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植掌大唐 >

第226部分

植掌大唐-第226部分

小说: 植掌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现在,李世民却压根没有提起过这一茬啊。

    这说明什么?很可能之前就是这货犯事了呗。

    甚至林森都怀疑,这货不会是不顾李世民他们的劝告,又打算弄死自个呢吧,所以才有了长孙皇后的发作?

    这么结合起来琢磨一下,林森是越想越觉得,就是这死胖子无疑了啊。

    吹捧他的就以那些世家官员最为欢实,而这货又是个自傲到自负的性子,很是自以为是,偏偏又是个被宠坏的熊孩子,破坏力最强的那种,干出这种伏杀大将的破事来,好像也算不得多让人意外啊。

    这么想来,这家伙有动机为一直支持他的世家官员张目,也完全有那能力一个备受宠爱,近乎拥有无限用度的皇子,还是个觊觎皇位许久的野心家,想要培养一些死士想来也不是难事,让人挖不出幕后主使者来,同样不算是意外啊。

    我嘞个擦,原来就是你小子一直在黑我呢!

    请好吧,孙贼儿,我要是不把你恁舒坦咯,我林字左右翻过来写!

第四百三十二章 做好事不留名

    林森这阵子的小日子,那是真的过得相当的舒服,没事陪着老婆孩子到处玩玩,带着孩子一同见识下各种风土人情,还能训练小平安骑马,练武,祯祥没事可劲玩就成,反正都是按照他们的喜好来的。

    以现在他们表现出的性格来看,平安是个好动的,以后说不定更适合走武将路线,小小年纪就已经对那些打打杀杀的故事很感兴趣了,喜欢的玩具也是木刀木抢这些,弹弓也打的挺溜了。

    而祯祥偏文静些,看来是个内秀的,学知识分明也要更快些,搞不好以后要朝着文官方向发展啊。

    不过眼下林森不急着给他们启蒙,纯粹是在发现他们各自的兴趣而已。

    李承乾偶尔也还是会来到林家庄子上,找林森聊聊,更像是把这里当做了他放松的一个港湾一样。

    因为在林森面前,他更能放开自己,展露更多真实的一面,一起吐槽,一起骂骂脏话,没有什么压力。

    相对以前来说,他来的次数还是少了一些,倒不是他有些疏远林森了,而是因为他最近实在是忙坏了。

    李世民现在貌似有点想开了的意思,当然肯定也是有意想要好好锻炼一下李承乾这个继承人,三伏天或者三九天的,天气比较极端的时候,李世民经常会带着长孙皇后一起去行宫休息。

    因为地势的原因,皇宫里面一直都是冬冷夏热的地方,确实不是那么适合居住,尤其是对大病初愈的长孙皇后来说。

    而且别忘了李世民自个,也有着类似的风疾的毛病,想要多活几年,好好放松调养确实挺有必要的。

    他走了,李承乾这个太子自然要顶上去,几次监国之后,倒是越来越得到众多大臣的认可了,在许多人看来,他都可以说是个合格的继承人了。

    更何况他一直还表现的挺有孝心的,也没有现在就抢班夺权的意思,每次都会提早带人去迎接皇帝和皇后归朝,所以朝野上下都对他是越发看好的。

    不过可以想见的,越是接近那个至尊宝座,他需要蛮对的刀光剑影,勾心斗角的事情都会更多,越来越心累也是肯定的,这从他找林森时,聊着聊着甚至会不顾形象的破口大骂,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不过林森又没参与到这些腌事中,以他的心思和情商,也确实玩不转这个,他就不是那种有复杂心思的人,一心过好自个的小日子就成。

    偶尔会有些推不掉的关系找过来,让他帮忙给诊治下病症,或者要个生儿子的秘方什么的,他有时也难得的克服一下懒惰的心理,跑去给长孙皇后看看,确保她的身体状况一直都还不错这才放心。

    有这位在,李承乾应该不至于走上历史上作死的老路了。更何况历史上造成他的悲剧的其他因素,也差不多都被林森给折腾没了。

    原本毁掉了他所有骄傲的足疾,已经被林森给治好了。

    李承乾自己也明白这玩意会给他造成多大的打击,再加上有救治长孙皇后的这份功劳在,李承乾和林森有一份额外的亲近,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吗。

