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素手染春秋 >

第91部分

素手染春秋-第91部分

小说: 素手染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些人事先不曾演练过,前边的跪下就喊,后边的看见前边的跪下了才刚刚开始下跪,所以这呼喊声一点气壮山河的气势都没有,你一声我一句的喊得有些混乱。
    那扶刀的小校见状退了两步,猛一挥手,大喝道:尔等候着,不得妄动!说完霍然转身,高声道:速报大王!
    这时候,遥儿和管光远已经拖着管光昭闪出了请愿人群,穿过看热闹的百姓,寻到了他们那两匹马,背对则天门,向远处行去。
    ……
    田成殿上,早在宫里等候消息的田承嗣和田三思都出现了,正兴冲冲地向田七娘禀报着各界百姓的大愿。
    呵呵,荒谬,真是荒谬。老妇是女儿之身,忝做王位,百年之后,难道还能抢了儿子的江山不成?
    田七娘失笑着对裴纨道:小纨子啊,你说这些人是不是糊涂透顶。
    裴纨轻笑道:百姓质朴,只想着大王对他们好,就盼着大王做天下名正言顺的开国之君呗。
    田七娘颜色一霁,,挥了挥手,淡淡地道:劝进书接进来,留中吧。叫他们回去各复各业,好生做事,不要再听人蛊惑,到宫前来闹事了。
    田三思一呆,讶然道:大王,这……这是民心所向啊!大王拒绝百姓所请,会让天下百姓失望的!
    裴纨睨了他一眼,眸中微微闪过一抹轻蔑:蠢货!就算是先王驾崩,遗诏指定的王子,还要百官一请二请三请,才肯登基就位,大王若是这么迫不及待地答应了,岂不轻薄了自己的身分,这都不明白!
    果然,田七娘的神色冷淡了一些,吩咐道:按朕吩咐去做吧!
    田三思一见不敢再劝,连忙应道:喏!
    田三思转身刚要走,田七娘又追了一句:那路无痕虽然胡闹,一番心思却是为国为民,嗯……你去传旨,路无痕特进一级,晋为五品,叫他以后好生做事!
    ……………………
    父亲……
    管光昭被管光远和遥儿带回管府,看到满面怒色的老父,一张脸都唬得白了。
    管光远对父亲简单说了说如何把他带回来的情形,管伯听了怒视管光昭良久,最终却只是摇了摇头,黯然挥手道:把他带下去看管起来,明日就送他回太原老家,看守祖祠去吧!
    管光昭一听大惊失色,连忙哀求道:父亲,孩儿知错了,父亲,您就饶过孩儿吧!
    管伯痛心地道:带他下去!
    管光远一见父亲如此模样,赶紧拉了三弟就走,管伯仰天长叹一声,复向遥儿长长一揖,喟然道:侄女啊,老夫今日可是多亏了你啦!
    遥儿赶紧避到一旁道:伯父这可折杀遥儿了,不敢当,实不敢当。
    管伯道:你救老夫一命,老夫虽然感激,却还不是太放在心上。可今日你救了老夫的名节,这份恩义之重,老夫怎能不铭记在心?
    管伯看着遥儿。只觉她年轻有为,恭谨守礼,又能义救李欢寻幼子,品格高尚,对比自家三郎,不禁更是感伤。他轻叹一声,对遥儿道:侄女今年多大年纪?
    遥儿道:侄女刚刚十八岁!
    管伯温和地道:嗯!也算是待字闺中。你在临安没有亲人长辈。亲事就由老夫为你操操心可好?
    这句话一说,那就是要把遥儿当成自己的子侄侄女来关心了,遥儿喜不自胜。连忙施礼道:侄女求之不得!
    好,好极!
    管伯哈哈笑道:那老夫要为你好好想一个表字了。
    他踱了几步,抚着胡须想了一想,忽尔转身。对遥儿道:元者,大也;芳者。高洁。老夫就送你一个表字…………‘元芳’,你看如何?
    多谢伯父赐字!
