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奸臣 >

第107部分

大唐奸臣-第107部分

小说: 大唐奸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少卿心中少有悲喜,表面的不过是表面的。如投壶,虽然于秦少卿来说是个乐子,但仅仅是个表面乐子罢了,心中真正的喜很淡,几乎没有。”张九娘顿了下,补充一句,“当然除了吃酒菜外,你是真的不太喜欢吃我家宴席上的东西,所以我才开了口。”
  “哈哈哈。”秦远笑了几声,跟张九娘道,“八成跟我在深山里修行十年有关。不因俗事悲喜,是我正要追求的境界。”
  “佩服。”张九娘感慨,“但我觉得真正能做到这点的人太难了,毕竟大家都是人,活于世俗之中。”
  “因人而异。”
  秦远见天色不早了,便与张九娘告辞。
  张九娘目送秦远。
  秦远归家后,就命人给黑白花猫煮鸡肝,他还不信他留不住一只猫了。
  黑白花正窝在床上睡觉,看见鸡肝后,立刻醒了跳下床,大口大口吃起来。
  秦远美滋滋地看着黑白花把食吃完,琢磨着黑白花今晚肯定不会跑了。但下一刻,秦远就眼睁睁看着吃饱了的黑白花跳出窗外,一溜烟朝狗洞的方向去了。
  养的怕不是猫,是白眼狼,秦远在心里叹道。
  次日秦远休沐,农场收获了水灵又香的花生。秦远禁不住感慨最近李世民的生活状态不错,不是真甜就是真香,心情可以说非常棒了。
  秦远瞧着早上阳光不错,搬了凳子在廊下,边晒着太阳,边剥花生吃。秦远院里平常没什么人,除非有重要事情传达,否则他在家的时候,这院里基本上不能留人。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他自己吃饭的时候,省得被这些家仆察异样觉。
  秦远吃了个半饱,忽然听见院外有人敲门,方喜喊话说大理寺来人,请秦远去一趟。
  秦远赶紧收拾了花生皮,去把门打开,“可知我今日休沐?”
  “说出大事了,长孙公请秦少卿过去一趟。”
  秦远换了官袍后,行至大理寺,见长孙无忌和戴胄、孙伏伽也刚到不久。
  早有宫内的太监在此等候,瞧见人齐了,就宣旨命大理寺调查赈灾粮丢失一案,连同魏征是否有渎职之嫌,也一并调查。
  等长孙无忌接了圣旨之后,戴胄惊讶叹:“魏仆射渎职?这不太可能吧?”
  “没什么不可能,关内赈灾一事由他主管,他曾在圣人跟前保证过不会出事,如今却出了这等监守自盗之事,自然要查他渎职。”长孙无忌随即告诉秦远,他刚从宫里出来,昨天半夜的时候,圣人突然把他叫进宫里去,就是因为这桩案子。
  “怎么回事?”秦远问。
  “本来已经运到关内的第二批赈灾粮,入库后的第二夜,库房着了一场大火,火扑灭了之后,在库房里头发现了十具尸体,有六名看守衙役失踪,库房内空空,没有任何粮食被焚烧过的痕迹。他们这才发现粮食早在着火之前早被人搬空了。”长孙无忌解释了案子的大概情况。
  戴胄:“这么说来,果然是那六名看守衙役监守自盗了。”
  “粮有多少斤?”孙伏伽追问,他记得朝廷的赈灾粮都是以万斤记,区区六人,怕是搬不动那么多粮。
  “差不多六十万斤。”长孙无忌叹道,“这正是此案诡谲之处。据魏征上报,在火情扑灭之后,他率人封锁了所有交通要道,火速排查方圆十里范围内是否有运粮的车马出现,但是四周没有任何车马运粮的痕迹。”
  “这怎么可能,六十万斤粮,又多又重,居然能被不声不响地被运走,没人察觉?”大家觉得而不可思议。
  “想来这也是圣人为何要我们查魏公渎职罪的缘故了。”秦远叹道。
  “不错,”长孙无忌道,“魏仆射人现在就在关内道陇州,掌管所有赈灾事宜。这批粮是他吩咐入库的,他也曾派人查验过。现在突然一场大火过后,六十万斤粮并着六名看守衙役,突然间就失踪了,一点痕迹都不留,谁会信?若非魏公在朝廷有些声望,这会儿恐怕早被定了监守自盗之罪。”
  戴胄点了点头,询问长孙无忌那接下来大家该如何调查此案。
  “你与孙伏伽坐镇大理寺,监视魏府,查其家人近来是否有什么可疑人等有来往。我与秦远前往陇州详查此案,若有需要你在长安配合调查,回来信知会,一定要尽快执行。”长孙无忌吩咐道。
  戴胄和孙伏伽双双应承。
  秦远立刻命人去备马,被长孙无忌拦下,“你做什么去?”
