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农家蜜婚日常 >

第55部分

农家蜜婚日常-第55部分

小说: 农家蜜婚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里的活甚时能忙完?”阮初秀嘴里问着话,脚还不老实,勾着男人的脚玩。
    曲阳声音有点沉,目光幽深。“还有两三天罢,怎么了?”抚着媳妇的背的手,不知何时钻进了她衣裳里,贴着肉一下一下的抚着她的背。
    “家里都没怎么收拾,得好好收拾番。”阮初秀被他抚得有点想睡觉,挪了挪身子,嘟哝着。“别抚我的背,我不想睡觉,现在又睡,晚上该睡不着了。”睡觉时,男人总会缓缓地抚着她的背,手掌厚实温暖,很舒服,都成习惯了,现在没睡意被抚上了会也有了睡意。
    曲阳低低的笑出了声,看了眼媳妇。“晚上不睡觉,咱们干点别的事。”
    “说正经事呢。”阮初秀踢了他脚。
    “我说的就是正经事。”曲阳见她脸色透着红晕,亲了她口,贴着她的耳朵温柔的说。“生孩子不算正经事啊?”
    阮初秀被撩得心痒痒,打了个哆嗦,飞快的翻进了床内,瞪着男人。“别靠过来,好好睡你的觉!”
    “不抱着你睡不着。”曲阳平静的说着,张开了双手,眼里含着笑,仿佛在说着,过来媳妇。
    “我不要睡觉。”阮初秀摇着头。“你睡罢,我在这里陪着你。”
    曲阳见她不过来,自己滚进了床内,把媳妇捞进怀里。“睡罢,过两天等忙完地里的事,我们好好的收拾家里。”
    这个收拾家里,指得不是旁事,而是移栽驱赶蚊虫的花草,移栽桂花树,果树等,这事得曲阳搭手才能做。别的琐碎,阮初秀自己一个人能搞定的,都收拾的差不多。
    补了个觉,汉子们下地继续干活。阮初秀左右无事,去了东厢帮着胡爷爷整理药材。
    阮于氏过来时,见大门开了半扇,也没敲铜环,就直接进了屋,越过影壁看见在东厢整理药材的俩人,走了过去。“胡大夫,初秀。”
    “大嫂。小明志呢?”阮初秀搁了手里的活,笑着起身,拿了椅子出来,又泡了杯茶。
    “小明志正和胖墩玩着呢。”阮于氏左右看了眼。“小灰和小黑呢?”
    阮初秀接道。“跟着阿阳哥到地里去了。”
    姑嫂俩左一句右一句的说了会,阮于氏才说到正题上。“初秀,中午那会,娘和三婶说着过来帮忙做胰子的事,二婶听到了话,凑过来跟三婶说,让三婶问问你,她也想过来帮着做胰子挣点钱。”
    “行啊,缺人手呢。”阮初秀见大嫂的神情有点奇怪,就问。“是不是还有别的事?”胰子耐放,多做点妥当保存着,也是好事,省得需要是手忙脚乱的。
    阮于氏看着她,看了会,才悄声道。“你忘啦,那天的事,二婶在厨房里……幸好你进去的及时。这胰子可是个挣钱的好手艺,真让她过来帮忙,万一她学会了,自个做怎么办?你怎么就不长点心呢,还一口就应了这事。”
    “你不说我真给忘了。”阮初秀干巴巴的笑着,怔了下道。“那,不用二伯娘过来帮忙?”
