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空降贞观 >

第286部分

空降贞观-第286部分

小说: 空降贞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赵云泽已经听到了纷乱的马蹄声。他立即催促丁大顺:“赶紧的,照某的命令行事。”

    “什么你的命令?我什么都没听到修仙之大赢家
。”丁大顺忽然装傻了。

    赵云泽刚想斥责他,丁大顺又道:“杨晓铭,义成公主去年对咱们特战队有救命之恩,咱们不能做无情无义之人。某命令你,带二十个兄弟,护送义成公主出营!”

    杨晓铭一笑,道:“丁队副说什么?某可没听见。”

    随即,他就对部下下令:“盖勇、沈方,带你们的人,随某护送义成公主出营。”

    “诺!”盖勇和沈方两个队正,立即上前,架起义成公主就往外走。

    “大汗,义成别过了,您多保重!”义成公主这时想不走也不成了,她一个女子,哪里有盖勇和沈方这两个兵王的力气大?她只好一边被拖着往外走,一边回头对颉利说道。

    “义成,你不用担心我。出营后,就按照赵云泽的指点,去苍岩山出家吧。”颉利大声。

    二十名特战队员,在杨晓铭的带领下,连忙跟上盖勇和沈方,出了大帐。

    赵云泽叹了口气,拍了拍丁大顺的肩膀,道:“大顺,你对某的爱护,某心领了。不过,这个责任你和晓铭都担不起。以后若出事,还是由某承担。”

    “嘿嘿,兴许不会出事呢。”丁大顺笑了笑。然后,他就大声对特战队员们喊道:“都听着,咱们攻进大帐时,只见到了颉利,没有见什么一成二成的公主。”

    “明白!”那些特战队员一起应道。

    “兄弟们,谢了!”赵云泽对着众人一拱手。

    “嘿嘿,大人不想忘恩负义,难道我们特战队的兄弟们,就是无情无义之人?”金堡说道。

    其余特战队员,也都点头。

    “都是某的好兄弟!”赵云泽此时喉头发紧,被感动了。

    就在这时,李绩带着一队唐兵,进了大帐。

    赵云泽连忙上前,朝李绩一抱拳,道:“李总管,颉利已被我特战队所俘。”

    “哈哈,太好了!”李绩顿时喜出望外。

    随即,赵云泽就引着李绩走到颉利面前。

    “大唐通汉道行军总管李绩,见过颉利可汗!”李绩冲着颉利一抱拳。

    颉利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懋功将军,真没想到,你我会在这种情境下见面啊。某的腿断了,不能站起来给你施礼了。”

    “这怎么回事?鹏羽,你们怎么把颉利可汗给伤了?”李绩惊问赵云泽。可看他那表情,却没有任何怪罪赵云泽的意思。

    赵云泽指了指大帐顶棚,小声道:“被一根木头砸断了骨头。要不然,我们也不会这么容易抓住他。”

    李绩偷偷一笑,又对颉利说道:“可汗且在此稍候,李靖大总管的大军已经入营。很快,军医官就会赶过来了。”

    “多谢懋功将军关心!”颉利这会儿倒是很有风度。


第542章 善后
贞观四年的大年夜,凌晨寅时四刻,突厥阴山大营遭遇唐军突袭。战斗经历了一个多时辰,至天放亮时结束。

    是役,李靖大军大胜,颉利可汗和他的儿子叠罗施被俘。突厥近十万军民,也成为了唐军的俘虏。

    逃离阴山大营的数万突厥兵,在逃亡途中,遇李道宗的大同军截击,被歼一千,其余人也都当了俘虏。

    至此,大唐平灭‘东’突厥的战事,取得完胜。

    战斗虽然已经结束,可善后的事情,却更为繁琐。

    李靖、李绩、尉迟恭、赵云泽、苏定方五人,顾不上吃早饭,就在颉利那破损的大帐内做起了战斗总结,并商议善后事宜。

    “这么多俘虏,咱们这点人看不过来呀!”李绩感慨道。

    “某已命留守军营的张公瑾,带兵向阴山开拔。李道宗的大同军,也很快就会押着抓获的突厥逃兵前来阴山了。”李靖说道。

    “那就好。”李绩点了点头。

    李靖忽然手捋胡须,皱起眉头道:“某怎么感觉漏了什么?”

    尉迟恭道:“颉利都抓住了,还能漏掉什么?”

