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第67部分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67部分

小说: 民国之文豪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店掌柜犹豫片刻,终于还是敌不住金钱诱惑,咬牙道:“行,就让你们住下,不过千万别乱走,老实待在房里。”

    “可以,可以,谢谢老板!”两个洋人连忙致谢。

    事情碰巧,周赫煊跟他们住隔壁。

    反正闲着也没事干,周赫煊在上楼的时候搭讪道:“两位外国朋友好,请问贵姓?”

    男洋人警惕地打量周赫煊几眼,回答说:“我叫约翰布克,这是我妻子珀尔。”

    女洋人补充道:“我中文名叫赛珍珠。”

    周赫煊瞬间无语,住个旅馆都能遇到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个世界太小了。

    赛珍珠虽是美国人,但她从小在中国长大,就连写文章都用中文,说起来中国才是她真正的故乡。

    周赫煊笑道:“两位好,我叫周赫煊。”

    “你就是写《神女》的周赫煊?”赛珍珠惊喜道,“我非常喜欢你的作品,它太特别了,听说叫现实魔幻主义。”

    大家各自到客房安置行李,很快赛珍珠夫妇就过来串门。

    周赫煊问:“两位今后打算去哪儿?”

    “不知道,”布克耸耸肩,抱怨说,“中国的士兵太疯狂了,见到外国人就打就抢,我们不敢在南京继续居住,准备先去上海看看情况。”

    周赫煊发出邀请道:“不如去北方吧,两位可以到北大做老师。”

    赛珍珠如今乃是金陵大学教授,她说:“北大属于中国最顶尖的学府,它会聘请我们吗?”

    “我就是北大校长。”周赫煊笑道。

    布克喜道:“那正好。珀尔,我们就去北大。”

    赛珍珠没有纠结去向,而是问道:“周先生,我想把你的《神女》翻译成英文,让更多的美国读者知道它。请问可以吗?”

    “当然可以。”周赫煊说。

    《神女》里边有诸多中国民间鬼神传说,换成别的外国人翻译,肯定很难保持原貌。而赛珍珠就不同了,她对中国非常了解,只听她翻译的《水浒传》名字就知道《四海之内皆兄弟》。

    这个翻译绝对称得上信、达、雅,远比什么《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欧洲人翻译的水浒)更高明。

    能够碰到赛珍珠,周赫煊觉得不虚此行,更何况还把赛珍珠夫妇拐到北大去。

    周赫煊却不知道,等赛珍珠将《神女》介绍至欧美后,在西方文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24【农村大地】

    描写中国农村的《大地》三部曲,赛珍珠此时已经开始创作第一部。她父亲是传教士,从小带着她在中国农村传教,她老公是农学教授,也经常带着她深入农村考察研究。

    赛珍珠夫妇本来住在金陵大学分配的寓所里,但北伐士兵的排外暴乱突然发生,夫妻二人匆忙逃难,只随身携带了《大地》初稿,《水浒传》的翻译稿被遗落在小洋楼里。

    “周先生,这是我写的小说,还请斧正。”赛珍珠说话完全是纯中式的,甚至带着些镇江方言口音。她拿出《大地》稿件,态度非常诚恳,完全是请教的语气。

    赛珍珠如今的情况非常尴尬,她写的小说中国人不感兴趣,寄到美国也经常被退稿,属于那种比较失败的小作家。

    周赫煊穿越前就读过《大地》,此时看初稿也大同小异,粗略地看完二三十章,他合上稿件说:“想听我的客观评价吗?”

    “当然。”赛珍珠点头。

    周赫煊毫不客气地说:“写作技巧非常普通,文字并不出彩,但胜在平实真诚。”

    “就这些?”赛珍珠有些失望。

    周赫煊又说:“你这本书,中国人不会喜欢,美国人可能感兴趣。”

    赛珍珠不解道:“为什么?”

