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皇华似锦 >

第192部分

皇华似锦-第192部分

小说: 皇华似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他也凑上前去,等待好戏的发生。
    果不其然,宾客见到这位号称是“地主家傻儿子”的新郎官竟然举止儒雅,谈吐不俗,纷纷向梅仁夸赞道:“他哪儿傻?我看他挺机灵一小伙子!”
    没等尹玉书开口,梅仁就急忙补刀道:“这是娶媳妇给乐的,暂时的,一切都是暂时的!”
    尹玉书见反正是些素不相识的人,也懒得多费唇舌解释,便任由梅仁过过嘴瘾。
    尹玉书来到摆在树下的最后一席酒宴,只见坐在席间男子个个身着绫罗绸缎,打扮富贵,样貌也都异常俊美。他总觉得这些男子有些面熟,可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于是,他便低声向身边的梅仁问道:“我看他们不像是对免费喜宴感兴趣的人,你从哪里把他们请来的?”
    梅仁笑了笑:“她们是这里唯一带着贺礼来的熟人,你好些认认。”
    正在尹玉书思索之时,坐在席间的雅书开口道:“虽然,我们同在郡王府,可尹知事常待在账房,而我们姐们则在深院之中,没有太多见面的机会,尹知事认不出我们,也实属正常。”
    此时,尹玉书恍然大悟,原来在座是府中的十一美人,他端起酒杯,躬身道:“我真是眼拙,没能认出各位姑娘。我自罚一杯,当是赔罪!”
    当尹玉书喝过酒,又听到其中一位美人道:“自从我们别了父母来到长安,就孤苦无依。这段日子,我们这些姐妹时常聚在一起,或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我们感情越发深厚,甚至超过自家姐妹。今日,惠澜的娘家人不能来,那我们就是她的娘家人。所以,丑话说在前头,十二个姐妹都是一条心,日后,你要是敢欺负惠澜,就等同于欺负了我们,后果嘛,不用我说,你也应该明白。”
    听到这话,尹玉书抱拳拱了拱手:“各位妹妹明鉴,我疼爱惠澜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欺负她呢?既然,你们是惠澜的娘家人,那么也是我的家人,万一有天我被惠澜欺负了,你们也会这样护着我吧?”
    听到这番保证,十一美人都被逗得“噗嗤”一笑,她们接下话茬说了几句打趣话,如此一来,气氛也就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见尹玉书讨得十一美人的欢心,一脸得意地左右逢源,梅仁很是不痛快,喃喃自语道:“爷的!这死小白脸,对着男人就少言寡语,对着女人就殷勤无限。还真够男女有别!”
    惠澜的这场喜庆热闹的婚事算是给十二美人开了一个好头,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内郡王府又举行了几场雅集,而十一美人也都陆续选定了值得托付终身的如意郎君。
    每回雅集过后,袁一就会按照之前惠澜出嫁的套路,让选好如意郎君的美人暂且住进客栈,然后,再让新郎带着花轿和迎亲队伍到客栈接亲。
    因为,把十二美人嫁出去这件事,务必要低调迅速,所以,在举办雅集前,袁一就让梅仁同时订了几个媒婆和几路迎亲队伍。
    然后,选定离雅集最近的吉日,再把挑选好如意郎君的美人在这一天同时嫁出去。
    婚事向来都注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鉴于他们婚事的特殊性,袁一尽量派人快马加鞭,将双方父母接来长安主持婚事。若实在无法办到,袁一就会派梅仁以十二美人兄长的身份,向男方说明情况,若男方同意,婚事就会照常举行,若不同意,也不会强人所难。