    李绩忽然一握拳,道:“某想起来了,颉利的可敦、前隋义成公主好像漏网了抗日之肥胆英雄
。”

    赵云泽一听李绩这话,顿时紧张了起来。此时,护送义成公主出营的杨晓铭等人,早就回来了。当时天黑,大营又乱腾腾的,倒是没人注意到他们的行动。可私放义成公主,终究罪过不小,也由不得赵云泽不紧张。

    “对,就是她!”李靖恍然大悟。“你们都没见过她吗?”

    众人皆摇头。

    赵云泽心虚道:“会不会,她逃出大营了?”

    李靖道:“既然没有抓到她,那定是被她溜了。”

    尉迟恭道:“咱们破营时乱哄哄的,溜掉那么个把人,也很正常嘛。义成公主一个女流之辈,就算跑了,也兴不起风浪。咱们抓到了颉利,对陛下也有交代了。”

    李靖轻轻摇摇头,道:“义成这个女子,不可小视啊。当年,若没有她,隋炀帝早就成了处罗可汗的俘虏了。前隋萧皇后和杨政道,也是她迎到突厥的。没抓住她,我总觉得不安啊!”

    李绩道:“整个‘东’突厥都被灭了,前隋更是亡国数年了,义成就算本事再大,难道还能兴风作浪?药师兄,算了,咱们也别追求的那么完美。还是想一想,该如何向陛下禀报,我们这一次的擅自行动吧。”

    李靖一听李绩的话,眉头又深深皱了起来。

    赵云泽见众人终于绕开了义成公主的话题,终于松了口气,他连忙说道:“这也什么可为难的,某不是早就说过嘛,这次,是某带特战队擅自行动,然后,两位大总管为了救我们特战队,才攻打阴山大营的。”

    李靖一笑,道:“鹏羽啊,之前某是怕你有想法,影响战斗,才应下了你揽责任之事。可如今战斗结束了,某若真把责任都推到你头上,那某这张老脸还要不要啊!”

    “可是……我要不犯点错误,我的功劳似乎太大了呀!”赵云泽说道。

    “哈哈哈哈……”众人都大笑起来。

    尉迟恭一拍赵云泽的肩膀,道:“你小子,人家都是只盼着立大功,你倒好,还怕功劳太大。”

    “嘿嘿嘿,你们都是我赵云泽信的过得人,我才对你们说出真实想法的嘛!”赵云泽尴尬道。

    李靖摆了摆手,道:“既然鹏羽一心自污,那某也不能不成全他。这次的责任,就由某和鹏羽来负。”

    “药师兄,你也要自污?”李绩诧异道。

    李靖微微一笑,道:“灭国之功非同小可。连鹏羽一个后生晚辈,都能看明白的事情,某又如何看不明白?再说,某这也不算自污,事实上,这次的贸然行动,也的确是某的意思。”

    “那……你要如何向陛下禀报?”李绩又问。

    李靖道:“某就说,是鹏羽向某建议突袭阴山大营神雕之魔教教主
。某同意了鹏羽的建议,然后就调动了兵马,攻打阴山。”

    赵云泽挠了挠头,道:“那这主要责任,不又成元帅的了?”

    李绩一笑,道:“鹏羽,若陛下真的为难于如何酬你之功,你有挑唆药师兄突袭阴山的罪过,就足够陛下发挥的了。”

    “哦,就像三年前谋取朔方时一样,明明是你李都督与某一起做的事,到头来,某却挨了陛下一顿臭骂,非要说是我挑唆的李都督。”赵云泽恍然大悟。

    “鹏羽啊,你这是找某算旧账啊!”李绩尴尬道,“那次,某也同样挨了陛下的训斥啊!”

    尉迟恭没好气道:“你俩够了!那件事明明是大功一件,你俩还互相埋怨个什么劲啊!这是在向我们变相显摆吗?”

    “哈哈哈哈……”众人都大笑起来。

    ——分——割——线——

    今年的大年夜,李世民的心情格外舒畅。战事进展顺利,颉利又表示要归顺大唐,已经派了使者来长安。被突厥压在大唐头上十几年了,一朝翻身,怎能不让李世民开怀?

