那么多苦头了吗?”夏至立刻说道。
  可是那些苦头不是他自己主动要吃的呀。李夏不吭声了。但是夏至还是看出了他的意思,她能想象得到像李夏这种家境出身的少年,她们一定是早早地就开始启蒙,被家里人看着读书识字,苦做功课了。
  想当年她走高考的独木桥,那也是吃过不少苦头的。
  “李夏,我觉得你尽力就好。有啥想不通的,考过之后再想也不迟。”夏至又劝了李夏一句。李夏还年轻,以后的时间还很长。
  “李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小黑鱼儿突然说道。
  李夏和都转过头来看着小黑鱼儿。原来夏老爷子已经教他背过这首诗了。这首是有名的劝学诗啊。但是小黑鱼儿一个不大坐得住的学前儿童,他真的有资格用这首诗劝导李夏吗?
  夏至扶额:“李夏,你跟老叔要共勉。”
  不共勉似乎也不行,李夏瞧瞧夏至,又瞧瞧小黑鱼儿,考试的事情似乎变的小了:“我会努力的。”李夏有些夸张地表态。
  这又将夏至和小黑鱼儿给逗笑了。
  “比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更喜欢另外一首。”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夏至觉得这一首劝学诗的意境更好,也更加委婉,是她喜欢的调调。
  李夏沉默着,乌黑的眼睛只看着夏至。
  夏至微笑,她觉得这些劝学诗不仅仅是针对学生针对学业,对各行各业各色人等都是一样的。总之就是时光易逝,要珍惜时光,尽早努力。
  就像夏老爷子常说的,人生一世不过草木一秋。生命短暂,真的没有时间给大家去纠结。那是最浪费生命的事。
  “十六,你说的对。我念了这么多的书,竟还没有你想的明白。”李夏突然对夏至笑了笑,露出满口的整整齐齐的糯米牙来。
  夏至打量了打量李夏:“凤凰儿少爷,我觉得你可能是缺乏劳动锻炼的缘故。”
  “啥?”李夏不太明白。
  “哈!”夏至打了个哈哈,不肯说了。
  三个人就往外走。小黑鱼儿突然就问李夏:“李夏,你这小名挺有意思啊。谁给你起的,叫凤凰儿。”
  “我们家老太爷。”李夏嘿嘿笑了两声,脸上有些别扭。他爹李山长和他娘成亲之后,好多年都没生养。直到他落生,不仅李山长和他娘特别高兴,他祖父李老太爷更是欢喜的合不拢嘴,抱着他仿佛就捧了个凤凰蛋似的。
  这句话是李老太爷的一位老朋友,也就是李夏的外祖父说的。他老人家高兴的程度其实一点儿不比李老太爷少,但是看老朋友喜颠颠抱孙子的样子,他就忍不住要这么揶揄一句。
  这两个老朋友凑到一处总是要相处揶揄一下的。但那一次李老太爷一反常态,没有跟老朋友顶牛拌嘴。他还干脆就顺着老朋友的话音,给李夏把小名儿给定下来了,就叫凤凰儿。
  李夏被一家子宝贝的程度可想而知,那真是凤凰蛋的待遇。
  他小时候对这个小名还很喜欢,长大懂事之后,反而闹气了别扭。只是这话不能给跟夏至说。
  “我爷爷给起的。”李夏只告诉夏至和小黑鱼儿,“就跟你们乡下狗蛋狗剩一样一样的。”
  才不一样好吗,夏至瞥了李夏一眼,觉得他是欺负小黑鱼儿乡下娃不知道凤凰。


第115章 小生意
  李夏送夏至和小黑鱼儿回到西市街。这次他没进门,只说过两天会来看他们,然后就走了。夏至回到后院上房。夏大姑和珍珠已经回来了。
  夏大姑就先问夏至,知道夏至已经跟夏秀才说好了,她就很高兴。“正好,我也请你二叔一家子今天来吃晚饭。”
  “大姑,我二婶她们都没说啥吧?”夏至觑着夏大姑的脸色问。
  夏大姑的脸色还不错,她微微笑了笑:“没说啥,她们能说啥啊。”原本她想着这次上门去见夏二叔和夏二婶,只怕还要受两人一番褒贬。但实际的情况比她料想的好的多。
  也许是夏二叔昨天已经出够了气。也许是夏二婶这个人正想着要一门亲戚来往走动。虽然他们一开始的态度有些冷淡,但是渐渐地也就好了。夏二叔和夏二婶只是客气了一下,就答应今天一家子都过来。
  夏至点了点头。夏二叔和夏二婶是有不少缺点,但都不是什么真正心狠手辣或者说心机深沉的人物。
  说完了夏二叔和夏二婶,夏大姑又向夏至询问夏秀才的情况。夏至就将看到夏秀才自己洗衣裳的事情说了。
  夏大姑就叹了一口气:“你爹为了省几个钱,自己过的很清苦。我说让他把衣裳拿过来我给他浆洗,他又不肯。”
  一家子从上到下都过的紧巴巴的,为的是啥?要真是为了夏桥和小树儿念书科举,夏至也就认了。他两个兄弟以后考中个秀才举人的,她的身份也能水涨船高。
  这个年代,身份还是很重要的。
  可把钱都填进田家那个无底洞里,实在是没有意义。
  “我爹自己也是不好意思把。”夏至就含糊地将话题带过,然后很正式地跟夏大姑商量,“大姑,我打算做点儿生意。”
  夏大姑一愣,忙就问夏至:“打算做啥生意。”
  夏至就说了她打算包粽子卖。“书院那边就有不少生意。今天我送去的粽子,李山长还有几位先生都说好吃。”
  夏大姑笑了笑:“书院那边是有不少卖吃食的,守着那么大一个书院,还是能挣钱的。”虽然这么说,她还是劝夏至,“十六,你和你老叔好好再多大姑这待着,缺啥少啥就跟大姑说。做小生意,那可累人啊。”
