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汴京美人醮 >

第18部分

汴京美人醮-第18部分

小说: 汴京美人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言倾许久没经过这般热闹的场面,倒忘记,汴京城中勋贵人家一开花宴必要堵几条巷子的,她们来的还算早,后头的还不知道要堵到哪里去呢。
  藿儿掀了一角帘子,左右探看,一会对主子道:“奴婢看见明远伯家的马车,杨国公家的,杜家的,景阳侯府,吏部尚书郑家,户部侍郎夏家。”
  顾言倾倒不意外,以杜姨和大将军在圣前的恩宠,今儿个,怕是满汴京城的勋贵都会悉数到场。
  约过了一刻钟,林府里的仆从出来疏散马车,道路渐渐通畅,顾言倾的马车依序跟在道儿上,等在大门口下了车,倒发现有许多人朝她观望,一时想起她乘坐的是杜姨的马车过来的。
  诗姨已经候在门口,见到顾言倾来,忙上前道:“顾小娘子来了,夫人可盼了你许久了!”
  说着,便引着顾言倾往后宅去,有那些旧年便与郡主打交道的,认出这位是常年伴在杜氏跟前的昔日汴京名伎诗诗,传闻当年大理寺卿府上的公子,现在的河东、河北宣抚使陈巍山当年一心要纳诗诗为贵妾,都被诗诗回绝,一心跟在杜氏身后为其打理衣食起居,二十年过去了,这诗诗竟还依稀看得出当年的殊色,怪道当年京中许多儿郎都曾为陈巍山暗暗惋惜。
  一时众人不由暗自嘀咕,这位小娘子坐着杜氏的马车,又由诗诗接引,左右都不由打探起来,“这是谁家的小娘子?怎地郡主这般爱重。”
  “刚听称呼,是顾家?”户部侍郎府的夏夫人小声道。
  “我听说前月救郡主的,就是一个姓顾的小娘子,想必就是她?”这是京兆尹府的荣夫人。
  魏静晏刚踏进门来听见,恰看见这位顾小娘子一个颀长的背影,眼睛瞥见那一身银钱不菲的流光荷叶裙,不由笑道:“既是救命恩人,郡主自然看重,不过,就不知道是不是瓦儿雀还是什么别的鸟类了。”
  这是暗讽这小娘子怕不是个善茬。
  众人都暗道是谁说这不讨喜的话儿?转身见是在汴京城里素有“半疯”尊号的魏静晏,大都没听见一般,步履端庄地走了,有那与魏静晏相熟的,也只颔首点头,算是行了礼数,并不接话。
  魏静晏冷哼一声,睥睨了众人一眼,往后宅子里去。
  她原在闺中时,就是性子极古怪的小娘子,也就言倾不嫌弃她,言倾葬身火海后,她也没想着和这满京城的小娘子、夫人缓和关系,索性她嫁的是官家依赖的朝之重臣景阳侯,平日里也不用看谁的脸色,但凡有那花宴,她总会收到一张帖子,她按着脾性,想去的就去看看热闹,不想去的,扔在一旁便是。
  恰巧,杜氏以前颇喜言倾,因着言倾的关系,杜氏待她也有几分爱护之心,是以,杜氏开花宴,她必是来的。
  魏静晏到了后院,看见正厅里那位顾小娘子挨着杜氏坐着,面上带着三分淡笑,杜氏给她介绍哪位夫人或小娘子的时候,便规规矩矩地福礼或含笑问好,倒也挑不出什么错儿,一时收回了打量的眼睛。
  杜氏见到一身华翠的魏静晏进来,不着痕迹地看了言倾一眼,见她眼里闪过波动,很快又平静了下来,才微微放了心,起身拉了魏静晏的手,将她上下打量了一下,笑道:“几年不见,静晏你可越来越有侯夫人的气势,耀得我都不敢多看两眼!”
  旁人说这话,魏氏定然看都不看一眼,只是对方是杜氏,魏静晏娇柔地笑道:“姨姨就爱拿我打趣,我成亲的时候,姨姨都狠心不回来。”
  那一副爱娇小娘子的模样,震得满厅里的夫人和小娘子都以为自个晃了眼,这还是汴京城的那“半疯”?谁说魏静晏谁的面子都不给,这不在杜氏跟前,她不能说会道的?
