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女主播的秘密花园 >

第27部分

女主播的秘密花园-第27部分

小说: 女主播的秘密花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岑宇桐笑道:“怎么可能跑嘛!”

    与张超道了别,出得海城广电大楼,十一月的南方,还不到冷的时候,空气清爽,夜空明亮,她抬起头看那圆圆的月,突然十分想念李凤轩。

    其实他离开,也不到一周而已啊。只是,谁知道再见到是几时?

    拨了他的电话,却是盲音。他没接,过了一会,回了个短信:“我在谈驻场的事,房子有眉目了,一切安好,勿念。”

    明知道他从来报喜不报忧,但她选择了相信。她相信李凤轩,相信会有人欣赏他,他会得到他想要的大众的承认。如果连她都不相信这些,那么他又怎么会有信心呢?

    一面想着心事,一面从海城广电大楼步行走去《时事》组所在的中银大厦。今天的采访靠着于震算是比较成功,那么后续呢?新闻不能止于此。她想去找找资料、理理思路。

    《时事》组其实是挂在夏沐声所注册的“实时影视”公司名下制作、在海城电视台播出,所以办公的主要地点当然是在“实时影视”,而非在海城广电大楼。

    夏沐声在中银大厦租了一层楼作为“实时影视”的办公场所,除了全力做《时事》外,也会接一些外面的影视制作活儿。不过他是电视台做新闻栏目出身的,有严重的严肃新闻情结,固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精力还是放在《时事》,其他的散活,都是有一搭没一搭地接。

    身为老板,夏沐声并不是那种坐着收钱的型,而是事无巨细都要自己掌控才甘心,所以加班是常有的事。今天晚上,自然也不例外。

    墙上的壁挂电视开着当背景音,九点二十,《海城大小事》播到过半,题为《美味莴笋谁来买》的新闻开始了。

    夏沐声停下手上的事,认真地看起新闻。

    凭心而论,作为系列报道的首条新闻,岑宇桐做得很不错,点面皆有,细节动人,水灵灵的莴笋和愁眉苦脸的柳溪村村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叫人看了就忍不住想帮帮他们。

    片子的最后,岑宇桐又文艺了一把,将当天的采访串成半分钟的短片片花,最后的定格,正是柳承德那张充满了自豪的笑脸:“我的莴笋是好的,尝尝吧!”他仿佛在这样说。字幕同时打出了海城电视台的新闻热线,并发动大家在网络媒体上一起发力,让更多的人看到有关于柳溪村莴笋的信息。

第五十四章 二下柳溪村

    新闻播完,夏沐声将电视的声音再次调小。屏幕闪烁,他揉揉眉心,陷入沉思。

    便在此时,门外缓缓地走过一个人,低着头,似乎十分疲惫的样子,正是岑宇桐。夏沐声立即叫住了她。

    岑宇桐确实很疲,撇开前期的采访和后面的写稿编片,光是来去在山路上转了几小时,就够她呛了。回到中银大厦,看见夏沐声的办公室亮着灯,她倒没觉奇怪,老板是个工作狂,她早有觉悟。

    不过,当被他叫住时,她还是有些意外的。

    有些意外,并且在心里不自觉地微微期盼,期盼他夸她两句。

    但很快她就后悔自己这种狂妄自大的玛丽苏思想!

    夏沐声叫住了她,没叫她坐,也仿佛没看到她眉间的倦意,连客气一下都没有便劈头盖脸地将她嫌弃了一番:“你就做成这个样子?你这样和别人做的有什么不一样?我还以为你的想法有多么的与众不同,原来也不过如此。”

    明知道夏沐声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岑宇桐还是给气着了。她咬住了唇,没说话。柳溪村这条新闻,纵然不是说做到完美无缺,但是,她也不认为自己做得就有那么烂、烂到让夏沐声看不下去。

    夏沐声见她不说话,很是恼怒,问道:“我看你是没带脑子下去吧?光顾着和于震美丽乡村游了?”

    岑宇桐眼一抬又垂下了,委曲地想,我兢兢业业做节目,哪里招你惹你了,再说你要觉得我做不好是我的问题,为什么要扯于震呢?!

    正唱独角戏的夏沐声像是猜到她在想什么,忽然冷笑了一声:“只敢在肚子里骂我的人很多,我以为你会不同呢。”

    又是一个“不同”!不同你个鬼!我和你和别人有啥好同不同的!岑宇桐恨恨地,忽略过这个问题,解释道:“今天先出一条,影响出去了,明天再接着做商超义卖的……”

    夏沐声冷冷地道:“义卖那边,不是刘刃在安排吗?李方义那里盯着,素材拿得到就够了。还用得着你?”

    岑宇桐怔了怔,李方义就是本来要派给她的摄像师,两个部门配合不是他们商议好的么,怎么听起来火药味有点重呢?——且不去管这些,岑宇桐低声地道:“我打算明天再去一次柳溪村,好好挖一挖莴笋滞销背后的原因。”

    夏沐声面色稍和,说道:“明天于震有另外的任务,你自己去。”

    岑宇桐道:“好。本来也不想再麻烦他。没什么事我出去了。”说罢,像是赌气一样,也不等夏沐声回应,转头就走,顺手带上房门。

    夏沐声回到他的电脑桌前,盯住屏幕,忽然不自禁地笑了笑。

    第二天一早,岑宇桐便再次下乡了。

    出发之前,于震打了个电话给她,致歉不能陪她再次前往柳溪村。

    这在岑宇桐的意料之中,一来,她本就不想事事倚仗于震;二来,估计其中也有夏沐声的原因,于是说道:“没事的,我能行。”

    电话那头,于震小停了一下,突然唤了她一声:“宇桐。”

    “嗯?”岑宇桐一直便不喜欢他的欲言又止,“于大主播有什么吩咐,小女子定无不从。”

    于震想了想,似乎在选择合适的措辞,然后说:“老夏那个人,信奉人的潜能是被逼出来的。所以他才直接把你甩出来,是想逼你尽快上手的意思,没有恶意。你不要对他有怨恨或畏惧之心,也不要对他有偏见,好么?”

