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汉儿不为奴 >

第302部分

汉儿不为奴-第302部分

小说: 汉儿不为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岂料几天后传来杜永和率部降清,李元胤痛哭流涕,日夜请死。因李元胤是李成栋之子,而广东境内尚有不少李成栋旧部,为免夜长梦多,耿继茂便下令将李元胤杀害,一同遇难的还有李成栋另一养子明安肃伯李建捷。

    行刑之前,李元胤只提了一个要求,便是让自己穿上大明朝服,耿继茂允之。元胤穿戴完毕后便向西南方向跪拜,尔后哭叹道:“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言毕,耿继茂不耐挥手,刽子手大刀落下。

    李元胤死时,永历朝廷已经接近于瓦解,从上到下是一片混乱。清军占领广州和桂林,形势固然危急,但在两广地区南明还有一些军队据守着残疆剩土,总兵力也远超清军,可是永历帝朱由榔生性懦弱无能,一有风吹草动便“起驾”逃难。他从梧州窜往南宁时,根本没有作留守地方的任何部署,像普通百姓一样只知逃命要紧。“移跸”后,梧州竟然“空城三月”,次年正月孔有德遣左翼前锋马骥接管梧州,二月命总兵马蛟麟镇守该地。跟随永历帝逃难的只是内阁大学士严起恒、锦衣卫马吉翔、太监庞天寿等少数官僚。由于撤退时的漫无组织,乱兵乘机劫掠,一些有心追随朝廷的官员也裹足不前。原先聚集于两广的朝廷和地方官员大有树倒猢狲散之势。除了镇西将军朱旻如在昭平县同清军格斗而死,被革职的朝臣汪皞投水自尽以外,其他未随驾的官员有的降清,有的窜入深山,有的剃发为僧。

    皇帝和朝廷如此,再加上旧主之子被杀,“东勋”李成栋旧部便相继降清,李光恩却没有投降,但他实对永历朝廷失望透顶,所以领着残部千余人逃至肇庆西北和广西交界的开建一带坚持抗清,对于永历朝廷委任的广东总督和四府巡抚之命也是不理会。(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二章 顺我者忠 逆我者奸

    这几年李广恩一直在开建一带活动,李定国二入广东时,永历朝廷封李广恩为庆丰伯,盼其能率兵响应定国。虽不愿听命永历朝廷,但李广恩却一直想着为旧主父子报仇,故欣然接受庆丰伯爵位,领其部出开建进攻肇庆清军,在文德一带斩清军百余人。

    李定国退军之后,李广恩部遭到清肇庆总兵许尔显重兵进剿,无奈退入山中。和广东其他地区明军一样,李广恩部也是缺医少粮,苦苦支撑,直到肇庆府城突被凌海将军陈奇策和镇国将军朱统所占,这才知道广东已发生天翻地覆变化。

    接到太平军使者送来的请贴后,李广恩很是犹豫,此贴直接写明广州军议为共商勤王事,而他却对永历朝廷失望透顶,恨不得那个无能的朱由榔早死早好。然其夫人赵氏却言今广东全省已复,朱明江山中兴有望,夫君当放下旧日成见,往广州参与军议,如此既能展心中抱负,又能为宁夏王父子报仇,总比困居开建山中要强。

    在夫人的劝说下,李广恩遂回贴表态愿往广州军议,其贴是紧随威远侯郭登第之后到周士相手中的。

    威远侯郭登第与已被永历朝廷封为淮国公的马宝都是宁夏固原人。崇祯十六年李自成攻破隆德时,郭登第和马宝一同参加李自成的农民军。李自成入北京后,马宝因功升为老营副营总,而郭登第则在马宝手下任哨总。崇祯十七年山海关大战,李自成命马宝率骑兵从一片石夹击吴三桂,吴三桂引清军战马宝,酣战中,马宝中炮。见马宝中炮,郭登第忙下马去救,结果双双为清军俘获。后二人作为战俘随清军一起南下,又跟随李成栋入粤,反正归明。马宝受封安定伯,郭登第则受封威远伯。

    顺治七年尚可喜、耿继茂围攻广州,永历命马宝和郭登第由肇庆攻清远,借以牵制清军,但是被击退。回师途中,为抢夺粮草,马宝竟然偷袭了东救广州的友军、原大顺将领刘国昌部,此举让郭登第大为不满。顺治八年,朱由榔从南宁逃到安陆,广东大部沦陷后,郭登第和马宝却依旧坚持在广西山区抗清。顺治九年,李定国攻陷桂林、柳州进军广东时,马宝率部出来接应。未过多久,因见孙可望实力强大,马宝便率军投靠了孙可望。郭登第却未与他一起投孙可望,而是领着部下兵马回到高州坚持抗清。

