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武家萝莉好种田 >

第14部分

武家萝莉好种田-第14部分

小说: 武家萝莉好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武行舟和武夏至并没有找到武春息的踪迹,四人不敢多做停留,怕血腥味引来别的猛兽,最终决定离开这里。

第二十五章、平吉

    夜间山里寒凉,几个孩子每人背了一水囊的水、几件保暖衣服和几个大块粗粮馍,或许是野兽嘶吼的声音镇住了追兵,这时并没有人在追来。在找到一处野兽废弃的小山洞后,四人用顺路拾得柴火燃起篝火,闻着浓郁的膻腥味,挤在一起分了两个干巴巴的粗粮馍,因为曾经逃过灾,孩子们明白粮食的重要性,只是吃了个五分饱便谁都不肯在吃了,水囊里的水也是每人喝了两口。

    晚上的深林比白天危险了不知多少倍,夜里觅食的野兽神出鬼没的。武行舟学武六年,前五年全是马步、压腿、负重等基本功,真正拳法才学了一年,别说猎捕野兽,就连追踪猎物的功夫都不到家,能和武春息带着弟弟妹妹走到这里已属难得。

    白天的逃亡尽管让武行舟累到不行,可并没能让他安然入睡,他要是睡着了,靠着年幼的弟弟守夜指不定会出什么事。

    武夏至和武秋止已经累的昏睡,武暖冬实在不敢掉以轻心,为了让哥哥们放心装作睡熟,实则是虚靠着武夏至打坐练功,把五感放到最大,以防野兽袭来而不知。

    耳旁是篝火噼里啪啦的声响,偶尔传来虫鸣兽吼,都远远的不曾靠近。武行舟实在坚持不住,不一会儿往篝火里放柴火的手垂了下去,渐渐的眯上眼。

    篝火越来越小,武暖冬正考虑要不要起身添加木柴,陡然听见一深一浅两道脚步声传来,她赶紧扑灭火焰,屏声静气的缩在武夏至和武秋止的中间,准备若是有人发现他们,她就把三人收入玉府。

    “是这里。”一道阴冷的声音传来,武暖冬本能的一哆嗦,刚要握住武秋止的手往玉府送就听到另一道略显疲惫的稚嫩声音问起,“他们没事吧?”

    “我只答应你送他们到安全地带,给他们一笔钱,其它的我不负责。”中年男子冷漠的开口。

    另一人沉默片刻,虚弱的咳嗽一声,“我知道!”

    气氛凝重了几分,武暖冬没能多偷听几句就闻到一阵奇怪的淡香味,转瞬头脑昏沉、四肢瘫软无力。她懊恼的叹口气,勉强打起精神就听年轻些的男子急切的喊着,“你做什么?”

    “看了我面目的人活不过第二天,你想他们死?”男子怪笑着。

    武春息捂着手臂上包扎简陋的伤口,无血色的脸庞上黯然失色,最终屏气走进洞府帮着弟弟妹妹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服,撕下衣摆,用血写了几个字,裹着银元宝塞进了武秋止的怀里。

    武暖冬终是没抗住药效,沉沉昏去,直到阳光暴晒皮肤烧疼的醒了过来。一睁眼,入目是破旧的红柱、挂满蜘蛛网的佛像还有四面漏风的墙壁。年久失修的屋顶露出刺目的光线,空气里没有了山洞里的腥膻味泛着新鲜的潮热气息。破庙门早已脱离门框的桎梏,半挂着一边在微风下发出啪啪的拍动声……

    她的身体依旧乏力不能动弹,三个哥哥还在昏睡,趁着四下无人,她连忙调出空间水一边洗脸一边喝,几口后,腿脚恢复了活力,武暖冬赶紧挣扎起身,搀扶着歪七扭八的三个哥哥,挨个喂了他们空间水。

    不久,武行舟和武夏至先后醒了过来,武行舟腾的坐起,“我好像听见春息哥的声音了?”

    喊叫声惊醒了武秋止,他揉着眼睛先是四下探望,见武暖冬就在身边才肯定的说:“我也听见了,当时就是睁不开眼,不知不觉的睡死了。”在野外没谁敢睡实,第一次离开大人武秋止睡的并不安稳,可没想到会瞬间昏睡过去。

    “我怎么什么都没听见?”武夏至挠挠脑袋,起身跑到外面看了看,转头喊道:“这里不是百旺山了,这里好热!”边说边把棉袄脱了下来。

    武暖冬也感到温度的差异,百旺山有十度这里得有二十度,三人都把棉袄脱了,武秋止衣襟里的银元宝也滚了出来。

    “三哥哥,这是大哥哥给咱们的。”武暖冬捡起那个写着血字的布料,武秋止接了过来念道:“拜师学艺,学成归家。”

    “太好了,大哥一定是被他师傅救了,这就是娘教过的因祸得福吧?大哥没出事太好了!哎呀!大哥怎么不叫我一起拜师!”武夏至先是高兴的捶着拳头,后又惋惜的嘟起了嘴巴,“一定是大哥的师傅没看上我,从小爹就说大哥是家里最聪明的,学武的根骨最好。曾经娘也夸大哥文武双全,三弟勤奋好学,对我总是过多苛刻!”