    “我就是跟你提个醒,让你防着点,二婶现在看着是好模好样,可谁知道呢,毕竟有些性情是生在骨子里的。”阮于氏也不好拿主意。
    阮初秀认真的点头。“大嫂说的对,晚上我跟阿阳哥说说,再看看爹娘是怎么想的。这事罢,防着点,分俩个屋子来做事,倒也不会出什么事。”
    “我就是这么个意思。”阮于氏接了句,该说的都说到了位。“我得回来看看小明志和胖墩,没事常过来老屋坐坐哇,小明志总问起你呢。”
    “嗳。得了空我就上老屋带他玩。”阮初秀送着她现了院子,见她走远了,才回东厢。
    俩人刚刚说话时,胡大夫一直没吭声,沉默的忙着手里的事,见阮初秀回来,抬头看了她眼。“我看,文和媳妇现在的性情挺好。”
    阮文和的腿,养了整整一个冬天,胡大夫隔三差五的就会过去看看,一来二往的便熟悉了。他这人心善,觉得人经了事慢慢变好时,就该多给点机会,才能越变越好。不能总揪着以前的事不放,毕竟谁都会犯错,改过来了就是好的。
    阮家二房情况不如大房和三房,能帮把的就帮把罢。
    “那就让她过来帮忙。”阮初秀没怎么把事放心上,她有足够的自信,手工皂这事,可不是看个皮毛就能学得会。
    胡大夫乐呵呵的笑着,挺高兴。“这人呐,都会犯错,能改过来就是好的。我看二房,要是照现在的情况往下走,会越来越好,业山这孩子主意多,是个能撑家的,比他父亲强。”
    “二房也是靠着他才慢慢起来。”阮初秀把理好的药材端到太阳底下晒着,又翻了翻正在晒的药材。“胡爷爷,你说,如秀嫁进陈家,日子能好过麽?”她对这姑娘挺有好感,虽说爱慕虚荣,心高气傲,好面子,可同样的她也努力的提升自己。
    胡大夫想了想,半响,才摇着头,慢吞吞的给了两个字。“难说。”
    “为啥?”阮初秀有点好奇。她和阿阳住在山里,才刚刚搬来村里,别说对杏花村的情况,就是自个村里的情况都了解的不多。
    “好不好过的,都得看如秀自个,怎么过这日子。”胡大夫没说太深。
    阮初秀听着,也没接着往下问。想想也是,日子全是自己过出来的,如秀和陈秀才感情好,嫁到陈家后,只要她会来事点,基本上就没什么事吧。
    地里的活忙的差不多,曲阳和阮初秀认真的收拾起院子来,进山里挖这挖那的往院子里搬,胡大夫很有兴趣,呆在家里也不往下跑,帮着干点轻省的活,还说留小块巴掌大的地,让他种点药材,自然是允了他这要求。
    阮永氏领着大房婆媳俩还有二房的妯娌帮着做胰子,阮家的汉子们不忙时,也会过来帮把手,把粗活累活做了。阮初秀每日都记着帐,记得仔仔细细,每隔十天结一次工钱。
    因搬来了村里,再者家里也有一堆事,阮初秀便没有管饭,都自个回家吃,按每天十五文的工钱算,半天就算八文钱。一般是阮家的汉子上午忙地里的活,下午过来帮着干半天活,人多,速度快,倒也没耽搁事。
    村里有消息灵通的,知道曲家招短工干活,不包吃也不包住,可工钱还真不错,足有十五文呢,有和阮家三房关系好点的,就过来窜门打探着还要不要人手,要的话,她们也愿意过来帮忙。
    这事,阮永氏也可不得主,委婉的答得先问问闺女和女婿才行。能和三房关系好的人家,自然也是厚道人家,倒也懂礼,说应该的应该的。
    暂时由着阮家帮忙做出来的胰子,是足够用的。阮初秀便让母亲先回了这事,待胰子卖的好,缺人手时,头一个就找她们帮忙。
    眼看就要进五月时,阮家大房没什么时间过来,得着手备着闺女的出嫁琐碎。阮永氏想着当初初秀嫁时,大房帮着忙里忙外,就和闺女说了声,也过去帮忙,阮张氏想着大儿子说的话,虽说有点心疼钱,到底还是和初秀说了声,没过来干活,而是去找大嫂问有哪里需要帮忙。
    家里一下就没人做胰子的人手,阮初秀却是不着急,半个多月,两百多块胰子呢。没见榕哥过来要货,可以缓缓,这些存货足够支撑一段时间。
    五月里。阮初秀也去了大房帮忙,曲阳则带着阮家汉子进山里逮野物,小灰和小黑也带了去。
    直到阮刘氏开始给闺女置办嫁妆,向她问主意,要哪些花色样式时,才从闺女嘴里得知,早去年她就自个慢慢的攒起了嫁妆,靠着做绣活挣的钱,如今已经攒了个七七八八,怕母亲不相信,还把打开箱子给她看。
    阮刘氏被闺女这一声不吭的举动给砸晕了脑袋,良久才回过神来,说不清到底是怎么个滋味,着实的复杂啊,欢喜的同时又有些心酸。
    “你说她是怎么想的?”夜里阮刘氏躺在床上,睡不着觉,问着旁边的丈夫。“咱们这当父母是不是太失败了?如秀自个悄悄地攒嫁妆,要不是我去找她问嫁妆的事,到了这节骨眼都不见她吱个声,你说她是怎么想的?”
    阮刘氏越想越不得劲。“都怪我,怨我,小的时候没照顾好她,见她能顾好自己,就对她不怎么上心,才长成了现在这性情,你说,就冲她这脾气,真嫁进了陈家可怎么是好?”
