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核武皇帝 >

第384部分

核武皇帝-第384部分

小说: 核武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堡垒,而是保障地面通行的稳定,以及保障整个机械化兵团前进过程中的链式结构。

    以主战坦克为前锋,中型、轻型坦克为左右两翼和中间部队,保护步兵战车、履带输送车、机械化辎重部队、自行火炮的随军前进。

    在坦克部队的突进过程中,步兵不是围绕坦克进攻敌军,而是要围绕步兵战车前进,这也是帝国陆军多次演练后的结论,因为坦克在前,吸引到的攻击最多,即便坦克本身没有受到威胁,周边士兵的损伤率也会很高。

    此外,坦克在实际作战过程中绝对不能停,一定要尽可能的高速前进,停下来就容易遭到单兵反坦克武器的袭击,所以才一定需要步兵战车的协同作战,适当的时候要用步兵保护坦克,而不是用坦克保护步兵。

    这一点对正在发展机械化变革的美军、德军和苏联陆军而言,可能都还是没有完善的一些机械化变革的细节。

    细节决定命运。

    日军为了对付中国的坦克部队和钢铁洪流而制定各种单兵反坦克作战计划,在帝国已经成熟的机械化作战理论和体系面前,根本无法起到任何作用。

    日本吃一篑当长一智,中华帝国不是不喜欢打你,而是要打就将你打得像死狗一样不能动弹。

    帝国的军事变革、理论体系和军事装备的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了日军所能承受的范围,帝国不动则已,一展开全面的大反攻,日军就脆弱的像一层烂泥,在半个小时内就被帝国两个装甲师主力部队撕开一道三十公里长的防线裂口。

    裂口一旦撕开,帝国陆军的全部作战实力就发挥出来,坦克负责突破,火炮负责围歼,步兵负责保护坦克和火炮,清理战场,协同作战,这样特殊而成熟的体系让日军根本无力抵挡。

    帝国海军中央航母联合舰队也抵达仁川港周边海域,派遣舰载机群对仁川港内的军舰和驻防部队实施攻击,同时也派遣部队纵深袭击日军的空军基地,遏制日本空军。

    帝国空军则派遣更具优势的攻击机群,低空对日军的后方阵地、炮兵阵地实施更为快速的打击。

    这种三军联合攻势每年都会在山东日照举行一次,每一个进攻的细节都被研讨和验证过无数次,第一次遭遇这种复杂体系进攻的日军就像是被打成了筛子,在松井石根看来已经是铁板一样坚固完善的日军防御线,根本无法有效抵御东北国防军的进攻。

    不可否认,日军的下层官兵还是很勇敢,很优秀,可这真的不是士兵和下层官兵的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

    虽然日军大本营已经通过昭和天皇签署了新的命令,允许松井石根对“支那人使用化学武器”,但这么快的迅速溃败让松井石根来不及使用化学武器。

    中国陆军的钢铁洪流在朝鲜东部的部分战场是无敌的,这种一瞬间迸发出来的力量让松井石根完全无法理解,在他想不明白之前,中国陆军的坦克旅已经攻入了东亚派遣军的汉城指挥部。(未完待续。)

第298章 不可接受的调停

    汉城攻势的顺利是建立帝国长达十二年的大机械化变革的持续努力之上。

    日军溃败不是因为他们的下层官兵不勇敢,而是上层的僵化和保守,以及他们的自以为是,自以为凭借单兵手段和士兵的勇敢就能打破装甲部队的种种离奇的方法,在战争中基本都被证明缺乏实际价值,少数如粘式炸弹的办法固然有一定的效果,想要对付几千辆坦克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帝国陆军从上午7点发起总攻,下午三时就已经击溃了日军在汉城的整条防线,海军航空联合舰队也击沉了那两艘一直躲在仁川港而无法突围的金刚级战列舰——金刚号是被低空鱼雷击沉,雾岛号因为此前在反复的突围中已经搁浅,最后被日军自己在战役中炸毁。

    两天后,东北国防军在空军攻击机群和陆军钢铁洪流的联合推进下,一路进攻到朝鲜清州。

    1940年1月25日,东北国防军攻占罗州和朝鲜海南郡,成功实现了同南方济州防线相连接的战略任务,在骊州、忠州、清州、大田、全州、谷城整条防线上同日军进入二次对峙的状态,沿着这条防线继续向东就是日军所控制的朝鲜山地区域。

