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巨浪 >

第386部分

巨浪-第386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暴露出来的还有缺乏辅助战舰对舰队战斗力与生存力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

    虽然每一艘战列舰左侧的副炮与射炮火力都接近于一艘“功臣”级轻巡洋舰总火力,而且战列舰的排水量更大,稳定性更好,炮击命中率也更高,但是在面对驱逐舰的时候,战列舰仍然显得有点束手无策。

    面对杀奔而来的美军驱逐舰,四艘战列舰上的官兵肯定不会怀疑辅助战舰的重要性。

    如果此时有一支巡洋舰编队。哪怕只有二艘轻巡洋舰,局面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战斗中,任何一支舰队地驱逐舰都不会轻易攻击对手的巡洋舰。主要是巡洋舰非主力战舰,且舰体尺寸小,度快,机动性好,能够轻而易举的避开鱼雷,并且用远过驱逐舰地炮火让动鱼雷攻击的驱逐舰吃不了兜着走。因此,只要有几艘巡洋舰在战列舰的前方(面对敌驱逐舰的方向)摆开阵列。就能彻底扭转局面。到时候,敌驱逐舰要么在很远的地方射鱼雷,给战列舰足够的机动转向时间,甚至可以让战列舰加驶离鱼雷攻击扇区;要么冒着被轻巡洋舰上的猛烈炮火击沉地危险继续前进,在理想的距离上向敌战列舰射鱼雷,如此一来,除了会损失更多的驱逐舰之外。因为射鱼雷的数量减少。对战列舰的威胁也将大大降低。

    由此可见,辅助战舰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战舰。

    只要舰队里有几艘轻巡洋舰。敌人的驱逐舰就不敢轻举妄动。同样地,只要舰队里有几艘驱逐舰。敌人地轻巡洋舰也不敢轻举妄动。

    可是,此时白佑彬手里却没有轻巡洋舰与驱逐舰可用。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八艘美军驱逐舰迅逼近之后,队列出现了变化。排在最前面地五艘驱逐舰全都朝“辽省”号冲了过去。另外三艘则分别冲向了后面三艘战列舰。

    显然,斯普鲁恩斯认为排在最前面的“辽省”号是第11舰队地旗舰。

    “北直隶”号与“南直隶”号上的炽烈炮火立即撕碎了向它们动攻击地二艘美军驱逐舰,“松江府”号上的炮火也迅干掉了排在第三位地那艘美军驱逐舰,随即就转移炮口,瞄准了排在第六位的美军驱逐舰。结果只晚了一点,那艘美军驱逐舰刚刚转向齐射了鱼雷,接踵而至的炮火就将其打成了筛子。“辽省”号的炮火更加猛烈,到最后关头,舰长甚至让主炮换上了高爆弹,朝美军驱逐舰开火。可是面对同时杀来的四艘驱逐舰,“辽省”号也仅仅击沉了最前面的那一艘,并且在美军驱逐舰完成转向之后击毁了排在第二位的那艘美军驱逐舰,却没有能够完全阻止其射鱼雷。也就是说,最终有三艘驱逐舰向“辽省”号齐射了装填好的所有鱼雷。

    规避鱼雷的时候,舰长几乎都是踩着步点下达转向命令的。

    简单的说,任何一名舰长都对自己所在的战舰有充分的了解,知道战舰的加度是多少,转向度是多少。因此,在敌驱逐舰射了鱼雷之后,除了大副要立即根据敌鱼雷的航计算命中时间之外,舰长还得在瞬间计算出战舰能否通过加航行离开鱼雷的攻击扇区,或者是通过转向来缩小被鱼雷击中的可能性。如果可能的话,任何一名舰长都会选择前一种规避方法。只是,在绝大部分时候,战列舰都没有可能通过加,或者减的方式避开射来的鱼雷。/

    这样一来,舰长就得立即计算出开始转向的时间。

    因为战列舰的排水量达到了数万吨,其惯性质量也就达到了数万吨,如此庞然大物,即不可能立即开始转向,也不可能在转向之后立即停下来。所以如果转向时间过晚或者过早,都有可能将其宽大的侧面暴露在鱼雷面前,而不可能把中雷概率降到最低限度。

