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素手染春秋 >

第37部分

素手染春秋-第37部分

小说: 素手染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听遥儿冷笑一声,道:“殿下说的是,女人,可不是单凭一副好皮囊就能得到男人的心。孟轲有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姜遥虽是一介小女子,但也是极心仪那等伟丈夫的,若是折腰摧眉,俯首就身以侍男子,纵然是富贵加身,那与青。楼勾栏女子何异?”
    遥儿也真生了气,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说出来,立即昂然而去,把个姜成气得脸色煞白。
    桐雨见此情景,不觉有些张惶,耳听得遥儿的脚步声越去越远,这才壮起胆子走入寝室,姜成坐在榻上,胸膛剧烈起伏,一张老脸已然胀得发紫,桐雨怯怯地道:九爷?
    姜成身子微微动弹了一下,眸中倏然掠过一抹狠厉之色,沉声道:“去,给我打杀了她!”
    桐雨一怔,迟疑道:“爷,无故打杀人命,只怕·····……”
    姜成冷笑一声,道:“怎地算作无故?这小女贼夜入府邸窃取财物,被府上家丁当场打杀,有何不可?去!”
    桐雨身子一颤,急忙答应一声,转身急奔出去,安排侍卫去了。
    遥儿从姜成的寝居出来时,天色已经更暗了,各处殿室、廊下的宫灯已一一点燃。遥儿本想找个府上的奴仆下人带他离开,却见廊下冷清,并无一人。
    王室公子公主们上行下效,蓄养面首的事情,虽然因为他们和她们常常带着得宠的面首游玩射猎,以致传扬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已不算什么隐秘,可是在家里毕竟还要顾些面子,比如这位姜成,儿孙满堂,怎好公开放荡?所以许多侍候的下人都打发开了。
    遥儿见四下无人,天色又已晚了,若再迟去晚些,坊门就会关闭,便径自沿着来路向外走去。
    本就因为秋雨连绵而显得阴沉的天色,因为行将夜晚,显得更加阴沉了,云层四合,长廊两侧则雨帘如幕。
    在长廊一侧,有一方池水,池水上凌驾着一道九曲连桥,小桥直通池边一座精致典雅的三层小楼。从小楼中看过来,一泓池水,半池残荷,雨水打在荷叶上,落在池水里,浅得一朵朵雨花忽生忽灭,一支支残荷轻轻摇摆,嫣然生姿。
    小楼顶层,双推的雕花窗棂大开,一位白袍如雪的中年女子正对窗而坐,面前放着一具古琴,淡淡的乐声如珠玉滚落般从指间流出。房中陈设非常简单,但是一几一案,一亭一柱俱有古意,雪白的墙壁上挂着几轴笔墨恣肆的写意山水。
    旁边不远,生着一只红泥火炉,炉中炭火正旺,一把粗犷古典的陶制提梁壶就架在小泥炉上,水已滚沸。炉旁摆着一张小方几,上边摆着茶具、茶叶、各色需要添加的佐料,一位身着素雅的淡青色荷叶衣的清丽少女,正在取水烹茶。
    小楼不远处有一个男子十分悠闲惬意,但眸间却有隐隐的心事,听着琴声正在发呆。
    这位男子,正是沈人醉,去而复返的沈人醉,就是不知道他怎么会突兀在这姜成侯府之中。
    (亲们,猜猜醉人为何在此呀?猜到算你厉害哟!)