    站在一旁的弥子暇脸上微微掠过一抹怪异的神色,随即微笑道:管公对遥儿如此器重,可喜可贺啊。呵呵。弥子暇也是管公的晚辈,今后咱们就更亲近了,还得多多走动才是!
    遥儿笑道:妹妹与沈兄一见如故。以后自当常常往来!
    因为管家出了这档子事,管伯心中不快。遥儿和弥子暇作为客人不便久留,再聊几句便向管伯告辞。管家长子管光嗣把二人送出府去,遥儿和弥子暇互相一问,原来弥子暇住在临安城南五里庄,遥儿却是往北走的,二人便在路边告辞,各奔东西。
    ……
    时间过的很快,很快就到了穆夫人成亲的日子。
    消息传开,并没有在朝野引起太大的轰动。
    临安之花、大齐公主中的公主…………穆夫人再嫁,这样的花边新闻本来是最受百姓们瞩目的,但是现在充斥于坊间的,都是大王乃无量天尊转世,天下很快就要姓田的继承的传闻,大齐公主下嫁田氏,只是助长了这一消息的传播。
    遥儿也听说了离姜出嫁的消息,这才知道她的出嫁之期竟与虞七娶妻的日子是同一天。听到这个消息,想到离姜对此番出嫁的态度,遥儿不禁暗暗叹息。
    对穆夫人,她的印象并不坏。
    至于另一个人,另一个男人,沈人醉同志更是有些唏嘘。他不可能与这位公主殿下有什么交集,他更不可能因为同情,而与这位公主媾和私情,让他成为离姜背后的男人,充当离姜春闺寂寞的时候聊作排遣的玩物,大好男儿岂屑为之?
    至于让离姜成为他的女人,那就是纯粹的痴心妄想了,离姜皇室贵胄,那种高傲是深入她的骨髓的。如果那晚的艳。遇曾在沈人醉心中荡起过一丝涟漪,这丝涟漪业已平息,更何况,他的心早已经……
    初九这天,因为穆夫人出嫁,整个王室都要参加这场隆重的婚礼,所以警卫任务特别繁重,所有的侍卫这一天都要当值,更何况遥儿这天本来就该当值,不过她已提前向旅帅许良告假了。
    遥儿原还担心许良不肯许假,哪知她只一提,许良就很痛快地答应了,令遥儿对许旅帅格外地产生了几许好感。她却不知,这是因为裴纨一个巧妙的暗示。在许良心中。已根本不把她当成一个侍卫看待的缘故。
    要知道田七娘虽是一介女流,除了养有面首,还纳有妃子的,这是作为一国大王的规制,三夫人六姬妾,而这些人却都是女的。所以,那姓许的似乎把遥儿当做了……你懂的!
    婚礼当于黄昏时正式举行,刚过了晌午,遥儿就回到营房换了便装,准备离开宫城。当他行经洛城殿的时候,裴纨突然带着两个宫娥迎面走来,一眼瞧见遥儿,裴纨便站住了脚步,对那两个宫娥吩咐道:你们先去吧!
    两个宫娥答应一声,闪身进了洛城殿。御道上时而还有宫娥太监忙忙碌碌地来往着,遥儿不便有所表露,只能像普通侍卫一样,向裴纨行了一礼,这才低声唤道:裴总管。
    裴纨轻声道:这就要去虞七家里了么?
    遥儿曾对他顺口提过一句今天要去虞家贺喜,不想他如此繁忙,竟还把一个不相干的小人物的事情记在心里,只因为这个人与自己有关系,遥儿心里一暖。轻轻应道:是。
    裴纨瞧瞧她手里,问道:你就这般空着手去么?
    遥儿道:你也知道,我不擅买东西的,若是随便划拉些东西,未必适合作为成亲的贺礼。反正嫁娶双方对我来说都不是外人,我只揣些钱去就成了呗。
    裴纨责怪道:一个女子还这般粗心,成亲是一生的大事,哪有这么随便的。就算虞七跟你一样大大咧咧的,人家江姑娘可是个女儿家,她当你是自己姐妹,想必不会责怪你,却终究是一个遗憾。
    再说,你与他们关系亲近,让旁人看着,也会觉得你不把他们当一回事,我已经帮你准备了一份礼物啦,你到了天津桥头,去右首第一家头面店里去取就好,你对掌柜的说是裴氏家里派来取包裹的,那店主就会给你。L

