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巨浪 >

第468部分

巨浪-第468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万一千米的距离,美军驱逐舰上的五英寸舰炮根本就够不着“胜利远在三万多米外的美军战列舰也不会拿“胜利”号开刀,甚至不知道“胜利”号才是整个第四舰队的神经中枢。

    当然,对二百四十毫米舰炮来说,就算隔着三万米的距离,也能干掉驱逐舰。

    打了几轮齐射之后,“胜利”号的战斗力迅体现了出来。

    虽然比起其他大型巡洋舰。仅有六门主炮地“胜利”号在火力方面显得过于单薄。但是“胜利”号地标准排水量高达三万八千五百吨。满载排水量更是达到了四万七千八百五十吨。远远过了其他配备二百四十毫米舰炮地大型巡洋舰。甚至比“海军上将”级大型巡洋舰。以及“皇帝帝”级乙型战列舰都大出了一圈。

    另外。作为旗舰。适航性。以及稳定性被当作了主要性能。

    由此可见。“胜利”号地稳定性肯定过了其他任何一种战舰。在航降低之后。更是“稳如泰山”。由此带来地直接结果是。其炮击准确性远远过了其他大型巡洋舰。〃〃供最新章节阅读〃〃另外。因为二百四十毫米舰炮地后坐力远远小于四百毫米舰炮。且数量较少。所以“胜利”号在战斗时地稳定性比乙型战列舰还要出色得多!

    仅仅五轮齐射。“胜利”号就干掉了第一艘美军驱逐舰。

    此时。还在向前“冲刺岩岛”号巡洋舰还没有与美军驱逐舰交火呢!

    以二百四十毫米炮弹地威力。一枚就足以摧毁一艘驱逐舰。只要不是偏得太厉害。运气不是太糟糕。二枚就足以干掉一艘驱逐舰了。

    三十枚炮弹,击中目标二枚。

    命中率不算太高,可是在对付驱逐舰这类小型舰艇,且交战距离过了二万米的情况下,已经算得上是非常出色了。

    更重要的是,二百四十毫米舰炮的射并不比巡洋舰上的一百七十五毫米舰炮慢多少。

    五轮齐射,仅仅花了五分钟的时间,而且这还包括齐射前瞄准目标所花的时间。

    打到二点四十四分的时候,第二艘驱逐舰也被从“胜利”号的主炮内飞出来的炮弹给干掉了。

    此时,“黄岩岛”号巡洋舰才在距离美军驱逐舰编队大概一万六千米处转向。

    其实岩岛”号巡洋舰的主炮开火之前,美军驱逐舰编队已经被打散了。

    面对“胜利”号那无坚不摧的凶猛火力,继续突击的结果肯定是死路一条。即便“黄岩岛”号不参加战斗,在三点之前,另外四艘美军驱逐舰肯定会被“胜利”号一个一个的干掉。而美军驱逐舰要想攻击第四舰队的主力编队,至少需要冲刺近半个小时。也就是说,在美军驱逐舰靠近主力编队之前,就已经被“胜利”号上的火炮给解决掉了。

    二点四十七分,四艘美军驱逐舰几乎同时进行战术转向。

    仅仅一分钟后,最北面的那艘驱逐舰就被二枚从“胜利”号与“黄岩岛”号上打出的炮弹击中,且弹着点就在战舰舰尾的左侧。最终,这艘驱逐舰在失去了动力的情况下,只能留在战场上,并且在三分钟后被“黄岩岛”号击沉。

    此时,白佑彬作为“枪炮长”的本事显露了出来。

    在现那艘美军驱逐舰已经失去了作战能力后,白佑彬就让“胜利”号转移了目标,没有浪费炮弹岩岛”号却仍然在向那艘美军驱逐舰开火,似乎不把它击沉就不会罢休一样。

    结果,在二点五十三分的时候,“胜利”号收获了第三个独立战果。

    了望员观察到的结果来看,穿甲弹落在了美军驱逐舰部,可爆炸却生在驱逐舰舰桥的前方。显然,穿甲弹打穿了好几层甲板与隔板,最终在驱逐舰前方的弹药舱内生爆炸(驱逐舰上没有为炮塔单独设置的弹药舱,而是分别在前后设置弹药舱),然后引爆了弹药舱内的炮弹。