    周赫煊笑道:“因为你是站在一个美国人的角度,来展现中国农村。整部小说笔调温暖,充满了对中国农民的同情和对中国农村的热爱,同时也揭露了中国农村社会的黑暗。但你是美国人,难免有隔岸观火之嫌,对现实问题的看法只停留在表面,犹如浮光掠影,难以深入进去。这本小说对中国人而言,是没有任何阅读价值的。”

    “或许吧。”赛珍珠点头。

    周赫煊话锋一转,继续说:“不过嘛,如果有出版商帮忙运作的话,《大地》在欧美有可能会畅销。因为你的立场是美国式的,美国人对此没有阅读障碍,同时还能感受到一种来自东方的未知神秘。这本书,可以作为西方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

    赛珍珠欣慰道:“这就足够了。”

    “但是,这本书也会加深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解,”周赫煊说,“因为你描述的是一个已经变形的中国农村社会,它仅仅是你眼中的中国农村。”

    未来的普利策小说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就这样被周赫煊批得一无是处。

    赛珍珠苦笑,摇头说:“周,我真不该让你评价《大地》,你打击了我的创作积极性。”

    周赫煊笑着安慰道:“别太失望,它还是非常优秀的,只是我太过挑剔而已。”

    “我认为周的观点很准确,”布克突然发言道,“我们毕竟是外人,很难理解中国人的思维,也很难了解真正的中国。相反,周先生才是真正的大学者,他的《大国崛起》令人叹为观止,把世界列强的兴衰分析得全面而深刻。”

    “布克先生也看过《大国崛起》?”周赫煊问。

    布克说:“当然,《大国崛起》已经在欧洲史学界引起轰动,在美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暂时只限于学界范围,普通民众对此并无了解,他们甚至都没听说过这本史学巨著。”

    周赫煊笑道:“这很正常,普通民众更喜欢通俗读物。”

    “这就是让我惊叹的地方,”布克说,“中国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似乎比西方人更热衷于了解世界,像《大国崛起》这样的学术著作,居然也能在中国畅销。”

    周赫煊感叹说:“中国人已经封闭落后太久,再不睁眼看世界,就彻底没救了。”

    布克笑道:“所以我对中国的未来非常看好,我在美国和欧洲都居住过,也曾去过日本和印度。似乎只有日本人,才有中国人这样对知识文化的狂热。而印度则很糟糕,那边的知识分子有些……怎么说呢,有些不思进取。”

    “布克先生是研究农学的?”周赫煊问。

    “是的,”布克说,“中国的农业还很落后,而且像江南水乡和西南山区,也没有机械化耕种的条件。我考察中国农村多年,甚至没见过一台农用拖拉机。”

    周赫煊说:“那是因为拖拉机使用柴油,不仅机器昂贵,燃油费也用不起。大地主倒是有钱,但他们宁愿多雇几个长工,也比使用机器划算。”

    “确实是这样。”布克苦笑。

    周赫煊问:“为什么不制造一种,主结构为木质,辅以少量钢铁配件,以人力为动力的机器呢?比如小型的稻谷收割机,玉米脱粒机。”

    布克若有所思:“你的想法似乎可行。”

    周赫煊当即拿出纸笔,凭印象画出人力收割机,指着机器说:“这是人力踏板,用脚踩压踏板,来带动履带运转机器。农民只需要将稻穗放在脱粒轮上,便可轻松地收获稻谷。而且这种机器很轻便,两个成年人就能抬动,非常适合小农经济的中国。”

    “天才般的设想!”布克看得眼睛发亮。

    周赫煊却突然沉默了,因为他联想到当今中国农村的现状。一旦人力收割机得到推广,以前需要六个长工干的活,现在两个人就能搞定。地主倒是省钱省时了,穷困的农民却愈加穷困,因为机器的使用必然导致部分人失去生计。

    从长远而言,这属于社会发展的阵痛。但真正设身处地,却让人触目惊心。

    就拿民国的手工业来说,由于西方工业产品的冲击,大量手工业从业者致贫,这是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

    布克却不管那么许多,逮着周赫煊询问人力脱粒机的详细情况。

    周赫煊只是依葫芦画瓢而已,仅知道大致的工作原理,具体细节和配件,需要求助机械专家才行。特别是脱粒轮的设计,铁环安装太稀,会导致稻穗脱不尽,安装太密,又有可能卡住机器,必须经过反复试验调制。

    接下来的三天,周赫煊都待在旅馆里。跟布克讨论农业,跟赛珍珠讨论文学,直到城中的骚乱完全平息,他们才乘坐火车返回上海。

125【建厂】

    周赫煊返回上海后,没有去投旅店,而是直接来到徐志摩家。反正这里客房多,空着也是空着,而且还有厨子和佣人伺候。

    这天正是周末,徐志摩在家休息。

    一见周赫煊,徐志摩就关切地问:“明诚,我听说南京发生了骚乱,你没事吧?”

