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核武皇帝 >

第359部分

核武皇帝-第359部分

小说: 核武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速战列舰,真正有资格称之为高速战列舰的有金刚、伊势、长门、纪伊四级,总计10艘主力战列舰。

    纪伊级战列舰属于长门级战列舰与大和级战列舰之间的过渡舰型,起初这一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在华盛顿海军公约签署之后就被取消,但为了同中国海军造舰计划竞争,1935年12月就秘密开始建造,第一艘在1937年7月份服役,第二艘也在近期服役。

    因为海军经费被帝国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大幅度牵扯,日本并未能在航空母舰的建造上同帝国保持相等的竞赛,目前现役的海军航母总计5艘,除了苍龙号和凤翔号,其余都是临时改装和改变建造计划而建造的航母。

    战列舰的竞赛非常耗钱,为了对应中国海军临时增加的战列舰建造计划而增加了两艘纪伊级,直接将其他海军经费消耗掉。

    在此之前,中日海军也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巡洋舰竞赛,对于日本经济的损伤是非常厉害的,同时使得日本明显处于海军强而陆军和空军都明显弱小的状况,而日本的工业主体投资也几乎都集中在重工业和军工业,整个国家经济被长期的军备竞赛拉扯的彻底畸形。

    至此时,中国海军在战列舰领域拥有震旦级、青州级、豫州级、凉州级、皇帝级五级别的战列舰,凉州级战列舰和后来改变成皇帝级的雍州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在1935年就完全公开,也是帝国明显要拉扯日本再次在海军战列舰进行竞赛的策略,最终在帝国确定建造四艘凉州级和四艘皇帝级高速战列舰的同时。日本也临时增加建造4艘纪伊级和4艘大和级战列舰的规划。

    日本和中国搞海军竞赛很吃亏,帝国在1935年至1937年建造了8艘战列舰,4艘凉州级战列舰和一艘皇帝级战列舰是帝国海军的订单。而其余3艘分别出口到伊朗、泰国、巴西,在帝国4艘凉州级战列舰同时服役之时,日本卯足全国之力也只是完成了两艘纪伊级战列舰的建造。

    即便如此,帝国仍然拥有足够的余力新建两艘航母和多艘护航巡洋舰。双方的军舰建造实力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帝国海军现在拥有4艘震旦级、2艘青州级、4艘豫州级、4艘凉州级战列舰,震旦级属于无畏舰水平,而此后建造10艘战列舰都属于高速战列舰。

    相比日本海军过去不断拆毁的旧舰。帝国海军起步虽然较晚,却是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和德国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基础上起步,直接吸收了当时英德两国的战列舰建造的技术和设计经验,而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也保持了较高的设计裕度空间保证后续的升级,这使得帝国在战列舰上的每一分钱的投入都很值。

    帝国最早在一战时期建造的4艘震旦级战列舰在经过现代化的改造升级后,反而因为吨位较低,拥有更为灵活的作战特点。也是在中日海洋线之间最活跃的四艘军舰。

    从豫州级开始,帝国就已经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在整体建造水平和防御装甲的锻造上拥有更为充裕的实力。

    在战列舰的对比上,依靠强大的舰船建造实力,帝国海军战列舰的总体实力第一次超越日本海军。帝国海军拥有14艘战列舰,而日本海军则只有11艘,但是日本海军采取“虽然数量跟不上,可每一艘都当是精锐”的政策,它的平均单艘的标准排水量吨位都要更高,双方的海军排水量总吨位差别并不大。

    以最新的凉州级和纪伊级对比,凉州级的单艘标准排水量是3。95万英吨,而纪伊级的单艘标准排水量是4。26万英吨。

    在航母领域,日本海军5艘,中国海军7艘,表面上差距不大,但是帝国7艘航母都是较为成熟的航母,不仅从一开始就是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在此之前还经过了两艘航母试验舰的充分实验,在第一艘镇远号航母之外,其余4艘是东北级航母,2艘是远东级航母,远东级两艘航母是在东北级航母基础上再次改进设计的新型号。

