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北京,无法告别的城. >

第56部分

北京,无法告别的城.-第56部分

小说: 北京,无法告别的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我并没有想这么快就开始独居生活,我从那座合租公寓里搬出来大部分是由于夏安的缘故。从九月开始,她便对我抱怨说:“能拜托你搬出去吗?我在香港已经听够了隔壁做|爱的声音了,而且我也已经受够了每天早上都在洗手间遇见一个不穿上衣的男人。”
    当时我和杨康正在客厅里吃早餐。我有些不好意思地朝她笑了笑,杨康却回过头去一脸戏弄地看着她说:“我身材不是很好吗?”
    我抓起一个靠枕就朝他抡了过去。他一边躲闪一边对我笑说:“不然你就搬来跟我一块儿住呗。”
    “我跟你才交往了一个月好不好?”我说。
    “可是我们都认识三年了吧。”
    我没再说什么。
    那之后,我断断续续地看了一个多月的房,终于租下了现在的这座公寓。我对杨康说,我还是想要一个自己的独立空间。更重要的,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我在依附着某个男人。我没有把后一条原因告诉他。
    搬家的那天,我意外地扭伤了脚。当时我正跟在杨康身后搬着一只杂物箱,忽有一个30岁上下的男人过来夺我手里的箱子,我冷不丁被吓了一跳,脚下踩空跌下了楼梯,脚踝顿时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杨康连忙扔下手里的东西冲上前来,那男人也慌慌张张地跑下楼梯解释说:“对不起,我只是想帮你搬箱子。”杨康一把推开他就抱着我下楼去了。好在那天我并未伤到筋骨,医生只帮我在脚踝固定了一圈绷带,又开了一些消肿止痛的药膏。
    我是在几天之后才察觉到那男人的行为有些不对劲的。他先是登门来送了两次水果和花,说是为上次的事向我道歉。他还说自己其实是我的粉丝,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关注我了,我便客气地跟他聊了一会儿。后来,我慢慢发现似乎每天早上都能在楼下遇见他,不过那时我以为他也住在这个小区里,就没怎么在意,每次遇见时还会友好地跟他打招呼。再后来,我渐渐发觉,不管我去哪里他都如影随形,我心里便开始有些疑虑了。某天早上,我出门时忘了带电视台的门卡,杨康折回家去帮我取,不想他刚走到门厅前,就见那男人正趴在垃圾桶上翻着我刚刚丢掉的垃圾袋。我于是终于确定了自己心里的推测。
    “那个人…是跟踪狂吗?”
    “肯定是啊。”杨康有些厌恶地看着那个仓皇逃走的身影说。
    “真没想到我竟然也有这么狂热的粉丝了。”我笑说。
    “这种事有什么好得意的啊?”他斜了我一眼说,“我们还是赶紧报警吧。”
    “不用了吧,他就是个有点过激的粉丝,也没做什么试图伤害我的事,报警的话多伤人家感情啊。”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这么体恤跟踪狂的。”他摇了摇头说,“那你最近还是先去我那里住吧。”
    “有必要吗?”
    “当然有必要啊,你永远不知道这种人有一天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
    我想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搬去杨康公寓的那天,我收拾了整整两箱的衣服和鞋子,还拖了一只偌大的黑色垃圾袋塞进了后备箱里。
    上车后,杨康狐疑地问说:“刚才那个黑袋子是什么?”
    “垃圾。”我关上车门说。
    “你刚才不是已经扔过垃圾了吗?”
