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18-本草备要 >

第29部分

018-本草备要-第29部分

小说: 018-本草备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逆而成反胃。气血不足,其本也;曰痰饮,曰食积,其标也。胃槁者,滋血生津;胃冷者, 
温中调气。东垣曰∶上焦吐者由乎气,治在和中而降气;中焦吐者由乎积,治在行气而消积 
;下焦吐者由乎寒,治在温中而散寒。丹溪曰∶反胃噎膈,大便燥结,宜牛、羊乳时时咽之 
,兼服四物汤为上策。不可服人乳,人乳有五味之毒,七情之火也。昂按∶噎膈不通,服香 
燥药取快一时,破气而燥血,是速其死也。不如少服药,饮牛乳加韭汁、或姜汁、或陈酒为 
佳。江南臬司多患噤口痢,粒米不进,郑奠一令服牛乳,久之亦瘥)。 
白水牛喉,治反胃吐食,肠结不通(除两头,去脂膜,醋浸炙末,每服二钱,陈米饮下) 
。酥、酪、醍、醐,皆牛羊乳所作,滋润滑泽,宜于血热枯燥之人。牛胆,纳锻石于内, 
悬挂风处百日,治金疮良。 

禽兽部
牛黄
内容:泻热,利痰,凉惊 
甘凉。牛有病,在心、肝、胆之间凝结成黄,故还以治心、肝、胆之病(《经疏》云∶ 
牛食百草,其精华凝结成黄,犹人之有内丹。故能散火、消痰、解毒,为世神物。或云牛病 
乃生黄者,非也)。清心解热,利痰凉惊,通窍辟邪。治中风入脏,惊痫口噤(心热则火自 
生焰,肝热则木自生风,风火相搏,胶痰上壅,遂致中风不语。东垣曰∶中脏宜之。若中 
腑及血脉者用之,反能引风入骨,如油入面。按∶中风中脏者重,多滞九窍;中腑稍轻,多 
着四肢。若外无六经形证,内无便溺阻隔,为中经络,为又轻。初宜顺气开痰,次宜养血活 
血,不宜专用风药。大抵五脏皆有风,而犯肝者为多。肝属风木而主筋,肝病不能营筋,故 
有舌强口噤, 斜、瘫痪、不遂、不仁等症。若口开为心绝;手散为脾绝;眼合为肝绝;遗 
尿为肾绝;吐沫鼻衄为肺绝;发直头摇、面赤如妆、汗缀如珠者,皆不治。若只见一二症, 
犹有可治者),小儿百病(皆胎毒、痰热所生。儿初生时未食乳,用三五厘,合黄连、甘草 
末蜜调,令咂之良),发痘堕胎(善通窍)。牛有黄,必多吼唤,以盆水承之,伺其吐出迫喝 
即堕水,名生黄,如鸡子黄大,重叠可揭。轻虚、气香者良(观此则非病乃生黄矣)。杀死, 
角中得者名角黄,心中者名心黄,肝、胆中者名肝、胆黄。成块成粒,总不及生者。但磨指 
甲上,黄透指甲者为真(骆驼黄极易得,能乱真)。得牡丹、菖蒲良(聪耳明目),人参为使。 
恶龙骨、龙胆、地黄、常山。 

禽兽部
白马溺
内容:泻,杀虫,消症 
辛寒。杀虫,破症积,治反胃,(祖台之志怪云∶昔有人与奴皆患心腹痛病,奴死,剖 
之得一鳖,尚活。以诸药投口中,不死。有人乘白马观之,马溺坠鳖而鳖缩,遂以灌之,即 
化成水。主乃服马溺而愈)。 

禽兽部
驴溺
内容:泻,杀虫 
辛寒。杀虫,治反胃噎膈(须热饮之。张文仲《备急方》曰∶昔患反胃,奉敕调治,竟 
不能疗。一卫士云∶服驴屎极验。遂服二合,只吐一半,再服二合,食粥便定。宫中患反胃 
者五六人,同服之俱瘥)。 