    在东非战争期间,2艘东北级航母和镇远号航母都抵达了印度洋海域参战,虽然未有真正意义上的海战,但从远距离的航海测验中,已经证明同级别航母担任护航航母是合适的,镇远号的航母担任护航航母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按照帝国海军的规划,东北级航母和远东级航母都属于主力航母,在和平时期相互扮演护航航母的角色,而在战争时期则大量建造中轻型护航航母。

    两者的差别只有一点,那就是前者以战斗机、鱼雷轰炸机为主,攻击机和侦察机为辅助,而后者则是以战斗机为主,以侦察机为辅。

    帝国海军在设计上同美国不同,帝国海军的护航航母也没有大量的舰炮,大部分的火炮防空和炮击工作都由护航巡洋舰负责。

    经过从1935年到1937年的突击、突然的大规模造舰,帝国海军在1937年底第一次超越了日本海军,而在这时,中日海战就将必然爆发。

    和日本军部的想打不敢打不同,帝国中央军部不仅想打,而且非常之敢打,只要海军的差距弥补掉,那就随时都可以打。

    海军参谋部将最新的双方军舰规模报告都交给在座的9位最高决策者,宋彪没有细看,因为他已经看的太多了,只等顾维钧等人大致看完,他就和大家询问道:“关于在近期彻底消灭日本海军的事,大家现在意下如何?”

    诸位大体看完海军参谋部和军情部提交的新报告后。谁也没有急于回答皇帝的询问,而是都看向顾维钧。

    中央军部这边的态度那是不用问的,空军和陆军等着这一天已经等了十几年。就等海军这边准备好而已,陆军参谋总长傅良佐早就说过——“即便不用海军参战,我们也可以轻松击溃日军,只是海军不能战胜日军。这场战争就永远没有意义,因为真正的意义只是要回报当年甲午之仇”。

    中国海军一天打不掉日本海军,一天就不自称是亚洲海军霸主。没有这个位置,哪怕总吨位和英美平等,在实际的世界海军地位上还是矮英美一等。

    哪怕不是海军的人,身为中**人,谁也不愿意让如此强大的帝国当一个海军二流国。

    此时的海军参谋总长是刚接替陈厚甫的陈季良,他当然很想立刻开战,即便现在没有战机。可只要帝国改变朝鲜政策,从过去的二分天下改变为“以推动朝鲜的方式,彻底排除日本在亚洲的影响力”,中日之战就是迫在眉睫的之事,根本避无可避。除非帝国愿意在最后关口再次向日本作出退让姿态。

    不可能。

    陈季良就看顾维钧。

    打不打是中央军部能决定的事,可给不给军费就是中央内阁说了算的事。

    虽然军部主动挑衅战争之后,内阁还是会被迫的拨付军费,但这总是伤和气的,而且在后面临时增加军费拨款,远不如提前拨付巨额军费用于更积极和更强势的备战。

    顾维钧这下就有点尴尬了,他本来还挺高兴,因为皇帝和中央国防委员会终于在这种国防大事上要听听内阁的声音,可没有想到,让他过来就是要他付账的。

    皇帝看似中立的阖着眼帘,闭目静思,可那态度还不明显吗?

    一如既往,皇帝还是军部最大的支持者。

    顾维钧早就看穿了,其实中日都是军国主义,只是中国有皇帝镇压着军部,以及中国人没有日本那么极端,军部还不至于和内阁对着干,更不会派人暗杀内阁罢了。

    稍加思量,顾维钧和最好说话的蒋方震询问道:“蒋总参谋长,您估计和日本开战的话,大约要开销多少?”

    蒋方震呵呵笑了一声,同顾维钧答道:“总理,这恐怕不是多少钱能核算的吧?战争的目标是要战胜对手,而战争的本质永远都是遏制对手,而非消灭对手,我们不可能消灭敌人的整个民族和国家,但我们可以消灭他们的军队,保障国家的利益,瓦解敌人的竞争。中日之间的竞争已经延续的太久,而世界目前的情况又过于复杂,如果我们现在持有优势的时候不主动出击,万一等到中国和苏联阵营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日本在我们背后插上一刀,让我们腹背受敌,我们的情况就会非常的复杂。同样的,如果我们提前消灭日本海军,打掉他们的战争实力,苏联就不敢贸然继续向中亚渗透,我们没有苏日的牵制,才能进一步逼迫英法等国,实现亚洲的去殖民化。所以,消灭日本的威胁和他们对我们的牵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事,也是打破目前国际世界乱局最重要的一步棋,只要这一局棋下好了,其他的问题就将应势而解。换而言之,花再多的钱也是值得的。”

    顾维钧只能是很严肃的感叹道:“蒋总参谋长,您这番话说的很有道理,我也信服,只是政府这几年的开销实在是太大,加上在西班牙内战和东非战争的消耗,我们今年中央财政的赤字幅度已经达到十亿中圆的规模,前所未有啊,哪怕这场战争必须要打,也必定要打,但能否再等两年,军部这边也准备的更充分一点?”