☆、第51章 自投罗网

沈人醉接过那煮茶女仆的活儿,温壶、涤具、投茶、续水、再酌放各种佐料,做来优雅自如,自有一种飘逸出尘的美感和韵律。
    他提起壶分了茶,再双手捧杯,将那如玉的细瓷杯儿轻轻捧到那位白袍女子面前,剪水双眸随意地向外一瞥,只看了一眼,却恰看见遥儿从长廊下行过。
    “阿醉啊!”一声轻呼,手掌轻轻一颤,茶水溢出,手指被烫了一下。
    “怎么这么不小心?”
    白袍女子似乎非常陶醉于这雨景秋意,她正悠然望着远处雨雾中苍茫的楼亭檐角,手指在琴弦上方虚拂着,似乎又在酝酿什么琴曲。
    其实这位白袍女子的容貌平平无奇,没有什么特点,普通的眉、普通的眼、普通的五官,可是不管是她的头发还是她的眉毛,都给人一种整整齐齐、一尘不染的感觉,甚至她的领口袍裾,也是一样的一丝不苟,这要非常仔细地打扮修饰过,才能具有这样的效果。
    于是这个面相平平无奇的女人,便有了一种温润如玉的气质。
    “哦,姑姑,是我不小心……”沈人醉解释道。
    被这一打岔,再抬头,遥儿已经消失在浓浓的夜色秋雨之中,只留给醉人满心的担心。
    这时白衣女子放下茶杯,望了望雨雾茫茫的天空,喃喃地道:“入秋了,那该死的人妖也应该快到临安了吧……”
    侯府几个家丁当然奈何不得遥儿,左躲右闪遥儿回到了家里。简单的吃了些,洗漱一下,重新回到榻上躺下,不再回味这桩诡异的经历,转而考虑起她下一步的行动来。
    姚金玲那钱掌柜还没有传来消息,如今只能从仇神机处着手。
    本来,要进入禁军大营,接触这位仇大将军难度极大,但如今他退居二线,不在前线战斗,虽然还在军中,但守卫应该没有再向以前那般严密,冒险进入也许还有一下希望。
    终于知道了仇人的讯息,凄苦的童年,背负的仇恨,长久的追寻,一切的一切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遥儿等不下去了,不能等,等不了!
    心动不如行动,行动不如马上行动!
    ……
    一夜无眠,第二日天才微亮。
    “虞哥儿,我得离开临安几天啊……”
    “怎么?”
    “……我担心那心里极度扭曲的侯爷恼羞成怒,心怀怨愤,会对我这小女子不利,我出去躲几天,等他气头儿过了就没事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遥儿吧啦吧啦一通,将昨日的奇异经历胡乱讲给了虞七听,那姜成的荒唐事正好成了遥儿掩护的借口。
    临安近郊,孟津,氓山,这里驻扎着金云禁军。
    氓山是一座黄土山,山不高,也不险,实际上就是个大黄土丘,但是氓山的名气很大。
    风水师认为氓山是头枕黄河,脚登伊阙的风水宝地,故而这里成为许多王侯的埋骨之所。
    这是遥儿离开临安的第三天。
    夜色深沉,万籁俱静,禁军大营里面,一队队士卒挟戈按刀肃静地巡弋着,除了偶尔响起的验看符牌、喝问口令的声音静寂的大营中只有巡逻军士的甲叶铿锵声和整齐的脚步声。
    遥儿一身青衣,如同隐在草丛中的一只狐狸,悄悄地摸到了大营边缘,趁着两支巡逻队伍交叉而过的片刻空隙,倏然闪入了大营。
    她在氓山脚下已经住了三天,这三天,她就借住在氓山脚下一户农夫家里,每日登氓山,白天仔细观察氓山脚下禁军大营的布署设置,夜晚观察军营巡逻和布防情况。
    如今她已把大营中各处营帐设置记得烂熟于胸,把她假设的几条潜进和退出的路线上士兵巡逻的时间和走动的规律也全摸清了。
    军营中同样是外紧内松。承平年代,国君脚下,虽然因为是京都卫戍部队,所以军纪森严,但是此处是他们的驻地,不可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做大敌将至的布署,潜过几道巡弋防线之后,遥儿就可以从容前进了。
    仇神机的大帐很好找,由于这处营地是金云禁军的永久驻地,所以帅帐并不像行军在外支起的帐蓬,帅帐所在地是一处三进的院落,实际上这相当于一座帅府。
    仇神机三年前就被升为了军坊流宫的二号人物,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都没有去上任,而这金云禁军也没有任命新的统领,所以仇神机仍然牢牢的掌握着这支禁军。
    帅府所在,防卫又严格了些。
    遥儿在山上仔细的观察了三天,因为士兵换防时要打着灯笼,他远远观察,已对这里的换防了如指掌。帅府里共有两支巡逻卫队,每支分为三小队,轮流巡逻于帅府前院后院。
    两支卫队一支是二更三刻换防,一直到天明撤防。另一支是三更三刻换防,也是直到天明,中间再不换防,两支卫队错开换防时间,是为了防止同时换防的刹那,被人趁隙而入。夜间必须换防一次,是避免士兵从入夜开始一直巡逻到天明,精力体力不能始终保持充沛。
    遥儿还发现他们换防时要对卸值士兵逐一点名,换防士兵逐一点卯,避免有生人或不是当晚当值的士兵混进队伍。
    遥儿挑的就是这个时刻,防范再严密,换防时有一支队伍暂时撤出巡逻,都会削弱巡逻的力量,方便她的潜入。可是这个时间非常短暂,前后不过一柱香时间,她他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找到仇神机的宿处并不难,难的是不能像对付田营一样,从容迫供。
    仇神机的住处是后进院落中间那处大宅,遥儿摸了摸腰间的刀,倏地吸了口气,一个箭步窜出去,庭院中近六丈的距离,只点了几点,便到了正堂前。遥儿拔出尖刀用备好的菜油往门轴和门闩处淋了淋,便用刀尖插进去轻轻地拨动起来。
    门无声地开了遥儿反握刀柄,轻盈地闪进房去,再把房门轻轻掩好,方一转身,才踏出一步,便暗叫一声不好,她的脚似乎碰到了什么,房中顿时响起一道警铃声。
    铃声只叮铃响了两下,蓬地一声响,两支火把就几乎同时亮了起来,从左右与正堂相通的耳房里,两行火把依次亮起,嚓嚓嚓,一阵军靴声乱响,两排持刀的侍卫纷纷涌出,呈雁翅状把遥儿围住。
    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一位顶盔挂甲,肋下佩刀的大将军昂然直入,这人身材不高,却给人一种山一般的厚重感,一部络腮胡子,一双粗重的眉毛,眉毛紊乱如杂草丛生,肆意地向外生长着,显得杀气腾腾。
    此人就是大齐悍将,杀神弑鬼----仇神机。
    仇神机摆开一副开门揖盗的架势,朗声大笑道:足下,已候你多时了!
    (遥儿女侠自投罗网,给位亲亲大大求解救哟!票票飞起来吧!)

