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核武皇帝 >

第81部分

核武皇帝-第81部分

小说: 核武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山岩从倒幕战争一直打到了今天,前后四十年的军旅生涯让他积累了非常丰厚的战场经验,即便没有任何可参考的情报,他也知道敌军的规模绝对不小,对方过来的两个旅都是没有辎重和后勤部队的,行军帐篷等等都没有带,这就说明后面还有大部队,眼前这些只是先锋部队。

    其实大山岩在辽阳的兵力并不少,他原先有三个后备旅团和12个总兵站步兵大队,只是后备第13旅团布防在辽中县,后备第14旅团在灯塔县一带,四个总兵站步兵大队是填补到第五师团,在本溪一带冒充第五师团的编制,在鞍山的粮库中心和转运站保留了两个步兵大队。

    即便如此,大山岩在辽阳还是有一个后备第1旅团和6个步兵大队,加上两个近卫步兵大队,以及十多个总务库运输大队,包括本部的参谋军官、通信兵、后勤兵……他在辽阳县城至少有两万兵力可用。

    人算不如天算,这一仗打到天亮之前。等大山岩知道对手有两个旅团的规模,而且只是俄军这支主力部队的一部分时,他已经连续折损了四个步兵联队的兵力。…;

    加上主要的阵地炮台都已经丢失。大山岩最好的选择就是撤退,可他没有办法撤退。

    辽阳距离日本满洲军的第一、二、三、四、五军都只有二十公里到六十公里的距离,防线坚固,自然是最佳的物资集中和运输中心。也是本部指挥所在地和情报中心。

    辽阳丢了,这仗就没有办法打下去了。

    大山岩只能死守,让参谋长儿玉源太郎亲自带队从西侧突击出去,先去将驻守在灯塔铁路站一带的后备第14旅团调回来,此后在通知沙河地区的日军第四军野津贯道部。着手调整整个大会战的战术。

    他们的对手毕竟是布鲁西洛夫上校这种级别,在开始着手巷战的同时,布鲁西洛夫上校就同时派出十多个骑兵连在辽阳县城的北侧和西侧巡逻戒备,抢攻日军在辽阳县四周的据点,试图组织日军突围。

    儿玉源太郎在遭遇阻截之后,重新抽调了仅有的两个骑兵连又冲击了一次,这才冲了出去,但被俄军的两个骑兵连追着。一路只能向辽中县而去。远离了目标。

    包括大山岩派出的其他几股联络部队,实际上也都不太顺利,因为布鲁西洛夫上校又将薛长庆带着两个运输营在北侧和南侧增加封锁,争夺日军在周边的据点。

    对于这些情况,宋彪只能从布鲁西洛夫上校那边知道一部分,他不知道儿玉源太郎已经在天亮之前突出重围。也不知道大山岩还在县城里指挥战斗,以及销毁各种情报资料。

    布鲁西洛夫上校也不知道。

    战争就是这样。如果没有足够的情报,双方就像是两个瞎子在打架。连对方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通过布鲁西洛夫上校的回信,宋彪知道的信息并不多,但他确信日军肯定会在最快的时间反攻辽阳。辽阳不仅是日军的指挥、情报、运输、物资中心,还是日军二十七万将士的后撤必经之路,一旦辽阳失守,最终还没有夺回来,日本陆军的这二十七万精锐就真的再也无法返回日本了。

    宋彪就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日军的五个军在前线能携带多少物资,多少粮食、弹药、炮弹?辽阳的地理位置、周边防御态势,以及距离前线只有二十到六十公里的特点决定了它就是物资集散中心。

    日军在海军胜利之前难道就能未卜先知吗?

    大山岩肯定要预防日本海军战败的情况发生,他必须大规模囤积足够的军事物资,特别是粮食和弹药,就以军饷为例子,为了吸引日本最优秀的青年参军,日本一贯采取非常强势的优军政策,日军士兵在战时的津贴很高,甚至比俄军还要高出很多,平均每个日军士兵的战时津贴在日俄战争时期就有每月45日圆的标准。

    日本在整个日俄战争中光是日军的军饷、津贴等开支就高达两亿日圆,这里面还不包括日军的伤残、抚恤津贴,这场仗打完之后,日本的总军费实际上高达14亿日元,为此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去还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才还清。

    宋彪来推断的话,辽阳的日军总部目前至少有三千多万日圆的军饷津贴储备,军粮呢,至少要能撑三个月吧,难道一战打败的话,后面就要全部缴械投降吗,就不吃粮食了吗?

