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

第712部分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712部分

小说: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骨头很香,但是,如果答应了美国人的条件,那他们就真都成了美国人的牵线木偶了。
    何况,美国人还要管**。
    沉默半晌,宋美龄道:“赫尔先生,美国政府的条件太苛刻了,我们无法答应。”
    赫尔道:“没关系,我们是合作的关系,你们中国人有句话说得好,叫买卖不成仁义在。”
    赫尔一句话就把宋美龄给掘在那儿了,孔祥熙赶紧道:“赫尔先生,您看能不能再商量商量?”
    摇了摇头,赫尔道:“我们美国政府历来都视蒋先生为我们的合作伙伴,跟黑神军的合作是暂时的,跟你们的合作才是永久的,但是,我们将来在中国的对手是黑神军,我们必须保证美国的投资不会被浪费。”
    又谈了一会儿,赫尔寸步不让,最后,宋美龄尴尬地笑了笑,道:“赫尔先生,这事儿我们决定不了,得请示蒋先生之后才能决定。”
    没想到,赫尔却摇了摇头。
    宋美龄和宋子文、孔祥熙都愣了。
    赫尔道:“蒋夫人,黑神军的厉害你是知道的,如果我们之间的协议被黑神军知道了,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们这次会谈不会形成任何文字的东西,而且,今后也不会有。”
    宋美龄明白了,打电报是不行的。
    ――――
    蒋介石本就瘦,现在更瘦了。
    对现在的形势,蒋介石有一种深重至极的无力感,他无所适从,他从没想过有一天,军队会无用,钱会无用,天上地下,四面八方,好像都是无尽无休的棉花,不管他有多大的力量都没用,一点用都没有。
    这次,对老婆的美国之行,蒋介石没抱多大希望,但这却是最后的稻草,因而心情之迫切,那也是望穿秋水的。
    最后,老婆空手而归。
    以往,老婆每次从美国回来,蒋介石都会去机场迎接,但这次没有。
    宋美龄回到中山陵园的时候,蒋介石呆呆地坐在沙发上,宋美龄进来,蒋介石也没发觉。
    “达令。”宋美龄眼圈一红,坐到了蒋介石身旁。
    “哦,夫人回来了。”蒋介石稍微楞了一下,然后问候道。
    宋美龄知道说别的没用,她压低声音,把美国人的条件说了一遍。
    宋美龄说完,蒋介石原本暗淡的双眼突然就恢复了过往的神采,他猛地站起身,大踏步地走到隔壁的房间,站到了巨幅军事地图前。
    虽然联合政府成立,南京政府取消,但手下的班底一个不少,都在,每天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现在闹得这么凶,一旦黑神军攻入东北,作为蒋介石,他最担心的就是日本攻打上海,所以,现在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守卫上海。
    就为这,蒋介石才没倒下。
    困境是能改变一个人的,即便蒋介石也不例外,他现在发觉自己的脑子更好使了,想到了以前根本想不到的一些事情。
    这也是他对美国人提出的苛刻条件反感不大的原因,尤其是令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深恶痛绝的**条文,他更是能够欣然接受。
    对抗黑神军,壮大他们的力量,这他和美国人的目标完全一致,而要对抗黑神军,不压制**是不成的,他甚至都想跟**、黑神军学,也来个土地**。
    这是他和美国人一致的地方,他和美国人不一致的地方是他认为美国人很幼稚。
    不管美国人提出的条件有多苛刻,只要往他这儿砸钱砸东西,那就足够了。
    这毕竟是中国人的土地,在目前的情势下,美国人给他武器弹药给他什么都行,但就是不能把美国兵派过来,他欢迎也不成。