    蒋方震答道:“总理,我们理解中央内阁的困难,但是历史没有如果,机遇稍纵即逝,现在的国际局势如此复杂,我们结束了东非战争,正是大张旗鼓搞去殖民化的好时刻,现在宣布支持朝鲜去殖民化,到中日战争爆发,我预估还会有半年的时间。假如我们有意的拖延。再拖延下去也未必就是好事,而且再等两年,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就将服役。情况会更复杂。”

    顾维钧不置可否。

    他心中其实很清楚一旦军部和皇帝决定在这个时机消灭日本海军,内阁根本不可能做任何的扭转,在这种事情上,内阁完全没有决定权。

    事已至此。他还能说什么呢?

    想到这里,顾维钧索性不再反对此事,直截了当的和蒋方震道:“总参谋长。您给一个痛快话,大致要多少新增军费预算?”

    蒋方震一口咬定道:“最少70亿中圆。”

    顾维钧追问道:“军部盈余的信托资产多少?能够自筹多少?”

    蒋方震道:“自筹几亿没有问题,多了是肯定做不到的。”

    顾维钧感叹一声,他就知道中央军部还是舍不得花自己的小金库,但也只能答应军部的要求,道:“中央财政会在明年预算中增加20亿左右的额外空余,余下45亿通过发行专项战争公债。1/3由四大信托公司和央行直接购入,其余在国内和海外筹集,如果筹集不利则继续由四大信托公司购入。”

    蒋方震不说话,他其实明白中央财政这些年也不如以前宽裕,自从汇率提高以来。中央财政一直维持着较多的税收减免政策,加上基建投入的规模扩大,中央财政已经连续三年赤字,原本倒是有望在明年扭转这一局势。

    至于顾维钧所怀疑的中央军部的小金库,那真是冤枉了蒋方震,这些年间,各种军费预算的剩余和往年由中央信托、中华信托公司投资在海内外的军部剩余军费加起来,确实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但这个小金库实际上一直是内廷和中央保密局直接负责,中央军部真的并无调用之实权。

    核武器、涡喷、涡扇、涡桨、涡轴、mbt、大型喷射飞机、航母动力系统、蒸汽弹射器、雷达……这些研究项目都是巨额的开支,因为保密级别过高,不能走国会和中央内阁拨款这条路,大部分的开支都靠军部的小金库支撑,到如今,小金库里剩下来的费用真的不多了。

    直到这时,宋彪才睁开眼同顾维钧、蒋方震等人补充道:“其实这仗也未必就能打的起来,我们的第一目标是要推行朝鲜的去殖民化,通过去殖民化控制整个朝鲜,将朝鲜纳入亚盟范围,籍此能让空军直接威胁整个日本。按照我们的预估,日本肯定不能接受这种情况,以现在空军的作战范围来看,只要我们控制了整个朝鲜,空军就能威胁整个日本的西部本土。只要日本不接受,战争就不可避免的一定会到来,如果开战,我们就可以实现第二目标,那就消灭日本海军,收回琉球群岛,在南北两面彻底夹击日本。小打小闹没意思,要打就要将日本打的不能翻身。可日本也不笨,他们很清楚现在打不过我们,与其和我们正面较量,不如坐等我们和苏联的矛盾爆发。中苏之间也是一样,要么不打,要打就是全面战争,只是现阶段还看不出中苏爆发战争的可能。我们也必须考虑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苏联会不会乘机派出军队威胁我们的后方?”

    宋彪也是欲言又止。

    他的话只说了一半,对于这场战争,他的意见其实是比较保留的,更多还是蒋方震的意见。

    蒋方震的观点是这两年间,德意日关系日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