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宅萌喜事 >

第457部分

宅萌喜事-第457部分

小说: 宅萌喜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打从蔡可黛从江南回来后,崔大夫人就将西府的账目交接,不再管西府的事情了。

    可是此番崔婉清的及笄礼,乃是西府的头等大事,崔老夫人怕蔡可黛年轻没经过,要是那里有疏漏,丢面子的可是整个崔府。

    所以还是让大儿媳妇主理,长孙媳妇和三孙媳妇辅助,心里也是希望两个孙儿媳妇跟着长辈,能好好的从中学到点东西。(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八章 赞者

    崔大夫人乃是高门大户出身,又是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嫡女,是以打小便悉心教导,大面上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做的不妥帖的。

    既然婆婆如此吩咐,她也就当仁不让的接过了差事,每日里带着崔大奶奶和崔三奶奶办事,对亲儿媳妇和侄儿媳妇的态度,都是一模一样,并不曾有任何的偏颇。

    不过崔婉清主动提出让崔大奶奶做有司,却是打动了崔大夫人的心,试想想,谁人不利己?

    崔大夫人就算再表现的大公无私,可骨子里还是偏向自家子女的,说白了,就算再是自家人,也依旧存在着利益。

    你不能总要求别人付出,而你却没有一点回报吧?

    崔婉清私心里觉着,长房的人对他们二房,也算是照顾的够周到了,不管人家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想法,可是在大面上,那是一点让人说嘴的事情都没有。

    再反观自己这边,因着周氏这一个大祸害,做下无数得罪长房的事情,就让西府这边落了下风,所以崔婉清想着,这有粉要往面上擦不是?

    趁着这个机会,给崔大奶奶一个在主人面前露脸的机会,同时也能让所有人看到,他们二房对长房的态度,那也是恭敬有加,事事将长房搁在前头的。

    果然,这件事情一敲定下来,崔大奶奶的态度就是一变,比起先前事事按着规矩来,又多了几分真心在里面。

    她是翰林家的小姐。清贵是够清贵的,但是因着其父的官位不高,所以她的社交圈子也有限。

    再加上崔大奶奶先前,只顾着一门心思的在夫君和孩子身上,有人邀请她出去做客,她都是能推则推,因此原本就有限的朋友圈子,可不是就越发变小了?

    也就是这两年,她受了教训,开始跟在婆婆身边学管家。被崔大夫人带出去交际。大大的开了眼界,见得世面越大,就越明白人脉的重要性。

    她可是有儿有女的人,没有几个真心的好友。将来需要给女儿找婆家。给儿子找妻子的时候你。难道还要全仪仗婆婆么?

    几年下来,她在京城的上流圈子里,也算是有点名声。眼下所需的,不正是这样一个被肯定的重要契机么?

    崔婉清给了她最想要的脸面,崔大奶奶也不吝于回报些自己的好意,两人间的相处,反而比三年前更亲近了许多。

    许是正宾和司者的人选,一点没让崔婉清费心,轻轻松松的就全部办妥了。

    所以在赞者的人选上,可就把崔婉清折腾了个不轻,原因无他,皆因这个位置,有两个实力相当的人在争抢。

    一位是孟家三小姐孟月乐,一位是崔婉清的表妹曹棠,这两位千金小姐的家世都极好,与崔婉清的关系也最是亲近,

    两人都自认是崔婉清最好的姐妹,那是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任凭谁来劝都不肯低头,反正就是一门心思的认定了,非做崔婉清的赞者不可!

    从过年的时候,她们就开始闹,直到半个月前都还不消停,刚开始她们俩好歹还是背着崔婉清。

    可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进,两人的耐心逐渐消失殆尽,就连在崔婉清的眼跟前,都控制不住的斗嘴了。