☆、第127章 市井婚礼

宫里披红挂彩,热闹非凡。
    遥儿绕过列队等候的仪仗队伍,走过天津桥头,第一家店铺正是一家首饰头面店。那掌柜的听他说是裴氏府上派来取东西的,赶紧把客人寄放的包裹取了来,叫他当面点收清楚。
    裴纨给遥儿准备的贺礼很用心思,在合乎遥儿身份和财力的基础上,精心挑选了几样适合贺礼。当然,他所选之物也是合乎成亲双方身份的,如果给他们送一套金质酒具,那他们除了拿去换钱也没别的用处了。
    裴纨准备的礼物都很用心,头面首饰、绸缎布匹,男女袍服等等,像代表出轨的鞋子、婚姻破裂的镜子,喜事不谐的扇子等物是绝不会有的,遥儿不懂这些规矩,若真让她自己去采买,还真没准会买样不吉利的东西送去。
    裴纨,真是贴心的人儿呀!
    遥儿点收清楚,重新打成包裹背在肩上,行经穆夫人所居的尚善坊时,就见坊门处业已挂起了大红的丝绸,坊门大开,有兵丁把守,不许闲杂人等出入。
    大齐只有公主府,并无驸马府,田攸暨尚公主,是要入住公主府的,他只要空着两只手,搬去公主府就行了。
    遥儿背着包袱,向那坊门深深地望了一眼,向修文坊走去!
    遥儿赶到虞七家里时刚过未时,虞家已经里里外外到处是人了。除了街坊邻居,虞家那为数庞大的亲友团悉数赶到,有城里的、有乡下的,携老扶幼,男男女女,浩浩荡荡。煞是壮观。
    虞家那小院儿根本盛不下这么多人,屋里就更不用说了,于是就在自家门外墙下搭了一溜儿水席,因为酒宴未开,客人们有坐着的、有站着的,呼亲唤友、交头接耳地聊天。东墙角则扎起了厨房,请来的厨子在那儿忙碌着。一阵阵肉香不时飘来。
    虞家的房子是一幢三间。中间是堂屋,左右是住舍。本来东屋最大,一向都是由虞母住着。如今早腾了出来,拾掇的干干净净,墙壁都重新米分刷过了当作新房。虞母则搬到了西屋。虞七虽然孝顺,不想老娘有半点委曲。不过在这一点上却拗不过老娘,再者新妇过门。总不好在小屋里受憋屈,也就顺从了老娘的意思。
    遥儿赶到的时候,虞七已经换好了绛红色的公服,头戴梁冠。紧张得一脸汗水。绛红色公服本是四至六品朝廷大员的朝服,但是朝廷特例,新郎倌和新娘子可以破例穿公服革带、凤冠霞帔。是以虞七可以做此打扮。
    看到遥儿赶来,虞七向他咧了咧嘴。脸皮子有些僵硬,看来这场婚礼,着实把他紧张坏了。好在有苏坊正和坊间几位热心的体面人物帮着他操持婚礼,凡事都有这些人安排,倒也忙而不乱。
    到了下午申时,因为时值初夏,天色还大亮着,而且小灼家离虞家并不远。都在一个坊里住着。原不必这么早就去迎亲,不过亲友贺客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一番鼓噪之下。田夭夭坊正大大拍板决定,迎接新娘,于是一大帮人便鼓噪着出了虞家。
    遥儿陪在虞七身边,出了虞家的院门,门外早停了一辆雇来的马车,马脖子上拴着一块红布,显得喜气精神,虞七是新郎,新郎要亲迎新娘,所以由虞七架着马车往小灼家里赶去,
    到了宁家,由傧相陪着虞七进了院子,先拜见岳父大人和娘家的各位亲戚,然后便接新娘子上车,小灼家里,由花大娘和一帮老婶子帮衬着,小东姑娘和一帮坊里的女孩子则在屋里陪着一身盛装的小灼。
    依照规矩,这时该由男方念催妆诗,可那都是文人士子家玩的高雅玩意儿,普通百姓许多是连大字都不识的,哪会念什么催妆诗,于是,虞七带着一帮男性伙伴在外边拍门呼喊小灼的名字,里边一帮女孩子嘻嘻哈哈不肯开门,只管出些问题刁难他们。
    如果这些女孩子成心刁难,虞七想顺利接了娘子出来,怕不得在门前站上大半个时辰,还是小灼听姐妹们刁难了几句便心中不忍,忍不住出言替虞七帮腔说话,央求姐妹们放他一马。众姐妹见此情景,这才取笑小灼几句,打开房门,把她拥了出去。
    小灼穿着一身青色深衣,新郎穿红,新娘穿青,这是唐人结婚的装束,红男绿女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小灼大袖、披帛,隆重、端庄,头饰金银琉璃各色钗饰,虽然都非真正的金银饰物,瞧来却没什么区别,满头珠翠的样子显得异常高贵。
    只可惜,遥儿翘着脚尖儿也没看到她的模样。小灼倒是没盖盖头,不过这时候盖头还不大流行,大部分人成亲都用团扇,小灼手中就拿着一柄团扇,一柄边缘饰着白色羽毛的团扇,把她的面孔遮得严严实实,只能从侧面看到一点点肌肤。
    新娘子家里也雇了辆马车,小灼由小东姑娘和另一位坊里的女孩搀着,姗姗地登上马车,虞七充作马夫,驾车前行,车轮只滚了三匝,他就下车上了自己的马车,改由车夫替新娘子驾车,虞七则打马扬鞭,先赶回家里准备接亲了。
    这种规矩叫作反马,若是发现新娘子不是处女,或者在此期间有任何严重不守妇道的行为,男方可以把人退回来,新娘子自备马车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