    而原本极度像是卧底,用错误的方法不断批评李承乾,不停压抑他的性情的那俩老学究老师,孔颖达和于志宁这两位,因为一个《氏族志》,也已经远离了李承乾身边。

    一方面他们编写过这样一本意义重大的书籍之后,身份地位已经大不同了,不太适合原本的位置了。

    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因为这书牵扯的因果太多了,那些人的反击,也让他们没法继续呆在太子身边了。

    这里面当然也有林森出了一份力,他站在一个年轻人的角度上,进行了一些劝谏,算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吧。

    又有长孙皇后这个心疼儿子的母亲帮忙说项,最后就成了现下的这种局面。

    在李世民的命令下,房玄龄等重臣,和他们的后人,现在都有在东宫挂职,算是进一步巩固了李承乾不可动摇的太子地位。

    而马周这位崛起于微末的文人,也受到李世民的器重,接过了原本孔颖达他们的位置,和房玄龄一同负责继续教导和辅佐李承乾处理事务。

    房玄龄作为宰辅位高权重,事务繁多,而本就更像是顾问角色的马周,就事实上做了这个相当于未来“帝师”的角色。

    这既是对平民出身的官员阶层的进一步肯定,同样也对李承乾造成了更加正面的影响。

    马周可不像安歇老学究一样,人家太子修一修自己的卧室,都得狠狠的参他一本。

    他向来只抓那些真的事关品德,和为君之道的大事,劝谏的手法也要温和的多。

    有理有据,以情动人,让李承乾很难生出抗拒的心态。

    李承乾的积极变化,可以说已经有马周的几分功劳了。

    不过这下林森和李承乾之间的联系,也是越发紧密了,因为马周和林森的好友关系同样瞒不住人啊。

    而且在林森的影响和建议下,李承乾也很注重锻炼身体,他也不想再让足疾复发了啊,还想让自己以一个最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所以他现在的身材是挺好的,比他那个脑满肠肥的弟弟李泰,可是强了不是一点半点。

    那货现在出门,都只能靠着人力抬撵,自个走不上几步,就喘的跟风箱似的,很让人怀疑这位会不会事务稍多点,就活活把自己累死咯,毕竟看上去只是在皇宫里转上一圈,他都得一命呜呼。

    就这么个形象,别人也很难相信他能做好皇帝啊。

    谁也不想跟一个随时可能噶屁着凉的家伙混不是,何况还是拖上了身家性命的那种。

    再加上没了历史上本该有的文学馆的加成,只靠那些势力大不如前的世家中人的吹捧,聚集到他麾下的人,可比历史上要少得多了。

    这里面林森当然也是出了力气的,让这位食欲大增,不爱动作什么的,对林森来说自然不是问题。

    这就是林森最为直接的报复,而且这样的东西,看上去根本不是病,别人看来只会觉得是这货自个没有自制力而已。

    毕竟是对一个皇子出手,留下痕迹的话,很可能对林森一家都是灭顶之灾,自然要做的格外的悄无声息。

    没从这个现阶段原本最有威胁的挑战者身上感受到多大的压力,李承乾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然就成了一个异常自信的皇位继承人。

    也不需要再通过那些中二的表现,来吸引父亲的目光了,他只需要表现出他的真本领就成。

第四百三十三章 挑事小能手

    做好事不留名的林森也不是就一直赋闲在家的,哪怕这小日子再爽,总还是会有静极思动的时候吗,可惜期间那场松洲大战他没能赶上。

    当时李世民也属意他做急先锋,配合侯君集去松洲将入侵的吐蕃军队打回去的,不过他最后不得不推了这件美差。

    他还是不想和侯君集这位著名的反骨仔有太多的联系,更重要的是,程怀玉又怀孕了。

    如果他去打松洲,哪怕像历史上一样,只靠着先锋的冲击,就把吐蕃军队给杀怕了,压根没用着后续的战斗,这一来一回的功夫,他都肯定赶不上程怀玉生孩子的过程了。

    祯祥降生的时候他没能陪在身边,已经让他觉得分外愧疚了,这次还是不要让她挺着大肚子还要为自己担惊受怕的了吧。

    另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帮子老将都在觊觎着先锋官这个肥差啊,其中可是有不少和林森相熟的。