    按照日军每个士兵正常的每月13。5公斤米粮计算,光是粮食就要有1100万公斤的储备,否则这仗是没法打的,这么多粮食不可能是士兵都背在身上,各军在前线储备量也有限,至少有一半的粮食还是在辽阳和鞍山一带。

    所以日军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夺回辽阳,他们丢不起,这一丢就直接等死了。

    既然想清楚了这一点,后面还有什么可疑虑的?

    事已至此,如今之计唯有和日军在辽阳城决一死战,以四万之力抵挡日军一到两个军的强攻,再多也不可能,日军毕竟要挡着俄军的反扑,难道真当俄国远东军的那四十万持枪农民是吃干饭的吗?

    简而言之,宋彪虽然还不清楚辽阳之地到底都是什么样的情况,也不知道大山岩和儿玉源太郎下落如何,更不知道日军在辽阳县城还有多少人,但他清楚一点,只要他在辽阳挡住日军三到四个师团的进攻,日军这二十七万举国之精锐就撂在这里了。

    也许要不了多久,日俄双方就会彻底陷入“日本无陆军,俄国无海军”的尴尬局面,而这种局面对中国而言恰恰是最有利的。

    宋彪心中已然是一片明亮。

    他将布鲁西洛夫上校的这封俄文汇报折叠起来,从这一刻开始,他已下定决心和日军在辽阳拼出一个血红的明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九十章 奇袭辽阳(二)

    宋彪立刻下令全军加快行军,并且亲自率领张亚虎的满洲第2步兵团和手中最为精锐的西伯利亚第7步兵团,急行军抵达辽阳县城参加战斗。

    刚到了辽阳县,宋彪便见到了正在指挥部队强攻县城的马尔托斯中校,两个步兵团的兵力浩浩荡荡的跟着宋彪一同前来,见到这一幕,马尔托斯中校颇为高兴,他立刻上前和马背上的宋彪敬礼道:“指挥官阁下,我军已经夺取了日军的参谋指挥本部和东南部的县城区,日军目前大约还有不足一万人规模的部队,分散在龙鼎山西侧防线和首山防线,以及县城西侧和敌军物资总站南大营区域。”

    宋彪匆匆下马,和马尔托斯中校吩咐道:“有地图吗?”

    马尔托斯中校急忙从随身的地图包里掏出一份折叠地图,打开来后指给宋彪看到:“指挥官阁下,我建议您派遣部队尽快夺取首山防线,此后就能夺取日军南大营防区,南大营位于县城西南城外,此前是清军驻军地,后来由我军改建为物资库区,当时修建了大量的库房,日军占领辽阳之后继续沿用了我军的布置,将南大营作为物资总站,并在这里部署了大约六个营兵力的总务站后勤大队,具备一定规模的重火力,我军远东第,步兵团试图在夜间强攻未能获胜。”

    宋彪仔细看了一遍,问马尔托斯中校道:“日军目前还有多少战斗部队,具体分布的情况清楚吗?”

    马尔托斯中校指着地图上首山防线道:“这个地区仍保留了一个日军步兵联队的规模,应该是原后备第,旅团的剩余兵力。日军目前聚集在县城内的兵力主要是六到八个总兵站步兵大队,以及他们的参谋军官和其他的非战斗部队,除此之外,日军在城北的望水台防区和城西的柳木岭防区仍有多支部队,据布鲁西洛夫上校的骑兵连试探攻击和侦察来的情报估计,日军在这一地区也有一个步兵联队规模的兵力,大约三千人左右现在可能正在不断抽调到南大营和首山防线补防。”

    宋彪看着地图思量片刻,随即就将张亚虎和西伯利亚第7步兵团的涅兹纳莫夫少校喊了过来,短暂商议后,就同马尔托斯中校设计了一个新的战术。

    马尔托斯中校继续指挥部队攻击首山防线,而宋彪则亲自带队沿着县城南侧郊区向前攻击,直接进攻南大营,并派遣一个团强攻首山东北侧阵地,和马尔托斯中校两线并进。

    做出合理的决定后,宋彪立刻率兵突击此时战况正是最为混乱的时刻,日军在县城南侧郊区的几个哨点都还有一些兵力未被抽调走,但加起来也不过一个营的规模。

    宋彪将战斗力最为精锐的西伯利亚第7步兵团派在前面,迅速拔掉了这个哨点,一路直扑辽阳县城西南角的南大营。

    距离南大营还有一公里远就已经见识到了这个物资总站的规模到底有多庞大整个大菩位于县城城墙西南角的西侧六百米外,由于首山防线的规模庞大正好一段延伸到县城附近相距南大营最近的高地只有叨米的距离。