  “查案啊,事不宜迟,咱们早去更容易发现线索。”秦远道
  “再等等,还有一人没来。”秦远忙问是谁。
  话音刚落,那厢就有人来传话说温彦博来了。
  温彦博瞧见秦远后异常开心,勾着他的肩膀,乐呵呵问秦远到底有没有喜事。
  “这两日有关你的传闻,我都听出花来了,刚要为你高兴,就被告知这是谣言,被澄清了。那你与张家女儿的事,倒是真是假?武林盟主的女儿呢?”
  “都没有。”秦远让温彦博别瞎想,“我若有好事,岂能忘了通知你。”
  温彦博:“好吧,就知道你这厮是不会给我惊喜的,我还琢磨了半天,给你孩子的名都起好几个了。”
  “起名的事哪用得着你操心,该是做父亲的来。”长孙无忌忍不插嘴叹道。
  “我也不是真定下哪个字,是怕他不正经,给孩子起名太随便了,我就先选了一些合适的,让他挑。等他挑成了,这名字也就算他取的了。”不及秦远开口,温彦博就感慨自己真贴心,善解人意。
  长孙无忌无奈白了一眼温彦博,骂他现在越来越不成样子了。“以前明明挺温雅斯文的,而今也不知道被谁给带坏了也一样的不正经。”
  “说谁不正经?”秦远和温彦博同时反问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赶忙转移话题,让他们都别瞎聊了,这就立刻出发去陇州。
  于是三人带着侍卫,骑马轻装前行。
  两个时辰后,大家停马歇息。
  温彦博气喘吁吁地下了马,靠在树边拍拍胸脯,然后从属下的手里接了水囊,喝了两口。
  “还真是到年纪了,身子骨没以前经得起折腾。”秦远拿下一包花生,分给大家吃,又将青梅酒递给温彦博,让他喝一口提点劲儿。
  温彦博喝完两口酒之后,知足地发出一声叹息,感慨这出门带着秦远就是好,总有好吃的好喝的。
  长孙无忌也要酒,温彦博递过去的时候,趁机凑到长孙无忌身边坐下。
  “长孙公,你说魏公出了这么大的事,圣人是不是很失望生气?”温彦博问。
  长孙无忌犹豫了下,跟温彦博道,“圣心难测,猜不出来。”
  “没吧。”秦远顺嘴回道。
  魏征消息传来的时候在昨晚,而秦远今早上收获的花生很香,说明李世民心里很有幸福感,并没有特别不开心。
  “为什么?”温彦博问秦远。
  长孙无忌也看向秦远,虽然他也觉得李世民并没有特别痛心难受,但这话他说不出口。一旦魏征是冤枉的,他这样表达,岂不将圣人陷于不义。
  “圣人英明神武,必定早料到魏公是冤枉的,加上派了我们三个这么厉害的人物前往调查,自然是放一百个心。”秦远不仅把李世民给夸了,还连带着把自己和长孙无忌、温彦博一起夸了。
  温彦博哈哈笑着应是。
  长孙无忌佩对秦远酸道:“你还真了解圣心。”
  “那当然。”秦远不客气地骄傲道。
  长孙无忌无奈地睨一眼秦远,他那话根本不是赞美的意思。
  休息片刻之后,三人继续快马加鞭赶路。
  终于赶在日落黄昏之时,一行人抵达了陇州。
  魏征听说三人到来的消息,急忙来欢迎。看见秦远的时候,他激动地抓住秦远的胳膊,险些落泪。
  与魏征一道来迎接的还有数名陇州官员,如陇州长史张毓,陇州治中闵乐贤,陇州法曹参军贾继彤……
  待这些官员自报身份,行礼之后,长孙无忌就打发众人立刻去案发现场,先弄清楚事发时经过。晚饭延后再用,甚至可以不用。
  陇州众官员们都从长孙无忌的态度中,揣测得知朝廷对这次赈灾粮丢失的案子很重视。而今就算最前头有魏仆射顶着,他们这些陇州的小官员只怕也不会有好下场。
  大家本就因粮食丢失的案子,心急如焚,而今瞧从长安城而来的国舅爷的态度,心里头就不光是火烧火燎了,还觉得凉。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每一重都要人命。
  魏征在带路前往库房的路上,就禁不住跟秦远感慨,这次的案子真的非常诡异。
  “粮食入了库之后,本打算三日后便按照之前做好的分配办法,运往陇州各郡县赈灾,谁想到第二夜出了这样子的事。