    消息传回国内,举国振奋,在所有国人看来这场战争就将正式的结束,长达一个世纪的中日恩怨也将彻底划上句话,甲午战争的仇报了,日俄战争的仇报了,旅顺大屠杀的仇报了,关东大地震后日军乘乱杀戮东京八千华人的仇也报了。

    即便是一贯认为日军作战实力不容小视的副总参谋长傅良佐也宣称战争即将结束,日本除了投降之外别无他法,中央军部和内阁多是如此判断,唯有皇帝依旧断定中日之战最为艰难的时刻并未到来。

    汉城攻势结束后。东北国防军按照作战规划在朝鲜半岛休整,进行更大规模的轻机械化转变,为后续攻占整个朝鲜半岛和攻入日本本土做准备。中日之战的焦点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海军和海军陆战部队在陆军、空军的支援下继续沿着琉球群岛向日本本土进攻,在太平洋战区,帝国国防军也掀起了大规模的攻势。计划在1940年6月之前全部占领日军在太平洋和海外的殖民地。

    汉城攻势结束后,日本国内谋求谈和的力量激增,新上任的近卫文麿首相也派遣外相广田弘毅前往美国华盛顿。希望说服美国干涉中日战争,为中日两国协调谈判,而美国也非常有这方面的意图,因为中日战争不仅严重影响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利益,考虑日本海军已经基本被消除,美国也不希望中国继续以战争为由扩张海军,更不希望中国彻底消灭日本的牵制作用。使得中国独自霸占整个西太平洋。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整体上是比较亲华的美国总统,正是他在任内取缔了美国排华法案,并要求国会就排华法案向中国致歉,但是没有任何态度和个人的倾向能高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在同日本外相广田弘毅见面后,富兰克林。罗斯福不仅亲自写信给华皇。劝说中日两国停战,也派遣副总统约翰。加纳担任特使访问北京,希望在菲律宾的马尼拉主持协调谈判。

    ……

    罗斯福总统的亲笔信是由美国副总统约翰。加纳带到了中央内阁,由中央内阁总理大臣顾维钧代为转交,而华皇本人并未接见约翰。加纳。

    在汉城攻势结束之后,中国刚从前面的相持阶段进入一个全面的反攻阶段,中央军部的工作非常多,自日本开始谋划偷袭三都澳海军基地开始,宋皇帝就一改此前的惯例,每天都在中央宫的办公厅里处理公务,领导中央国防军事委员会布置这场第三次中日战争的大战略和大规划。

    这天下午,他召开了一个中军委例会,同蒋方震、陈厚甫、傅良佐、陈季良、陈其采等人就下阶段的战略布局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也利用这个机会批评了中央军部之中近期蔓延的乐观情绪。

    会议结束后,宋彪单独将陈厚甫留下来,同他单独讨论近期即将发起的琉球战役。

    日本海军和空军损伤严重,但是日本依然拥有数量较多的潜艇部队,得益于从德国交换和秘密引入的技术,这些日本潜艇的水平并不可小视,随着日军逐渐丧失正面进攻的能力,转入全面防守阶段,用潜艇袭击中国沿海商船已经成为日本唯一而有限的打击手段。

    为了有效遏制日本的潜艇进攻,除了派遣更多的潜艇反制日本外,帝国在环日本海域建立起全面的潜艇侦查网,极力封锁日军的潜艇战术,虽然声纳系统已经研制成功,但在这一时期,对付潜艇战术最佳的方式还是24小时不间断的空中巡逻。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帝国海军增加了35艘反潜驱逐舰,大规模的加强对日军潜艇部队的侦查,海军和空军总计有1400架虎鲨战斗机和其他的巡逻机、侦察机、水上飞机用于监察日军潜艇。

    这样还不足以彻底扼杀日本的潜艇战术,想要彻底打掉日本的潜艇部队,并且对日本本土发起全面进攻,就一定要占领琉球群岛,只是到目前为主,宋彪还是没有批准联合参谋总部和海军参谋部提交的那几份方案。