    “刚才扔的就是一点碎纸片和塑料瓶而已,这些还是带到其他地方再扔吧,不然一会儿他看到的话心里该有多幻灭啊。”我从后视镜里指了指那个藏在树丛里偷窥我们的男人说。
    杨康面无表情地看了我两秒,说:“你给我下去。”
    “快点开车啦。”我蹭了蹭他的胳膊说。
    他白了我一眼,转动钥匙把车发动了起来。
    然而,那个男人却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只过了两天,他便出现在了杨康的公寓附近。杨康再次要求报警,我劝他说:“算了,反正他也进不了小区,估计在外面徘徊几天觉得没意思就自己离开了。”
    可他并没有离开,反而愈加地让我困扰起来。有一天,杨康回家后突然跟我说:“喂,顾小曼,你那跟踪狂粉丝拿把破手枪威胁我跟你分手,你管不管?”
    我惊道:“你没事吧?”
    “就是把玩具手枪,里面装的都是塑料弹珠,被我夺过来射了几枪之后就逃走了。”他将那把玩具枪扔在沙发上说。
    我忙问道:“那他没事吧,你没把人家打伤吧?”
    杨康无奈地说:“你到底还打算对这个变态忍到什么时候啊?”
    “你别这么说人家好不好?现在黑我的人那么多,还有人这么不求回报地支持我多难得啊。”我说。
    我也不知道网络上对我的那些谩骂是从哪天开始的。此前的二十几年里,我一直都是个籍籍无名的人,在百度输入自己的名字,只能找到10条左右的搜索结果而已。可是突然有一天,当我因为无聊再次搜索自己的名字时,惊讶地发现搜索建议里居然出现了一个“不喜欢顾小曼”的词条,没过几天,那个贴吧就成立了。虽然那里的会员目前还只有几十个人,可是一想到他们每天都聚在那里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对我进行人身攻击,我心中还是有些不大愉快。于是我便注册了一个账号,耐心地向他们一一澄清那些误会和偏见。不想他们中的一些人反而言之凿凿地告诉我,他们的朋友的亲戚是我的同事,他们说的那些事都是千真万确。我只好说,可你们用那么恶毒的话诅咒别人总归不好吧。他们却说对于贱人就该这么骂她。我心头顿有一股火气窜涌上来。
    我忿忿地对杨康说:“你说那些人是不是有病啊?我招谁惹谁了,他们要这么骂我?”
    杨康却笑着说:“这有什么奇怪的,你这种性格的女人本来就不怎么招人喜欢吧,也就是像我这样宽容大度的人才受得了你。”
    我瞪了他一眼:“闪一边去。”
    他笑了笑说:“你管他们说什么呢,别去看那些评论不就好了,眼不见心不烦。”
    “可他们攻击我的那些事都是子虚乌有的啊,我总不能就看着他们在那里胡说八道吧?”
    “让他们说呗,反正那本来就是他们的生活的一部分。”
    我回过头去看他。
    “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他们资质平常,相貌普通,又不肯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只会心怀鬼胎地嫉恨那些比他们优秀的人。他们通常无业或者做着一份没有存在感的工作,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电脑前面聊天、打游戏、刷团购网站、一页一页地看那些没有营养的微博和帖子、对着搞笑视频吃吃地傻笑,时不时骂两句看不顺眼的公众人物排解一下心里的空虚。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我打赌每天在那个贴吧里骂你的十有八|九都是这种人。”
    “你跟这些人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交集,所以你根本没有必要在意他们的想法,更没有必要活在他们的世界里。”他说。