    “别说了,一言难尽,”周赫煊苦笑道,“我给你介绍两个朋友,金陵大学农学教授布克,这是他的妻子珀尔,也是一位作家。”

    徐志摩热情好客,与赛珍珠夫妇握手道:“两位好!”

    “徐先生你好,我中文名叫赛珍珠。”赛珍珠笑道。

    徐志摩惊讶道:“珀尔女士的中文说得真好。”

    “我们一直住在中国。”布克解释说。

    周赫煊就跟在自己家一样随意,坐下端起茶杯问:“小曼呢?”

    徐志摩说:“她跟朋友打牌去了,可能晚上才回来。”

    周赫煊没再打听,坐在沙发上慢悠悠喝茶。倒是徐志摩和赛珍珠聊得很欢,赛珍珠还拿出她的《大地》初稿,徐志摩看了大为赞赏,称这是一部中国农村的浪漫史诗。

    浪漫史诗,往往意味着脱离实际。

    众人闲聊片刻,突然又有人来造访。

    来者名叫张嘉铸,大约二十四五岁,去年刚从哈佛大学毕业回来。他是徐志摩前妻张幼仪的八弟,年初在上海创办了新月书店(大股东),专门出版销售新月派诗人的作品。

    徐、张两家说来也奇怪,明明徐志摩抛弃妻子,已经跟张幼仪离婚了,但相互之间却走得很近。

    徐申如上个月还给前任儿媳在上海买了洋房,张嘉铸又成天跟前任姐夫混在一起,这些人交往起来也不嫌尴尬。

    “禹九,你怎么有空到我这里耍?”徐志摩笑问。

    张嘉铸没好气道:“我成天都有空,闲得只剩下时间了。”

    张嘉铸确实有资格闲,他家也是大土豪。

    张润之一共12个子女,老大是上海油霸,著名企业家;老二玩政治和学术,乃国社党创始人,新儒学四大金刚之一;老三搞金融,后世被誉为现代中国银行之父……

    张嘉铸排行老八,虽然此刻还没啥出息,但也哈佛毕业,日后将成为知名实业家。

    徐志摩笑道:“我给你介绍一下,禹九,这位是周赫煊周先生……”

    张嘉铸属于急性子,没等徐志摩说完,便拍手说:“原来是周先生,我读过你的诗,久仰久仰!周先生也搬来上海了?”

    “我是来找人合作做生意的。”周赫煊道。

    “什么生意?”张嘉铸都还没弄明白情况,就拍胸脯说,“可以找我合作啊。”

    周赫煊好笑地拿出内衣样品:“肚兜生意。”

    张嘉铸拎起内衣看了几眼:“这好像是新式内衣,挺漂亮的。”

    赛珍珠夫妇也被吸引过来,布克观察说:“这些都是活扣,似乎比美国的新式内衣更方便。”

    “而且样式也好看。”赛珍珠补充道。

    张嘉铸哈哈笑道:“小妹肯定喜欢,要不把她也拉进来参股。”

    张嘉铸口中的“小妹”,是徐志摩的前任小姨子张嘉蕊,学服装设计的,过几年就会成为民国各种选秀场的评委,知名社会活动家。

    周赫煊眼珠子一转,笑问:“禹九老弟,你真打算入股?”

    “那是当然,新式内衣多新鲜啊,年轻人就该尝试新事物。”张嘉铸说。他从小不愁吃穿,没有体验过人生疾苦,做事全凭自己的喜好。

    “那好,我们现在就去找徐伯父,他也打算投资。”周赫煊立即起身。

    “走吧,说干就干!”张嘉铸颇为赞同周赫煊的雷厉风行。

    等两人离开后,徐志摩都还没回过神来怎么初次见面才几句话,就已经谈成合作了?

    道理很简单,周赫煊不放心徐申如,把张家也拉进来便足够。两家虽然关系好,但自从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后,便已产生了裂痕,张家对徐家怨气十足。

    也就张嘉铸这个愣头青,才会屁颠屁颠跟在徐志摩屁股后面跑。

    周赫煊和张嘉铸的造访,让徐申如有些意外,等想明白后又哭笑不得。说实话,他家大业大,根本看不起那点肚兜生意,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