    更重要的是,灭掉突厥,是在他李世民当皇帝时做成的这件事,而不是他的老爹李渊。儿子替老爹雪耻,这就更长脸了。这也向世人证明,他李世民是个明君。三年前玄武门之变的阴霾,也多少去了一些。

    大年夜,李世民大宴皇室成员。不但太极宫中的皇子、公主、后宫嫔妃都一同赴宴,连已经搬出太极宫的李渊及其嫔妃,还有住在长安城的那些亲王、郡王、嗣王、公主们,以及他们的家人,也在受邀请之列。

    李世民这就是显摆,向大唐皇室显摆他的功劳。

    宴会上,宾主频频举杯,其乐融融。可是,李世民也注意到,参加宴会的九江公主似乎闷闷不乐。

    宴会散去后,李世民就把九江公主喊到了他的寝宫。

    “八娘啊,方才的宴会上,朕似乎见你有心事啊?”李世民问九江公主。

    “啊?没有啊!我一直就是这么个性子。二哥别多想。”九江公主连忙说道。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你是因为你的亲事,还在跟朕怄气呢。”

    “二哥,你真想多了。你今年没有将我指婚给长孙嘉庆,我已经很满足了。”九江公主说道。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今年大唐有战事,某跟长孙顺德说过了,前方将士在拼命,此时皇家不宜举办婚事。这才将你和长孙嘉庆的婚事推迟到明年。这门亲事,虽然你不乐意,可朕也有难处啊。唉!”

    九江公主一听李世民的话,脸色暗淡了。

    “二哥,如没别的事情,我想歇息了。”九江公主说道。

    “去吧,想开些!”李世民点了点头。

    九江公主离开了立政殿。

    李世民望着九江公主离去的背影,摇头叹气不止。


第543章 大捷报
大年过后,正月初六,朝廷开始正常办公。

    早朝过后,李世民把房玄龄、长孙无忌、侯君集三人留下来议事。

    这三人,是如今大唐对突厥战事的朝中总调度。年前,杜如晦因为病情恶化,向李世民告病请休。李世民便让兵部尚书侯君集替代了杜如晦,参与了三人组的工作。

    “三位爱卿,朕将你们留下,是想听一听你们对突厥战事的看法。”李世民开宗明义的说道,“颉利已经请降,这场战事,也已经休战。到底该如何结束这场战事,朕一直颇为犹豫啊。不知三位爱卿如何看?”

    三人考虑了一会儿,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臣以为,颉利绝不是真心请降。执失思力来朝中已半个多月了。他代表颉利向大唐提出的条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留颉利的封地和治下子民。也就是说,颉利只是名义上归顺大唐。实际上,他的势力并未有影响。颉利显然是在图日后重振。这如何使得?”

    侯君集道:“臣也同意长孙大人的看法天才医仙
。如今,各路大军已对阴山形成包围之势。不如,一举攻破阴山大营,将颉利擒来长安,免除后患。”

    李世民望向房玄龄。房玄龄却只捋着胡须做思考状,并不发言。

    李世民只好自己说道:“朕何尝不知颉利是假意投降,图日后再起。可是,颉利已经请降,大唐若再攻打他,就失了道义了。”

    房玄龄这时发言了:“陛下,不如先派出使臣前往突厥,走走这个过场。至于是战是和,还是让前方的将领视和谈的情况,自己决定吧。”

    “房大人的意思是……我们坚持自己的立场,不答应颉利的条件,故意把和谈弄崩?”侯君集问道。

    房玄龄一笑,道:“某可没这么说。不过,颉利想保留他的封地和子民,这一点,大唐决不能答应。既然是投降,就应该像主动归顺的杨政道和突利一样,任凭大唐处置。”

    “房大人,你这不还是想把和谈弄崩,逼着颉利继续与大唐对抗到底嘛!”侯君集笑着说道。

    房玄龄道:“兴许,颉利迫于形势,能够退一步,真心投降呢?”

    “他要是真心投降,他就不是颉利了。”侯君集道。

    “颉利若不真心投降,那就是他的不是了。大唐打到他真心投降就是了。”长孙无忌也笑着说道。

    李世民道:“那就按玄龄的意思办吧,先派出使臣,与颉利和谈。该派谁去呢?”

    长孙无忌道:“非温彦博莫属。他对突厥最为熟悉。”

    李世民眉头一皱,道:“温彦博的确是最好的人选。可是如今天气严寒,温彦博今冬身体也欠佳,却是不良于远行啊!”

    “哦,臣倒是忘了温老的身体状况了。”长孙无忌说道,“要不,就换民部尚书唐俭?”

    “嗯,唐俭的确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