禽兽部
阿胶
内容:平补而润 
甘平。清肺养肝,滋肾益气(肺主气,肾纳气),和血补阴(肝主血,血属阴),除风化 
痰,润燥定喘,利大、小肠。治虚劳咳嗽,肺痿吐脓,吐血衄血,血淋血痔,肠风下痢(伤 
暑伏热成痢者,必用之。妊娠血痢尤宜),腰酸骨痛,血痛血枯,经水不调,崩带胎动(或 
妊娠下血,酒煎服)。痈疽、肿毒及一切风病、泻者忌用(大抵补血与液,为肺、大肠要药。 
寇宗 曰∶驴皮煎胶,取其发散皮肤之外。用乌者,取其属水以制热则生风之义,故又治风 
也。陈自明曰∶补虚用牛皮胶,去风用驴皮胶。杨士瀛曰∶小儿惊风后,瞳人不正者,以阿 
胶倍人参服,最良。阿胶育神,人参益气也。按∶阿井乃济水伏流,其性趋下,用搅浊水则 
清。故治瘀浊及逆上之痰也)。用黑驴皮、阿井水煎成(苏颂曰∶《本经》阿胶亦用牛皮,见 
二胶可通用。牛皮胶制作不精,故不堪用),以黑光带绿色、夏月不软者真。锉炒成珠,或 
面炒、蛤粉炒(去痰)、蒲黄炒(止血),酒化、水化,童便和用。得火良。山药为使。畏大 
黄。 

禽兽部
黄明胶
内容:x即牛皮胶x 
补虚 
甘平。功与阿胶相近,亦可代用。同葱白煮粥,通大便(李时珍曰∶真阿胶难得,牛皮 
胶亦可权用。其性味皆平补,宜于虚热之人。张仲景治泻痢,阿胶与黄胶、黄蜡并用。陈藏 
器曰∶诸胶皆能疗风补虚止泄,驴皮主风为最。《经验方》云∶痈疽初起,酒顿黄明胶四两 
,服尽,毒不内攻。《唐氏方》∶加穿山甲四片,烧存性用。昂谓∶此方若验,胜于服蜡矾 
丸也)。 

禽兽部
虎骨
内容:宣,去风,健骨 
味辛微热。虎属金而制木,故啸则风生。追风健骨,定痛辟邪。治风痹拘挛疼痛,惊悸 
颠痫,犬咬骨哽(为末,水服,犬咬敷患处)。以头骨、胫骨良(虎虽死,犹立不仆,其气 
力皆在前胫。时珍曰∶凡辟邪疰,治惊痫,瘟疟、头风,当用头骨。治手足风,当用胫骨。 
治腰脊风,当用脊骨,各从其类也)。 
虎肚,治反胃(取生者,存滓秽勿洗,新瓦固 存性,为末。入平胃散一两,每服三钱 
,效。昂按∶虎肚丸宜于食膈,若寒膈、气膈、血膈、痰膈,恐难见功)。 
虎睛为散,竹沥下,治小儿惊痫夜啼。 

禽兽部
犀角
内容:泻心、胃大热 
苦酸咸寒。凉心泻肝,清胃中大热,祛风利痰,辟邪解毒。治伤寒时疫,发黄发斑(伤 
寒下早,热乘虚入胃则发斑;下迟,热留胃中亦发斑),吐血下血,蓄血谵狂,痘疮黑陷, 
消痈化脓,定惊明目。妊妇忌之(能消胎气。时珍曰∶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风邪热毒, 
必先干之,饮食药物,必先入胃。角,犀之精华所聚,足阳明胃药也。故能入阳明,解一切 
毒,疗一切血,及惊、狂、斑、痘之证。《抱朴子》云∶犀食百草之毒及棘,故能解毒。饮 
食有毒,以角搅之,则生白沫)。乌而光润者胜,角尖尤胜(鹿取茸,犀取尖,其精气尽在 
是也)。现成器物,多被蒸煮,不堪入药。入汤剂磨汁用,人丸散锉细。纸裹纳怀中,待热 
捣之立碎(《归田录》云∶人气粉犀)。升麻为使。忌盐。 

