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巨浪 >

第93部分

巨浪-第93部分

小说: 巨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该舰沉没在了“6奥”号以东大概三公里处。

    这时,动鱼雷攻击的八艘日本驱逐舰被打残了五艘,另外三艘在密集的炮火下,匆匆转向射了鱼雷,然后以快战斗群可望不可及的度向东脱离了战斗。

    “妈地,还是跑了两艘!”祖寿清这时候才长出了口气,“向海军司令部汇报战斗结果。另外,告诉李玉民,两艘日本战列舰向他那边逃跑,能不能全歼联合舰队,就要看主力战斗群地表现了!”

    通信参谋微微一愣,真有点又想苦又想笑。

    “怎么,电台坏了吗?”祖寿清还是那副德行。“快去报吧,不然总参谋长得急了,可要拿我们开刀。再说了,李玉民不是很喜欢抢功劳吗?现在机会来了,就看他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白佑彬也在暗暗笑,到最后,祖寿清还不忘摆李玉民一道。( )

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三十章 落荒而逃(求票,求月票)

    巨大的火球从夜空中消失的时候,站在“长门”号司令舰桥外面的高野五十六悄悄的摸掉了嘴唇上的一丝血迹。那不是从伤口流出的鲜血,而是从齿印里流出的鲜血。

    “将军,外面风大,还是进去吧。”

    高野只是摇了摇头,仍然目不转睛的看着西方的夜空。随着一股阵风刮过,他摘下了海军军帽,向着西面的大海深深的鞠了一躬。

    随即,站在他身后的日本海军军官也都摘下军帽,向着西面的大海深深的鞠了一躬。

    不知道他们是在悼念逝去的战友,还是在向击败他们的对手致敬。

    也许,高野料到可能在巴西兰海峡遭到拦截,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料到,最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可以说,高野在战斗开始后下达的一系列果断命令并没有错。

    也许,他差的就是那么一点点运气。

    让第5战队尽量缠住敌人的时候,高野就预料到,第5战队将为联合舰队做出牺牲,结果确实如此。除了“妙高”号幸运的逃脱劫难(被打成重伤,直到日本战败都没有修复)之外,另外三艘重巡洋舰全部战沉。

    接着,高野命令第1水雷战队动鱼雷攻击。

    毫无疑问,这也是为了拖住西面的强敌,为陷在海峡内的舰队转向争取机会。与第5战队一样,第1水雷战队的行动注定是为整支联合舰队做出牺牲。结果也确实如此,十二艘驱逐舰,仅仅只有第17驱逐队的四艘“风”字号驱逐舰逃脱了劫难,其中“谷风”号还因为损伤严重,在返航的途中沉没。

    按照高野的判断,即便第1水雷战队的鱼雷攻击不能消灭敌人的主力舰,也至少能够迫使敌人的主力舰转向。甚至能够击伤敌人地主力舰。

    紧接着,高野又命令西面的第3水雷战队动鱼雷攻击。{第一看书}

    与第1水雷战队一样,高野并没有对第3水雷战队的攻击抱多大的希望。说白了,大明帝国战列舰上专门安装了一百毫米射炮,就是为了对付日本海军的驱逐舰。不然早就换成了更大口径地副炮。

    如果第3水雷战队能够立下战功,在迫使敌舰队转向的同时,击伤几艘敌人的主力舰,那自然再好不过了。

    高野的期望很快得到了回报,祖寿清不但被迫转向,而且“宣宗”号被鱼雷击伤。

    问题是,高野并没料到,他也会遭到对手的鱼雷攻击!

    在几乎所有日本海军军官的印象中,大明帝国海军都不是一支擅长鱼雷战。也不重视鱼雷的海军。

    鱼雷诞生之后,并没有得到传统海上强国的重视。

    当时,大明帝国与英国甚至认为鱼雷是“非道德”的海战武器。还在全球范围内起了“禁雷”活动,希望通过国际条约禁止海军使用鱼雷。

    当然,就如同《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不可能完全禁止海军扩军备战一样,任何国际条约都不可能禁止鱼雷成为海战地利器。

    相反,如同日本海军这类二流海军(当时日本海军只算得上是三流)。不但不反对使用鱼雷,还非常重视鱼雷在海战中的作用。毕竟,拼主力舰。拼炮战,二流海军绝不是一流海军的对手。

