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唐春 >

第180部分

武唐春-第180部分

小说: 武唐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过宫中禁军将领,确实需要动一动了。”

“娘娘,这段时间,臣让人好生打探了一番禁军中高级将领的动静,也拟了一份名单,”李晨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份名单交给武则天,“大概的认定都在里面,供娘娘参考一下吧。”

“唔,”武则天接过,认真地看了看后,脸上露出了笑容,称赞了李晨一句:“干的不错,李多祚、契苾明兄弟、程务挺、黑齿常之、张虔勖、敬晖、桓彦范这些人都不错,本宫会给予他们重用。那些有另外心思的将领,本宫会禀明陛下后,让他们到其他地方任职的。”

没想到武则天竟然这么明确表态,李晨非常惊喜,不过他很聪明,并没有任何表示,只是一再解释,这只是他调查的结果,一些人还与他交好,有可能因此影响判断,说不定有失实之处。

不过武则天对此不在意,军中的影响力她一向弱,禁军中也是一样,现在她还要依靠李晨影响禁军将领,通过李晨拉拢那些对她并不是很敬服的将领们,以免到时进退失据。

两人又讨论了一会后,武则天似乎乏了,也对这件事失去了兴趣,示意李晨挺她按捏一下。

刚刚在韦氏那里被挑逗了,受到刺激的李晨,自然不会在替武则天按捏时候控制自己的情绪,只老实了半分钟,就将手伸进武则天的衣襟内,接下来自然是一场**般的折腾。

最终李晨发泄了**,收获了满足,并把武则天折腾的起不了床后离去。

在离去之前,李晨又被武团儿截住,他没禁受住武团儿的挑逗,又一次放纵自己,结果短短一个时辰之内,就在仙居殿内疯狂了两次,两次的对象是两个不同的女人。

“皇宫还真是我的后宫了,”这是李晨心满意足离去时候的感慨。

…………………………………

李显的动作还是挺快的,在李晨向他传武则天几句话的第二天,就写了一份长长的奏表,呈给武则天,里面将大唐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都称诵了一遍,并明言这一切全是皇后娘娘代皇帝陛下执掌国事而得,这份功绩是任何人都抹杀不掉的,作为太子和儿子,他都很佩服自己的母后在代父皇执掌国事期间所取得的成就,表示他这个新即位不久的太子在处理朝事方面的能力远不及自己的父皇与母后,在这方面他需要学习的是太多太多了,他期望在接下来几年内,一心一意地向父皇和母后学习执掌处理朝事的经验,还请母后再代父皇多执掌几年朝事,云云。

但让李显意外的是,武则天在收到他这份奏章后,并没过多表示,没骂他也没夸奖他,这让李显挺是郁闷。但让他害怕的事随之而来,武则天在说服了李治后,撤换了几名禁军将领。(未完待续。。)

第十一章为谁争取人心

禁军将领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李多祚仍然留任左羽林大将军,原本任左羽林将军的契苾明任检校右羽林大将军,两人分管北衙禁军。武则天把这两位归附的胡将视作亲信,她觉得能通过李晨将他们笼络住,因此就将北衙禁军放心地交给他们掌领。

程务挺任左金程卫将军,黑齿常之任右金衙卫将军,实际负责两支金衙卫的管理事务,李晨给予好评并推荐的那些将领,包括张虔勖、敬晖、桓彦范等人在内的一批将领,也分别在羽林军、金衙卫及内卫中任要职。而原来历史上得武则天,一些秘密任务交由他负责的丘神勣,在李晨的“蛊惑”下,因逼死了李贤而获罪被贬的这位历史上著名的“酷吏”,差不多被武则天遗忘了,这次也没复职。

在禁军将领的撤换上,武则天做出的决定比他所想的最佳结果还要好,李晨非常高兴。如今禁军将领中任要职的,基本都是与他关系很不错的人。在撤换禁军将领的动作完成后,李晨觉得他已经可以基本掌握大明宫和太极宫内的守卫力量了。再过一段时间,他采取更多的笼络手段后,这种掌控力度会更加的大。

这一两年以来,李晨不断将自己手下的人,或者自己信任的人推进禁军中,这些人在禁军中任高低不同的职务,他们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视,因为这些郎将、中郎将是直接掌兵的人。