禽兽部
羚羊角
内容:泻心、肝火 
苦咸微寒。羊属火,而羚羊属木,入足厥阴(肝)、手太阴、少阴(肺、心)经。目为 
肝窍,此能清肝,故明目去障。肝主风,其合在筋,此能祛风舒筋,故治惊痫搐搦,骨痛筋 
挛;肝藏魂,心主神明,此能泻心、肝邪热,故治狂越僻谬,梦魇惊骇;肝主血,此能散血, 
故治瘀滞恶血,血痢肿毒;相火寄于肝胆,在志为怒,(经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 
此能下气降火,故治伤寒伏热,烦懑气逆,食噎不通;羚之性灵,而精在角,故又辟邪而解 
诸毒(昂按∶痘科多用以清肝火,而《本草》不言治痘)。似羊而大,角有节、最坚劲、能 
碎金刚石与貘骨(貘,音麦,能食铁)。夜宿防患,以角挂树而栖(角有挂纹者真。一边有 
节而疏,乃山驴、山羊,非羚也)。多两角。一角者胜。锉研极细,或磨用。 

禽兽部
鹿茸
内容:大补阳虚 
甘温(一云咸热)纯阳。生精补髓,养血助阳,强筋健骨。治腰肾虚冷(《百一方》∶鹿 
角屑熬黄为末,酒服,主腰脊虚冷刺痛),四肢酸痛,头眩眼黑,崩带遗精,一切虚损劳伤 
。惟脉沉细、相火衰者宜之。鹿角初生,长二三寸,分歧如鞍,红如玛瑙。破之如朽木者良 
(太嫩者,血气未足,无力)。酥涂微炙用(不酥涂则伤茸),或酒炙。不可嗅之,有虫恐入 
鼻颡(猎人得鹿,絷之取茸,然后毙鹿,以血未散故也。最难得不破,未出血者。沈存中《笔 
谈》云∶凡含血之物,血易长,筋次之,骨最难长。故人二十岁,骨髓方坚,麋、鹿角无两 
月长至二十余斤,凡骨之长,无速于此,草木亦不及之。头为诸阳之会,钟于茸角,岂与凡 
血比哉!鹿阳兽,喜居山;麋阴兽,喜居泽,麋似鹿,色青而大。皆性淫,一牡辄交十余牝 
。麋补阴,鹿补阳,故冬至麋角解,夏至鹿角解也。麋、鹿茸角,罕能分别。雷 曰∶鹿角 
胜麋角。孟诜、苏恭、苏颂,并云麋茸、麋胶胜于鹿。时珍曰∶鹿补右肾精气,麋补左肾血 
液)。 
鹿角咸温。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醋磨,涂肿毒。为末,酒服,治折伤。《医余》曰 
∶有 疮赤肿而痛,用黄连凉药久不愈者,却当用温药,如鹿角灰、发灰、乳香之类,此阴 
阳寒暑往来之理也)辟邪,治梦与鬼交(酒服一撮,鬼精即出。能逐阴中邪气恶血)。炼霜 
熬膏,则专于滋补(时珍曰∶鹿仍仙兽,纯阳多寿,能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角、肉食之, 
有益无损。鹿,一名斑龙,西蜀道士尝货斑龙丸,歌曰∶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灵丹都漫说 
,惟有斑龙顶上珠,能补玉堂门下穴。盖用鹿茸与胶、霜也)。造胶、霜法,取新角寸截, 
河水浸七日,刮净,桑火煮七日,入醋少许,取角捣成霜用,其汁加无灰酒熬成膏用。畏大 
黄(鹿 ,鹿相交之精也。设法取之,大补虚劳)。 

