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华似锦 >

第139部分

皇华似锦-第139部分

小说: 皇华似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方才被袁一撞到的那个人,身着深青色圆领官袍,像是折冲府的官员。
    那个人看了眼散落满地的典籍和官档,又打量了眼袁一,见他有些面生,又是穿着便服,便满脸警惕的问道:“你拿着这些典籍和官档要去哪里?怎么没有见过你?”
    袁一抬起头看了那人一眼,只见他中等身材,略有些肥胖。看他身着的官服,佩戴的腰带,像是折冲府长史。
    袁一在心里琢磨了一番,便回答道:“我能在折冲府走动,又能拿到这些典籍和官档,当然是有公事要办。长史大人应该见过我,可能是贵人事忙,才会把小人给忘了。如果大人仔细想想,应该能够想得起。”说罢,他又自顾自地捡起典籍。
    长史小声嘀咕道:“他好像知道我是谁,我真见过他吗?”
    他边小声嘀咕着,边在脑海搜索着以往的记忆。有时,记忆这种东西很容易被混淆,也很容易被替代,所以,记忆并不可靠。
    此时,长史的记忆也遇到了这样的不可靠,只见他一拍大腿,笑容满脸道:“我记起来了。”
    说着,他蹲下身子,边帮忙捡着典籍,边小声道:“你是咱们陈都尉的远方表亲,大人本来是要给你安排一个好的差事。可你运气实在太差,遇到像现在的特殊时期,所以,大人没法给你安排个正经职位,只能先让你在折冲府抄抄写写。”
    对于这样的误认,袁一心里自然是很乐意。因此,他便接下话茬道:“我真是一辈子都没这么倒霉过,不知道这样的特殊时期还有多久?”
    长史安慰道:“大人比你更烦,你就别发牢骚了,暂且忍忍,等时候到了,大人不会忘了给你谋个好差事。”

  第199章 密探折冲府(四)

