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 >

第55部分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第55部分

小说: 蝴蝶效應之穿越甲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火力强大。当时日本海军最先进的军舰“扶桑”,“金刚”等都无法与其比肩。1886年8月,“定远”,“镇远”从德国的伏尔铿造船厂千里迢迢到华后,李鸿章就命令海军提督丁汝昌驾舰和北洋海军其他等军舰集结,先远航海参崴,然后回转日本海域,向日本海军显示大清国北洋海军的军威!该行动令日本政界,军界高层惊恐不已,一片哗然!李鸿章当年命令中国的新军舰长驱直入日本海域,虽然也“长长地出了一口民族之恶气!”但却暴露了实力,让日本决策层有了制造特种军舰的准备。(德国埃森克虏伯历史档案馆的资料显示:1887年初春,一个庞大的日本军事代表团来到德国埃森克虏伯火炮射击场观看了口径巨大的305毫米克虏伯大炮的试射,得到现场所有的大炮资料和数据后,他们马上高薪聘请法国军舰设计大师怀德的得意门生白劳易为日本设计更为先进的“超级军舰”来对付并击毁“定远”,“镇远”舰。)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和李鸿章私交甚密,曾在1876年赠送过李鸿章一座多头火车的模型,又在1888年帮助中国驻德公使李凤苞和留学生们取得了德国刷茨考甫黑头鱼雷磷铜(即鱼雷雷壳的主要材料,因为用钢为鱼雷的外壳容易锈蚀,德国刷茨考甫公司将克虏伯公司用于生产火炮的炮铜内加入磷青,从而去除铜材内的杂质,使得铜质更为坚绵耐腐蚀,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铜称为磷铜,专门用于鱼雷的雷壳,这在当时是不传之密)的提炼方法,使中国自行生产鱼雷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条件。
    这一次德国政府迫于英国的压力没有卖给中国战列舰,使德国军火商非常担心失去中国这个大主顾,这一次中堂大人又找上门来,克虏伯兵工厂当然喜出望外,李鸿章通过中国驻德公使许景澄开出了采购清单,包括要塞炮,海岸炮,行营炮,舰炮,装甲材料,大开花弹,穿甲弹等等,让克虏伯赚得盆满钵满,李鸿章趁机提出让中国军工技师赴德学习弹药信管设计制造(主要是为了孙纲的那个“穿甲弹”计划),并帮忙联系学习鱼雷的制造和引进相应的设备,克虏伯公司也都答应了。
    由于李鸿章从克虏伯那里弄来了240毫米大口径速射舰炮(当时速射炮所能达到的最大口径),让法国加纳公司派来修炮的人员产生了巨大的危机感,生怕失去这单大生意,他们“竭尽全力地谋求改进和完善,力求让中国人挑不出任何毛病,”在把法国人“折磨”得“欲仙欲死”后,经过了多次试射,所有的故障都被排除了,并加上了可以让炮身快速复位的新式复进装置,最快理论射速达到了3分钟一发,孙纲观看后表示“十分满意”,法国加纳公司一帮人那些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龙扬”号的主炮型号,就算这么定了下来。
    由于制造装甲的材料到手了,白里安终于开始了他“划时代”的设计,把装甲设计融入到了舰体构造当中去,由于克虏伯装甲要比美国的哈维钢装甲重许多,白里安又坚持要给“龙扬”号采用全防护设计,孙纲很是担心中国的第一级战列舰到时候会成为了一个大大的海上铁罐头(为了强调战舰的生存能力,法国人在好多战舰设计上都执着地采用全防护设计,舰体其他部位的装甲厚度比水线装甲带薄不了多少,比如说给沙俄海军建造的“太子”号战列舰,11000吨的战舰上竟然安装了4000吨的装甲,占了总吨位的36%以上!生存能力是没说的,跑不跑得快就两句话了,而14000多吨的“君权”级战列舰装甲重量最多占总吨位的32%),所以他反复向白里安强调全防护可以,但是不要牺牲太多的速度,怎么也得让“龙扬”号有不低于18节的航速。
    也许是他的唠叨伤了大师的自尊,白里安是这样回答他的,“我会让您看到,您的战列舰将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航速和最强的防护,她将成为她的敌人永远的噩梦,只要他们想起她来,就会浑身战栗,她将成为中国人的骄傲,同时,也是法国船舶设计史上辉煌的一页,也许有一天,世界的历史会因她而改变。”
    孙纲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两年,大师的“预言”就变成了现实。   

(九十三)“手术”准备工作开始了
    这些天,孙纲的心思不自觉的又回到了北洋军情处和北洋特攻队上。
    上次因为爱妻率舰和荷兰人交涉所引起的“严重后果”,让他深刻意识到了自己处境的微妙和危险,自己原来的时代和现在的封建王朝存在着太大的差别,而自己因为一切都差不多按“计划”进行得太顺利了,让他不知不觉的放松了警惕,这一次,刀差不多砍到自己的头上了,他才反应了过来,可是差一点就来不及了。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对他很好,他又有李鸿章和孙毓汶两位军机大臣帮他顶着,可是这一次,他们差不多都无能为力了。
    不管这次荣禄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帮他,他心里清楚,如果再有一次这样的事,他能肯定荣禄还能帮他吗?
