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消费资本论 >

第1部分

消费资本论-第1部分

小说: 消费资本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费资本论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必然产生的理论成果。中国社会的变革、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资金的需求和匮乏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成了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时代在呼唤新的资本理论的出现。陈瑜教授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多角度的观察、深入的思考,以及科学求证、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终于发现了还有一种巨大的资本存量——第三种形式的资本,即消费资本。它同货币资本、知识资本一样,也是推动国家、地区和企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于是消费资本化理论便应运而生。
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消费者在购买企业的商品之后,企业应把消费者的消费视同是对企业的投资,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把该企业的利润按一定比例返还给消费者。
以往的经济理论上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只重视对生产的研究,而不够重视对消费的研究。他们从资本的高度分析生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没有从资本的高度分析消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或只是把消费作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一个附属部分来看待。
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和消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从生产的角度分析社会的发展是单方面的分析、局部的分析,而不是全面的、整体的分析。这使我们的经济学家经常陷入困境,对许多经济现象不能提出全面的、合理的、科学的解释。而消费资本化理论引领了一种新颖的创新思维方向。消费资本化理论着眼于从生产和消费双向看问题,并形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投资行为的全新思想与视角。
新观念:第三大资本
在新的世纪里,地方领导人和企业家将面临并且可以拥有三种资本,即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而不是单一的或者惟一的货币资本。这一理论将化解城市和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本短缺的问题,而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对最近二百多年的市场经济做一个简要分析:在第一个一百年里,世界各地大都是单一地依靠货币资本来扩展和发展经济。在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之后进入最近一百年的时候,人们逐渐意识到还有另外一种资本在推动经济发展,这就是后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逐渐明晰起来的知识资本。随着经济发展的实践和与之相应的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在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初,人们又逐渐意识到还有一种巨大的资本存量即第三种形式的资本——消费资本,它同货币资本和知识资本一样,也是推动国家、地区和企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多年以来,货币资本依然是地区和企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即地区和企业经济主要是依靠自身的资金积累和银行所提供的货币资本来发展。但是当货币资本不能充分满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经济发展需要的时候,知识资本就起到一种点石成金的作用,它可以几倍、十几倍地扩大现有货币资本的实力,推动地区和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大量的财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消费者才是市场经济真正的主人和竞争的最终决定性力量,他们既是市场的主人,又是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资本动力的源泉。因此,谁能赢得最多的消费者,谁就能拥有最大的市场和巨额的资本注入。消费资本由此而生,“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构建也以此为基础。
这实际上,是把消费者从产品链的末端以投资者的身份提升到前端,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既能分享企业成长的成果,同时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使消费和投资有机结合,从而使买卖双方在这种条件下合二为一,成为一体,完成消费转化为资本的过程。这样,消费作为一种资本,它同货币资本、知识资本一样,成为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陈瑜教授说:“我提出消费资本化理论,意在构建一个共赢的社会。”
这个共赢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真正繁荣幸福的社会。消费资本化理论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理论,找到了一条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经济学途径,因此有人称它为中国的“穷人经济学”。它更是一种“全富”的理论,因为它同时为社会构筑了一个富人、穷人都适应的共赢的经济平台。
民生思想造就民生学说  
  促使陈瑜思考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另一个思想诱因是:
“我常常在想,在富人和知识分子之外,如何来保护最大多数公众的利益?货币资本所有者和知识资本所有者因为资本的力量,使其地位和权益被放到最大。那么,在这两个圈子之外,更广大的社会民众拥有什么?他们的权益在哪里?”  
  一位大学教授曾开玩笑地说:在校园里,如果看到楼前停满汽车的,那一定是经济学系,里面的人在高谈阔论,楼前停满自行车的,一定是社会学系,里面的人在大声骂娘,楼前什么车都没有的,一定是哲学系,里面的人默默无声。  
  这些年来,经济学界的确是够热闹的,媒体不止一次地报道说:讲课可以讲出千万富翁。 有人在网上义愤填膺地批评说:现在的经济学理论就是“富人理论”!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说:“我们思考经济学的问题不能脱离一点,那就是:我们怎么能够为人民创造更多的福利?这就是经济学的最终目的,所有的研究都不能脱离这个目的。”他主张增加社会的幸福感,甚至说要建立一门“快乐学”的学问。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指出,有大部分成员陷于贫困悲惨状态的社会,决不能说是繁荣幸福的社会。  米瑟斯对学问的定义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而不是为了特殊阶层服务的一种倾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形形色色的世界里总有纷繁复杂的人。不少经济学家成名后,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利益。而有追求的经济学家考虑的决不是一己私利。  茅于轼说:“即使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也需要一些凭理想完成的事。我们很失败,但从未灰心。”  