    直到大概三分钟之后,“黄岩岛”号才收获了第一个独立战果。

    与“胜利杀”对手不一样,“黄岩岛”号用了至少三枚一百七十五毫米炮弹才让那艘美军驱逐舰留了下来。由此也能看出,一百七十五毫米炮弹的威力确实比二百四十毫米炮弹的威力小了很多。当时,“黄岩岛”号用的还是装药量偏大的半穿甲弹利”号一直用的是穿甲弹。

    等到“胜利”号与“黄岩岛”号瞄准最后一艘美军驱逐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将其击沉了。当时,那艘美军驱逐舰以过三十五节的度,在十二分钟的时间内狂奔了数海里,离开了“胜利”号与“黄岩岛”号主炮的打击范围。

    可以说,这一场规模不大,毫无悬念的战斗让白佑彬过了瘾。

    只是,白佑彬并不知道,这将成为他亲自指挥的最后一次炮战,同时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在交战海域指挥舰队作战。

    没等到“胜利”号与“黄岩岛”号上的官兵为放跑了一个敌人感到惋惜,其注意力就被双方主力舰之间的战斗吸引走了。

    因为米切尔没有重组编队,也没有改变战术,甚至没有改变航向,所以在二点三十五分的时候,第四舰队的主力编队与美军主力编队的距离就缩短到了二万三千米左右。没等杨定方下达命令,“安徽”号的舰长就将航向调整到了九十度,并且以主力编队临时指挥官的身份,给编队里的八艘战列舰安排了交战秩序。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安排的,就是按序交战就行了。

    当时,杨定方也跟白佑彬一样,扛着帝国海军中将的肩章,以第四舰队司令官的身份指挥“黄岩岛”号对付美军驱逐舰!

    结果,等杨定方回过神来的时候,主力编队已经完成了编队转向。

    毫无疑问,二万三千米的距离肯定偏远。

    “安徽”号的舰长是按照对付“罗得岛”级战列舰的经验来确定交战距离的,却没有考虑到“蒙大拿”级战列舰的真实防护性能。

    不说别的,“蒙大拿”级战列舰的主炮炮塔正面装甲的厚度就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二点五英寸(五百七十二毫米),顶部装甲的厚度为二百三十二毫米,并且在前端(最容易中弹,且容易摧毁炮塔的部位)还有一层八十八毫米厚的加强装甲。另外,其水平装甲的厚度也为二百三十二毫米,在关键部位还有厚度为三十八毫米的露天装甲,以及厚度为八十八毫米的强化装甲,总厚度达到了惊人的三百五十八毫米得岛”级战列舰的水平防护装甲总厚度也不到二百八十毫米!

    就算按照理想情况计算,在使用复合穿甲弹的时候,“蒙大拿”级战列舰的避弹区近界也在一万九千米左右。也就是说,过了一万九千米,只要没有过避弹区的远界,乙型战列舰打出的穿甲弹就不可能击穿“蒙大拿”级战列舰关键部位的水平防护装甲,也就不可能对其构成致命打击。

    二点四十一分,“安徽”号先向美军一号主力舰开火。

    在接下来的三分钟之内,编队里的另外七艘战列舰也6续向选定的交战对手开火。

    美军的还击从二点四十三分开始,并且在二点四十五分的时候,八艘“蒙大拿”级战列舰全部投入了战斗。

    到此时,双方都别想离开战场了。

    当然,就算不考虑第四舰队的辅助战舰,胜利的天平仍然倒向了第四舰队。

    不说别的,美军没有复合穿甲弹,就算把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六千米,美军使用的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也不见得能够砸穿乙型战列舰的水平防护装甲。

    如果算上杨定方手上的其他筹码,那么这场舰队决战几乎毫无悬念。

    二点五十分洋舰编'

    杨定方没有任何犹豫,立即命令4…3洋舰编队与第4…6驱逐舰编队从美军主力编队后方向南机动。十分钟后,他由命令重新编好了队伍的第4…2巡洋舰编队与4…7驱逐舰编队以全向东突击,争取尽快赶到美军主力编队的前方去。

    三点过五分,在收到了杨定方的命令后,“安徽”号先将航向向右偏了大概十五度。

    现在,决战的所有工作都已安排到位了。(未完待续,)

    【您现在访问的是万卷书屋:欢迎注册用户,享受1o组书架功能实时关注小说更新。】( )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六十章 第一要素