袁一深知“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再则,以这个陈精忠的品性来说,就算是亲戚,也难免要向他打点些银子。
    有了这样的猜想,袁一便试探性的说道:“长史大人能够跟我说这些话,也是把我当自己人看,我也不藏着掖着,实话跟大人说,我花了银子,连一身官服都没捞到,真是憋屈,真是不痛快!”
    长史点点头,压低声音道:“我明白。你的事情是都尉大人吩咐我去打点的。虽然,你银子花了好几百两银子,可这钱都拿去打点了兵部,吏部的人,都尉大人可是一个子也没拿啊!只要等我们同心协力把那个不管事郡王弄下来,就轮到陈都尉当家作主了。到时,他替你写道升迁公函,兵部,吏部都会心领神会地通过你升迁。这样一说,是不是就明白了。”
    袁一长长吐了口气:“听大人这么一说,我就放心多了。”
    长史亲昵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就好!再说,你家可是称富一方的大财主,对你来说几百两银子还不跟挠痒似的,何必那么在意呢!”
    袁一便顺着他的话道:“我家的确挺有钱,还真不在乎这几百两银子。”
    长史眼里闪现一丝狡黠的光泽,笑道:“我遇到了一件为难的事,你能不能帮我这个忙?”
    “大人,请说。”
    “我刚才跟果毅都尉他们赌钱,把这个月刚发的俸禄都输光,没法向我家那个黄脸婆交代。能不能借些银子给我,帮我度过这个难过?”
    听到这话,袁一心语:“难怪刚才他慌慌张张的,原来是输了银子,怕媳妇闹,敢情正琢磨着怎么填补这个漏洞,就撞上了我这个财神爷。他赔着笑脸,说了这么多金玉良言,原来是有代价的,现在,算是图穷匕见了。”
    见陷入沉默的袁一迟迟没有答话,长史满脸不快,声音也变得粗鲁起来:“你不借算了,就当我没说过!”
    回过神的袁一,连忙摆了摆手:“大人开口,我怎么会不借呢?我刚才是在琢磨,我整天都在抄抄写写,真是无聊透顶!不知道大人介不介意,带着我去玩几把,找找乐子?”
    长史满脸犹豫道:“现在是当值时间,以折冲府的规矩来说,要是被人发现聚众赌博,可是要被罢免官职的。果毅都尉手痒难耐,实在忍不住就叫了几个亲近的官员,随便玩几把,要是我贸然把你带去,他肯定会冲我发火的。”
    这时,袁一已经将东西捡好,他便站起身子,往天边看了眼,心想,老天爷向来只把自己往死里坑,这回好他好不容易大发善心,把这么好的鱼饵送到自己跟前,自己绝不能让这黑不溜秋的鱼饵从手边溜走,白白错过钓起果毅都尉这条大鱼的机会。
    这样想着,袁一便面露不快道:“以为大人真把我当自己人,看来只是我一厢情愿罢了!”
    很快,长史就把话圆了回去:“看你说的都是些什么话!我当然把你当自己人,我可不保证果毅都尉会把你当作自己人。”
    袁一走到长史身边,压低声音道:“我是咱们都尉的亲戚,果毅都尉是咱们都尉的心腹,这样一算,不都是自己人了吗?我手气向来很臭,赌钱倒是次要的,其实,我是想要多结识些大人,日后,好有个照应。”
    见长史还是一脸犹豫,他继续游说道:“您也知道都尉大人,他贵人事忙。自从,我来到折冲府后,就没怎么见过他。有时,我感到最苦恼的是,有银子没处花。”说着,他一只手捧着典籍,另一只手则拿出一锭银子塞得了长史手中。
    长史觉得他说得在情在理,加之,他又精通钱财的妙用。因此,长史便被打动道:“这样吧!我先去跟果毅都尉说说,如果成了,你就去玩几把,如果不成,那我也没辙。对了,你带了多少银子?”
    他暗叫“糟糕”,他连今早是怎么出门,都给忘了,怎么会带银子?方才给长史的那些银子,都是预先在尹玉书那里拿的,现在自己身上就只剩几钱银子,这可跟他们赌不了钱。
    虽然,遭遇窘况,可他还是一脸淡定地问道:“你觉得,我应该有多少银子?”
    长史竖起五根手指头晃了晃,袁一心领神会道:“五十两。我刚好带了这么些银子。这样,大人先去跟果毅都尉他们去说,我把手里的东西放一放,大约一盏茶时间,再到这里碰头,如何?”
    见长史点了点头,转身而去,袁一便赶忙迈开步子,从后院翻墙而出,直奔马车停靠的后巷。
    他进了马车,将典籍和官档交到尹玉书手中,交代道:“你博闻强记,以前固盟军的军规和奖惩是由你来管理执行的。你看折冲府的这些关于制度和奖惩的典籍一本又一本,肯定是屁话很多,作用力不强。”
    “我要你根据这些典籍,归纳出十条专属于折冲府的军规,不要咬文嚼字,要上至官员,下至士兵都能看懂这些军规是在说什么,所以,怎么简单怎么来。还有,要明确职能和奖惩,不能出现任何模棱两可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这些规矩要条条正中要害,还有,就是奖惩方案。记住,它们不是好看的摆设,要绝对执行,所以,必须要切实可行,强而有力。”
    听他说完,尹玉书点点头:“好。郡王需要在几天之内完成这些?”
    袁一摇摇头:“我可没有几天时间给你,明天酉时之前,就把制定好的军规给我。”
    尹玉书看了眼手中的典籍,皱眉道:“明天?郡王好像忘了,我除了要把所有的典籍看完,还要思考,归纳,再舍取,补充,最后才是组织,写成郡王需要的十条军规。我只有一双手,一双眼睛,一个脑袋,怎么可能用一天半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事?郡王确定这不是在强人所难吗?”
    袁一笑了笑:“这算强人所难吗?”说着,他拍了拍尹玉书手里的官档:“除了那十条军规,我还要你把折冲府的官员分成正常升迁和背后有人两类,然后,再把正常升迁分成能力超凡和就这样吧两类。如果,你还有时间,也可以把背后有人那类也分分,把他们分成皇亲国戚和远房亲戚。这样才叫强人所难。”
    尹玉书满脸不快道:“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在十八个时辰里,做两件这么劳心费力的事,我可没有三头六臂。”
    袁一不以为意道:“我知道。今天,有人让我在三天内,把一盘散沙的折冲府治理得纪律严明,士气震天。若是做不好,就要把我的头拧下来,挂在折冲府门前。你觉得,跟你比起来,哪个比较强人所难?”
    虽然,三天的期限是袁一自找的,但是,在游说一个人的时候,说出所有实情,坦诚自己的愚蠢,能换得同情吗?对方会被自己的这种诚实感动吗?
    袁一知道答案是,不会。而真正会发生的事情是说服力大打折扣,从而,无法说服尹玉书,处理好这些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事情。
    显然,尹玉书有些被说服了,可还是存在些疑虑,因而,他没有答话,低头陷入了沉思。
    见此,袁一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我是郡王,你是知事,我吩咐事情,你可以做不好,可不容许拒绝,必须去做!这就好像,我对于现在的老大,她的吩咐事情,我也必须去做。但是,她规定了事情没有做好的后果,可我没有这么做,所以,你还有什么好怕的?”
    尹玉书点点头,满脸无奈道:“好。我做。不过,这事情看上去很重要,郡王真放心交给我去办吗?”
    袁一扬起一边的眉,看了尹玉书片刻,道:“你觉得,除了你,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尹玉书笑了笑,没有说话。
    这时,袁一想到银子的事情,便问道:“你带了多少银子?”
    尹玉书拿起钱袋看了眼,道:“刚才给了郡王一些银子,我这里没剩多少了。”
    见状,袁一又问了车外的马夫,他也没带多少银子,如此,七拼八凑一番,也不过十两银子。袁一正感黔驴技穷之时,看到车里的狐裘,想起刚来时看到街边好像有个当铺,他便盘算着,这件狐裘好歹也能当个百,八十两,正好解现在的燃眉之急。
    如此,袁一便打定主意,抱起狐裘对尹玉书交代道:“你们不用等我,先回府吧!”
    尹玉书不解道:“郡王这是要?”
    “我还得去办点事,等事情办好了,我会自己回去的。”
    见他掀开帘子要往外面去,尹玉书站起,弓着身子:“郡王,我们还没把衣裳换回来。”