  “我不怕累。”夏至立刻就说道,“大姑,我想攒点儿私房钱。”
  夏大姑马上就明白了。其实她也没有非要拦着夏至的意思。夏至把要攒私房钱的话都说了,这是不跟她藏私,把她当做了亲近的人。而且,夏至的意思,应该是要她帮忙保密。
  如果夏至赚钱被田氏给知道了,那钱就不是夏至的了。
  “你一定要做,那就先试试。需要用啥,大姑给你办来。”夏大姑认就说。
  “大姑,我自己有钱,足够用了。”夏至笑着拒绝。
  “那也好。你自己的钱先用着,要是不够了,就跟大姑说。这些钱大姑还是有的。”夏大姑认为夏至做的是小生意,用不了几个本钱。
  夏至也没多解释,她又跟夏大姑商量说是要借后面一层院落的厨房。“听长生哥说这几天正好空着,我想借用一阵,租客要搬进来之前我肯定给收拾的好好的。”
  不过是借厨房,夏大姑痛快地答应了。她还将长生叫了过来,让长生去安排这件事。“这来回有啥跑腿,或者需要出面半点儿啥的事,你就找你长生哥。”
  夏大姑又嘱咐长生要好好地给夏至帮忙。
  长生笑呵呵地应了,就带着夏至和小黑鱼儿往后面来。将厨房又看了一遍,长生就带两人到自己的小书房中坐了。
  “十六,你打算咋安排啊?”长生问夏至。
  夏至已经打好了腹稿。她打算借用后面一层院落的两个厨房,再雇佣几个干净的媳妇婆子包粽子,煮粽子。煮好的粽子则是由她和小黑鱼儿送到书院门口去卖。
  这还是第一步。如果粽子卖的好了,她还打算雇佣些人在西市街、东市街等地方摆摊贩卖。
  要雇人,而不是自己包粽子卖,那就不是夏大姑预想中的小生意。长生觉得夏至的胆子挺大,而且也很会做计划。
  计划是可行的的,夏至就又说起原材料的问题来。要买多少米,多少粽叶,多少秋油,多少五花肉等等,还要买柴,那边厨房里的东西虽然是全的,但是粽子包的多了,夏至还担心不够用。
  长生给了夏至不少建议,比如说用多少柴,到哪家去买米,买肉,哪家的秋油好,又比如说从哪里能够买到那么多的粽叶等。这些事,长生都如数家珍。他家开的杂货铺,有好的进货渠道。而且他自小就在西市街上住,对附近的商铺都十分熟悉。
  夏至就很高兴。她早就看出来了,长生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办事很稳当,也很细心。
  “长生哥,多亏有你。要不然我一时半会可理不出头绪来。”有长生帮忙,夏至觉得很多事情都好办多了。
  长生的这些知识,平时并不觉得多有用,被夏至这么一夸,他的脸上就微微发红,同时也很高兴。他愿意给夏至帮忙。
  “十六,你还跟我客气啥。你可管我叫哥呢。有啥要办的,你跟我说就行了。”长生笑呵呵地跟夏至说道。
  夏至也没跟长生客气,只是嘱咐他千万不能耽误了他铺子里面,还有郭姑父交代给他的事。
  “放心吧,肯定耽误不了。我安排的开。”长生就说。
  “长生哥,我给你做双鞋吧。”夏至就说。
  “那、那不用。”长生就笑着推辞,并不是很坚决。
  夏至笑呵呵地量了长生的鞋子的尺寸,打算好好地给他做一双鞋。她对长生一直都很有好感。她是说了就做的性格,而且粽子这个生意时间性强,因此做好了计划之后,就片刻不肯耽误。
  她先拿了钱,又长生陪着到粮店买米,去屠户那里订肉,又买了秋油、木柴等一应的需要的原料和用品。
  雇人的事情,是长生带着她找了西市街上的牙人。夏至跟牙人说了她的要求。她雇佣的是短工,没有设置年龄限制,但要求干净本分,会包粽子。
  工钱每天结算,绝不拖欠,按照包的粽子个数来计算报酬。
  夏至给了牙人一天的时间,让他带着人明天来试工。
  将一应的事情都办好了,他们又赶忙回家。这个时候,各个店铺送货的人也都到了。夏至就让长生将后角门开了,看着人将东西送进来,又从前面郭姑父那里借了等子给各家的伙计称银子。
  从东市街回来的时候,夏至去了大通票号,用银票兑了一些银子出来。那个时候,她就已经想好了之后的一系列计划了。
  将这些都忙活完了,因为雇佣的人手得明天才能到,夏至又自己将几百斤江米都泡上了,又将让屠夫切好的五花肉也腌制了起来。
  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她才将厨房锁上到前面来。
  长生已经将后角门、后面厨房,连同夹道门上的钥匙都拿出一套来给了夏至。除此之外,他还开了一间屋子,给夏至做休息和办公的地方。
  夏至回到夏大姑的院子的时候,已经将近傍晚时分。夏二叔一家和夏秀才还没到,夏大姑和郭姑父正在屋子里说话。
  夏至、小黑鱼儿和长生进了门,郭姑父就停住了方才的话头。他笑呵呵地问夏至:“十六,都忙活完了?”
  夏至在后面一层院子忙的热火朝天,送货的车辆担子如流水般的进来,这不能不惊动郭姑父。郭姑父从夏大姑那里听说了夏至要包粽子卖,但看到这个架势他还是大吃了一惊。
  他和夏大姑都特意去看了一趟,回来之后夫妻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