  此案太过蹊跷,我带人仔细查过案发现场,没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库房周边几处的交通要道,我也命人封锁详查,可奇怪的是,这么沉重的粮食,如果真要运输的话,必定要许多马车,声势浩大,可是这几处路上都没有任何痕迹留下。”
  魏征当时立刻命人保护了现场,封锁了陇州附近所有的交通要道,命所有陇州的军马四处巡逻观察动向,但的目前还是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魏征觉得这案子如果真能查出真相,他所知的人之中恐怕就只有秦远可以了。
  秦远默然听完魏征的解说后,点了点头,这时候大家便抵达了库房所在之地。
  陇州的粮库在陇州府衙以西八里处,此处四野空旷,本是一处长满花草的大斜坡,东高西低。因西面地为陇州的军事要冲,驻军所在的折冲府就建立在此处。魏征便特意将临时粮库设在此处,目的就是为了借用折冲府的军马兵力,保护粮食安全。谁知这本以为的万全之计,却在一夜之间把粮食变为虚无。
  临时粮库由砖木搭建而成,粮仓一共十六个,横三竖六并排矗立,而今十六个粮仓都被焚烧得漆黑,留些横七竖八烧得所剩木头,以及被火燎得漆黑砖头。
  秦远打量一圈粮仓,发现焚烧程度最严重的地方,都在粮仓的东面,说明放火者都是在东面放得火。
  粮仓的守卫外紧内松,有二百余名官府衙役密不通风地守卫四方。粮仓内,则有看管粮仓的差役共三十二人,轮班值夜。那天夜里,本应该有十六人在屋内睡觉,另十六人不间断地在外巡查。众人扑灭火后,在九号粮仓发现了十具尸体,皆被割颈封喉而死,另有六人案发后不知所踪。
  “案发那晚刮得东风?”秦远问魏征。
  魏征被问住了,他倒没注意这点,转头问身边人,可还记得前晚的风向如何。
  这时候前来拜见的折冲府都尉方云闻言,立刻告诉秦远和魏征,那晚确实是东风。
  “下官记得很清楚,那晚的风很大,蔓延了火势。我们在隔壁发现火情后立刻来救火,却因为风大,没能及时将火扑灭。”方云叹道。
  当时扑火的时候,方云等人很害怕粮仓内救命的粮食被烧了,所以都拼命地挑水浇水。结果终于将火扑灭后,进粮仓内一瞧,哪有什么粮食,全都是空的。
  “救火的当晚,有很多人闻到了菜油的味道,应该是泼了菜油之后才点燃了粮仓。不然不可能这么多粮仓,同时着起来,火势迅猛。”
  “着火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秦远再问。
  “应该是丑时快过了的时候,我记得大家救火没多久,天就亮了。”方云叹道。
  秦远召来当时正在睡觉休息另外十六名差役,询问他们最后一次确认粮仓里有粮是在什么时候。
  “是子时换班的时候,我们几个该休息去用饭。郭衙役跟我们说,今天运气好,弄了一壶酒给我们吃。我们一人吃了一盅酒之后,困劲儿都来了,便早早拾掇睡了,后来着了火,那么大响动我们也没听见,还是后来被泼了凉水才醒过来。而今想想,说不好是那酒里给我们下了什么东西。”衙役于大庆说道。
  其余的十五人都点头,附和于大庆的话。
  魏征对秦远解释道:“酒已经让人查验过了,里面确实有迷药。”
  “而今作案手法已经很明确了,六名衙役下药先迷晕了他们十六人,在趁余下的十人不备杀之灭口,而后想办法运了粮。”长孙无忌总结道,“只是到底是怎样的我运送手段,可以令六十万斤粮在短短两个时辰消失而不留痕迹?”
  大家听到这话,都觉得不可能,除非是闹鬼了。
  “就是闹鬼了!饿死鬼来偷粮了!”法曹参军贾继彤突然喊道。
  魏征转头瞪他一眼,令他不要瞎说。如果真是鬼偷粮,何必放火杀人。
  秦远拦住魏征,请贾继彤继续讲。
  “本地有个传说,有一个张姓的穷道士,因为做法不灵验,挣不着钱,没钱吃饭了。他便四处乞讨,想要口饭吃,百姓们都嫌弃他不给他饭吃。后来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