    这对一帮子老将来说,很可能是最后的辉煌了,而他林森毕竟还年轻,以后还有大把的机会可以挣军功回来。

    再考虑到眼下的自己可以说是处于暂时的升无可升的状态,这些军功对他来说意义其实并不是很大,与其如此,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交好那帮子老将的同时,也能在家好好照顾自家老婆。

    李世民也觉得每次都在关键时刻把林森给调走,有点太不近人情了,所以在林森请辞之后,都没带犹豫的就同意换将了。

    大唐并不缺能冲能打的猛将,又不是离了林森就无人可用了,一大堆老将都蹲长安城里闲的蛋疼,恨不能出去喝个酒宴就干上一架,发泄下过剩的精力,听到有仗可打,更是不知有多少跑去主动请缨的。

    之所以有意选择林森,主要是这小子最近在家过的太欢实了,李世民可不希望这么个猛将早早的就过上养老生活,与其在自个眼皮子底下蹦,还不如出去历练历练,也好早日变成独当一面的大将。

    不过既然这家伙烂泥扶不上墙,那就顺了他的意就是了,也给那些老将一个表现的机会。

    最后经过几番权衡,还是派出了牛进达这位治军严谨的猛将当了这个先锋官。

    不过林森也不是说就彻底闲下来了,既然想起要给这小子找点事干,李世民肯定还有别的招啊。

    正好新一次的栓选开始了,李世民干脆的又给林森安排了个职位,让他重新回皇宫中,成了专门负责看大门的,左监门卫中郎将。

    虽然职级是比之前的登州折冲都尉要低了一级,看上去好像反而倒退了,可这个位置不一样啊。

    能给皇帝看大门的,那自然得是皇帝真正的心腹才成吗,俗话还说宰相门前三品官呢,林森这个位置代表的更多的还是皇帝的信重,也算是向外释放一个信号,表明了林森还是一如既往的受到皇帝的喜爱,并没有因为他赋闲在家就受到冷落。

    要不是林森实在太年轻了点,资历过浅,李世民也一直有压一压他的升迁速度的意思,给他一个监门卫将军的职位也无不可啊,那可是真正的三品高官了,眼下显然还是不太合适的。

    而且这个位置对林森来说比较有利的一点,他不用老在那盯着,到点了就可以回家照顾老婆孩子啊,活不是很繁重,甚至可以说是轻松的很,又是个熬资历的好地方。

    主要就是检查那些个官员的进出,都是熟脸,问题并不大,还能和这些人混个脸熟。

    真个有些不方便外人看到的事务,都是走玄武门那类的地方了,也不用担心知道太多不该知道的事情,所以说李世民这也算是很照顾他的情况了。

    真正的战斗过程和历史上差不多,动员大军的时间,好像比战斗花费的时间还多一些。

    牛进达率领先锋大军去到,把吐蕃军按在地上一顿暴揍,好好挫了挫敌人的锐气,那些刚从高原上下来的家伙就害怕了

    就大唐军人表现出来的这个战斗力,继续打下去肯定是没有便宜可沾的,现下其实还有点内忧外患的松赞干布,并不想耗费太多的手下精锐,招惹大唐这个庞然大物,于是果断认怂了。

    其实现在的吐蕃还没有收复羊同,也没有获得泥婆罗的那些骁勇善战的猛士们的效忠,经历过的更多的还只是和内部那些旧贵族的争斗,整体的战斗力并没有后来那么强。

    再加上他们也缺乏一个安稳的大后方,内部的争斗还挺激烈的,所以这战斗意志并没有多强。

    只有林森知道,这片高原上的人们后来给大唐造成了多大的麻烦,所以听到牛进达他们胜利归来后,林森琢磨了一下,还是跑进宫去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李世民。

    现在的羊同和泥婆罗,都还是独立于吐蕃之外的呢,尤其是羊同这边,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和吐蕃很不对付,反抗一直很激烈,泥婆罗又有着彪悍无畏的战士。

    只要有人去把这两国给挑动起来,不断的给吐蕃那边制造麻烦,必要的时候,大唐也完全可以提供一些帮助,让他们更多的牵扯吐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