    马宝几次易主,现今已被永历朝廷晋为淮国公,郭登第也已由威远伯晋为威远侯。可与马宝现在手下拥兵两万余不同,郭登第这个侯爷手下只七八百兵,且广州未复之前,他一直被清军压在神电卫一带,若不是广州突叫太平军占领,驻防粤西的清军绿营兵纷纷易帜归明,只怕郭登第这会多半出海亡命去了。

    郭登第这人十分重情义,要不然当年也不会在一片石下马去救中炮的马宝,若非马宝此后行径颇是不合道义,郭登第也不会和他分道。所以虽不是太平军亲自解救他,但若非太平军,粤西清军也不会阵脚大乱,从而给了郭登第部喘息之机。因此郭登第将太平军当作救命恩人,且他十分有自知之明,虽然周士相不过才是兴平伯,自己却是威远侯,爵位高了周士相一级,可他可不敢真将自己这个侯爷置于周士相那个伯爷之上。在回贴中,郭登第态度十分诚恳,言语都是自执下礼,此举让周士相很是满意,若广东这些国公、侯爷、伯爷们都能如郭登第这般识趣,他也不至于要动用武力解决他们。

    靖氛将军邓耀的回贴和海北道周腾凤的贴子是一块到的,二人双双表示愿意率其部前来广州共议勤王事,并接受兴平伯指挥。前者是明军卫所武官出者,后者则是文官出身,两人也是截至目前为止,广东境内正式表示认同周士相主宰广东局面的永历朝臣。而作为第一个表示支持周士相的文官,海北道周腾凤的意义更是重大。

    邓耀原先一直驻常海陵岛,其部多是舟师,有兵三千余。太平军攻占广州后,原先进剿邓耀的绿营兵为求活路反归降于他,使得邓耀所部扩充至五千余。周腾凤是文官,其部多是招募而来的义勇,也以舟师为主,战斗力不高,但其部却是第一个来援救新会太平军的,后因战力实力实在不敌梁标相的广东水师,这才不得不放弃救援。周腾凤部现有兵勇三千。

    虎贲将军王兴、漳平伯周金汤,威定伯施尚义三人其实都是土匪、海盗出身。王兴青年时勇武过人,各地勇士推其为首领,聚众数千,后被广东官府招安。其为盗时有一绰号叫“绣花针”,听着好似女人,实则却是锋利之意,针扎人身痛的很。

    王兴在收到贴子后找唐王商量,唐王毫不犹豫就叫他响应,马上率部前去勤王。王兴向来敬重唐王,且所部又得周士相粮草恩惠,故欣然回贴表示愿往广州军议。周金汤和施尚义二人年轻时都是土匪,受明朝招安为官,清军入广东后,他二人却又双双降了清,等到李定国率大军入广东时,二人又掉头反正。不想李定国却在广东败了两阵退走,二人没了退路,只得领着兵马在广东坚持。得益于太平军的广州大捷,二人麾下兵马都是扩充不少,招降了许多驻防营兵。

    除这七人外,广东境内明军实力较大的有宋国公叶标部、代国公施尚义部、丰正伯熊朝佐部、总兵王翰、张月、先启玉、高进库等人。他们要么就是不愿理会周士相,不想自损实力去勤什么王;要么就是唯总督衙门马首是瞻,要么就是观望风色。且这帮人多是清军降将,有从前李定国入广东时降明的,也有广州被收复后降明的。

    又等了三天,仍是未见这些家伙有所动静后,周士相对部下们说了一句:“顺我者是为忠,逆我者是为奸。”

    仅此一言便将这些加在一块有两三万余人的明军将领全部定为奸贼,周士相也是跋扈得很。接大帅令后,第一镇、第二镇、第八镇、水师各部纷纷出动进逼,局势骤然紧张起来,大有内讧之势。(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臣有用吗!