  第200章 密探折冲府(五)

袁一想了片刻:“你这身衣裳,我还得穿,你又不能穿着这身官服回去。不如这样,你到成衣铺去卖身衣裳,回去了再把帐记到我头上。”
    “免费的新衣裳,倒是挺美的一件事。可惜,我没有银子了。”
    此时,袁一方才想到,他们的银子都给了自己,颇感为难道:“你们的银子都给我了。这事该怎么办呢?你在这里等一会儿,等我把这件狐裘当了,要是剩了银子,就给你们。”
    说罢,还没等尹玉书回话,他就抱着狐裘急匆匆的下了车,来到了当铺。没料到,当铺老板心挺黑,见他匆匆而来,就知道他是急需用钱,便故意压低价钱说,活当三十两,死当四十两。
    见几百两的狐裘得了一个白菜价,袁一愤愤不平地跟老板理论了几句,可奸诈的老板按照以往的套路,对袁一摆出一副你爱当不当的架势。
    袁一见时间紧迫,四十两银子也刚好够数,便懒得跟老板磨蹭,把狐裘做了死当,拿了银子走人。
    袁一回到马车,简单的跟尹玉书说明了情况。然后,他又让尹玉书直接穿着这身官服回府,正好他们俩人的身形相似,加之,袁一整天都呆在院子里,府里的下人都没怎么见过他,只要不被丁管事看到,应该没人会注意到。
    最后,他告诉尹玉书,万一被人发现,就说一切都他的主意,然后,等他回来,再替尹玉书做解释。
    如此交代了一番后,袁一便慌忙赶回折冲府,来到与长史约定地点,见他已到,便迎上去跟他说了几抱歉话。他则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开口便问道:“银子都带了吧?”
    袁一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拿出一包沉甸甸的银子送到他手中:“带了。带了。”
    长史掂了掂手中的银子,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而后,将银子还给袁一,道:“我可是费了好大劲才说服果毅都尉,让你去玩几把,到时候机灵点,别给我惹麻烦。”
    “大人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那就好。”长史脸上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
    这时,长史带着袁一七拐八绕来到一个僻静之处,走到一排简陋房屋前,门还没推开,袁一就听到摇色子的声音和粗鲁的叫骂声。
    当袁一走进房中,看到其中堆满了杂物,却打扫得很干净,五个身着官袍的男子正围在赌桌前,随着“哐啷哐啷”的摇色声吆五喝六。他们身边的一个高案上放着几碟精巧的点心,几个茶盏,还有,一个铜壶热在茶炉上。
    见此情形,袁一心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