    在整体规模上,这个南大营占地大约三百五十亩左右,外围有几乎等同县城的青砖水泥城墙,四周密布着铁丝网和警戒哨塔,大约有一百多个物资仓库。

    宋彪断定,日军在整个前线的物资储备不可能都放在南大营但这个南大营至少也得占据一半,所以日军宁可辽阳县城失守,也不能弃守此地。…;

    夺取了这个南大营,日军这一战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宋彪当机立断亲自带领陈武的满洲第3步兵团上前夺取前哨战,而西伯利亚第7步兵团则负责强攻首山防线只有将首山防线夺下来,他才能将几个步兵团的兵力都抽过来强攻这个南大营。

    在南大营驻守的兵力都是日本满洲军总务站步兵大队和运输大队,大约有六个大队,规模相当于两个步兵团,虽然缺乏重火力,但他们占据着城防和防线优势,想要冒险强冲一定会遭遇到比较大的伤亡。

    考虑后面还有更大规模的拉锯战和坚守战,宋彪希望能尽量的节省兵力,他在附近找不到高点,只能抢先占据数十栋废弃民宅作为临时据点,先用手中的迫击炮攻击对手的墙头,并用较多的两侧射击拖延住对手,不让南大营出兵支援首山防线。

    宋彪对自己的这些俄国将领和他亲自督练出来的新满洲步兵师很有信心,这些将领大多都是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和俄军参谋部挑选出来的中青年骨干,平时表现都很不错。

    比如说涅兹纳莫夫少校,此人在十月革命之前已经是少将,在苏联早期作为当时最主要的军事理论家,奠定了整个苏俄红军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因为他虽然有才华,能在苏联红军中任职,却不可能有机会带军作战,只好将精力都用于军事理论的研究。

    这也是军人的一种悲剧吧。

    不管怎么说,亚历山德罗维奇,涅兹纳莫夫少校在三个西伯利亚步兵团指挥官中的表现是最为优秀的,并且要远高于其他人,宋彪试图将多个步兵团的精锐聚集在一起训练出一个能够有效执行胡蒂尔战术攻击的步兵团时,他首先就选择了这位异常精明和敏锐的步兵少校。

    胡蒂尔战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德军发展起来的现代步兵战术的雏形,要求步兵能够有效避开敌军防线中的据点和要塞,跟随弹幕徐进射击的火炮,突击敌军的炮兵阵地和指挥系统。

    宋彪为此不断努力了一个月,从俄军那里抽调了多批较为优秀的士官,淘汰了一批士官,将西伯利亚第7步兵团作为重点尖刀步队建设。

    这一系列的改革注定将在此次的辽阳突袭战中绽放出光芒,随着西伯利亚第7步兵团的投入,日军在整个首山防线上不断被多点切开,使得科尔尼洛夫中校的远东第,步兵团利用迫击炮的优势,用迫击炮加霰弹的方式强攻,夺取了日军在南大营南侧的多个高地使其丧失了对南大营的侧翼防护能力。

    虽然日军在首山堡一带的防御仍然很坚固,并且拥有较多的囟炮和加农炮,但他们的剩余兵力已经不足一千人,在东侧的主要阵地失陷后,余部就在一名校官的带领下投降。

    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宋彪终于有了全面进攻南大营的机会,而且主力部队已经抵达辽阳,正在布鲁西洛夫中校的指挥下强攻整个县城为了防止日军从西侧突围布鲁西洛夫中校提前将整个骑兵旅抽调出防线……”快速绕道夹河桥,从辽阳县北郊强冲过去,直接将日军从柳木岭到望水台的防线都包围起来。

    战事发展到这一步,下面就只能是全面强攻了。

    宋彪立刻将攻坚能力最强的西伯利亚第7步兵团和其余的第4、5步兵团抽调出来加上张亚虎的第2步兵团一起强攻日军的南大营库区。…;

    用火炮和炸药包轰开东侧、南侧的部分城墙并夺取了南大营库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