    这次能帮自己,下一次,也许就是敌人。
    别看自己顶着北洋船政大臣的名头极是风光,可只要他头上那个鸟朝廷一句话,他弄不好就得人头落地。
    这次是拔孔雀毛,下次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他现在已经认识到了这个腐朽的封建王朝的可怕和黑暗之处。
    和后世不同,目前的大清中国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已经面临着被时代淘汰的命运,如果大清中国还想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存在的话,不像日本的明治维新和泰国的朱拉隆功(电影《安娜与国王》里发哥演的那位国王的大儿子)革新那样动一个彻底的“手术”是不行的,可是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为首的大清朝还没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没有这个愿望,没有这个决心,更没有这个能力。
    大清中国的问题在表面上看来是列强袭来,纷纷要求割地赔款,但解决方法其实不是造几支洋枪,几门大炮,几条军舰就能够糊弄过去的了。大清中国的问题出在了统治政权的概念上。所谓大清朝以及大清朝的一切一切,只是爱新觉罗家族,确切地说是皇上,或者在当时的环境下更确切地说,是慈禧太后的私产,与别人一概无关。即使李鸿章顶着那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头衔: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军机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也只不过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一介奴才,只要爱新觉罗家族愿意,随时可以让他滚蛋。
    更别说他这个小小的北洋船政大臣了。
    可是大清旁边的日本却是另一番样子。
    日本从十九世纪60年代末开始明治维新,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召开了由众议院和贵族院组成的议会,实现了在君主立宪制的国内政治统一和安定,开始了富国强兵之路。虽然当时日本相对西方国家还很落后,但在政治上日本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了。
    日本这一次是败了,但不是大败,它的国内各方面情况都很稳定,只要有一定的时间,它就会很快的恢复过来。
    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人想要支持日本来牵制大清和沙俄的原因。
    因为自己这只小小蝴蝶的关系,大清中国在各个方面已经发生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但是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大清中国内部存在的问题,这一切注定都只能是昙花一现。
    想到自己的一切努力终将化为泡影,他的心不由得一阵紧缩。
    当初爱妻问他的话又在耳边响起,“我们现在所‘服务’的这个王朝其实是很腐朽的,你想办成什么事都得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弄一些毫不相干却又必须去做的事情,‘‘‘‘‘‘你有没有想过,你现在所做的一切实际上只是延缓了这个王朝的衰老过程,你能肯定这种延缓对这个国家有利吗?”
    他现在可以肯定地回答她了。
    他也能理解,为什么好多的穿越者们来到了过去,不管到了哪个时代,哪个空间,全都一个个疯了一样的攫取各种各样的权力。不惜把自己变成军阀,独裁者,甚至是皇帝。
    别的不说,保命才是正经。
    可对他这个“政治白痴”来说,即使当了皇帝,也未必能保护得了自己。
    那么,该怎么样来促进这个国家内部体制发生深刻,彻底的变革呢?
