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万户侯 >

第248部分

大唐万户侯-第248部分

小说: 大唐万户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仙芝仰头大笑,可李清的话却给了他一个开口的机会。
    “走!咱们这边说话。”
    高仙芝揽着李清地肩膀走到一棵大树下,早有亲兵铺上两层厚厚的毛毯,摆上一张用沉香木雕的小桌子,又摆了几个水晶碟、玛瑙盘,放上几样鲜果,高仙芝拎起一只厚重的金壶,在两只精致的小银杯中满上了酒,他先举起酒杯笑道:“咱们好象还是第一次在一起喝酒,来!先喝了这杯。”
    李清却没有举杯,他在把玩一只用一块极品玛瑙雕成盘子,盘子晶莹细腻,摸上去温润有感,上面镶满了宝石,在阳光下耀眼夺目。
    “这是护蜜国国王进献给大帅的吧!确实是好东西。”
    “你若喜欢就送你了。”高仙芝大度地一挥手,他忽然将身子略略倾下,向李清低声笑道:“老弟也是半年没碰女人了吧!怎么样?今晚就住到城里去,我送几个过来。”
    “多谢大帅的美意,不过我明日便要回龟兹了,今晚要整理行装,就免了吧!”
    李清又随手捡起另一个玛瑙盘子,放在手上对比一下,是完全吻合的一对,便笑道:“不过这两个盘子,我收下了!”
    “你要走了吗?”高仙芝大喜,却立刻意识到自己失态了,便连忙咳嗽一声,掩饰住脸上的笑意,换出一副不胜惋惜的面孔,安慰李清道:“这次李都护立下大功,我一定会如实禀报朝廷,请皇上褒奖于你。”
    “褒奖我就不用了,倒是我提拔的那些将领,大帅替我向朝廷请官吧!”
    说到此,李清眼睛一挑,锐利的目光直刺高仙芝,既然战争结束,那他们之间的交易就应该结帐了。
    “这个,既然本帅答应了你,自然不会失言,不过”
    说到‘不过,两个字,高仙芝的声调忽然降低下来,端着酒杯,眯起了眼道:“不过我们讲好,你只在豆卢军中提拔,却为何占去了绥远军兵马使,将赵崇玼赶出阿弩越城,这可是你失约在先。”
    李清知道他早晚不会放过自己夺占小勃津之事,心里早有准备,他微微一笑道:“高帅此言不妥,我们是约好在豆卢军,所以我提拔的也是我豆卢军之将,这完全合约,再者我们也没有指定地方,所以在龟兹也好、在阿弩越城也好,都并无关系,至于士兵,我是想先得到高帅的同意,如果高帅不同意,那我立刻将阿弩越城的士兵都撤回来,换成豆卢军,大帅看这样可好?”
    高仙芝吓了一跳,如果将士兵也换成豆卢军,那小勃津他是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他也知道到嘴的肥肉李清不会再吐出,但可以慢慢来,关键是要先插进去一个人。
    他立刻摆手对李清道:“换士兵就不用了,不过我有一名偏将至今难以安排,不如将绥远军的副兵马使让给我,你看这样可好?”
    “既然大帅有令,李清怎敢不遵从。!”李清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如果荔非守瑜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那自己真看错他了
   