  陈瑜显然是另一个始终凭理想做事并从未灰心的学者。  
  “消费资本化理论改变了利益单向分配的格局,不同的利益主体达成共赢,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在内的整个社会都将获得利益:它将改变人与人的关系,消费者同时也是投资者,从而改变了此前与生产者的关系,双方处于平等地位。”  
  陈瑜常常思考:在经济学的视角里,普通百姓的利益到底在哪里?富豪榜上的数字令人气短,而最广大的公众却没有多少改变自身现实的机会。  
  在社会学家的研究中,富人与穷人的格局已经定型。这是一个并不乐观的论断,但也许是一个事实。  陈瑜却想为此做出些努力,他希望最大多数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利益。当消费在他的研究舞台上成为一种资本的时候,他觉得找到了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经济学途径。  
  “普通人没有进行资本增值和积累的平台,或者说平台非常稀少和狭窄。但是企业有,越大的品牌企业拥有的平台越大、越好。通过消费资本化理论,任何人都可以将他的消费行为同时转化为投资行为,将他的消费资本放到他自己选择的企业平台上进行增值和积累。而企业则可以在一年的时间里利用这些资本进行规模化再生产,获得更加丰厚的利益。这样,利益的多赢使得更大多数人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因此,有人说:陈瑜的消费资本化理论是真正现实可操作的“穷人经济学”。 从维护最大多数公众的利益出发,研究协调效率与公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这是穷人经济学的内核。依此评价,陈瑜无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正需要这样的学问。  
  为多数人谋幸福的学问,正需要这样的学者。  
  《大学》曰: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者通向大儒的默默的脚步。  
  仁者爱人,一个悠远而古老的梦想。
消费资本化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消费资本化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最基本形式是“消费者投资”,即生产者将单位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注入为消费者在本企业开设的个人投资账户,然后根据企业的盈利状况,将个人投资账户的累计额和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分期返还给消费者,使消费者参与企业投资、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实现消费资本化的目的。
此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商品,他的消费行为同时变成了一种储蓄行为和参与企业生产的投资行为,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买卖双方的对立,化解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根本矛盾。
消费资本化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高效益的。一个企业即使是采用“消费者投资”这种最基本的消费资本化形式后,企业也可以获得如下的预期效应: 
     第一、规模经济效应。消费资本化可以为企业带来范围经济效应和地域经济效应,这是规模经济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消费资本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本身会在学界、商界和新闻界产生很大的“注意力经济学”效益,消费资本化同迄今为止的所有企业经营理念和销售方式不同,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魅力,它对广大消费者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积极参与尝试的心理和亲和力,以及愿意长期合作的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追赶时代潮流的消费者将在新闻媒体的引导下凝聚在最初尝试消费资本化的企业和产品周围。企业将因此被赋予尊重消费者主权、关心消费者利益的形象,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一个地方性的企业的知名度可以借此迅速扩展到全国范围,同时被更多的行业所熟知,有利于企业经营的产品范围和地域范围的扩张,规模经济效应将非常明显。 
     第二、消费聚拢效应。当企业通过消费资本化将消费者作为本企业一位投资人和成员时,消费者也从另一端做着同样的思考,因为消费资本化过程可以使消费者从企业长期获益,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消费者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者,亲和力将使消费者聚拢到这样的企业周围,并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保持长期的关注。若以此为基础,企业再通过优质的产品、细致周到的服务将更多的消费者吸引过来,在消费者心目中奠定信誉良好、亲和力强的企业形象,并逐步加强互动联系,通过完整的信息流通渠道,用诚意和周到的服务来培养消费者忠诚度,企业的发展将得到消费聚拢效应的大力推动。 
     第三、资本沉淀效应。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或者说在短期内,资本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而消费资本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企业创造出一个十分庞大的资本存量。以“消费者投资”这种最基本的消费资本化形式为例,当企业将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消费额的一定比例(等于销售净收入),以记账形式记入消费者在本企业的个人投资账户(实际资金已经投入到企业的再生产之中),在一段时间之后(比如1年),企业才开始按账户余额和企业盈利情况按比例以资金或产品的形式分期返还给消费者,企业的收和支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这就使得企业完全可以靠后加入的消费者的投入来支付先加入的消费者应当获得的回报,企业自始至终都保留了一个资本存量。而随着消费规模的扩大,这个沉淀下来的资本存量将以算数或几何基数递增,企业的发展因此而得到了另一个渠道的资金支持。 
     第四、社会资本效应。尽管“社会资本”作为一种不同于经济学和人口学定义的资本概念在1977年的有关文献中出现,但在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社会资本理论又叫社会网络理论,特点是从人际网而不是从技术网角度解读信息。哈佛政治学家罗伯特?普特南是社会资本理论的创始人,他在其著作《让民主运作》一书中明确阐明,社会资本诞生并且体现于民众交往网络之中,由于民众对社会经济的参与,社会资本逐渐演进成一种能够使人们互相信赖并恩恩相报的经济资源,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相互合作。普特南还认为,社会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社会资本的强弱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普特南之后,国外社会学者对社会资本的认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