    战从二万三千米开始,交战距离很快就缩短到了二万

    因为双方各有八艘战列舰,且战斗力都算完备,所以从一开始,交战双方的主力舰就是捉对厮杀,并没有混战在一起。〃〃供最新章节阅读〃〃

    与“安徽”号对阵的正是美军旗舰“蒙大拿”号。

    虽然美国海军的将领也早在二年多前提出应该建造,或者改造专门的旗舰,而不是由战列舰充当旗舰,以免舰队司令部在战斗中被摧毁,从而导致舰队失去统一的指挥。但是美国的各大造船厂一直在忙着建造各类作战舰艇,根本无力建造专业旗舰,甚至没有多余的大型战舰可以用来改造为旗舰,而那些小型舰艇又无法跟随舰队进行远洋作战,更难以承担起舰队指挥的重任。拖了二年多,美国海军也仅仅是完成了一种专业旗舰的设计工作,而没有正式动工建造。

    论性能,“蒙大拿”级确实拥有与乙型战列舰一拼的实力。

    当初,美国海军的“衣阿华”级战列舰实际上就是在已经上次世界大战之后,根据《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的规定,放弃建造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基础上,通过加强防护展而来的“战列舰”,也难怪被戏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战列巡洋舰”了。

    “衣阿华”级还在建造中的时候,其性能就已经落后了。

    按照美国海军的计划,“衣阿华”级的后继舰就是“蒙大拿至早在“衣阿华”级开工建造的时候,美国海军就已经为“蒙大拿”级命名了(这也正是“蒙大拿”这个名字没有出现在“罗得岛”级战列舰中的根本原因)。因为“蒙大拿”级的设计工作并不顺利,所以美国海军才不得不建造了十二艘从“衣阿华”级改进而来的,性能上勉强与帝国海军的战列舰持平的“罗得岛”级战列舰。

    与乙型战列舰一样,“蒙大拿”级战列舰在设计的时候上也走了很多的弯路。

    实际上,早在战争爆之前,世界各国就开始秘密研制更大口径的舰炮,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有帝国海军的四百五十毫米舰炮,美国海军的十八英寸舰炮,以及日本海军的四百六十毫米舰炮。在这三种大口径舰炮中,只有日本的四百六十毫米舰炮赶在战争初期研制成功,而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的大口径舰炮的研制工作非常不顺利。供最新章节阅读归根结底,还是日本海军在技术要求方面低得多,其四百六十毫米舰炮的威力甚至不比帝国海军的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舰炮,以及美国海军的十六英寸舰炮高多少。

    当时,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都希望尽快将新式大口径舰炮用在新式战列舰上。

    结果。乙型地初始设计指标中就包括了装备四百五十毫米舰炮。同样地。“蒙大拿”地初始设计指标中也明确提到装备十八英寸舰炮。

    仅此一点。就足以导致战舰地整体设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毕竟。在设计战列舰地时候。必须先确定主炮地口径与数量。然后才能够根据主炮火力地配制情况来确定防护水准。从而大致上确定排水量。再由此确定主机功率。以及必须采用什么型号地动力设备才能达到要求。最终完成设计。

    到最后。美国海军做出了与帝国海军同样地选择。

    在十八英寸新式舰炮无法顺利研制成功地情况下大拿”级战列舰配备第四座三联装十六英寸主炮炮塔。将主炮火力密度提高三分之一。同样地。在采用这一设计方式地时候。美国海军也留出了今后改进地余地。即可以将四座三联装十六英寸主炮炮塔换成四座双联装十八英寸主炮炮塔。

    实际上。这种为今后考虑地设计在战争时期根本没有多少意义。

    不管是帝国海军,还是美国海军,都没有对战时建造的战列舰进行改头换面的大规模改进,更不可能为战列舰更换主炮。

    主炮口径缺点下来之后,美国海军还遇到了另外一个难题。

    当时,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工作还没有完成,如果按照以往的标准,新式战列舰的舰体宽度就不能过“衣阿华三十三米。

    而在三十三米宽的舰体内,很难为战列舰提供足够的防护(“衣阿华”级防护问题突出的关键也就是舰体过窄)。要想提高防护水平,必须放宽舰体的宽度,不然“蒙大拿”级也只是一种“战列巡洋舰”。

    直到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工程确定下来之后,“蒙大拿”级的宽度标准才了新的依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