    而只要美国兵不来,这儿的家就是他来当,只要他不同意,就永远也轮不到美国人来当家。
    借黑神军和**玩美国人,借美国人对抗黑神军和**,对这套把戏,他一点都不怵头,胸有成竹,玩起来一定得心应手。
    援助他五十个美械师,目的是什么?盯着地图,蒋介石思索着。
    对目前的形势,蒋介石很清楚,参谋部每天都进行分析,他就是再没精神,这些也是每天都要看的。
    援助他五十个美械师,美国人说近的是帮助他抗击日本,防止日本登陆上海,远的是为了对抗黑神军和**。
    对这个借口,蒋介石总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劲。
    '  '
三一四章 中苏北京友好条约
    三一四章中苏北京友好条约
    罗斯福同志很急。
    但是,罗斯福同志急也白急,屁用不顶,对中国人和苏联人之间的事儿,他们根本就插不上手。
    这着实是气闷。
    他们手里的红萝卜一大筐一大筐的,可等着要他们红萝卜的人,不论是中国人,还是苏联人,都根本不鸟他们。
    在这个世界上,把世界局势看的最清楚通透的,除了韩立洪之外,那就是罗斯福了。
    韩立洪看的通透是因为他知道历史,而罗斯福看的明白,是因为在这个时代,除了韩立洪,他是唯一下棋的人。
    罗斯福的困境和丘吉尔的困境一样,他们都要确保德国进攻苏联,但又不希望苏联垮掉。
    所以,为了确保德国进攻苏联,他们在德国发动进攻之前,有些事儿就不能做,但为了不让苏联垮掉,他们又希望能做某些事儿。
    他们希望能做的某些事儿,要靠中国人,具体地说就是靠黑神军,他们希望黑神军能把日本牵制住。
    但是,不管他们手里有多少筐红萝卜,在这件事儿上,他们能做的都只能是希望,除了希望,其他的他们毫无办法。
    而最令罗斯福苦恼的是他看不透黑神军,他丝毫也摸不到黑神军的脉络,不清楚黑神军下一步会怎么做。
    谈判的声势造的这么大,谁弄的查不出来,但在罗斯福看来,最大的嫌疑人就是黑神军,因为,毫无疑问,中国已经借此完成了战争动员。
    黑神军会趁机收回东北,这没有疑问,让罗斯福揪心的是黑神军有多狠,能狠到什么程度?
    或者,也可以换一个说话,就是黑神军可以利欲熏心到什么程度?
    如果黑神军不管不顾,真黑到非逼着苏联人吐出那些土地不可,那就真的危险了。
    中国人或许不会这么不管不顾,中国人一定会想把握一个平衡点,但这个平衡点是动态的,而且是急剧变化的。
    何况,平衡点在哪儿,这跟各人的眼光有关,而眼光,又是最不好评估的。
    中国人怎么做,谁也不知道?设身处地,罗斯福完全可以下一个判断,就是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因为这其中参杂的利益算计太多。
    罗斯福着急,是因为战局瞬息万变,中国人的作用可能很小,但更可能事关苏联的生死,而苏联一旦完了,那美国也就危险了。
    或许,是时候了,应该逼迫日本向他们开战,但是,太早参战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参战的时机最好是中国人、日本人、苏联人、德国人、英国人都打的精疲力竭的时候。
    罗斯福做事很少有犹豫的时候,但这一刻,他把笔拿起来,想了半天却有放下了。
    ――――
    韩立洪叹息,他不明白,德国明明已经在其东部同苏联的边境上集结了一百九十个师、共约五百余万人,三千八百多辆坦克,五万门大炮和五千一百多架飞机,但是,苏联对此就是毫无反应,没有一点戒备。
    这真是不可思议之极
    苏联西部边境的各军区,军以上的司令部还都驻扎在城市里,部队也照常进行野营训练,前沿各师的阵地上只有个别连队值班,各军区的通信部队仍在参加国防施工,野战炮兵和高射炮兵照常在射击场打靶或在军区集训,苏联空军的飞机也多集中于少数几个机场上。
    这么大规模的德军部队陈兵在国境线上,斯大林为什么就毫无反应?如此离谱的事儿仅仅是肃反运动造成的后果吗?