禽兽部
麝香
内容:宣,通窍 
辛温香窜。开经络,通诸窍,透肌骨,暖水脏。治卒中诸风、诸气、诸血、诸痛,痰厥 
惊痫(严用和云∶中风不醒者,以麝香清油灌之,先通其关。东垣曰∶风病在骨髓者宜之。 
若在肌肉用之,反引风入骨,如油入面。时珍曰∶严氏言风病必先用,东垣谓必不可用,皆 
非通论。若经络壅闭,孔窍不利者,安得不用为引导以开通之耶!但不可过耳。昂按∶据李 
氏之言,似乃以严说为长。《广利方》中恶客忤垂死,麝香一钱,醋和灌之),症瘕瘴疟, 
鼻窒耳聋,目翳阴冷。辟邪解毒,杀虫堕胎。坏果败酒,故治果积、酒积(东垣曰∶麝香入 
脾治肉,牛黄入肝治筋,冰片入肾治骨)。研用。凡使麝香,用当门子尤妙。忌蒜。不可近 
鼻,防虫入脑(麝见人捕之,则自剔出其香,为生香尤难得。其香聚处,草木皆黄。市人或 
搀荔枝核伪之)。 

禽兽部
熊胆
内容:泻热 
苦寒。凉心平肝,明目杀虫。治惊痫五痔(涂之取瘥)。通明者佳。性善辟尘。扑尘水 
上,投胆少许,则豁然而开。 

禽兽部
象皮
内容:外用,敛金疮 
象肉壅肿,以刀刺之,半日即合。治金疮不合者,用其皮灰,亦可以熬膏入散。 
象胆亦能辟尘,与熊胆同功。 

禽兽部
獭肝
内容:补肝肾,杀传尸 
甘咸而温。益阴补虚,杀虫止嗽,治传尸鬼疰有神功(尸疰、鬼疰乃五疰之一,变动有 
三十三种,乃至九十九种。其症使人寒热,沉沉默默,不知病之所苦,而无处不恶,死后传 
入,乃至灭门。古方有獭肝丸。獭肝烘干,炙为末。水服二钱,日三次,以瘥为度)。诸肝 
皆有叶数,惟獭肝一月一叶,其间又有退叶,须于獭身取下,不尔多伪(吴鹤皋曰∶獭阴物 
,昼伏夜出,故治鬼疰。昂谓∶不然,缘其肝独异于他兽也)。 

禽兽部

内容:泻,凉血 
苦平。治肠风泻血,五痔(烧末,油调敷,水服亦佳)阴肿。脂滴耳中治聋。胆点痘后 
风眼。似鼠而圆大,褐色,攒毛,外刺如栗房。 黑存性用。 

禽兽部
兔矢
内容:x一名明月砂x 
宣,明目,杀虫 
杀虫明目,治痨瘵五疳,痘后生翳。 
兔肝泻肝热,故能明目。 
兔肉治消渴(《海上方》∶澄汁冷冻饮料),小儿食之稀痘疮(陶弘景曰∶孕妇食之,令儿缺 
唇。保寿堂兔血丸,令小儿永不出痘,虽出亦稀。腊八日取生兔刺血,和荞麦面,加雄黄四 
五分,和丸,如绿豆大。初生小儿,乳汁送下二三丸,遍身发出红点,此其验也)。 

禽兽部
鼠矢
内容:宣,调阴阳 
甘而微寒。治伤寒劳复发热,男子阴易腹痛(妇人伤寒初愈,即与交接,毒中男人,名 
阴易。若女人与伤寒男子交者,名阳易。《活人》有鼠矢汤)。两头尖者,为雄鼠屎。 
鼠胆明目。汁滴耳中,治二十年老聋(陶弘景曰∶鼠胆随死辄消,不易得也)。 
鼠肉治儿疳鼠 (河间曰∶鼠性善穿,而治疮 ,因其性为用也)。 

鳞介鱼虫部
龙骨
内容:涩,泻,固肠,镇惊 
甘涩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