第二百九十八章 合作。


    
    时至深冬,夜晚来得格外的早,过了午后没多久,天色便开始昏黄,高原上的夜里异常寒冷,冻得人的血都似乎要凝固起来,当行猎的队伍回到城内,天已经黑尽了。
    “都督,我们回军营吗?”
    段秀实见李清一直沉思不语,还不是地立身眺望城池,便提醒他道:“明日我们就要返回,都督还是早点回去歇息吧!”
    “你带弟兄们先走吧!”李清徐徐道:“我还有点事,不便张扬,带两个人就可以了。”
    “都督是想”段秀实和几个亲兵对望一眼,脸上皆露出暧昧的表情。
    “不是你想的那样!”李清用马鞭在他头盔上轻轻一敲,笑道:“我是去拜访个朋友,不能让高仙芝知道。”
    “噢!”段秀实想起了白天遇到的石国副王,恍然大悟,他不好意思地敲敲自己头盔道:“是我想歪了,不过我就在这里等候,都督早去早回。”
    李清要去拜访的,确实就是石国副王莫贺都,如果他是苏州刺史,那在任的重点便是发展民生、疏通河道、平粜物价;而在安西为官,维持大唐与西域诸胡的关系便是重中之重了,从职能上划分,李清是长史,他的政务重点应是安西内政,而外和诸胡则是高仙芝的职责,不过从李隆基这次任命他为西路军统帅来看,对他的期望,应远远不是那么简单。
    牵制并取代高仙芝并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事实上,高仙芝在西域经营那么多年,无论在军中的威信还是在安西各国中地影响,都是他李清远远不能及的,尤其是安西各国,他的影响甚至超过长安,所以要想在安西稳住脚,他必须得到安西诸胡的认可。
    这次石国来请求调停,李清便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是一次难得的良机。这次机会,他必须要牢牢抓住。
    莫贺都说他住在城南大宛老店。那是石国人开的一家客栈,在朅师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外形金碧辉煌,俨如一座小王宫,异常显眼,但李清却没有直接去拜访,他绕了弯,先找到了吐火罗的特使失密塔尔,由他来陪同自己前去。
    失密塔尔是吐火罗的贵族。年轻时曾长期住在长安,就在那时他认识了莫贺都,两人遂成莫逆之交,这次他在长安先等了一个多月而无着落,可用了李清的名刺后,仅一个时辰便得到李隆基地接见。他也由此深深体会到了李清在朝中的影响力,所以当莫贺都找到他后,他地第一个念头便是将他推荐给李清。
    从失密塔尔的住处到大宛老店约两里路。二人穿过一条小巷,取直路前往,黑暗中,只听见马蹄声‘哒!哒!,两人都没有说话。
    失密塔尔笑了一下,率先打破了沉默:“侍郎可知道石国为什么会有两个国王吗?”
    李清摇了摇头,笑道:“我不知,请塔尔老哥赐教。”
    “这对你很重要,不过历史悠远,我也不罗嗦了,这样给你说吧!这两个国王一个是亲大食,而另一个亲大唐,如果我没猜错地话,调停和拔汗那国的战争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石国内部已经分裂了。”
    失密塔尔说完,偷偷地向李清看了一眼,他是在提醒李清,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也算是报答他的相救之恩。
    对方的话让李清的眼前陡然一亮,他似乎看到了什么,但是还不清晰,但他心里生出一种强烈的预感,石国将对他有极大地作用。
    李清轻轻捏了捏失密塔尔的手臂,以表示自己对他提醒的感激。
    说话间,两人便来到了大宛老店,虽然现在朅师国商人云集,但大宛老店似乎无心做生意,大门紧闭,平日流光异彩的十八只大灯笼也熄灭了。
    塔尔上前敲了敲门,门开了一条缝,他与里面的人低语几句,门又关上了,片刻,里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门突然拉开,露出莫贺都笑呵呵地脸庞。
    李清上前一步,向他拱手歉然道:“我明日要班师回龟兹,所以今晚打扰殿下,冒昧了。”
    莫贺都轻轻摆了摆手,笑道:“我刚才还在和小女说,侍郎今晚可能会来,果然被我说中了。”
    说完,他看了一眼李清,偏巧李清也在看他,两人目光相对,皆微微地笑了起来,有些话不用说透,两人都心知肚明。
    大宛老店里很安静,除了住着莫贺都和他的随从外,再没有其他客人,这时李清才发现,莫贺都的随从至少也有二百多人,白天看到地十几人,仅仅是他的贴身侍从而已。
    “侍郎这边请!”莫贺都将李清让进了客堂,侍从们立刻将大门关了起来,严密地守护在外面,客堂里***通明,只见里面坐着一个年轻的突厥武士,穿一身紧身胡服,面目白皙清秀,李清再仔细一看,竟然是白天见到的罗阑公主,看来他父亲已经给她解释过不让她见高仙芝的原因。