    崔婉清一看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很有可能会真的伤害到两人的情谊。

    对于这两位,崔婉清并没有特别的偏爱那一个,一直都极力做到把一碗水端平,但凡送点什么东西,都是一式两样,绝对不会让那一个小妹妹为这个不开心。

    可赞者的位置只有一个,就算崔婉清有心,她也没有办法将传承千百年的老规矩给改了啊。

    所以再怎么为难,也得作出决定。

    崔婉清权衡了一下,觉得这个赞者还是应该由孟月乐来做,毕竟自己和曹棠去往江南,一别就是两载,每每收到孟月乐的书信,这孩子都是满篇的思念和埋怨。

    真是怪可怜见的,时日久了,崔婉清难免便觉得十分愧疚,这次不如就让孟月乐如了意,也算是崔婉清对她的小小补偿吧。

    这样一决定,崔婉清便专程去了一趟明安侯府,亲自去给曹棠做思想工作。

    少不了的将她陪着曹棠在江南两年多,而孟月乐一个人可怜兮兮的留在京城,苦苦等待两位好友,来博取同情。

    曹棠本就是个吃软不吃硬的性子,其实要是孟月乐是个脾气温软的,两句好话一说,再适当的撒个娇,曹棠也就点头答应不做这个赞者了。

    可偏生孟月乐是个惯爱以硬碰硬,不会说软话赔小心的主儿,这撞在一起,可不就给杠上了?

    此时听着表姐这般一说,曹棠不免就回忆起,在江南时孟月乐总是写信捎东西给她的好来了,神色登时就软了几分。

    崔婉清一看有门,马上就趁热打铁,再三的许诺,以后不管自己去哪里玩耍,都会带着曹棠一起,这才哄的曹棠点头放弃。

    崔婉清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从舅父家出来,马上是马不停蹄的奔向孟府,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孟月乐知晓,也好让这个小妹妹开心起来。

    孟月乐本来对于崔婉清,曹棠这对表姐妹一走就是两年多,是极为不满的。

    自打崔婉清回来后,就不依不饶的跟崔婉清闹了小一月的脾气,直至这会,亲耳听到崔婉清邀请她在及笄礼上做自己的赞者,孟月乐堵在心口两年的那口怨气,才算是给消散了。

    欣喜若狂的拉着崔婉清直跳,高兴的简直要飞起来一般,崔婉清瞧着她开心,也不禁的弯起了嘴角,还有什么比欢笑更美好的呢?

    随着明安侯府诸人的到来,今日崔婉清的及笄礼就算是正式的拉开了帷幕。

    被崔府邀请的宾客,相隔不远的随后而至,一时间崔家的垂花门上是车来车往的极为热闹。

    二门上的那些婆子们,那一个都没少得赏钱,一个二个都是红光满面,笑的合不拢嘴,伺候起客人来,自是越发的尽心小意。

    今日崔婉清行及笄礼的地方,就定在崔家举行重大庆典的怀远院中。

    这里本就是年节里宴请宾客,或是为男孩加冠,女子及笄所设之所。(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九章 期盼

    因此正南方向并不是一般院子所会有的主屋,而是五十步见方的六阶高台,四周全都用雕着百花的青玉栏杆围绕着。

    东西两边,乃是观礼台,屋门和隔墙全是清一色的红木雕花隔断,若是客人少,用一间,两间都是随意。

    若是遇到这样的大场合,便将折叠的雕花们折起,房屋之间的隔断取下,便是畅通无阻的宽大大厅了,最大的好处是,视野宽阔,所有的宾客不管处在哪个角度,都能将台子上发生的事情看的清清楚楚。

    眼下东西两边各摆了五张红木雕花长桌,后面配了同等材质,同样花纹的雕花圈椅,上面铺着松软的锦垫,这是专为德高望重的长者所备的观礼之所。

    而后面则是一排排的官帽椅,两椅之间摆放一张方桌,此时,所有的官帽椅上都套着四季花开的崭新椅套,而方卓上也整齐的摆着精致的差点。

    去除了所有隔断,东西两厢可真不是一点半点的宽展,用目粗粗一算,容纳个一两百人都不会显得拥挤。

    原本在自己屋子里的崔婉清,已经在姐妹朋友的陪伴下,在怀远院的耳房中小坐。

    她身穿简单的缁布短褂裤,褂裤上都镶着朱红色的锦边,这袭简单的采衣,难得的使得崔婉清看起来有了几分天真浪漫。

    她一头乌黑的长发梳的顺滑的散披在肩上,犹如一匹最华丽的黑色织锦缎。任谁瞧了,也要赞一声,好一个清纯靓丽的小佳人。

    崔婉清的身边,除了如愿以偿的赞者孟月乐,就是缠着崔婉清不肯入座的曹棠,而郑秀儿,刘云婧等与她交好的朋友,则已经在外间入座了。

    第一次给人做赞者的孟月乐,显得十分紧张,比崔婉清这个正主儿。还要手足无措些。

    她这会也顾不上前段时间。是怎么和曹棠争风头了,拉着曹棠不时的询问着,看衣裳周正着没?