    相对而言,“松江府”号受到的威胁就要小得多了。

    美军驱逐舰大概在七千米的距离上射了鱼雷,对于航六十节的鱼雷来说,大概需要二百三十秒才能跑完这段距离。而在此期间,对航已经达到了十八节,且还在继续加前进的战列舰来说,足以航行二千多米。因此,美军驱逐舰在设定相邻两条鱼雷的航线夹角时,会使其在七千米外的间隔距离为二百米到二百五十米之间。显然,这差不多就是一艘“省”级战列舰的长度。

    只要舰长把握好转向的时间,在鱼雷射到的时候,“松江府”号完全能够转过九十度,从而将舰尾对准鱼雷来袭的方向。这样一来,战舰暴露在鱼雷面前的水线长度仅三十多米。为舰长地七分之一而已。因此,中雷的概率也为之前的七分之一。如果战舰不转向,战舰将有百分之百地可能被一条鱼雷击中。而战舰转向之后,就只有百分之一十四都机会被鱼雷击中。

    结果,“松江府”号上的官兵都是虚惊一场。

    可是,“辽省”号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时,射向“辽省”号的鱼雷多达二十七条(仅有一艘驱逐舰上一具鱼雷射器出了故障,有三条鱼雷没有射出去)。虽然参加攻击的三艘驱逐舰的舰长并没有相互沟通,都是各自设定鱼雷的航向与航向夹角。但是这并没有任何影响,在与“松江府”号差不多地情况下,“广州”号就算顺利完成了转向,其中雷概率也是“松江府”号的二点七倍,既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九。

    显然,这已经不是很小的概率了。

    更要命的是,就在“松江府”号准备转向的时候。连续三枚十六英寸穿甲弹击中了“辽省”号。且其中一枚就落在了航海舰桥下方的左侧装甲上。虽然在航海舰桥内指挥战舰的舰长与大副都没有阵亡,只受了点撞伤。但是当二副在后舰桥内接替指挥战舰时,已经错过了转向地最佳时机。

    别说经验丰富地舰长。肖定邦都看了出来,“辽省”号肯定要遭殃。

    就在一条重型鱼雷从“松江府”号左侧大概二十米外的海面下穿过地时候。“辽省”号的舰尾左侧被第一条鱼雷击中,随即又有二条鱼雷集中了该舰地左舷。命中点分别距离舰三十米与七十五米。

    因为鱼雷在攻击战列舰的时候,航行深度一般都会设定在七米,至少也会设定在五米以下。所以鱼雷在击中战舰,生爆炸之后,并不会像穿甲弹那样产生明亮地火光,爆炸声也要沉闷得多。可是有一点是不容否定的,鱼雷地破坏力远过了任何一种穿甲弹,这不但是因为鱼雷装填的炸药更多,还因为鱼雷攻击的是水面以下的舰体,且海水的密度是空气的千倍以上,且几乎不可压缩,能够最大限度的传导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从而对舰体造成更加致命的损伤。

    连续被三条重型鱼雷命中,如果换成其他型号的战列舰,恐怕立即就会沉没。

    不得不承认,“省”级战列舰在水下防护方面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只是其设计的防鱼雷能力仅为四百五十公斤TnT炸药,而美军新式重型鱼雷的装药量达到了一千五百磅,也就是大概六百八十公斤。

    再好的防鱼雷结构也不可能使战舰在遭到鱼雷攻击之后安然无恙,只是为战舰上的官兵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要么是弃舰逃生的时间,要么是拯救战舰的时间。

    显然,“辽省”号的指挥官选择了后者。

    在舰体开始左倾之后,代替指挥的二副就立即下令向右舷中部的二个隔舱注水,以保持战舰的横向平衡。同时,至少有六支损管队冲向了战舰左侧的受损区域。

    要想拯救这艘战舰,就得在尽量短的时间之内阻止损伤蔓延。

    不说别的,能否及时修复受损区域附近其他舱室的水密门,阻止海水灌入未受损的舱室,就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能在前十五分钟之内采取行动,损伤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也就在这个时候,第31舰队突然从“辽省”号南面大概七海里处冲了出来,而且朝着美军第51舰队所在的方向直奔而去。

    不明就里的,还以为郑恩博在舍命救助“辽省”号呢!( )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五十四章 擒贼擒王(第三更)

    进入战场之前,斯普鲁恩斯就收到了“复仇”号出的消息。

    四艘快战列舰,且仅仅只有四艘快战列舰,没有现其他战舰,甚至连一艘驱逐舰都没有现!

    这份报告让斯普鲁恩斯百思不得其解,那是第11舰队吗?

