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 >

第168部分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第168部分

小说: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北洋军情处已经用无线电装置来进行远距离通讯并取得了成功,但现在的无线电装置体积较大,在陆地上用还可以,但是如果在空间有限的潜艇上用,还有待于进行改进。
    加装了无线电设备的潜艇,目前在全世界的海军里,也只有中国海军有。
    而中国新潜艇艇首那尖锐的、十分“另类”的冲角,也使得她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任何潜艇。
    如果这一切都能够顺利进行的话,“狼群”,将真的首先在世界的东方、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出现!
    新潜艇下水后,孙纲就带着娇妻爱儿在水下畅游,让幼小的孙晨钧在艇首鱼雷发射管里隔着透明玻璃罩观赏感受水下的神秘世界。
    现在的时代,还没有诸如“海洋世界”一类的娱乐场所。
    小小的孙晨钧,现在就可以领略到海底世界的神秘与瑰丽。
    比起这个时代的孩子,甚至于后世的许多和他同龄的孩子,他都要幸福得多。
    不是谁家的孩子,都能有机会亲眼看到大海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看着孩子赖在鱼雷发射管里死活不肯出来,马看着孙纲,微笑道,“他将来恐怕也是海
    爱妻的话一下子勾起了孙纲的心事。
    如果自己实现了心中的计划,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自己的爱妻和孩子应该会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了。
    但是,周围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会允许中国人民生活在和平安定当中吗?
    想到自己即使建立了一个全新意义的中国,年轻的新中国也会和自己的孩子一样,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
    自己的孩子,会不会亲眼见到,多少双无助与冰冷的眼睛,流着泪望着天际,眼看着无尽的烽烟,掩盖了天空与未来?
    新生的中国,究竟会走向何方?
    孙纲忽然意识到,他即使让中国站了起来,自己将要面对的问题,仍然很多。
    而且,并不比现在轻松。
    而现在,他已经有了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二百八十)荣禄的难题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坐在“海鲲”号潜艇里,马看着走神了的孙纲,微笑着说道,“你已经尽了你的力量,这就够了。”
    “不,我做的还很不够,”孙纲摇摇头说道,“要让这个国家真正的摆脱威胁,还需要做很多别的事情,那样的话,我就得需要更大的权力才行。”
    “可你即使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力,恐怕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左右这一切。”爱妻看着他,轻声说道,“人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握不了,何况一个国家?还是中堂大人说的好,尽人事,听天命。”
    “你们夫妻俩有时候总会说一些奇怪的话。”不远处的法国美女设计师奇怪地说道,“这就是你们中国人所说的心有灵犀吗?还是我仍然不了解你们中国人?”
    听了丽妮的话,孙纲和马相视一笑。
    有些话,只有他们两个穿越者自己懂得。
    “只有相爱的人才能做到心有灵犀啊,”马取笑她道,“丽妮如果爱上我家大人的话,就可以和他心有灵犀了。”
    “那我现在恐怕还做不到。”丽妮看了一眼孙纲,摇摇头说道。
    马笑了起来,有些得意地看着孙纲,孙纲有些尴尬,怕她再说出些什么别的,赶紧岔开了话题。“谢谢你帮助我们造出了新潜艇,丽妮。”孙纲真诚地说道,他这句话确实是发自肺腑的,这个法国美女技师在潜艇方面对他的帮助可以说是极大的。
    “那倒不用谢,我的梦想能在这个黄龙旗下的古老国度实现,就已经让我很满足了。”丽妮说道,“现在连法国海军都没有这样的潜艇。听说法国政府也开始建造更大的战列舰了,他们和英国海军一样,都把潜艇当成小国海军的偷袭武器。如果他们不改变这种认识,将来一定会吃苦头地。”
    听了她的话。孙纲在心里一笑,嘴上却没有说什么。
    他其实巴不得那些西方主要列强地海军不重视潜艇的作用,那样,在未来的战争中,拥有大量潜艇和成熟的水下作战技术的中国海军。有能占有相当大地先机。
    出于国家利益,他是不会把这些话对丽妮说的,虽然这个性子直爽热情的法国美女,已经成了他们夫妻的好朋友。
    “喂!小家伙,到时间了,快出来!我们要浮上去了!”丽妮对着黑洞洞的鱼雷发射管叫道,“如果你不想让我们大家全都闷死在这里的话。”
    “让我再看一会儿。求你了。”看见丽妮动手拖他的小脚。孙晨钧在里面抗议道,
    “呀。小家伙,放屁了,臭死了。”丽妮大叫道,“快,上浮,伸出通气管!”