    韩立洪百思不解。
    韩立洪百思不解,莫洛托夫也有不明白的地方,他不明白是中国人太蠢,还是有什么他不知道的隐秘。
    中国人对谈判非常耐心,没有丝毫急躁和不耐,在莫洛托夫看来,中国人简直就是在配合他们演出,而且不要任何报酬。
    对日本往满洲增兵,苏联刚开始很紧张,但随后,他们就放心了,日本是往锦州以及大小凌河一线增兵,是为了防范中国人。
    在气氛极其友好的谈判氛围里,时间来到了一九四一年的六月二十二日。
    历史以它固有的韧性滚动着,这一天,凌晨,…三十分,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一千八百多公里的漫长的边界线上,德军以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团军群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
    当得知德国发动攻击的那一瞬间,斯大林全身都被冷汗浸透了,他第一次意识到苏联处在了何等危险的境地
    随后,局势愈发地恶化。
    西部,德军势如破竹;远东,日军大举增兵。
    七月一日,苏联的二号人物,苏联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莫洛托夫到了北京,亲自主持中苏之间的谈判。
    当晚,总理和莫洛托夫就坐到了谈判桌前。
    坐下后,莫洛托夫直截了当地问道:“总理同志,如果我们签约了,你们能做什么?”
    总理目光炯炯,道:“莫洛托夫同志,我们的力量还不足以强攻日军固守的阵地,所以,我们会采取另外一种打法。”
    莫洛托夫问道:“什么打法?”
    “我们会派出成百上千支的精干小部队,深入东北全境,破坏铁路,破坏工厂,打击地方日伪政府。”顿了顿,总理又道:“莫洛托夫同志,这叫遍地开花。”
    莫洛托夫是大行家,他一听,眼睛就是一亮,如果这么干,那可能比强攻日军的效果更好。
    莫洛托夫知道这是中国人可能答应的底线,于是,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开始进行实质性的谈判。
    实际上,在这些日子中,双方的底线大都摸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等着签约了。
    现在,双方较量的就是各自的狠劲了,但很显然,这种较量,苏联人完全屈居下风。
    莫洛托夫知道,这个约早晚得签的,但这个字又实在是不好签。
    一旦这个字签了,以目前的形势发展,将来想要把送出去的土地拿回来绝不是那么容易的。
    现在不是以前了,今后更不是,两国的争端不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事情,牵扯必将极其复杂。
    何况,更重要的是,中国不再是以前那个贫弱的国家了。
    所以,这个字签了,影响极大,大极了。
    表面上,苏联人瞧不起中国人,但实际上,斯大林、他,以及不少苏联人,都不会容忍中国强大起来的。
    没有一个大国会希望有一个强大的邻国,何况,历史上,苏联侵占中国的利益太多了。
    如果这个字签了,这些土地都被中国人拿到,那毫无疑问,一个强大的中国必将出现在远东。
    而且,这个字签了,效果到底如何,是否值得签,不到最后关头,是不可能有个结果的。
    莫洛托夫的智商极高,从小就是,他极少没有主意的时候,就是年轻那会儿,陷入爱河,他也极少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
    大事儿上拿不定主意,现在是第一次。
    ――――
    七月四日,莫洛托夫回到了莫斯科。
    到了莫斯科,莫洛托夫发现,战局比他已经了解的还要糜烂十分。
    由于毫无准备,战争一开始,西部六十六个机场遭到德军飞机猛烈轰炸,半天之内就损失飞机一千两百多架,其中有八百多架未及起飞即被炸毁于机场。
    西部城市、海空军基地、通讯设施,在德军航空兵袭击之下严重受损,边境军区指挥机构基本陷于瘫痪,德军在战争的第一天就向前推进了五十至六十公里,而国防委员会又在战况不明的情况下,于当晚发布不切实际的命令,要求边境军区实施猛烈反击,消灭入侵之敌。
    这种盲目的指挥使得前线的情况更加恶化。
    在战争的头一周,德军凭借突然进攻、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军队早已动员和集中并有作战经验等优势,打得极其顺手,一路势如破竹。
    红军简直是不堪一击,溃不成军,被德军一块块分割、包围、歼灭。
    中央集团军群已推进到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南方集团军群的前锋,已近至通向基辅的接近地,北方集团军群,已经渡过西德维纳河。
    面对有备而来的德军,红军猝不及防,政府虽然采取紧急措施,把前沿军区改为方面军,成立了苏军统帅部,但由于大量工作未能抢在战争爆发之前就绪,因而在战争开始时严重失利,更由于红军装备陈旧,指挥人员素质较差,对敌主攻方向判断失误等等原因,致使开战仅仅十几天,便损失惨重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