☆、第六十三章 他人的世界(2)

    11月15日,栏目组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时,北京正在如火如荼地举办一个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导演们为了应景,决定做一期公益人物的专场。他们所请的嘉宾据说在北京公益圈里小有名气,不过因为名字实在普通,我一时并没有反应过来那个人是谁。直到导演们在策划会上谈起她和她的丈夫这两年参与发起的公益活动时,我才猛然惊醒:“她叫王洁?”
    “是啊,嘉宾名单不是早就发给你了吗?”一个导演疑惑地看着我说。
    “那个,一定要录这个嘉宾吗?公益人物的话随便找谁都可以吧。”我有点为难地说。
    “我们之前一直在改录影时间,已经让人家白白地跑来了两次,现在取消录影的话对人家太不礼貌了吧。”她说。
    “这个嘉宾有什么问题吗?”另一个导演问说。她脸上的询问表情看起来似乎是十分自然的,其他人也是如此。我不确定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前年的那件事,还是故意装作不知道。
    “倒也没什么问题,就是觉得她有点太普通了。”我只好也假作若无其事。
    “我们这期也就是做做姿态而已,又没指望她会给我们带来多少收视率。”导演说。
    于是,录影计划就这样敲定了下来。
    15日那天,我从早上开始就觉得如坐针毡。为了避免录影前跟王洁有任何不必要的接触,我录完第一场的嘉宾之后就躲去了其他栏目组的休息室,直到接近中午了才偷偷地溜去餐厅。我没有坐电梯,因为我十分担心会遇见那种跟她堵在5平米的狭小空间里相顾无言的情形。
    然而,我还是没能避免这种尴尬的会面。我推开那扇门的一刹那,下意识地想要逃走,可是在那之前,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就朝我望了过来。他们正跟王洁一起坐在我脚下的楼梯上,手里都拿着一只干干的面包。他们羞怯腼腆的目光让我也不自在了起来。
    我走过去向他们摆了摆手,他们没有任何反应。我只好又问了句:“你们的午餐就是白水面包吗?”
    王洁这才笑了一声说:“你们电视台每天要接待那么多大来宾,我们就不给你们添麻烦了。”
    我明白她的弦外之音,便说:“栏目组最近有点忙,工作难免有些疏忽,你不要介意,我这就带你们去餐厅。”
    “不用了,我们吃这个凑合一下就行了。”她说。
    “孩子们正在长身体,午餐还是吃的营养一些吧。”我过去拉起一个孩子的手说。
    那男孩怯怯地看了我一眼,又回过头去不知所措地看着王洁。王洁冷淡地说了句“那就麻烦你们了”便跟着我去了餐厅。
    下午,王洁和孩子们的录影被排到了最后,她走进演播厅时脸色不是很好。我想到她和那些孩子今天受到的冷落,心里莫名地有些愧疚,便在录影时有意地帮她多宣传了几次她最近发起的那个公益教育项目。后来到了答题环节,我也是频频地向她提示和放水,因她说这些孩子从来没有见过大海,所以她想通过这个答题节目拿到旅行大奖,寒假时带孩子们去看海。
    在我的诸多帮助之下,王洁的答题十分顺利,最后也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旅行大奖。男主持宣布她赢下了海岛7日游时,她脸上终于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我想她对我还是多少有些感激的,因为她从答题席走下来时轻轻地碰了下我的手臂。我于是也友好地拉着她走到舞台中央答谢观众,鸣谢赞助商。
    可是我很快便发现,我似乎误解了她的笑容,也误解了她那无意之中的小动作。录制刚一结束,她就匆匆地离开了演播厅,没有跟我说一句谢谢,或者任何一句话。如果不是我意外地在电视台门口遇见了她,我想她甚至不会跟我说再见。
    我遇见她时,她正在等一个没有归队的孩子,而我正在等杨康来接我。气氛多少有些尴尬。
    “今天下午你一直在帮我吧。”她突然开口说。
    我不置可否地笑笑。我以为她会跟我道谢,不想她却接着说道:“其实,你不用再觉得良心不安了,已经两年了,我和李伟早就不在意那件事了。”
    我有些惊讶地转过身去:她认为我是在补偿他们?
    “说实话,在来这里之前,我们根本就没看过你的节目,也没在网上搜索过你的新闻。你对我们来说早就是个陌生人了。所以,你为我们做这些事没有任何的意义,也不能改变你所做过的事情。”她看了我一眼说,“还不如像我们一样索性忘了那件事。”
    我愣愣地看着她。那辆法拉利终于出现在电视台门口,杨康停好了车,取下车钥匙,快步向台阶之上走来。
    王洁从鼻子里嗤笑一声,回头对我说:“恭喜你啊,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一个男孩从我们身后的大厅里跑了出来。在我有时间想明白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之前,王洁就带着那些孩子离开了。
    我大约沉默了20分钟。杨康问我是不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我没做声。他又问我晚上吃什么,我依旧默然地看着车窗外倒退的街景,没有理他。
    他终于也有些不悦了:“喂,你是怎么回事啊?有什么事就说出来啊。问你又不说,又要给别人脸色。”
    我想了想说:“把车停下。”
    “你要干嘛?”
    “你把车停下,我有事。”
    他皱了皱眉头,缓缓地把车停在了路边。我走下车去,从手提包里拿出手机按下了一个号码。电话接通的时候,我没有等那边的人说什么,便对着话筒大声说道:
    “我的脚受伤了,我男朋友来接我下班有什么问题吗?我的衣服、鞋子、手提包都是我用自己的工资卡买的;我现在的职位是我熬夜剪了无数次片子,冒着风雨拍了无数次外景之后才得到的;我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我通过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