    武暖冬看着武夏至的小嘴快要挂上酱油瓶了,忍不住想笑,又为几个年少丧母的孩子感到心酸,随即鼓着腮帮子,故意吃醋的说:“三哥哥,你好歹还记得娘亲,我都不记得娘亲说过暖暖什么,是不是娘亲不喜欢暖暖?”

    武秋止内敛敏感,立马联想到暖暖的情绪,狠狠的瞪了二哥一眼,抱起武暖冬安哄着,“娘亲最喜欢暖暖了,时常抱着暖暖,当时连爹爹都要排在暖暖的后面,娘亲还说暖暖长得最漂亮,爹也说暖暖最像娘了!”

    武夏至自知戳到小妹的伤心事,吐吐舌头不敢多话,一想到娘亲离世小妹还不知事,连娘亲长得如何都不准记得他便替小妹难过。

    武暖冬见武夏至一直扮鬼脸逗她开心,想来刚才纠结的事情已经忘怀,这才笑眯眼。武秋止拍了拍武暖冬的后背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武行舟看了看恢复活力的弟、妹,悬在心头的大石落了地。自从武春息为了引开危险离开他们,武行舟便把照顾弟弟妹妹看成了自己最大的责任,弟弟妹妹不开心他也不好受,所幸事情是往好的方面发展。心情轻松的开始收拾起几人的背囊,正好看到武秋止脚前银光闪闪,便弯腰捡了起来,“呀?这是银元宝!得有50多两了!”武行舟吓了一大跳,和武秋止互相看了眼总有种不好的感觉,“不会是春息哥为了咱们把自己卖了吧?”

    武秋止眼皮一跳,强笑着摇头,“不会,大哥不会这么傻!”

    武暖冬也拿不准,听那人的意思倒不像是勉强大哥,而且还信守承诺把他们送出了百旺山。什么见了真容活不到明天的话武暖冬没敢说,深怕三个孩子多想,只能等见到爹和爷爷在商量了。

    越想越觉得憋屈,玉府在她的手里简直是浪费资源,武暖冬咬着唇,心中下定决心要义无反顾的练武、赚钱,不求极致,只需能够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武天德的媳妇来自书香门第,家里人习字便是她耐心教与,四人顺着木板路标的指引来到城门,城门之上悬着‘平吉镇’三个大字,字体饱经风霜、磅礴大气。

    武暖冬隐隐记得平吉镇应该在广东广西一带,唐朝统属岭南。当然若是按正史的话,武暖冬自信能猜的**不离十,可偏偏脱离历史,她也有些含糊。

    反正不管哪里,只要有他们武家人安身立命的地方就行。

    ………………………………

    签约了!庆祝一下,下周20:00双更!大家走过路过不忘收文推荐哟!!

第二十六章、驴车

    进了平吉镇,武行舟先带着三人去了趟成衣店,武秋止和武行舟一个卖萌一个挑刺的砍了价,最终花了500文钱换了四身粗布夏衣,跟伙计把银锭换成了三个十两的、三个五两的,剩下的四两散碎银子和500文钱。也是经过和伙计攀谈才知道他们离百旺山至少有三四天的马车路程,应该是趁他们‘睡熟’,武春息的师傅用马车把他们带到了平吉镇外的破庙。

    武暖冬义不容辞的伸出小手把钱塞到怀中(玉府里),笑眯眯的将碎银子分给了三个哥哥以便不时之需。

    武家的孩子都不是那种任性乱花钱的孩子,武暖冬放心的很,之所以收起钱是担心遇到小偷一类的三只手,这可是他们四人在和大人们重逢前的生活费,若是丢了,四个孩子只能卖艺为生了。

    平吉镇是个大镇,来来往往的本地客商和异族客商数不胜数。这里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居而驻,有不少穿着打扮和北方截然不同。武行舟和武夏至都看傻了眼,若不是武秋止一直盯着他们俩,四个人早走散了。还是武行舟先一步恢复了理智,行使起哥哥的责任,抓着不时走神停步的武夏至的手腕,另外一只手牵住武暖冬,免得走丢。武秋止向来让人省心,不用提醒早就握着暖暖的手唯恐有怪蜀黍把小妹拐跑了。