禁军将领的大面积撤换,还有李显直接服软的上奏,让朝堂上的大臣们感觉到了一种特别的纷围,所有人都相信,在这场直接的较量中,太子一系被轻松地击败。他们没有选对时机,没有看清力量的强弱就直接出手,结果被对手轻飘飘地往死里打,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李显主动提出,要自己的母亲继续掌领大权,他虚心向母后学习。免得给天下带来麻烦,原本抱着不同心态的大臣们,也纷纷表态,特别是那些曾参与事件,或者暗中支持的大臣们,更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承诺错误,表示坚决拥护皇帝陛下亲自安排的、让皇后娘娘代为处理朝政的决定。

既然“逼宫”的举动失败了,总有人会倒霉,他们希望自己不是倒霉者。因此尽量通过陈述,让自己与这次事件划清界线,不让自己成为被清洗的那一类人。

许多人忙着为自己洗去污点,另外一些人则趁机邀宠,为自己头上贴光环。

有两个人在朝会的时候表现的很出彩,其中一个是任中书令的李敬玄,还有一个是重新被召回长安任职的黄门侍郎裴炎。裴炎是因为李治的特别关照,到洛阳呆了一段时间后。又被召回长安任职。

李治对裴炎一直非常信任,数次要求后。武则天也终于放步,复了裴炎黄门侍郎的职。

在李显上呈了那份震动天下的奏章后,百官朝议的时候,李敬玄说的很激动:“诸位同僚,如今陛下依然健在,还是大唐的皇帝。陛下只是因身体有恙让皇后娘娘代为执掌朝事,有朝一日陛下身体康复了,依然会出来继续执掌政,如今太子殿下都一力推拒代陛下处理朝事,大家也不要再争执什么。皇后娘娘代陛下处理朝事这几年。朝政并未荒废,天下也没乱事起来,我大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只四夷臣服,天下百姓也是大安,盛世的荣光已经到来。”

李敬玄说着,恭敬地对坐在殿上帘后的武则天作了一礼,再道:“臣希望娘娘能再为大唐开创辉煌,这将是大唐之幸,天下百姓之幸。”

李敬玄过后,裴炎也站出来,朗声说道:“娘娘,众同僚心忧天下,怕陛下久病无法理政,导致朝中生乱,想让太子代为执政,这可以理解。但娘娘是代陛下处理朝事,是受陛下所托而为,在陛下病恙未愈之际,代为执掌朝事自是合情合理,如今太子殿下也只觉自己才学不够,没办法代陛下处理朝事,还要再学习几年,因此这些年,臣恳请娘娘继续代陛下处理朝事。”

有人带头,附从者肯定会越来越多,李敬玄和裴炎过后,有更多的人站出来表示相似的意见,而在一边静听的李显,心里如掉寒窖,害怕不已。他想不到,他原本以退为进的策略,换来大臣们这样的表态,看情况,事情将发展到他最不愿意看到的那一步了。

武则天也没什么表态,只是说一切以天下大势为重,朝堂不能起乱,天下也不能乱,陛下的身体在恢复,过段时间就可以出来主事了,让大臣们不要再讨论这个问题,做好自己的职司就行了。

这次让武则天大张脸面的朝会后,她找李晨商议善后事宜了。“李晨,你说那些已经服软的大臣,本宫要如何处置他们?”

“娘娘,按理说应该严惩才对,不过呢,”李晨冲武则天笑了笑,轻声说道:“娘娘,臣觉得你接下来可以进一步争取人心。带头闹事的人,必要要严惩,让他们再也没能力影响朝堂,那些稍年轻、职位不高的大臣,则不必严厉对待,可以赦勉他们的罪,并让他们继续任原职。那些德高望重之人,也可以格外开恩,职爵保留,但让他们成为闲人,如此所有人都认为娘娘的胸襟无人可比,可以收罗更多的人心。嘿嘿,这是臣所想,不知道是不是得娘娘认可,说错的话还请娘娘不要责怪~!”

武则天淡然一笑,意味深长地问道:“晓阳,你是替这些人求情吗?”