    发钗可还端正?后面的裙摆有没有歪掉?

    曹棠何时见过这样惶恐的孟月乐?

    突然间就觉得,做赞者也不见得就是件轻松的事情。而自己没有做这个赞者。不见得就是件坏事情。

    她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突然对孟月乐言道:“乐儿,你一会手可要稳当些,一定要把托盘给端好了。别因为你太紧张,结果把托盘给打翻了,那可就闹出大笑话了!”

    “啊?!”本就已经够紧张的孟月乐,闻言更是一阵子心惊胆战,拉着曹棠的手都有点抖,颤着声问道:“棠儿,你这般说,是不是见过谁家的赞者,失手把托盘给打翻的?”

    曹棠摇了摇头,心有余悸的说道:“不是,我刚才突然想到,要是我今日做了赞者,恐怕比你还要紧张,搞不好手脚都要发软,那可不是得把托盘给跌了么?”

    崔婉清哑然失笑,“好了,棠儿,你不要再吓乐儿了,你看看她,抹着胭脂脸色都那么难看。”

    “乐儿,你别怕,我一直都在你身边,还有我大舅母,大嫂,她们都是你认识的人,别说本来就出不了差错,就算万一有问题,她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帮你弥补的。”

    崔婉清训了曹棠,又安抚了孟月乐,总算让这两个叽叽喳喳的小丫头,安静了一会。

    就在她们说话的时候,外间的礼乐已经开始奏响,崔婉清一个激灵,整个人坐的笔直,“要开始了,怎么宫里的人还没来呢?”

    事到临头,崔婉清才幡然察觉,原来她真的很希望,在及笄礼上,她所簪戴的发钗,是齐玄辉送来的那枚。

    只不过,虽然齐玄辉承诺了,但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快,那枝心心念念,不知是何等模样的钗儿,能及时送到崔家么?

    她心里正胡思乱想着,外间崔永忠的致辞已经结束,随着唱礼者的高声邀请,崔婉清被玉兰和莺巧左右掺扶着,一步一步的走到了行礼台上。

    只见明安侯夫人身着侯夫人的正式大礼服,正红色的织锦缎配着黑色的镶玉腰带,看起来是无比的端庄高贵。

    原本温婉可亲的大舅母,突然就变的仪态威严了。

    明安侯夫人和身穿大红褙子的孟月乐,正站在东西两边,含笑看着崔婉清行至高台的中间。

    只不过明安侯夫人的眼神里,是长者的慈爱,而孟月乐的眼神里,全是满满的祝福和诚挚鼓励。

    在这个大秦朝女子,最庄严,最肃穆,最圣洁的时刻,所有来恭贺的人,都是拿出了最诚挚的祝福。

    坐了好几十人的院子里,一点吵杂的声音皆无,大家都在安静的注视着崔婉清,等着她的及笄礼正式开始。

    就在此时,一个特有的,尖锐的声音,在北方正门处响起,“皇太后懿旨到,崔婉清接旨。”

    “来了!”崔婉清的心,猛地一跳,“阿辉果真还是做到了!”

    崔婉清心热眼热,刚才还平静的心情,瞬间就激动起来,她抬眼看着前世无比熟悉的何公公,这位手举明黄色的懿旨,笑眯眯的走上高台,身后还跟着四个小太监,每个人手中,都捧着纯金打制的莲纹托盘。

    齐玄辉送来的发钗,就在其中一个托盘中,只可惜每个托盘的莲花瓣,都是高高翘起,恰到好处的遮挡住了人的视线,就是让你看不到里面究竟都装了些什么。

    崔婉清现在是关心则乱,压根没发现,因着何公公的突然来到,底下的宾客们已经按耐不住好奇心,三三两两的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这是唱的哪一出。

    “我就说上次的消息是真的吧?你还偏不信,看看,太后她老人家的懿旨都来了,这下你不嘴硬了吧?”这话是崔婉清的舅奶奶说的。

    而被舅奶奶抱怨的舅公,则是一脸深思的摸着胡子,瞧着远处高台上那抹娇小的身影,眼中多了一抹怜惜。

    “这有什么好得意的?”

    “老夫巴不得这是个假消息呢!”舅公显然和自己妹妹的想法一样,“你也不想想,嫁了皇家的人,以后还能安生的了?”

    舅奶奶闻言一滞,登时闭口不言,心里却腹诽道:“京城谁不知道,良王爷是第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