  杜氏朝后头银九看了一眼,银九立即便从厅里角落里捧着各类匣子的一溜儿女使手里挑出一个朱红匣儿,递给魏氏身后的女使道:“这是郡主一早便给侯夫人加的添妆礼。”
  魏静晏笑着看了一眼那匣儿,对自个女使道:“姨姨给的,还不快收好!”当年杜氏虽远在丹国,还是给她送了添妆礼,已是有心,眼下又再补她一份,这是连言倾的那一份也一同给她了,想到言倾,魏静晏微微红了眼。
  杜氏这时回头拉着言倾的手,对魏静晏道:“这是顾丫头,单名一个絮字,比你小一岁儿,以后汴京城里头遇着了,你可得护着点。”
  这是魏静晏第一次仔细打量顾絮的容貌,有七八分像她的言倾,只是气质却与言倾十分不同,言倾是个贪嘴的,脸上嘟嘟的,小肚子摸起来也是软乎乎的一圈圈小肥肉,自来笑呵呵的,好像天下没有什么值当她烦忧的事儿,不像跟前的顾絮姑娘,身材颀长瘦削,眉目间有什么愁绪萦绕不开一般。
  只是这般像的容貌,还是让魏静晏忍不住怀疑,如果,如果言倾那一日不在家中呢?
  想到这里,魏静晏心口猛跳,“姨姨,你,你唤她什么?”
  杜氏半侧了头笑道:“你这丫头,让你看顾顾丫头还难为了你不成?”
  魏静晏口舌有些发干,盯着杜氏的眼睛,声音似梦似幻地问道:“不,不是,姨姨,你唤她什么?我没听清。”
  魏静晏眼里的哀求,让顾言倾心上微微一颤,她不知道她走了以后,魏静晏是否也去顾家的废墟里找过她的骸骨,只是眼下看静晏无助悲凉的神色,心里有些不忍。
  硬着心肠启口道:“顾,倾城一顾的顾,柳絮的絮。”
  杜氏笑道:“这姑娘于我有恩,我看着又颇合眼缘,便收了做义女,你以后可得像待曦儿一样待絮儿。”
  曦儿是杜氏的女儿,因着丹国皇后李氏特别疼爱曦儿,这一回没有跟杜氏一起回来。
  事实是,李氏知道这一批贵女去赵国都担负着联姻的重任,所以执意留下了曦儿,希望她自己寻觅一个中意的郎君。
  魏静晏掩下心头的酸涩,怎么可能会是言倾呢,谋逆之罪,即便言倾还活着,又岂敢这般光明正大地进这梦魇一般的汴京城,“姨姨的义女,静晏自然会看护。”
  正说着,采荇过来禀道:“郡主,大将军传话说,外头的小郎君们要过来给您见礼。”
  杜氏笑骂道:“这群贼小子!”
  这时候,已然听见二门处男子往这边来的脚步声和说笑声,杜氏笑道:“银九带小娘子们去偏厅避一避。”
  却是连丹国的小娘子们也跟着银九往偏厅去了。
  魏静晏心下一奇,莫说丹国这批本来就是要和亲的小娘子,赵国的这些小娘子与小郎君们在各家宴会上也是常见的,杜姨怎好端端地依着俗礼,让她们回避呢?
  看着顾絮垂头走在一众小娘子中,那是言倾从来不会做的肢体动作,言倾的脑袋自来都是抬得高高地看人,以前娘亲还说言倾太骄矜。
  魏静晏隐隐觉得,这一句“避一避”,其实是单为顾絮说的,杜姨并不准备或说是无意于凑合顾絮和各家的小郎君。
  今天的宴会,确确实实只是为将顾絮介绍到勋贵圈子里来。
  她的用意?
  魏静晏还没有理清楚,镇国大将军林承彦已带着七八位小郎君进来,魏静晏自顾自地坐在杜姨的下手,捧着小高几上林府女使才奉上的茶碗,是蜀地的云雾茶,一揭开碗盖,便是沁人的清香,她如果没早为自己做打算,大概也是入了这对小郎君中的哪一府了。
  “郡主,侄儿们可都是来讨赏的,您多年不在汴京,可少了侄儿们好些压岁钱。”
  说这话的是她的继子景行瑜,魏静晏微微看去,才发现这一拨小郎君都是与林家熟识的晚辈,陈巍山的儿子,秦家的小子,还有张丞相府上的小衙内,杨国公府的小世子,吏部尚书郑家的小郎君,还有李国公府上尚十岁的小娃娃。当中除了李家的小娃娃,这些小郎君或在御前,或在六部、翰林院、中书舍人院都领了职差,也是此次丹国贵女联姻的主要人选。
  魏静晏低了头,心中暗道,真是可惜,沈溪石今个不在,她倒真希望今个那顾絮姑娘是言倾,沈溪石今时今日尚未成婚,她不信没有言倾的缘由。
  她和沈溪石都知道,经过那娇花朗月一样的姑娘,还有谁,可以走进他们的心?