    “暖暖,饿了没?”穿过热闹的食肆、酒楼,武行舟摸着胸口处的碎银问向武暖冬。

    “饿了!”武暖冬倒还好,三个哥哥的肚子早就咕噜噜地叫开,男孩消耗大、饿的快,只是谁也不想花冤枉钱在外面吃,所以迟迟不肯开口。

    “哥带你吃好吃的面条去!”说着,武行舟带着弟妹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小摊子,摊子上是一对中年夫妇,一人做面一人招呼生意充当小二,摊位虽小胜在干净。

    “小娃,你们吃点啥?”正在揉面的大娘抬眼一瞅是四个年纪不大的小娃,热情的招呼着。

    “来三碗清汤面,一碗清汤。”武行舟从包袱里掏出两块粗粮馍,掰成两半四个人分了。

    “来了!”老伯先盛了两碗清汤端了上来,“是不是渴了?清汤不要钱,喝吧!”

    “谢谢老伯!”武行舟仰头一笑,随后将自己的馍掰成碎块放在一碗汤里。这时三碗面也好了,武行舟把它们摆到弟弟妹妹面前笑着说:“赶紧吃,凉了就砣了。”

    武秋止蹙紧眉头没有动筷子,武夏至不太高兴的说:“行舟哥,咱们钱够的,你不吃我也不吃,暖暖你和秋止吃。”

    “你懂个屁!”武行舟一个拳头敲在武夏至的脑门上,捧着清汤呼噜呼噜的喝了起来。

    “二伯打你,你打我!等见到二伯我会告状的!”武夏至撇撇嘴,搅和着清汤面心里很是不舒服又不知该如何表达。

    “行舟哥哥,我吃不下的。”武暖冬一边说一边把面挑到另外的清汤碗中,武秋止揉了揉暖暖的头顶,也跟着挑出许多面条,之后帮着小妹把馍撕碎放入她的碗中。

    武夏至眼一亮,装模做样的将碗里的面同样挑出不少,“行舟哥,你当我是饭桶哪!哪里吃的了这么多!”

    三个人每人分出一些,一碗清汤成了冒尖的清汤面,武行舟心里烫烫的,他是存了要省钱的心。毕竟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能和大人们重聚,以后吃饭、住宿都是费钱的,吃个五分饱也饿不死人还不如手里有点闲钱免得日后难过。

    没有在推辞,武行舟取过那碗面垂头大口吃了起来。既然是弟弟妹妹的心意,他不愿意拒绝,让他们担心。

    这间小摊别看简陋,但是味道却很正宗,汤味香浓,细面筋道有嚼劲,而且摊主给的分量十足,没有因为他们是孩子给的少。武暖冬不爱吃面条也就着馍吃了多半碗,剩下的推给了武夏至。

    武夏至是几个孩子里吃的最多的,给了武行舟自己多少亏了点,他也知道暖暖的食量,原先暖暖剩下的都是他打扫的,所以很自然的接过来吃了个饱。

    等到结账的时候,这对中年夫妇觉得四个小娃兄恭弟谦、和睦友爱都是好孩子,很是喜欢,就收了两碗面钱50文。

    武暖冬就手卖萌的套了套瓷,得知这对夫妇是平吉镇本地人,姓陈,因为来往的客人多是当地的熟客,交流甚多,所以对附近村庄的事情很熟悉。武暖冬趁热打铁的询问了一下周围村庄的情况,以武家目前状况肯定是选择回到地里去种田的,多了解情况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这边确实汇聚了不少民族,汉族村落多在平吉镇的东面和北面,少数民族很少接受外族的进村。同样因为沿海地域的特殊性,平吉镇是个相当热闹的镇,偶尔还有黄头发的西域商人往来。四人留了口信在驿站,听从面摊陈老伯的建议决定明天向平吉镇东面寻找可以落脚的地方。

    趁着还早,他们到了专门交易牲口的集市上转了转,里面的人见是四个孩子多少都不愿揽客,倒是方便武行舟挑选更优质的牲口。

    原先武天崇买驴子和牛时总是带着儿子一起去的,同时也教会他们如何分辨牲口的好坏。别看武行舟平时很调皮,遇到重要事情还是拎的清的,也算能够当起半个家了。

    武暖冬是第一次逛这种集市,被刺鼻的野性味呛的眼睛都红了。

    “暖暖,别靠近,有的牲口踢人。”武秋止小声叮嘱着,牵着武暖冬的手乖乖跟在两个哥哥的身后。

    “暖暖累了说话,咱们要多看看呢!”武行舟小大人似的拍了拍武暖冬的脑袋,特意跟武夏至和武秋止讲了几条挑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