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植掌大唐 >

第191部分

植掌大唐-第191部分

小说: 植掌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那些同样可以算是标记的木柱在,完全可以让他们分成无数个小组,每个组负责一段围墙就成。

    用了其实也没多长时间,一圈足以并排跑两个人的围墙就算是建完了,应对眼下的状况应该也够用了,以后再逐步加固就行。

    考虑到这边时不时就会来上一场雨,肯定要变成一项长期的活计了。

    搞定这个以后,林森他们赶紧开始把住人的那些个吊脚楼逐步替换掉,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找到了另一处更合适的地方开建泥砖房。

    泥砖这玩意确实挺简单的,弄点黏土加上些秸秆,夯实了之后用模子做成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砖头形状,待到干的差不多了,搭积木一样的把房子搭建起来就得了。

    这种构成显然和后世的混凝土结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强度其实很有保证,厚实的墙壁完全可以在冬天时保住屋里的温度,还能把所有的寒气阻挡在外边。

    泥土本身又可以吸收很多的潮气,保证屋子里面的空气湿度不至于太高。

    夏天同样可以阻隔热气,营造一种类似冬暖夏凉的效果,显然会比吊脚楼更舒适。

    更关键的是,造价真的是非常低啊,泥土和秸秆都是随手可得的东西,真正的成本无非就是一点人力而已,后来能够推行的那么快,不是没有道理的。

    其实林森弄出的那个圆形土楼,也可以说是泥砖房的加强版吗,效果也是类似的,谁让终南山中因为自己的独特小气候,湿度比之长安城也要高上一些呢。

    每建成一座泥砖房,那边就会随之拆掉一座吊脚楼,这些东西不仅是住着没那么舒服,反正林森他们这帮子北方人多少都有点住不惯,而且这些吊脚楼都已经成了军营里的最大安全隐患了。

    不仅是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木头的,又比较靠近围墙,真个遭遇了火攻的话,很容易就被点着。