    其他国防常委离开后,陈厚甫作为国防部长和前海军参谋总长,留下来向皇帝汇报日本潜艇部队的最新情况,同时也要提出新的作战规划报告。

    大家都很急切,因为琉球战役已经准备了半年之久,现在一切都准备就绪,只是皇帝迟迟不批准作战计划。

    在过去的两个星期里,陈厚甫亲自上阵,同蒋方震等人一起思索了一个新的方案,并将这个方案呈报给皇帝,在此之前,他就日本潜艇部队的威胁做了一番新的判断。判断的结果是日本潜艇部队的威胁可能不如最初预想的那么大。

    他的判断急于三个因素,一、日本虽然拥有较多的潜艇武装和良好的潜艇技术积累,但是日本直到目前还缺乏合适的潜艇作战理论和战术。其战术主导思想依然显得过于混乱,不能集中思路,也无法产生集中的威胁;二、帝国港口的众多和航线的分散使得日本潜艇部队缺乏有效而集中的打击范围;三、帝国反潜部队的扩大迅速,有效的遏制了日本潜艇部队在帝国近海的活动空间。同时,帝国近海的大陆架过宽,不适合潜艇的近距离伏击作战。

    帝国的渤海和黄海平均深度只有18米至44米。这种浅海构造对日本海军作战有着极大的制约,而帝国在东海投入的反潜压力,以及在东海更为分散的航线使得日本极难进行潜艇的伏击作战。

    这是专家的观点。

    宋彪没有必要去怀疑,近半年的事实也证明最初对日本潜艇部队的担忧有点太过严重,现在看来,日本潜艇部队对中国海洋航运的破坏力并不大。

    不过,对于海军参谋部和联合参谋部提交的新的琉球作战计划。宋彪依然不能感到满意,只是他自己也缺乏很适合的新想法。

    按照道理,在日本已经缺乏海军的情况下,帝国想要对琉球群岛发动全面的进攻并不难,难处在于如何才能更有的进攻。并且遏制日本的反击。

    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登陆作战的规划,二是登陆之后的占领战术的规划。

    战争是一个非常细致的工作,它并不是简单的派几万人持着步枪杀上岛屿即可,它需要考虑清楚的问题很多,首先是决定战术上的总规划,究竟是线式进攻,还是蛙跳式的攻其要害;其次是要确定登陆作战的战术,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部队都要负责哪些领域的工作;此外还要确定新的装备,新的战术,用最合适的装备组织最合适的战术,以最有效的方式消灭对手。

    具体到琉球群岛的攻势中,实际上就要分解成两种战争规划,一种是岛屿登陆作战,另一种是山地雨林作战。

    对宋彪来说,真正让他难以抉择的是如何确定琉球的地位问题,在朝鲜半岛,帝国很早就扶持了北方自由政府,随着帝国的进攻,北朝鲜政府也在收复失地,对恢复自由的朝鲜民主共和国的领土实施正式的国家管辖,而帝**部只需要同这个北朝鲜政府保持联系和配合,即可基本保证朝鲜环境的稳定,不会陷入四面为敌和攻入敌国腹地的那种困难局面。

    虽然日本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努力的挑拨中国和朝鲜之间的关系,在中朝两国民众之间挑拨离间,造谣生事,但就现阶段的总结来看,朝鲜民众总体还是支持中**队,并且组织了朝鲜民主国防军和南方游击队配合中**队作战。

    为了争取朝鲜政府和民众的绝对支持,顾维钧总理已经亲自访问平壤,同朝鲜民主共和国总统李庆勋签署了新的《中朝友好互惠协约》,自行取缔在朝鲜的殖民地特权及其他特权,帮助朝鲜成为独立自由的民主政府,而朝鲜也正式成为亚洲合作同盟的准成员国。

    琉球怎么办?

    重新建立新的琉球王国,还是将琉球纳入台湾省,或者是成立新的海外省,琉球群岛上的土著和大量的日本人该如何处理?

    这些都是宋彪难以决策的地方。

    如果要将琉球纳入台湾省,或者是成立新的省,这就意味岛上的日本人都是交战方,帝国武装需要有效的保证这些日本人都不会对军队构成任何威胁,简而言之就是一路杀过去,一直杀到日本本土。

    在听完陈厚甫的汇报后,宋彪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

    大约又思索了十多分钟,他才和陈厚甫提议道:“是否考虑直接跳过冲绳大岛,优先进攻奄美岛,切断日军同冲绳驻军的联系。”

    陈厚甫想了想,答道:“这样的方案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