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武家萝莉好种田 >

第223部分

武家萝莉好种田-第223部分

小说: 武家萝莉好种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姑娘可知因何事让你来的吗?”唐代宗笑眯眯的询问。

    武暖冬脆生生的应着,“知道!”随之静默不语,引来阿布天河一转即逝的注目。

    唐代宗颇为满意的点点头,并没有接着再问,反而提及了武暖冬所谓的师兄之事,“你那神通广大的师兄立了大功,可有想要的赏赐吗?”

    阿布天河自是明白这是要避讳某些人,而他恰好在其内,倒是稳坐泰山,始终不咸不淡的抿茶,好似很不关注,其实耳朵早就竖的直直的,对那传闻中从天而降的高人怎能不感兴趣!他可是得了消息,十万大军半天的时间死伤过半,一天的时间便被打的无力反攻俯首称臣。这场战役堪称奇绝,也极为惨烈!

    “师兄没有想要的,他所愿不过是大唐国泰民安,圣上安康永健!”武暖冬自认这场战事私心占了全部比重,跟那些真正为了百姓征战沙场的将士相比不足一提,赏赐领的也不安心。

    唐代宗笑的很为开怀,“太子就知道你们师兄妹会这么说,所以向朕代你师兄讨了赏!”

    武暖冬挑眉不胜荣幸的说:“太子殿下知人善用,惜才重才,民女替师兄叩谢太子殿下!”

    “得了,他可不用你叩谢!”唐代宗摆摆手,有些惋惜,“这赏赐不管你满不满意,是太子一片心意,若是以后你那师兄有何不满的就让他去寻太子讨要他物便罢!”

    这么一说武暖冬倒是好奇所赐何物。

    江尚书捋捋胡子,语气谦和有礼,“武家姑娘是极为聪慧懂礼之人,她师兄必是亦然,怎会不满太子殿下的一份心意,圣上多虑了!”

    “还是圣上疼惜小辈哪!”郭太尉继而笑言。

    唐代宗哈哈笑了几声,见武暖冬歪头望向他也不卖关子,开口道:“许你以后进宫出入自由,免去所有宫中规矩!”

    几人倒吸一口凉气,这得多大殊荣哪!

    阿布天河斜眸挑了武暖冬一眼,抿茶的薄唇缓缓勾起暧昧的弧度。

    “印海,去拿朕的诏书!”唐代宗淡淡的唤了声贴身太监,印海忙不迭地取了过来,在唐代宗的授意下双手递给了武暖冬。

    武暖冬接旨叩恩,仍是一副规规矩矩的模样,令唐太宗深为感兴趣的挑眉,“小姑娘怎得不高兴?从今天起,你不光面见朕无需跪,对别的皇子、公主和后宫妃嫔皆是不用顾忌所有的规矩礼节,只要你不违法乱纪、作恶捣乱,基本上在皇宫你可是要横着走喽!”

    “圣上,民女不敢!”武暖冬温良的垂头轻语。三哥总是怕她在宫中受委屈,可她进宫的时日屈指可数,而且来去匆匆并没有什么不适。三哥这赏赐讨得有几分的冒险,幸亏圣上对他极为疼宠,否则绝对会以为他和武家人恃宠而骄,不知分寸了。

    唐代宗是有所考究方才同意了此等看似有些盛宠的赏赐,实则他想的很是现实。武暖冬已有了飞天遁地、驱使野兽的能力,这种高人最好不得为敌,好在他李豫最看好最疼爱的儿子和武家关系颇深,所谓高人又是太子名义上的妹妹,是个女娃,所以他根本没有任何危机感,反而想替太子招揽好武暖冬,让她永远记得太子爱护妹妹的拳拳之心。

    唐代宗打趣了武暖冬两句,毕竟国事重要,继续讨论起回纥一事。

    阿布天河也不介意自己被冷落半天,他是回纥王子,对上位人那一套手段颇为熟络,大唐打了一场众口铄金的大胜仗,正是气势大作之际。回纥内部争位在即,自顾不暇又捡不到便宜,当然跟之前想要浑水摸鱼不同,想要明哲保身。他父王来了不知多少信,催他回归,也怪不得大唐皇上趁机拿架子。

    “圣上,可汗年事已高,多次催促臣归国,还望圣上怜惜臣尽孝之情。”阿布天河旧话重提,极富特色的西域面容上一片愁云。

    唐代宗思忖片刻,矜持的颌首,“阿布天河王子确实数不归家,只是你可还记得当初大唐公主和亲的条件?”