    “你别想太多,儿孙自有儿孙福。如秀会怎么样,都是她的造化。”阮文善是有点生气的。这大半年,他们俩口子为着给闺女个体面的嫁妆,忙进忙出,想的念的全是怎么攒钱,整个阮家都知道,如秀怎么可能不知道?可她愣是一声没吭,就眼睁睁的看着。
    说实话,虽说是自己的闺女,可阮文善还真搞不懂他这闺女脑子里是怎么想的。这是好事,多好的一桩事,她怎么就不说出来?
    “我这心里本来是欢喜地,想着如秀要嫁人,陈秀才对她也好,百般的上心,可出了这岔事,我又不踏实了,总觉得有点慌,如秀这性子。”阮刘氏不知道要怎么说,想不出形容词,声音有点哽咽。“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儿媳,她就这性子,我是真不放心啊。”
    “没什么不放心的,你也没少跟她说,怎么做人儿媳,真到了时候,她自然会知道变通。”阮文善安抚着媳妇。
    阮刘氏没有再说话,看着黑漆漆的虚空,整宿整宿没睡着,总觉得愧对了闺女。
    隔天,阮永氏过来帮忙,见大嫂精神很不好,吓了跳,忙问她。“怎么了?这,这是整宿没睡?”说着,想了想,又笑着道。“初秀嫁人时,我也是这样,总是睡不着,心里头不踏实。”
    “不是这么回事。”阮刘氏心里乱糟糟的,见到妯娌,赶紧拉着她进屋说话。“初秀娘我跟你说个事,如秀这孩子,自去年起就慢慢的攒着嫁妆,靠着做绣活挣的钱,一件一件的攒着,昨儿我去问她嫁妆的事,我才知道,她悄无声息的就把嫁妆办了个七七八八,你说,这孩子怎么回事呢!”
    “啊。”阮永氏还是头回听到这样的事,闺女自个攒嫁妆,连家人都不知道,她有点反应不过来。“这,这是好事啊。”
    阮刘氏直叹气。“好事是好事。可你说她这性子,等嫁进了陈家要怎么好?陈寡妇那名声……”眼看就要成亲家,有些话还是不好出口。
    “大嫂你别急,依我看呐,如秀自来主意正,极有想法的,真嫁进了陈家,也吃不亏。”阮永氏安慰着。“我看她和陈秀才俩人,好着呢。她有什么事不跟你们说,可能是打小就养家的,没这习惯。可成了亲,夫妻俩感情好,就完全不同,躺一个被窝的,肯定有说有聊。”
    想想也对。阮刘氏略略的宽了心。“是我的错,生了她却没好好顾着她,见她省心,懂事,就没怎么把心搁她身上,待发现的时候,她都长大了,想要亲近亲近,却是晚了。”
    “大嫂话不是这么说的,家里的事多着呢,农家的孩子,哪个不是放养着长,你也别太自责,我看如秀就很好,就是性子怪了点,可她还是个极好的孩子,你看看,她现在不仅会识字还会写字呢,咱村哪个比得上。”阮永氏安慰着,捡了些好的来说。
    马上就到了大喜的日子,大嫂这心结不松松,脸上都不显春风,人来人往的看着,不知道得嘀咕成什么样。本来就有嘴碎的婆子,暗地里眼红着呢,说些不入耳的话,一双眼睛搁在阮家,恨不得把芝麻大点的事扯成西瓜般大的来说,越坏她们就越高兴,见不得好。
    阮刘氏经妯娌这么一通安慰着,心情还真好了不少,打起精神操办着闺女的婚事。
    嫁妆闺女自己置办了个六七成,可孩子终究只是孩子,净按着自己的心意来,有好些该办的都没有办呢。阮刘氏拉着闺女细细叨叨的说着风俗规矩,带着她进镇把嫁妆备了个整齐,摆在屋子里,放眼望去,体体面面的,看着就高兴。
    村里里的习俗,这出嫁的酒席,是吃的早食。头天先进厨房,把准备工作做好,次日天蒙蒙亮,就得起来进厨房张罗着,这样的席面,是请了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厨子来常勺,左邻右舍帮着洗菜啊洗碗摆桌椅布碗筷等等,还有烧茶的烧火的扫地招待亲戚的端吃果的等等。
    事情多着呢,琐琐碎碎,就靠自家的几个人手还真忙不过来。这个呀,就得从几天前,挨家挨户的通知着,到了日子让每家出个人过来帮忙。村里都是这样的,谁家办红白喜事或是旁的什么大事,需要人的就往村里喊,不说工钱不工钱,回头自家办事时,也一样,有来有往。
    初秀是成过亲的,可她成亲因着情况特殊,不是按着习俗走。见如秀成亲才知道,这成亲啊,可真是个累活,太特么的事多了。她天都没亮就被母亲从床上挖起来上老屋帮忙,这会一个劲的打着哈欠,困的要死。
    “饿了话就回家,胡爷爷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