    直到上次世界大战爆,大明帝国海军地鱼雷技术才算有所进步。

    战后,大明帝国海军一如既往的重视火炮与炮战,对鱼雷技术以及鱼雷战术仍然不太重视。不说别的,大明帝国的驱逐舰在鱼雷作战能力方面就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差的,比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地氧气鱼雷技术的日本差了很大一截。

    可以说,鱼雷技术与鱼雷战术是日本海军能够引以为傲的少数优势之一。

    问题是,联合舰队就在自己地优势力量面前栽了跟头。

    当时。第二舰队已经在向海峡外撤退。而且第三舰队与第四舰队正在对付那艘从**后面冒出来的,不知死活的轻巡洋舰。

    这时候。高野已经知道,向西突围没有可能,只能向东突围。

    为了缩短航行距离,高野命令四艘主力舰单独左转向,然后以原本留在最后面的“6奥”号为,向东返回。也就是说,四艘战列舰各自在海上转半圈,然后再恢复到编队航行状态,由“6奥”号领队航行。

    这道命令本身并没有错误。在狭窄的海峡内,集体转向不但转弯半径更大,而且消耗时间更多。另外,敌人就在不远处,随时有可能杀过来,因此采用更便捷的单舰转向,不但能够更迅的转到新的航向上,而且在完成转向后,度更快的两艘“长门”级战列舰将位于前方,度稍微慢地两艘“伊势”级将留在后面。

    问题就出在了这里。

    单舰转向,属于战术规避动作,一般情况下,只有舰队以战斗队列与敌舰队交战地时候,为了规避敌人的炮击,或者是鱼雷攻击,或者是战舰受损退出战斗,才会进行战术机动。一般情况下,舰队都是集体转向。

    这些在海军推行了几百年地战术规则肯定有其存在的道理。

    单舰转向的最大问题是,各舰的转向半径不一样,因此在完成转向后,很难再保持整齐的队列,对舰队作战极为不利。另外,在单舰转向时,舰队指挥官将无法指挥每一艘战舰,只有在转向完成之后才能重新指挥。

    如果在交战中,高野绝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

    结果,四艘战列舰只转过了九十度,也就是舰向南,右舷朝西的时候,危险来了。

    四艘驱逐舰突然从南面巴西兰岛的海岸线附近杀出,然后在距离四艘日本战列舰大概八千米(当时帝国海军重型鱼雷的最大射程)完成了鱼雷齐射,随即又迅向西脱离了战斗。最要命的是。四艘战列舰上的日本了望员都在观察西面的炮战,以及日本驱逐舰地鱼雷攻击,根本没有注意到近在咫尺的危险!

    当了望员看到海面上的“雷迹”(用高压空气做氧化剂的鱼雷在航行时会产生很多气泡,形成明显的尾迹),大声喊出“鱼雷袭击”地时候。做任何机动都来不及了。

    虽然四艘驱逐舰齐射的三十二条鱼雷只有两条命中(后来证实,命中了至少五条,其中有三条没有爆炸),但是这也足够了,而且两条分别命中了“日向”号与“6奥”号。最要命的是,两艘战列舰的动力系统或者推进系统都受到了损伤。

    可以说,帝国海军驱逐舰在“萨兰加尼海战”与“巴西兰海战”中,对日本战列舰动的唯一一次鱼雷攻击不但隐蔽、迅、果断,而且运气好得惊人。如果这两条鱼雷没有破坏“日向”号与“6奥”号的动力与推进系统。哪怕是震死了两艘战舰的舰长,这两艘战列舰也不会因为掉队而葬身大海。

    反过来,对高野来说。就是运气差得惊人了。

    危机关头,几乎所有的参谋军官都惊呆了。当时如果不是“长门”号舰长果断下令加快了转向度与航行度(实际上是躲到了“6奥”号的后面),不然连旗舰都要遭殃。至少有两条鱼雷与“长门”号擦肩而过。

    对高野来说,这个结果是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地。

    询问了“6奥”号与“日向”号的情况后,高野命令第二舰队的第2水雷战队立即折返。掩护“6奥”号与“日向”号撤退。

    显然,这个决定有点多余。第2水雷战队地那些驱逐舰是敌人战列舰的对手吗?