    周士相要武力解决不肯表态的各部明军,这是大敌当前要内讧的节奏,然而身为宗室的朱统却是拍双手支持,并且跟着一块大骂那些家伙为“奸贼”。

    朱统有此反应再过正常,他是宗室,自然是最关心大明朝廷死活的。清军在西南用兵数十万,朝廷和天子危在旦夕,身为宗室,朱统比任何人勤王的心思都要急迫。原先他没有勤王之力,太平军又要东征应付济度大军,再怎么担心西南安危,勤王的心也要按下,不然就他那三四千人去勤王,还不够清军塞牙缝的呢。

    郭之奇在肇庆时与朱统、陈奇策说过周士相东征之后便要勤王的事,所以陈奇策死后,朱统除了给自己争取了一个第八镇的建制,此外再无对周士相有何要求,反而全力支持周士相对肇庆的军政、民政整合,就是希望周士相能够尽快整合广东力量,然后率太平军西入广西勤王,保驾救天子。

    于宗室而言,于朱统个人而言,西南的永历朝廷就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希望,根在,家在国在;根亡,家亡国亡。

    南阳伯李元胤临死前曾哭叹“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此言多少流露出元胤对于永历这个皇帝的失望,然这个皇帝再让人失望,他也是大明的根,是天下人的希望!

    身为朱明一份子,哪怕这个天子再叫人绝望,朱统也是毅然决然要为这个天子奉献一切的,哪怕最后仍身死国灭,他也无悔,因为他尽到了自己的本份,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从顺治四年自散家财募兵起,朱统坚持了十一年。这十一年,他失去了无数亲人,也目睹了无数家破人亡,无数次险些要绝望自杀,但又一次次坚持了下来,只因他相信哪怕不是为了自己姓朱,哪怕不是为了自己这个宗室身份,哪怕不是为了朱家的列祖列宗,他也有值得去献身的所在,那便是这天下的无数汉人。

    满州入关,不是改朝换代,而是亡国灭种!

    亡汉人的国,灭汉人的种!

    朱统姓朱,是宗室,但他更是一个汉人!

    大明得国之正甚于三代也!

    汉高起自小吏,亲领大军伐暴秦,得国不可谓不正,然高祖食秦禄未忠秦事,此其弊也;王莽篡立新,余曹魏,司马。晋,南朝宋齐梁陈皆此类也,北朝披发左衽,实为中国之耻也;隋杨夺外孙之国,唐篡表弟之位。五代皆以下伐上,宋以臣夺孤儿寡母之家业;元初为金属,后与南宋结盟伐金,金灭而凌宋,是不忠不义也!

    惟我大明太祖起自草莽,未食元禄,其父兄皆死于元朝****,元朝欲灭五姓汉人,焉能不反,不反则助纣为虐也,明既立国,复谥元帝,修周封微子之德,故以此观之,明较汉唐得国愈正。且蒙元残暴嗜杀,视汉人有如猪狗,天下汉人深受其辱,欲驱其者,十室而八,大明驱除鞑虏,恢复汉人之社稷,重现汉家之衣冠,拨乱反正,再造中华!

    今中华再沦夷胡之手,朱家子弟不效太祖之志奋起抗击,还是朱家子弟吗,死后又有面目去见太祖皇帝!

    皇帝不死于国,亲王便死于国;亲王不死,宗室死。大厦将倾之际,总要有人死于国!

    崇祯死于国、弘光死于国、隆武死于国、绍武死于国!

    四帝无一降者,四帝皆殉!

    历来亡国之朝代,可有朱家如此悲壮?

    没有!

    。。。。。

    自散家财那日起,朱统便要做这个死国宗室,他知道那些不肯表态的将领打的什么主意,无非就是乱世保存实力。眼下西南聚集的可是清军几十万重兵,能打能战的兵都在那,太平军虽然潮惠大败清简亲王济度所率大军,可满打满算济度麾下也不过两三万人,这点兵马只是西南清军的零头!

    而广东明军连同太平军在内不超十万之众,能抽调入广西的勤王之兵能有半数便是顶天,无论是兵力还是实力,差距都非一点半点,故那些人害怕,他们畏惧,他们担心勤王会消耗自己的本钱,哪怕他们一直在坚持抗清,哪怕他们当中不乏可名垂青史的忠臣。

    可忠臣有用吗!

    史可法忠不忠,何腾蛟忠不忠,丁楚魁忠不忠,瞿式耜忠不忠?!。。。。。。

    忠臣再多救不了国,有何用!

    朱统不是识古不化之人,十一年的坚持让他比过往任何时候都看得清楚,大明现在需要的不是忠臣,而是良臣,能打胜仗的良臣!

    朱统站在他认为是良臣的周士相一边,他以宗室名义再次致信两广总督连城壁和各地将领,请他们响应兴平伯勤王号召事。然而连城壁仍是没有回音,总督的沉默更加让那些观望的将领有了底气,他们做出了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待价而沽。

    周士相知道单凭大义无法让这些拥兵自重的大小军头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