    因为,十二美人都过怕了深宫内苑的孤苦生活,所以,她们挑选的都是尚未娶妻的寒门之士。对于这些人而言,贤良淑德,才貌双全的十二美人,能够下嫁于自己,已是三生有幸。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十二美人曾是袁一的女人,可他们能够越过心里这道坎,娶十二美人做自己的结发妻子,就不会去在意其他的繁文缛节。
    他们相信,生在家乡的父母,知道自己能够替他们娶到这样一个知书达理的儿媳妇,一定会很高兴。
    到时,他带着媳妇一起回家乡,向二老磕头赔罪,相信他们能够体谅的。如此,当梅仁找到他们说明情况,他们几乎都同意暂不请来父母,尽快完婚的要求。
    之后,当他们娶回十二美人,新婚之夜后,发现自家娘子竟是完璧之身,原本的美中不足,变成了十全十美。骤然间,他们发现自己的牺牲变得微不足道。
    这晚,梅仁把最后剩下的几位美人嫁出去,喝完最后一轮喜酒回到郡王府。
    梅仁走在寂静的郡王府,看到各处小院中都没有灯光,沉寂在浓重的黑夜中。原本就冷清的郡王府,在此刻显得格外冷清。他本是要回自己院中,骤然间,他感到心里空落落的,于是,他便转身来到了正院。
    在正院中,袁一正在屋中喝茶,看到梅仁前来,他问道:“这么晚,怎么来了?”
    梅仁走到一旁坐下,道:“刚喝了些酒,正酒劲上头,就想找你聊一会儿。”
    他倒了杯茶递给梅仁,道:“今天,你可是赶了三趟喜宴,怎么样?”
    梅仁点头道:“虽然是赶了点,可都及时到了场。她们喜宴都办得很热闹,尤其是藏香小馆承办的那场喜宴,菜品的味道真是一流,所有的宾客都是赞不绝口。”
    他笑了笑:“那就好。”
    “可惜,你不能到场,不然,她们应该会更开心。”
    “我去真不合适,相信她们应该会理解。再说,有你这个促成姻缘的媒人到场,绝对是一个顶俩。”
    梅仁笑着点点头:“那是!不过这句话听着,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是吗?”他笑了笑:“总算是顺顺利利地把她们都嫁出去了,也算了却我一桩心事。”
    梅仁长长吐了口气,赞同道:“是啊!看得出她们都嫁得很开心。”
    他点点头:“时候也不早了,明日我还要早朝,你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梅仁起身道:“好!那我就先回去了。”
    次日,武后在早朝上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迁都洛阳。当袁一听到这个决定,脑子里几乎是一片空白,高宗的病情刚刚好转,武后就宣布迁都洛阳,
    虽然,她的理由是,关中饥荒还在持续,粮食无法供给长安,按照以往的惯例,因为东都洛阳漕运便利,储备有大量从淮南运来的粮食,所以,每逢灾荒,朝廷就会迁到东都,解决吃饭问题。
    可是,迁都是一件极为重大且麻烦的事,仅凭这个理由迁都,显然并不充分,也不够动人。
    好似,武后也意识到了这点,在宣布迁都之后,她又宣布,在迁往洛阳的途中将会经过嵩山,她和高宗还会带领群臣封禅嵩山,而这次封禅将会仿照上次封禅泰山的规格,随行参加封禅大典的官员都会官升一级。
    如此一来,迁都的理由就足够动人,当然也足够充分。
    袁一心里清楚,武后能选在早朝将此事宣布,就证明迁都洛阳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他清楚,一众大臣心里自然也是明白的。因此,没人敢提出异议,迁都一事便顺理成章地得到通过。
    接下来,武后针对迁都做出了具体部署,太子李显和几位大臣坐镇长安,处理暂未完成的政务,袁一统领六处折冲府的兵力留守长安,其余府兵和禁军一起护送高宗和朝廷大臣前往洛阳。
    武后的这番部署看上去是合情合理,可用心体会,不难发现其中的“弦外之音”。留在长安坐镇的几位大臣,都是平日里为李显出谋划策的近臣,把他们单拎出来放在长安,明里是辅佐,暗里则是隔离。这无异于变相削弱李显的权利。