    “在下石国王宫卫士长,参见李侍郎。”罗阑公主起身向李清抱拳施礼,表情严肃,但眼中却闪过一丝调皮的笑意。
    “我应叫你王子殿下才是,当卫士长太委屈了一点。”
    李清笑着回头对莫贺都道:“既然王子殿下是副王的继承人,不妨让他也来参加我们今晚的会谈。”
    莫贺都爱怜地拍了拍女儿的后脑勺,“既然侍郎准你旁听,你就坐下吧!但不准多嘴。”
    “谢谢父亲!”罗阑公主笑逐颜开,又偷偷地瞥了李清一眼,见他正笑吟吟地望着自己。她心中不由一阵猛跳,这一瞬间,她心中有了一种微妙的变化,觉得射不中狐狸,似乎也并不是什么让人瞧不起之事。
    “那我回避一下!”旁边的失密塔尔忽然品出些味来,李清和莫贺都要谈大事,急忙要告辞,李清却一把抓住他,“这件事也和你吐火罗有关,不妨听一听。”
    “这”
    失密塔尔犹豫一下。他看了看莫贺都,意思是。‘你说呢?,莫贺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李清地建议。
    李清和莫贺都对面而坐。而罗阑公主和失密塔尔分别坐在下首。
    李清见时机已到,便开诚布公对莫贺都道:“殿下是否觉得找高帅来解决贵国与拔汗那国的纠纷有失体制?”
    莫贺都一愣,“侍郎的意思是”
    “我是说殿下应该去长安而不是龟兹。”李清指了指失密塔尔,尽量放缓语气道:“吐火罗不远万里派使臣入朝,而并不是去龟兹,他就很清楚大唐的尊卑礼制,而石国与拔汗那国均是大唐属国。有纷争却不请朝廷调解,擅自开战,置朝廷威仪于脑后,这本身就有失臣子的本分,这已经是一错,现在殿下想起调解。却不去长安,反而找一边关大将,置朝廷于何地?殿下。这更是错上加错,倘若拔汗那国派使去了长安,述说石国种种不义,那你说朝廷是偏向石国还是偏向拔汗那国?”
    听完李清的话,莫贺都的额头已经冒出密密的汗珠,为争夺突骑施分裂后留下的势力空白,石国与拔汗那国几乎同时动手,没有什么是与非,若大唐真因自己的失礼转而支持拔汗那国,那真是得不偿失了。
    莫贺都急起身向李清长躬谢道:“多谢侍郎提醒,小王知错了。”
    “殿下客气了。”李清急忙起身回了一礼,请他坐下,话锋一转又笑道:“找边将而不找朝廷,其实这只是礼数上地不周,关键是殿下是来找大唐而不是去向大食求援,这才是原则上问题,塔尔老兄,我说得对不对?”
    失密塔尔沉默了,他明白李清的意思,唐军攻下朅师国,周围小国国王纷纷跑来向高仙芝表示臣服,甚至他地叶护也准备亲自来拜见高仙芝,这其中没有一人想到应该去长安上表谢罪,确实是有点本末倒置了,失密塔尔暗暗下定决心,等叶护一到,他就立刻劝他去长安觐见。
    李清见失密塔尔沉思不语,知道他已经听进去了,便笑了笑又对莫贺都道:“我听说大食在呼罗珊打内战,不知可结束了?”
    一句话勾起了莫贺都的心事,正如失密塔尔所猜测,寻求调停只是一个借口,真正地原因是阿拔斯王朝即将平定呼罗珊的内乱,有开始向东进行扩张的意向,而一向亲近大食的正王车鼻施利用这个时机趁机向大食求援,也请求大食出面调停石国与拔汗那国的争端。
    这是一个危险的征兆,如果大食的势力进入石国,那石国就将结束两王并治地局面,莫贺都看出了车鼻施的阴谋,便立刻决定向唐朝求援,请求唐朝干涉石国的内政。
    但李清却不让他和高仙芝接触,让他去长安求援,可长安在万里之外,这一来一去时间上恐怕就来不及了,莫贺都一时心乱如麻,不知从何说起。
    这时罗阑公主看出了父亲的疑虑,她旁观者清,从李清一步步的劝诱和他深邃的目光,罗阑公主便慢慢发现了问题地关键,她见父亲举棋不定,便终于忍不住提醒他道:“父亲不妨请侍郎大人帮帮忙。”
    这一下提醒了莫贺都,他抬头向李清看去,正好看见李清向女儿投去一个赞许的目光,顿时恍然大悟,李清明日就要班师,今晚特地来找自己的目地就是在此啊!
    他心里十分佩服李清的眼光,此人仅与自己一面之缘便发现了大唐与大食潜在的矛盾,不愧是大唐的重臣,在这一点上,高仙芝的眼光就远远不如他。
    莫贺都迅速理了理思路,他离国已经几个月了,若再不回去,恐怕国中会生乱,他立刻做出了决定,既然李清愿揽此事,那他明日就直接回国,莫贺都下了决心,他伸出了右掌,慢慢说道:“那好,此事就拜托侍郎了。”
    李清郑重地点了点头,也伸出右掌和莫贺都一击,语重心长道:“让我们一起努力,阻止大食东扩。”
   
第二百九十九章 帷幕拉开


    
    李清走后,莫贺都陷入了沉思,这位大唐的前任户部侍郎眼光犀利,能看到问题的实质,着实让他欣慰,但莫贺都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