  

    
第26章 混不吝
  偏厅与主厅有一扇垂着墨绿撒花软帘的门可通,里头布置的十分清爽,靠右一张楠木长条桌子,两排一溜四张的小楠木靠椅,上头铺着墨绿的织花褥垫,想来是平日里林府主家用餐饭的地方。
  林府的女使们不知从哪拿出了几张绷着夹棉蒲团的小杌子过来,小娘子们或坐或站着,角落里摆着一个瑞兽小香炉,燃着上好的伽南香。
  顾言倾听着软帘外头的笑闹声,好像是杜姨被这些人搜刮了好些东西。
  右边一个小娘子看了顾言倾好几眼,终是忍不住上来攀谈道:“不知小娘子家在内城还是外城?竟不曾得见过。”
  顾言倾观来人一双灵动的丹凤眼,青螺黛眉长,鹅蛋脸,着了一身深兰色织锦珍珠玫瑰长裙,外头套了藕色半臂对襟短襦衣,挽着一条三指宽的深兰色缠花枝披帛,日光照在裙摆的珍珠上,一颗颗珍珠便像吸收了天地精华一般,光滑透亮又圆润。
  她并不识得,想来是汴京城新贵家的小娘子,新贵,既以文武见长,或六部或翰林院或三衙,只是这浑身上下外放的气质,似乎家族地位颇稳健,微微笑道“内城,我喜静,不常出门。”
  甘以芙见顾絮言语温吞,心下估摸是个好脾气的,立即便伸出一双套了一对绿宝石方扁金镯子的皓腕来,拉了顾言倾的手道:“好姐姐,我刚在郡主跟前第一眼看到你,便觉得你观之可亲,我爹爹是户部尚书甘大人,我叫以芙,今年刚及笄,不知姐姐年岁几何?”
  “二九又一,我姓顾,单名一个絮字。”顾言倾听是甘家的,心里便有了数,户部掌管户口、土地、钱谷、赋役之事,自是银钱充裕,难怪甘以芙眉目间颇有一点睥睨众人的意思。
  偏厅里的小娘子见这边两人聊了起来,都侧耳听了两句,杨幼榕推了推一旁的夏元珊,“嗬,你看看那边,甘以芙又在骗新来的了,看那顾小娘子憨的很,说不准就被蒙了。”
  夏元珊是户部侍郎的妹妹,因着兄长在甘大人手下任职,是以平时和甘以芙走得近了些,私心里是颇看不上甘以芙的,此时听杨幼榕揶揄的话,苦笑道:“吃过一遭儿亏便知道了。”这最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主。
  外间一众小郎君在杜氏那里,或是讨得了一方端砚或歙砚,一管湖笔,一长匣子澄心堂纸或一扎子宣纸,都心满意足地跟着镇国将军从离开了后宅,厅里的夏夫人笑道:“这一众儿郎,在御前都是颇有体面的臣子,也就在郡主跟前还像个小毛孩一样,我今儿可在郡主这里长了眼了。”
  杜氏笑道:“都是打小闹惯的。”说着会意银九将小娘子们请出来。
  在座的夫人们见杜氏习以为常的模样,心里或艳羡或不屑,不过都想着,若是自家也受这诸多小郎君的爱敬,怕也不会愁烦自家女儿的婚事了。
  这当中,随手拣一个出来,无论家世、学问、人品、模样,都是人中龙凤,再联想刚才“半疯”魏氏的爱娇模样,个个都心中暗叹,也不知道杜氏和镇国将军这么些年不在汴京,何以还受得这些后辈们的爱戴?
  顾言倾再回来的时候,发现魏静晏只喝着茶,和杜姨闲聊两三句,并不往她这边看,心里头微微放了一点心。
  此时刚交巳正,林府的女使们又陆陆续续带了好几拨人过来,顾言倾看去,像是六部二十四司、三衙、救寺、馆阁学士、翰林院学士、政事堂、王公侯伯,前院的男子不知道,后院里头来的女眷,林林左左也有四五十位,有顾言倾昔日相熟的,也有汴京城的新荣新贵。
  顾言倾暗道,今日混过脸熟,日后若是做生意,或是打探什么也要便利些。
  这般想着,脸上便又浮上一点温婉的笑,又有甘以甫在旁凑趣,不一会儿,顾言倾便也加入了聊天的行列。
  沈府内,裴寂站在厢房外头,急得脸上都出了汗,先前主子找人的时候,恨不得将人从地缝里挖出来,等找到了,欣喜不过两天,便像不认识这人一样,决口不提了,也不知道在人家小娘子那里受了什么打击,主子的不理事,他当下人的,可不能不管,舔了舔唇,躬身道:“主子,已经巳时正了,您若再不去,那边便要开席了!”
  沈溪石手里捧着一卷书,全神贯注的模样,似乎没有听见裴寂的话。
  “主子,您要是去迟了,那顾小娘子看中了哪位小郎君,您可别后悔!听说,今个楚王府的世子,景小世子都在呢!啧啧,那可是两个最俊俏不过的小郎君!”
  沈溪石冷冷看了裴寂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