    操纵潜艇地北洋船政学堂的学生们也感觉到了空气地“异样”,全都哈哈大笑起来。在说笑声中,他们开始操纵潜艇上浮。
    “小家伙,再敢在潜艇里放屁,我就把你当鱼雷发射出去!”丽妮抱着孙晨钧。点着他的小鼻头,笑着“教训”他道,
    在完成了潜艇的测试,孙纲来到了岸上,一个亲卫急匆匆地对孙纲说道,“禀大人,荣相来了,正在水师衙门里等着见大人。”
    孙纲听了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让马和丽妮等人带着孩子先回去,自己则径直去水师衙门去见荣禄。
    荣禄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来见他。难道是发生什么事了?
    上次“龙乡”号战列舰加入北洋舰队的入役仪式,孙纲还现巴巴提前给直隶总督府发了电报,请荣禄前来参加,可荣禄却以有事婉言谢绝了,这次为什么会突然不请自到,让孙纲很是奇怪。
    他急急忙忙地赶到自己的官厅,荣禄坐在那里等他,看他回来了,笑呵呵地迎了上来,孙纲上前给他见礼,他笑着止住了他,两个人坐了下来,荣禄对他说道,“前次龙乡舰下水,因故未能一睹新式铁甲巨舰雄姿,至为遗憾,所以这回一旦得闲,就赶来了,刚才在口外见巨舰试车,果然非俄人可比。听说龙乡舰刚一入役,就扬威异域,真是可喜可贺啊。”
    “若无皇上荣相及朝中诸公主持大局,难有今日之功。”孙纲和他客气了一句,目前他还不清楚荣禄找他的目的,先听听他怎么说。
    “海军有如此规模,殊为不易啊,你居功至伟,就不用谦虚了,皇上和皇太后都知道。”荣禄说道,“如今我海军已今非昔比,而青岛仍在德人之手,皇上为之寝食不安,至有青岛不回,天下民心尽去之语,可教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惭愧啊。”
    孙纲立刻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
    当初青岛被德国人借口“巨野教案”传教士被杀一事强行占据,中国索要未果,日本趁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只好先承认了德国人地行动,好腾出手来对付日本,等到打败了日本之后,再回头解决青岛问题。
    这虽然当时是荣禄出的主意,但其实也是现实当中无奈的选择,不能说荣禄这么做就是错的。
    而后来战局的发展也很出人意料,中国打败了日本,但日本却被欧洲列强瞬间瓜分,中国想要以夺占的日本岛屿向德国换回青岛,却遭到了拒绝,虽然德国“慷日本之慨”,给了中国屋久岛和种子岛做为“补偿”,算是给了中国一个面子,但对中国来说,其实仍然是“得不偿失”的。
    青岛到现在没收回来,对荣禄的压力也很大,毕竟,当初是他先提出来先放弃德国对付日本地。
    “青岛为海军要埠,又迩于京师,落在德国人手中,实为国家大患,”孙纲说道,“若有一线之机,就当尽快收回。”
    “说地是,”荣禄听到他这么说,显得十分高兴,又对孙纲说道,“我北洋水师之两艘铁甲巨舰,皆为万吨以上,船大炮多,盔坚甲利,德国在青岛之水师无一舰可比,我若以水师相压,能否收回青岛?”
    孙纲听他这么说,不由得暗暗心惊,看荣禄这意思,是认为北洋舰队目前的实力比德国人在青岛地舰队强,想动手向德国人要回青岛了。
    荣禄这么想也不能算错,北洋舰队现在确实有和德国人一战的实力,而且颇有胜算,但现在关键的问题不在于德国,而是在俄国人这边。
    俗语说的好,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北洋舰队即使打败了德国人,把他们从青岛赶走,也必将会遭受重大损失,面对近在咫尺的俄国人的威胁,中国还会有余力对付吗?