☆、第52章 遥儿的悟

浪遏飞舟,惊涛拍崖,几只海鸥贴着浪尖一掠而过。
    一位白发白须的麻衣老人稳稳地坐在惊涛骇浪间的一块礁石上,手中持着一根钓杆,鱼漂就在一团团白色的浪花间,可那双锐利的老眼似乎依旧能够看得清楚。
    在他身边不远处,被海浪一遍遍地拍打冲刷着的低矮礁岩丛中,站着一个赤足少女,少年脸色黝黑,光亮光亮的,就想一个假小子一般。此时她稳稳地在湿滑的礁石上扎着马步,任由一个个大浪拍打在她的身上,但她却咬着牙倔强的没有吭一声。
    “祖爷爷,您是不知道,您的传奇,在大齐广为流传呢。说起您的大名,那是妇孺皆知,人们都说,“红发虬龙”一生未尝一败,纵横天下,所向无敌。人们还说,虽说您没有夺得天下,但是在百家争鸣的学派道上,古往今来,却是再无一人能与祖爷爷您比肩的了。
    少女扎着马步,一边任由海浪冲击着自己的身体,一边对高坐崖上垂钓的老者大声说着。
    老者放声大笑道:纵横天下,未尝一败?世人都是这么传的?嗯,倒也有理,这才符合他们心中的豪杰形象,就算老夫亲自站出来否认,恐怕都是不行的。
    “哈哈,这天底下,哪有常胜的将军?哪有不败的英雄?老夫当年闯荡江湖,结识天下豪杰,欲谋大事,何尝没有落败的时候,何尝没有被人追杀得狼狈逃窜的时候?打不过,就要逃,不逃的都是蠢蛋!”
    “说什么莫以成败论英雄,可是这天下间的俗人太多,有几个人做得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所以啊,做事的时候别的都可以不想,退路一定要想。”
    “假如老夫当年便死了,还夸耀个屁,不过就是与王僚、阖闾之流一样的结果,成王败冠罢了。可这些,人家是不会记得的,世人心中的英雄啊,会被吹捧得完美无暇,到最后你自己都不认得他们说的那个人就是你了。”
    “祖爷爷也有失败的时候?”
    “当然有,人力有时尽,单打独斗,老夫也不敢妄言天下无敌,更何况,争天下谁会跟你单打独斗,千军万马压上来,你纵有通天的本领,累也能活活把你累死!老夫若非实力不济,又何必远避海外?”
    “呃……遥儿听说,当年祖爷爷曾入临安府,面见齐王文公,见他意态扬扬,貌与常异,有王者之气,乃真龙天子之象,于是才洒然退出,散尽家财,远走海外的呀。”
    老者捧腹大笑起来:“啊呀呀我呸!扯他娘的狗蛋!还王者之气,他齐文公那个鸟蛋,哪来的什么鸟王气,哈哈哈,这定是那些捧臭脚的无耻儒人编排出来的了。”
    麻衣老者乐不可支地道:“周朝之下八百余年之后,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大夫不下百余支,如今安在?老子本想效仿消灭割据,再次大一统,奈何是争不过哪些诸侯王国啊。如今这五大诸侯公国,代代传承,根基深厚,势力庞大,老子先天不足,如何与他相争?放弃争霸,是老夫识时务罢了!我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