    起义?政变?革命?还是‘‘‘‘‘‘
    自己从小学到大学政治课就没有及格过,确实不是他特意和政治老师过不去,而是他根本记不住那些在他看来“毫无意义”的东西。
    他现在终于为自己辜负了那么多老师的“期望”而感觉到“后悔”了。
    “你这两天总是心神不定的。”爱妻马玥挽着他的手臂站在不远处的小山上,说道,远处的海军基地,一艘艘高大雄伟的战舰整齐地停泊在那里,一座座巍峨的要塞堡垒掩映在丘陵之中,和平时期的“东亚第一要塞”此时此刻,显得说不出的宁静与美丽。
    “我在想,我们现在做的,只改变了这个国家的表面,”孙纲看着她说道,“他的内部还是在散发着腐烂的味道,如果不进行根本上的改变,是不行的。”
    “我能把那些混蛋们全杀光的,现在只要半个月就可以了。”马玥偏着头说道,她的跳跃性思维吓了孙纲一跳,不知道北洋军情处的势力现在都发展成什么样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论满汉,杀了一个顽固派,还有千千万万个通过这些腐败的土壤生长出来,这么杀是杀不完的。”孙纲说道,
    “那你想怎么做?”爱妻问道,
    “还是蝴蝶效应,”孙纲的目光望向远方,平静地笑了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可要是想一天毁掉,可是很容易的。”
    “别和我说的那么复杂,”马玥看着他说道,“说你想怎么做就行了。”
    “朝廷不是有人指责我们‘养蓄私兵’吗?这倒提醒我了,咱们这回就‘养’一个给他们看看!”孙纲恶狠狠地说道,“而且让朝廷掏钱不说,还让他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真想造反哪?”马玥担心地看了看四周,小声说道,远处,詹淑啸和苏鑫正领着卫队守卫在远处,他们一个个都有说有笑的,谁也没有注意到这边船政大臣夫妻之间的对话。
    “才不呢,造反多没意思,弄不好还得掉脑袋,”孙纲看了看詹淑啸他们的背影,说道,“先从小处着手,慢慢想法子把北洋舰队控制在我们手中,光有海军还不行,必须得有一定的陆军,你的工作是保证北洋军情处牢牢地掌握在你手中,即使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是北洋海军都不存在了,也一定要保证军情处听我们的。”
    “这个好办,要不是给你这个军情处总办留点面子,我其实早就做完了。”马玥有些得意地笑道,“你打算怎么样来控制北洋海陆军,我倒想听听,北洋一系脱胎于淮系,唯李中堂之命是从,你想让老头子听你的,我看不太现实。”
    “老头子不行,”孙纲摇摇头说道,“老头子虽然搞了一辈子的洋务,但他的骨子里还是封建忠君的那一套,从老头子到丁大人,林军门,他们一辈子接受的就这教育,你想改变是不可能的,可我们如果好好地利用一下这一点,可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滴。”
    看她一脸迷茫的样子,他坏坏地一笑,“慢慢来吧,”他的目光落在了詹淑啸等人的身上,变得坚定起来,“咱们的私军,先从北洋特攻队开始!”   

(九十四)第一支“空军”和第一种手榴弹
    “大人,军械衙门派人把需要的东西都给送过来了。”詹淑啸对孙纲说道,
    “不是说了不用叫大人的吗?”孙纲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他刚刚和詹淑啸试射完加特林机枪,这种两人操作的“密集阵”爷爷版射速虽然很高,但太过笨重,如果能够改进一些就好了。
    美国人加特林在南北战争期间发明的这种转管机枪,被后人称为“加特林机枪”(和“终结者”里施瓦辛格用的那一种渊源极深)。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成功的多管式机关枪,它把6根枪管并列安装在一个旋转的圆筒上,手柄每转动一圈,各枪管依次完成装弹、射击、退壳等动作。加特林机枪可谓当时手动机枪的颠蜂之作,它的出现成为枪械史一次重要转折,对近现代兵器和军事思想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加特林机枪在1874年来到了中国,后来的金陵机器局加以仿制改进,生产出了独特的架在手推车上的可以单人操作的“中国式”加特林机枪(“埃及版”是架在骆驼上的,都很有民族特色),在世界枪械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在19世纪,加特林继续改进他的转管机枪,陆续推出了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