    只是,高野不想这么快放弃两艘战列舰。可同时。他也没有想过要让另外两艘战列舰留下了一同等死。

    随着第2水雷战队迅返回,高野命令“长门”号与“伊势”号加航行。

    也就是说,这时候“6奥”号与“日向”号已经被抛弃了,能否回到本土,就得看这两艘战舰的运气了。

    当然,按照日本海军传统,临别时,高野没有忘记去“为天皇效忠”的勉励电报。

    “6奥”号与“日向”号的舰长也没有忘记出“武运长久”地“临终遗言”。

    这也是两艘战列舰出的最后电报。

    随后,“6奥”号与“日向”号战列舰。还有第2水雷战队的十二艘驱逐舰为了掩护高野所在地联合舰队“撤退”。阻挡了快战斗群近一个小时,并且用数千名官兵的生命证明了他们效忠天皇的决心。

    “6奥”号生大爆炸时。高野所在的“长门”号战列舰已经在东面二十海里之外了。

    那团巨大的火球,连一百多公里外,奥卢丹牙岛上的日本6军了望员都看到了。

    直到这个时候,高野才认识到,他彻底的输掉了这场海战。

    历史上,一般称其为“萨兰加尼海战”与“巴兰西海战”。

    因为双方都是同一支舰队参战(名义上,快战斗群与主力战斗群都属于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所以这两场海战又被称为“萨兰加尼与巴西兰海战”。

    按照帝国海军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定义,“萨兰加尼与巴西兰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太平洋战争(也被称为明日战争)的关键转折点。

    今天第三更了,继续求票,求月票!( )

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三十一章 歌颂军魂(加更第一章)

    港湾内,上千名穿着破烂的土黄色军装,精神萎靡不振、诚惶诚恐,看上去营养不良,好像饿了好几天的日本军人排列成了一条长龙,6续到棚子里,坐在桌子后面,佩带着帝国海军6战队宪兵袖章的军官那里登记造册,然后被塞进了旁边的大卡车里面。{第一看书}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战俘收容营。

    见此情形,站在司令舰桥外的白佑彬朝旁边的祖寿清看了过去。

    从巴西兰海峡到达沃港,仅仅只有三百七十余海里,结果祖寿清硬是让舰队花了两天两夜的时间才跑完了这段航线。结果,二十三日下午,也就是昨天下午,守卫达沃港的日军司令官在援军无望的情况下向帝国海军6战队前线司令官交出了指挥

    只是,棉兰老岛上的战斗还没有完全结束。

    按照投降的日本军官交代,至少有两万日军逃到了岛屿腹地的丛林里面。这些日军都是狂热的战争份子,都不会轻易向帝国6战队投降。

    “妈的,李玉民就知道把烂摊子丢给我们!”祖寿清微微一笑,“他回去享清福,却把我们留在这里吃苦受累!”

    “将军,李玉民恐怕不是回去享福吧!”孙弘明在旁边附和了一句。

    祖寿清笑得更大声了,显然孙弘明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头上。昨天晚上,海军司令部来电报,命令李玉民将十多艘巡洋舰与驱逐舰交祖寿清指挥后,率领损伤惨重的主力战斗群返航。另外。还命令祖寿清安排战舰护送“宣宗”号返回广州造船厂进行维修,然后奔赴达沃湾,协助6战队扫荡岛上的残余日军。

    毫无疑问。卫延年绝对不是让李玉民回去“度假”。

    “巴西兰海战”结束的时候,祖寿清出地那封电报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当时,祖寿清明知李玉民很有可能留在苏拉威西海的南部,准备堵截向南突围地日本联合舰队。而祖寿清在电报中根本没有提到日本联合舰队是向东突围,还是向南突围(当时祖寿清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日本联合舰队的突围方向),只能从大致上判断日本联合舰队会向东离开战场。

    也就是说,李玉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率领“残败”的主力战斗群拦截日本联合舰队。

    相反,祖寿清却独占了“巴西兰海战”的功劳。

    另外。在“萨兰加尼海战”中,快战斗群不但按照司令部的要求返回了战场,而且还提前到达,并且在最后阶段击沉了两艘日本战列舰。彻底扭转了战局,迫使高野五十六率领联合舰队撤退,为后面的“巴西兰海战”取胜奠定了基础。

    如此一来,快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