    更重要的是它们实在是年久失修了,很容易就会坍塌,搞不好反而会把军士们埋里面去。

    事实上之前下了一场雨,然后真的就有几座吊脚楼,就那么彻底散架了。

    要不是军士们都在冒雨加固营地的围墙,原本住在那几座吊脚楼里的兵士,很可能就那么憋屈的被砸死了。

    自那之后,兵士们就宁肯躲在外面淋雨,也不想回到自个的吊脚楼里去提心吊胆的了。

    好在那场并不算多大的雨水过去以后,赶在下一场雨到来之前,就已经建起了足够多的泥砖房,里面的大通铺,挤一挤也能把所有的军士全都塞进去了。

    而且林森按照自家的习惯,把所有的大通铺都改造成了大土炕,把原来的那些吊脚楼拆出的木头当燃料,完全可以保证这些土炕的干燥了,冬天当然更不用怕冷了。

    后边泥砖房建的多了以后,他们的居住条件自然也会变得宽裕不少的。

    另外考虑到最为极端的坏情况发生,林森还组织着他们,一同在所有的营房下面都挖了地道。

    有木头支撑的那种宽大地道,甚至可以用来当做调兵遣将的快捷通道使用,当然也能通到围墙的外面去。

    反正营地里面都是手下精兵,只要做好对外保密就得了,大大方方的挖就是,挖出来的土也没浪费了,直接就变成了泥砖盖房子用。

    赶在入秋之前,整个营地的建设工程总算是顺利完结了,外观上看绝对是焕然一新啊。

    如果从高空俯视下来,就能看到整个营地成了一个大圈套小圈的样子。

    圆形的外围墙即便被攻破了,也要面对更加高大厚实的内圈营墙,和防守力量更加集中的兵士们。

    哪怕这里也被突破了,想要进入营房,也会变成惨烈的巷战,而每一座营房又相当于一个小的防守堡垒,这防护力可以说是相当可怕了。

    在军营休整完成,或者还不如说是重建之后,广州刺史很难得的领着一帮子手下文武,全都过来参观了一下。

    顺便也带来了许多劳军的物资,表示对这些精锐兵士们的慰问,少不了也好好的勉励了他们一番。

    简单的一圈逛下来以后,这位刺史大人显得很是意气风发的样子。

    有了林森手下这帮精锐轮流过去驻守,他这个当刺史的感觉自个说话的底气都足了不少,这又有了个跟战斗堡垒差不多的军营在,他的信心可不就更足了吗。

    看待林森和他手下这帮子精气神越发强悍的精兵时,那种得意与自豪的神色,压根就忍不住表露出来啊。

    而那些本地派的观感自然又大不同了,一个个都忍不住就是一凛。

    他们当然也不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这方彻底的失去话语权的,期间甚至还安排人马,和林森派过去轮流守卫刺史他们的那些兵士们厮杀过一番。

    面对有林森的护卫带队的这些精锐兵士们,自然是被杀了个皮管尿流,一败涂地啊。

    再见到眼下这个焕然一新的兵营,心里的感受更是复杂难明。

    而这些人的灰败眼神,对林森来说无异于最好的褒奖。

    完成了这些基础建设工作,有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倚靠之后,林森终于可以开始真正的着手去完成他这趟过来的真正的任务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真正的计划

    为了搞好这些基建,林森他们可是没少受苦了,要不是林森自个身先士卒,怕是中途那些兵士就要撂挑子不干了。

    不是工作量太大,而是这边的天气太过湿热,实在是难熬的紧。

    就算是什么不干,坐在那里汗水都不停点,在大太阳底下光着脊梁干活,更是挥汗如雨啊。

    原本自认为也算是帅气的林森,现在模样倒是没多大变化,可那肤色黑的真不是一点半点,妥妥的小麦色无疑。

    要不是身高比南方人高出了太多,扔到人堆里去,都很难将他区分出来,跟当地人基本一个色了,比他手底下那帮昆仑奴都好的有限。

    而人熊哥俩因为有把子力气,又相对比较适应这个天气,更是干活时的主力,结果就是身为非洲人的他们,都被晒黑了!

    如今的他们守夜的时候,只要不是笑的很灿烂,把那一口白牙露出来,完全就成了隐形人啊。

    让他们去充当暗哨,绝对是好样的,有时候连自己人都找不着他们的所在。

    其他兵士们也是差不多的肤色,和林森一样,都晒脱了多少层皮,才算是彻底适应了这边的天气啊。

    好在这样的努力,换回来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自身的体力,和在当地环境条件下的战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另外还有了一个比之原来舒适了不知多少倍的军营。

    除了泥砖房带来的好处以外,也少了蛇虫的打扰,总算可以安心的睡个好觉,不用担心哪天起床,发现自个其实是抱着条蛇睡了一晚上,谁让它们身上凉飕飕的跟冰袋似的呢。

    围墙周围都有洒下石灰和硫磺,院子里还捣毁了不少白蚁和蚂蚁的窝。

    这两样东西在林森的建议下,不是变成了药酒给兵士们防止风湿用,就是干脆下了油锅给他们加餐了。

    当然营地里的那些个蛇类,也都有着类似的遭遇。

    之后林森也改造了许多的驱蛇虫的植物,还有食虫草出来,省的早上起来就发现自个身上被叮的跟佛头似的。

    有个倒霉的兵士,因为格外受到蚊子的欢迎,偏偏他又对蚊虫叮咬稍有些过敏,差点被活活咬死。

    而来参观过一次的刺史大人,发现了营地里这种泥砖房的好处,私下里也曾找到过林森,想要先行在广州城里推行一下。

    而且表明了不会占用林森这个发明者的名头,只想要那背后所代表的政绩,还有好名声而已。

    毕竟一个真心爱民,能够办实事的父母官,未来的前程也会更远大一些,想要回到长安城也会更容易些吗。

    林森当然不介意,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也能为自己留下些声望,而且由刺史来推行,力度肯定要大得多,也避免了他插手地方政务的嫌疑。

    而在军营建好了以后,林森也开始琢磨着,如何真正的开始自己的任务了。

    军营其实离江边不远,乘船顺流而下,过了入海口就是广袤的大海,现在的位置可以说是扼守在番禹城区和入海口之间,必要的时候完全可以掐断那些番商们进出大海的通路。

    原本的军营尽管有些破烂,可那些床弩和投石机等大杀器都保存的挺好的,这些东西都有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也是大唐征服监管的重中之重,基本不存在轻易外流的可能。