    如果是第11舰队,肯定还有至少十几艘,甚至二十多艘辅助战舰。那些辅助战舰去哪了?总不可能全被派出去执行侦察任务了吧。不管怎么样,任何一名舰队指挥官都会留下几艘辅助战舰伴随战列舰行动,而不可能只留下四艘战列舰。

    虽然斯普鲁恩斯不能否定白佑彬走极端的可能性,但是在他看来,白佑彬没有任何理由让所有辅助战舰都去执行侦察任务。要知道,此时有十多艘,甚至更多的明帝国海军的袭击舰在附近海域活动,为第11舰队,以及第31舰队执行侦察警戒任务。在此情况下,白佑彬怎么也得给自己留下几艘驱逐舰。

    斯普鲁恩斯不得不怀疑蒂里特的报告,或者说怀疑英国战舰上的雷达。

    四艘快战列舰,很有可能仅仅只是四艘大型巡洋舰,而不是快战列舰。要知道,此时明帝国海军至少在西南太平洋上部署了二支破交舰队,而且都在新西兰附近海域活动。//如果白佑彬愿意,随时可以调动这些破交舰队前来执行作战任务。

    如此一来,蒂里特很有可能将一支拥有四艘大型巡洋舰的破交舰队当作了第11舰队。

    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如果当时蒂里特能够在与第11舰队交火之后再出一封电报,明确告知已经与对方交战,且“决心”号在交火之后就被击沉,斯普鲁恩斯就不会有任何怀疑了。无论如何,四艘大型巡洋舰都不可能在交战之后立即击沉“决心”号。

    问题是。蒂里特根本没有出第二封电报。

    据后来分析,蒂里特肯定认为他出的第一封电报已经足以引起斯普鲁恩斯与威利斯李的警觉了。按照作战计划,在英国太平洋舰队与明帝国海军的作战舰队遭遇之后。第51舰队将立即协助太平洋舰队消灭敌舰队,同时威利斯李地第31舰队将在另外一个方向上负责警戒。

    正是如此,在与第11舰队交火之后,即便“决心”号迅战沉,蒂里特也没有急着转向,就是想为第51舰队投入战斗争取到时间。

    可是,斯普鲁恩斯根本就没有赶来参加战斗。

    第51舰队仍然在南下。既没有向西转向,也没有调整航向靠近英国太平洋舰队。

    直到“皇家橡树”号战沉,“复仇”号与“皇权”号向南转向,随即威利斯李率领舰队前来会合,现情况不对劲之后,才出了第二封电报,询问第51舰队的动向。

    收到这封电报时。斯普鲁恩斯才不得不相信。第11舰队已经出现了。

    可是,此时第51舰队已经来不及转向与蒂里特会合。因为第11舰队的四艘快战列舰就在其西南面不远处。

    进入战术作战阶段之后,斯普鲁恩斯立即把击沉第11舰队旗舰当作了要任务。

    这绝不仅仅是旗舰是整个舰队地指挥中枢。还因为在没有辅助战舰的配合下,旗舰不但最容易受到攻击。旗舰上的舰队司令官也将避无可避。

    一般情况下,任何一支舰队里至少都有二艘可以充当旗舰的战舰。且其中一艘肯定是辅助战舰,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配备了指挥设备的轻巡洋舰。因此,如果旗舰在战斗中受损,其他能够充当旗舰的主力舰又在与敌人交战,只要舰队司令官没有完蛋,就会立即去具备旗舰职能的轻巡洋舰,重新担负起指挥舰队作战地职责。

    此时,第11舰队没有辅助战舰。

    如果旗舰受损,其他三艘战列舰又在与第51舰队交火,白佑彬将无处可去。如果他留下来,就将随同旗舰一起完蛋,如果他准备转移到其他主力舰上去,就将导致至少一艘主力舰无法参加舰队决战,从而使另外二艘主力舰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显然,斯普鲁恩斯要击败的不仅仅是第11舰队,还有白佑彬。

    就如同白佑彬想干掉他,以铲除最大的障碍一样,斯普鲁恩斯也想干掉白佑彬,消除对美国海军构成最大威胁的敌人。

    只不过,要想干掉对方的旗舰,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先,任何一艘旗舰都不会在舰体上标明自己地身份。在技术条件有限,无法完全监控对方战舰地无线电通信的情况下,辨别旗舰身份地办法只有一个,即观察敌舰上的天线数量,旗舰地通信天线数量比其他同类型战舰要多得多。

    此时正好是夜间,因此很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