    阿布天河抿抿薄唇,“自是熟记于心,一,对唐称臣;二,使者不得超过二百;三,所带互市马匹不得超过五百;四,使者不得携带唐人及胡商出塞。”

    “朕怎么听闻王子带了千余精兵马匹入了境?”唐太宗态度骤然变冷,“莫不是回纥与吐蕃暗中有了交易,想要至大唐于不利之境。”

    “臣不敢!”阿布天河立刻起身叩礼,面不改色的解释道:“是臣放肆了,可敦时常对臣提及大唐公主端庄高贵美丽,臣仰慕已久,是以想……提亲!”(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章、渊源

    江家与沈家的事情解释起来其实很容易,可以换种方式说,江沈本是一家亲。

    沈家作为江南世家不温不火的活了几百年浮浮沉沉,却从没能在官途中大展头角,以至于只能成为徒有虚名的名流雅士。沈家老祖几次科考名落中山,耗到了白发苍髯也没能摸到官途的边。他心有不甘,疼定思疼,决定拖着苟延残喘的身体去几千里之外香火最旺盛、主持最德高望重的罔兴寺求卜问卦。

    结果不言而喻,落在了自古备受争议的孪生子嗣的身上。

    在得知家中无法踏入官途甚至在百年后会出现灾祸,是因为时出孪生子女的缘故,沈家老祖倾尽半数家财求得破解之法,说来也简单,只需将孪生其中一个子女过以外姓。

    当时沈家老祖一门心思想要将沈家进一步的发扬光大,故此真的将族中两对双胞中的一子一女更改为外祖父之姓,并且一不做二不休在外面另起宅子,令沈家老奴将孩子教养了起来。

    果然,自此沈家慢慢走上官途,但要说在官途中真正的崭露峥嵘还是近百年,而且并非沈姓,反倒是被历年来放养的江姓子女慢慢成为朝廷的忠良砥柱,最为神奇的是江姓竟是再也没有出过孪生子,血脉也较为单薄。

    好在沈家老祖尚算仁义,对外放的子嗣从来不偏不向,甚至因为觉得亏待了他们,生活物质等方面一直比嫡亲血脉还要强,这也成了沈家的规矩,而江家在百年过往中也出过不争气的孩子,这种人一出,便是彻底的驱逐家门。

    当时武暖冬的娘亲便是孪生姐妹,原名沈珍蓉,其姐乃是沈珍珠也就是唐代宗的正妃,武秋止的娘亲。

    后来沈珍蓉在年幼不懂事之时被送往江家,江尚书膝下无女自是很疼爱,而他的正妻和沈珍蓉的母亲还是闺阁好友,更是将沈珍蓉当做掌上明珠,比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要偏宠的多。可江尚书为人极为顾念旧情,对待当初因为仗势欺人而生了命案被赶出帝都的哥哥一脉很是照料,时常有往来,结果一时不察造成了沈珍蓉被偷走,随之哥哥那一脉失去了踪迹。

    偷孩子这事本不该发生,可江尚书的侄子太贪,他不甘心成天仰人鼻息,明明他爹是头大,本该继承江家产业凭什么反倒是二叔捡了便宜。沈家在官途形式不大好,但是极为有钱,江尚书的侄子便想着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本家那里讨得好处。

    江家侄子是个现实的,他正妻却很贤良,对待不懂事的沈珍蓉跟亲女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将沈珍蓉特意改名为江蓉。所以前几年沈珍蓉过得还算不错,而且为了跟沈家大要一笔,江家侄子还极为注重沈珍蓉的教育,到后来不知因何缘故,江家侄子染了重病,与其妻没两天便先后过世,徒留江淮才这个更没有分寸的儿子,又因走的太突然,压根没跟江淮才点明沈珍蓉的身世。

    江淮才更是为了钱不顾对方是比他爹年纪还要大的老者,想要将妹妹嫁人为妾。

    沈珍蓉熟读诗书不假,但是其他杂类的书也来者不拒,性子比起寻常闺阁小姐多了几分的见识和胆量。故以发现哥哥的做法连夜离家出走,结果自是不用说,她面容绝色娇俏可人,就算女扮男装也不过掩耳盗铃,被坏人盯了哨,从而遇到了出门游历的武天德,顺理成章的成就了好事。

    后来大唐动荡,沈珍珠陪同李豫四处征战沙场,无意中撞见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女子,想起了娘亲时常抹泪念叨被人偷走的亲妹妹,从而暗中与其相认。