“不,”李晨摇摇头,很坚决地说道:“臣是在替娘娘考虑,娘娘应该趁此机会收罗人心,在朝堂上,如今娘娘可以信任的人并不是很多,不少朝臣只是不反对你执政而已,并不是支持。如果娘娘能表现在更大度,并有不错的政绩出来,那这些人说不定就成为娘娘的支持者,特别是得到大赦的这些人。当然,这只是臣的想法,怎么决定,还是由娘娘自己考虑。”

武则天认真地看了看李晨,最终露出点笑容,点点头道:“好吧,本宫接受你的建议,对这些人的处置,会好生考虑一下。”

见武则天接受了他的建议,李晨心里也是挺高兴,他这是为自己争取人心啊!(未完待续。。)

第十二章冲口而出

最终朝廷发布了对这次逼宫事件的最后处理决定,郝处俊和李义琰这两位宰相,武则天还是做出了比较严厉的惩罚,将他们的职爵都剥夺。原本两人向朝廷提出辞呈,申请致仕,原本他们以为,只要朝廷批准了,他们失去的就不会太多,大不了没了官做。

但没想到,朝廷的处置却比他们严厉多,将他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剥夺了。有人站出来替两人求情,但都被武则天驳斥,最终一切都没办法改变。

遭遇贬官去职的人不少,一些级别相对较低的其他大臣也被远贬。不过这已经比大部分人预料中的要好很多,有些人猜测一些人会为此丢性命的。这次事件却是没死一个人,这让许多人对武则天的大度心生出好感来,特别是那些刚得其重用的人,可以说,与李晨预料那样,她收罗了一些人心。

有了倒霉就有人得益,不少大臣在这件事中倒了霉,被贬官去爵,但有不少人却因此得益。

在李晨的推荐下,原工部尚书刘审礼被任命为检校中书令,这原来是郝处俊的职务。裴炎得以晋为中书侍郎,并被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职的衔,补上李义琰的缺,位列政事堂。

他们可以说是这次事件的最大,裴炎更是春风得意,他从原本四品职的洛阳留守一步跨入政事堂宰相的行列,让许多人吃惊,连裴行俭也吃惊和不解。两位出自同门的裴姓官同位列政事堂,与崔知悌、崔知温兄弟同居六部尚书之职一样让人惊愕,不过与崔氏兄弟相和睦不同,裴行俭和裴炎却一直不睦,关系形同水火。裴炎被贬到洛阳后,神速地得到复用。并进了政事堂,让裴行俭挺受打击。

这是武则天坚持的结果,在这件事上李晨曾激烈反对过,但没被武则天采纳。李晨这才清楚,裴炎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非常得武则天赞赏,两人私下间可能也有密谋。最终他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因为李显知时务,武则天也没进一步斥责。原本武则天疏远李显、亲近李旦,并不是真的要立李旦为太子,武则天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两个儿子哪个更有心机。李旦比李显更能干,这是武则天早就得出的结论,她这样做,只是希望两兄弟起争执,她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如今她的目的达到了。李显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再也不敢表现张狂,接下来也是要稍稍打击李旦的时候,让李旦明白,事情不能做的太过分。在处理了一些大臣后,武则天只是让李显好生在东宫读书,多听东宫那些属官的教导。李显再次变成一个听话的乖宝宝,几乎没什么出宫。整天呆在东宫内,读书写字。接受太子太师、太子少师等一众东宫属官的教诲。

这段时间李显虽然表现的像个乖宝宝,但武则天依然不太放心,时常给予训诫。她让人给李显带过去她亲自书写的一篇《孝子传》。武则天让他好好学习《孝子论》,李显再傻,也能明白自己母亲的意思。在武则天送来《孝子论》后,她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一个劲地向武则天表示,以后任何时候他都会听从母后的教诲,任何事情都听母亲的话。

李显这样表示,武则天非常满意。不过李晨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也越加坚信了李显是个挺有心机的人。并不像表面表现的这样温顺。还有那个看起来清纯可人的韦氏,也是个厉害角色。

为了了解更多关于李显的消息,李晨向武则天请命,一些传话送东西之类的话,就由他去做,顺便他可以打探一下东宫的情况,安排一些人手,武则天最终也是答应了。

李晨也在一个午后,过去到东宫,给李显送点东西,顺便谈心去了。

看到李晨过来,李显竟然表现的非常激动,一再感谢李晨在武则天面前替他说话,让他少挨点骂,免了处罚。李晨当然谦虚一番,但在说话间,有意无意地透露武则天的一些态度,还有他劝慰武则天的话,这更让李显觉得,李晨在这次事件中,真的帮了他的忙。

一边陪着的韦氏,也听出了弦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