    有了这些东西在手,林森才有这个底气,能够完成好折冲都尉的本职工作,也才有那个心思,去琢磨着自个的秘密计划。

    只是想着想着,他的心思就跑到了长安城那边,他想自个的老婆孩子了。

    这一趟出来连带着路上花费的时间,足足大半年功夫过去了,而自己也才刚安定下来而已。

    想要完成任务,怎么也要一两任的时间过去了,到时候儿子都不小了,到了上学的年纪了,回去怕是都不认识自己这个父亲了吧。

    家里的那些宠物们,也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应该还能给平安带去不少的欢乐吧,只希望在它们变老之前就可以重逢。

    程怀玉那边也不知道什么样了,一帮人都指望她来管着,背后还有那些世家中人的窥视,日子怕是没那么轻松啊。

    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不过有事情忙着,还有平安需要她悉心照料,应该能减少一些长久分离带来的相思。

    好在有那么多人在,还有薛仁贵他们,以及程咬金他们那帮武勋的照拂,想来也吃不了什么大亏。

    又有着潜规则的约束,他们的安全还是很有保证的,无非就是损失些钱财或是产业而已。有了广府这边的外贸做补充,也就不用太担心那些东西了。

    只是短时间内想要见到那母子俩就不太现实了,不说将领在外,家人必须留在长安城的规矩,单是这山高水远的,就不适合平安那个小家伙折腾这一路啊。

    太危险了,以现在的条件,路上万一生个病都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是他还那么小。

    眼下也就只能指望自个早点完成任务,也好早日和他们母子团圆吧,到时候想要回长安,应该也会方便许多的。

    不过等到自家商队来到之后,可以先带些自己做的玩具,还有当地特产回去,也算是一片心意吧。

    这边的营地完成了建设以后,林森有充足的信心可以在这边站住脚咯,就已经安排人手回去传递消息了,让自家的商队带好合适的商品来这边走一趟再说。

    反正现在家里的人手并不少,还有那么多的庄户们可以使唤呢,家里那个学堂里,也会源源不断的有学成的年轻庄户。

    就算是学业没有多深,参加科举考试怕是不成的,不过帮忙算算数,经营些产业还是没问题吧。

    自家又不缺护卫力量,即便是去突厥的那条线,需要占用的人手越来越多,也不妨碍开辟到广府这边这条商道了。

    想了些有的没的,林森忍不住揩了下眼角,怕自己不自禁的哭出来。

    收拾下心思,又认真的考虑起该怎么完成自个的任务的事情,早日解决了也好早日回去。

    而另一边冯盎得了林森手中的超级稻种以后,马不停蹄的就安排人开始了试种。

    当然挑选的都是手底下那些种庄稼的好把势,生怕把这些个稻种给浪费了。间接的也算是帮着林森在完成一部分任务呢。

    那边林森考虑的差不多以后,叫上护卫一起出发,奔着海边就去了。是时候施行真正的计划了。

第三百六十七章 改进还是臆造?

    在林森他们所在的军营不是很远的地方,有个在当地都名声不显的造船厂,最近这里来了许多造船工人。

    如果有扬州那边深谙这个行当的人过来的话,一定能够发现其中有许多,都是本行业中技术顶尖的大师傅。

    也许他们都没什么名头,拿的工钱可能也不高,身份更是摆不上台面,但是许多都是可以作为一家造船厂顶梁柱存在的。

    虽然那些造船厂并不像那些个商队一样和各大势力牵扯的那么深,很多都是单打独斗的,但这么多船厂就不容轻忽了,不知道哪个人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够集合起这么多的顶尖工匠来。

    林森带着手下护卫们,溜溜达达的状似无意的就走进了这家造船厂里。

    一帮子老工匠正围着一张类似图纸的东西,在不停的争论着。

    仔细听的话,就能听到诸如“水密舱”“龙骨”“桅杆”这类的话,显然是在讨论船只的构造问题。

    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