    德国人虽然占据着青岛,但毕竟离得远,而俄国人和中国离得最近,对于中国的威胁,应该说比德国人要大得多。
    “荣相忧国忧民,既有此问,敢不以实相告,”孙纲略一思索,对荣禄说道,“我北洋水师现有此铁舰两大艘,再加上多艘快船,可与德人相角,而不落下风,所虑者,一旦水师折损过重,无以应俄人之迫。”
    荣禄也不白给,立刻就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不由得点了点头。
    “你说的也是,”荣禄说道,“我问过祖圭,他也是担心俄国人那里。他说如果再有一艘铁甲巨舰的话,咱们就可以直接向德国人兴师问罪了。”
    “眼下海军经费恐不足再建一艘万吨巨舰,”孙纲开始向荣禄“哭穷”,“我想先造一艘7000吨左右之大快船,以应急需。”
    虽然说他已经得到了王炽和台湾方面的资助,但本着“富日子穷过”、“不能露富”的原则,他还是得说钱不够,再说了,他手里的“项目”要是一下子都上马的话,也确实不那么充裕。
    “看样子收复青岛,还得在等一等了,”荣禄叹息了一声,说道,“钱我帮你再想想办法,这万吨巨舰,总要再有一艘才好,无此巨舰,不足以固海疆啊。”
    “那就烦劳荣相了。”孙纲听他话里的意思是打消了现在动兵收复青岛的念头,在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不过,北洋水师现在实力大增,船多势众,而奈何不了德国人,太后问起来,北洋有了这么多的好船,对德国人却没有什么动作,属实难以交待。”荣禄的这句话又让孙纲的心悬了起来,只听他说道,“听说你与德国水师提督有过私交,能否就青岛事宜再想想什么办法?”
    他说完,眼睛紧紧地盯着孙纲,象是要看他是什么反应。   

(二百八十一)用“海军会操”解决
    荣禄知道他和德国远东舰队司令迪特里希认识,这个时候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暗指他有“通敌”的嫌疑?还是有什么别的目的?
    可那时候德国人是“友军”啊?
    难道是慈禧太后现在要他们想办法收回青岛,甚至不惜同德国人开战?
    按孙纲在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慈禧其实不是象后世好多书中描写的那样,被整个“妖魔化”了。她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制度培育出来的社会上层人士的代表人物,与那些“野史”的描绘正好相反,她生长在一个富有的满族官僚家庭,养尊处优,入宫后的经历也可以说一帆风顺。虽然少年时代没有受到足够的文化教育,执政初期出现过错别字连篇的笑话,但通过学习臣子为其编写的总结历代统治经验的《治平宝鉴》,学习书画、阅读小说、听书和看戏,其见识水平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无论在经典文化和通俗文化方面,她都具体而微地体现了中国士绅阶层所传承的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
    但是,当时的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了僵硬的体系和制度。知识内容固定化、信条化,自我更新机制非常薄弱,而且缺乏与异文化平等交流的传统。而这又是士大夫阶层荣辱沉浮的基本凭借,令人不敢逾越雷池半步。于是,造成整个中国出现了“制度性”的“群体愚昧”。
    在这样的文化制度下,了解和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通常是少数人的行为,且往往伴随着或大或小的风险。中国上层群体对西方先进文化的不甚了解,在慈禧身上地表现尤其明显。
    在她看来,朝廷花费巨资建造地铁甲巨舰,既然在对日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用来收复青岛。也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不然的话。朝廷花那么多地钱造船,用来做什么?
    可她恰恰不知道,德国和日本。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国力军力,均不可同日而语。
    话又说回来了,和德国开战。那么近在咫尺的其它欧洲列强会有什么反应?
    慈禧算是满族上层人士当中比较有见识的了,可她地眼光,看不到那么远。
    如果是李鸿章,就不会这么想。
    现在看来。荣禄的想现在收回青岛的想法,应该也是慈禧的意思。
    “当初德舰助我攻日,不幸中雷,我曾经安排彼就我船厂修葺船体,因有书信相答,后在日本与其有过数次会晤,”孙纲平静地答道,“说起来有些熟,但青岛事涉两国。恐非私下协商能够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