    两姐妹血缘亲情牵连不断,可沈珍珠唯恐皇室之乱株连好不容易找回的妹妹,只对外声称两人是拜把姐妹。

    沈珍蓉感恩江母对她的教养,也对回归江家和沈家不报兴趣,所以谁都不知道江蓉也就是沈珍蓉的真正身世。

    “是老臣一时大意,遗失了蓉儿这个好孩子呀!”江尚书老泪纵横,一提及此事就难免心情波动,他那老妻为了孩子丢失的事情久病缠榻,亦是自责的很。

    “娘亲必然不会怪责您!娘亲她过得很幸福!”武暖冬不忍一年迈老者被愧疚纠缠了半辈子,柔声安慰,“娘亲若知道您如此挂念定是会心神不安,而且我听爹爹提过,娘亲的养母对娘亲极好,从不苛责亏待。”

    “那你娘因何嫁给你爹。。。。。。”江尚书一时情急失言道,随即察觉自己的说法不妥当,叹惜着说:“武家之前顶多算是农户人家,幸而对子嗣教育非常得当!不管是你的几个哥哥还是你,都是你娘的骄傲。”

    武暖冬疏劝了几句,两人皆知此地不是畅谈的好场所,言归正传。

    唐代宗给的那道圣旨同样方便武暖冬悄无声息的出入宫收集证据,江尚书之前已经做过一系列的调查,许是他走的是明路,和几个皇子暗中寻得证据不同,所有证据指向的反倒是后宫嫔妃。

    唐代宗就算再仁慈再顾情,也不能姑息后妃和朝臣联手叛国的行径。是以,他借此机会准备大力整顿朝廷,势要将盘踞大唐近百年的杨家和曹家势利予以根除。

    “暗卫营朕可以派给你几人辅助,江尚书那里也有暗卫营之人,若是还有什么需要协调的,尽管来找朕。”唐代宗算是委以重任,“这次你和你外祖父暂时不能公开相认,等到铲除了幕后之人,朕亲自替你们办认亲大礼。”

    “谢主隆恩!”

    “小姑娘你可还有何要求,快快道来?”唐代宗笑眯眯的开口,看起来心情并没有因后妃一事而过于恼恨。

    武暖冬摇摇头,“圣上给予的赏赐够用了,”随之忽然嘟嘴,一副很哀怨的说:“太子殿下果然还是孝顺心疼圣上,连替师兄讨要奖赏都是为了方便民女替圣上行事,唉,太子殿下太狡猾了!真是有了父皇忘了妹妹呀!”

    这话捧得唐代宗极为受用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异常得意,“总归是朕的皇子,小姑娘你这醋吃的可不对哟!”

    郭太尉亦是笑道:“太子殿下确实是大孝!”

    “是也,是也,这点像极了圣上!”江尚书捋捋胡子,自从和武暖冬相认后,便始终眉开眼笑的心情舒爽。

    御书房一扫先前的凝重,传出的阵阵笑声让在其外守夜的武春息松了口气,即便知道圣上不会为难小妹仍不免为她提心。

    待到几人从御书房出来,他方才隐去身形。(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九章、外祖

    不管回纥有没有过入寇之意,大唐近十五年经历了三场惨烈的战事,其中一场持续了数年,后两场相隔不过两年。短时间内不适合再有战乱,唯有姑息不予深究。唐代宗得过且过想给回纥台阶下,只是他怎舍得自己的公主嫁入回纥这种苦地方,皱眉婉拒,“你说你是想提亲?朕的几个适龄公主已经嫁人或准备嫁人,其他的公主年龄尚小,并不适合。”

    阿布天河很是叹惜,“臣自知时不待人,也不敢奢望公主下嫁,但臣年岁不小,正是适婚之领,所以请命和亲,还望圣上恩准。”提亲是私事,和亲就上了一个层次。

    “哦?那你想与谁和亲?”唐代宗脑子里瞬间想到几个郡主,倒是有年龄相仿的尚未出嫁。

    “武家姑娘!”阿布天河目光如炬,直直看向坐在一旁垂眸凝神的武暖冬。

    武暖冬尚未作出反应,一声大惊骤然传出,“万万不可!”顿时所有人望向了脸色涨红的江尚书。

    江尚书自知自己过于冒失,但有关武暖冬的事情他是绝不能妥协。阿布天河是回纥里最小的王子,向来任性跋扈,女色方面虽然没有不好的传言,但为人过于嚣张,善于厉刑,又深得可汗偏疼。另外两个是小宁国公主的儿子,不管是因为阿布天河的身份,还是大唐的态度,小宁国公主的儿子必然不能成为下一任可汗,而且能不能顺利平安的渡过一生还要看圣上是否恩慈。否则小宁国公主的儿子野心过大,扰乱大唐皇室宗位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武暖冬若真的和亲,必然是阿布天河的妾室,可敦之位不可能给一介民女,即便是大唐公主亦然,因为她生下的子嗣无法继承回纥王位。对于妾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