  第278章 触怒武后

再则,众大臣都知道袁一是武后的人,抽去禁军,府兵就会暂代禁军之职,到时,袁一会要安排一批人马进宫,充当护卫军。这样一来,他便可光明正大地监视李显,就算李显觉得被压制,也不敢轻举妄动。
    等散了朝后,武后单独留下了袁一。武后先是问道:“听说,最近郡王府挺热闹,十二美人还好吗?”
    听到这一问,袁一便知道武后应该是知道了,十二美人被嫁出去的事情。武后向来喜欢设陷阱题,而回答这种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如此,袁一便答话道:“她们都挺好的,多谢娘娘关心!”
    武后冷冷一笑:“她们都已不在郡王府了,你是如何得知她们都挺好?”
    袁一从容不迫道:“微臣以为娘娘只是客气的寒暄,自然就用寒暄的方式回应娘娘。”
    武后用阴冷的眼神瞪了他一眼,怒道:“放肆!你究竟有没有把本宫放在眼里?今天,你最好能够说明这件事,不然,本宫绝不会轻饶你!”
    袁一想了片刻,答话道:“从娘娘的赏赐,就能看出娘娘对微臣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让微臣感恩在心,不得不按照娘娘的期望,为大唐鞠躬尽瘁。在雅集上,微臣看到很多值得被期望的有识之士,心想,何不将娘娘的这种关怀之情,感恩之心传递下去呢?兴许现在,这些人只是不值一提的麦苗,可春去冬来,麦苗成长,总会得到收成。到时,也会像微臣一样为大唐鞠躬尽瘁,实现娘娘的期望。”
    武后笑了笑:“你能有这样的心,也是大唐之福。不过,既然你懂得未雨绸缪,那么,当初本宫把你请来长安时,为何有这么费力呢?”
    “娘娘用请这个字恐怕不恰当吧?有时没有选择,只能被迫接受,那么,何必不往好的方向走,偏要执拗着让自己不好过呢?”
    “你能想明白这番道理,肯定会受益良多。话说回来,你也老大不小,该成家了,不然,别人还以为你还留着什么念想,另有打算。”
    说着,武后轻微停顿了片刻,继续道:“本宫本以为十二美人中会有位郡王妃,可事与愿违啊!现在,离迁都还有些日子,本宫会帮你物色一位合适的郡王妃,到时,本宫会奏请圣上为你们赐婚。”
    袁一见招拆招道:“迁都可是头等大事,想必娘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而微臣的事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怎敢劳烦娘娘费神?不知最近,娘娘有没有听到一些关于微臣与青楼女子的传言?”
    听到这话,武后侧头看了眼站在一旁的上官婉儿,只见她点了点头,于是,武后便向她招了招手,她便走到座旁,弓着身子在武后耳边说了一会儿。
    待武后听完点了点头,上官婉儿便退到了一旁。
    武后用探究的眼神看了眼袁一,问道:“这样说来,这些传闻都是真的?”
    袁一笑了笑:“传言嘛,它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为需要的人存在。既然,上官姑娘对传言有所耳闻,恰好说明,这些事情流传甚广,自然就容易传入其他人耳中。有这样的流言缠身,微臣怎么还能另有打算?再说,迁都之后,微臣将要驻守在长安,娘娘所担心问题,不就迎刃而解呢?”
    武后反问道:“会吗?”
    袁一肯定道:“会!有些人,有些事微臣绝对要比娘娘更在意,所以,微臣一直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最好是这样!”说着,武后看了眼一旁的上官婉儿:“迁都之后,婉儿会暂且留在长安。到时,折冲府将会暂代禁卫军之职,而你可以自由出入皇宫,无论什么事都可以找她商量。”
    袁一点点头:“是。微臣知道。”
    “婉儿在本宫身边呆了这么多年,一直是本宫最看重的人,她留在长安的这段时日,你要代本宫多多照顾她。明白吗?”
    袁一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细细一想,武后这不是在暗示让他追求上官婉儿吗?
    武后的向来心机深重,每个人都只是她手中的棋子,上官婉儿自然也不例外。
    他手握重兵留守长安,若与李显结成联盟,武后无疑将会虎背受敌。
    若他对上官婉儿还有一点旧情,武后再提供足够的机会,让他们旧情复燃。
    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上官婉儿把他绑牢,让他无心背弃武后,投入未来储君的阵营。
    当看透这层道理,袁一对武后的照顾之说,就觉得无比反感。
    因而,他看了眼上官婉儿,答话道:“娘娘也知道,微臣与上官姑娘经历过一些事,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更像是兄妹情。所以,就算娘娘不说,微臣也会照顾她。”
    武后嘴角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是吗?或许,你还不知道,当年你能破格进神兵司,能统领固盟军,这都多亏了婉儿。本宫觉得,她做出的那些牺牲,可不是毫无血缘关系的兄妹情,可以做到的。你好好想想。”
    听到这番颇有深意的话,袁一脑中一片空白,他看了眼正低头搓着衣角的上官婉儿,皱眉道:“牺牲?”
    武后点点头:“没错!你是聪明人,会想清楚的。告退吧!”
    袁一深深吸了口气,而后,躬身行了个告退礼,便转身离去。
    这时,武后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