    岑宇桐在心里狂骂了一番:偏见?要想人不对他有偏见,自己怎么不摆摆正;至于畏惧,本大小姐才不怕他夏沐声呢!怨恨?对不起,他还没资格让本大小姐产生这么复杂的情绪!

    腹诽过后,嘴里倒是十分客气:“怎么会?好歹他是我老板,是我衣食父母,我得罪不起,不敢得罪!”

    这还说没有怨?于震无语了,又唤了声:“宇桐啊……”真不知道要如何说。

    感觉到他的为难,岑宇桐倒是好心好意地劝他道:“你担心我会不受他待见、或是我不待见他消极怠工吗?唉呀,你家老板大人这么敬业,没这么小心眼的。当然,我同样敬业,从不小心眼……好了好了,小翁的车来了,我要走了啦,再见!”

    挂了电话上车,她想,于震真是个大好人,可怎么就不知道像她这么温柔敦厚的小女子,绝对不会和老板起冲突的嘛!

    车程漫长,司机小翁拧开了广播台,今天早出门,恰好是苏唯娜主播的《海城你早》:

    “欢迎回来,这里是海城电视台新闻频道,还有和海城广播新闻频道……新闻频率为您并机播出的《海城你早》,现在我们接进路况信息,在出城的二环路上,有两辆车追尾,恩,造成了堵塞,打算从那里进入,进入中心城区的,最好考虑绕道了……”

    岑宇桐怔怔地望向窗外。苏唯娜的声音,确实很好听;读稿中仍然时见磕碰,不过已经比之前好很多了。

    离开《海城你早》前,她提出了那个电视电台并机播出的建议,没想到台务会很快就通过、并马上落到实处。

    也许是因为知道在广播同时播出,电视的功能削弱,在电台呆过挺长一段时间的苏唯娜变得放松,状态上来了,节目也恢复了直播,依然有瑕疵,不过,勉强过关了。

    可是,这一切,到底离岑宇桐颇远。她现在所要考虑的是,这周末的《时事》能否经受住夏沐声的严苛要求,顺利播出。

    已经是第二次到柳溪村了,吴庆忠和柳承德这次却没空搭理岑宇桐,因为他们正忙着给莴笋装车!

    几辆东风大卡停在村口,村民们肩挑一担担的莴笋鱼贯而行,过秤的,抬菜上车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气,笑容与汗水交杂在一起,好一幅热闹的场景!

    “好家伙!”不等靠近,坐在前座的张超就扛上摄像机,将机头探出车窗拍了起来。他向来如此,一看到好场景就浑身是劲。

第五十五章 莴笋香

    小翁刚想停下采访车让岑宇桐和张超下去,岑宇桐却动了个念:“等等,我们就在车上,车一边走一边拍,好不好?”

    小翁不是做节目的,听命而为,但张超这“色相师”却赞了声:“好你的,这是自带轨道啊!够牛,真爱考验我。”

    轨道拍摄,那是在地上铺好轨道,架上摄像机用长镜头运动拍摄,类似于手机的全景拍摄。若是铺了固定轨道,摄像机拍出来的镜头自然稳定,但现在是在车上,那就得小翁的车开得平稳,还要张超的身子稳、手稳,否则镜头晃得乱七八糟,还不如不用这种特殊拍法呢。

    还好小翁和张超都很专业,几近完美地拍成了这个好镜头。

    拍完,张超问:“宇桐,下车走一个呗?”他所指是让她做个现场口播。

    岑宇桐说:“好啊。”离开主播台都快一个月了,这一个月以来,她几乎连镜都没出过,一直默默地从幕后学起,现在有机会重操“旧”业,多少有点兴奋。

    不过,现场出镜采访怎么说也是她的强项,虽然一个月没上镜,但是半点也没生疏。她整了整妆容,拿起话筒立即进入状态:

    “观众朋友们,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柳溪村,一进村啊,就被这热火朝天的一幕吓了一跳,我们的新闻昨晚上才播呢,怎么今天就有这么多莴笋要运走?究竟怎么回事?我看到柳溪村的吴书记就在过秤的地秤那里,我就厚着脸皮去打扰他一下吧,跟我来!”

    这段口播一气呵成,张超做了个“ok”的手势,扛起摄像机跟在她后面,向吴庆忠他们走去。

    现场拍摄的阵仗一拉起,忙碌的村民们当然看到他们了,不少人在百忙中凑上前来:

    “电视台,电视台的又来了!”

    “你们的电视新闻太厉害了!”

    “谢谢!谢谢!”

    “这回我们的莴笋不愁没出路了!”

    岑宇桐几乎是被他们簇拥着往前走。而吴庆忠也发现了采访组,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紧紧拉住岑宇桐的手:“小岑记者,真是谢谢你们了!”

    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居然说到哽咽:

    “从昨天晚上开始,《海城大小事》还没播完呢,我和老柳的电话就快被打爆了……很多人打电话来买我们的菜,还有说要帮我们卖菜的……今天一早,我就赶快联系车子送货……这多亏你们帮我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我代表全体村民、兄弟们向所有给我们帮助的人致以最衷心的感谢,祝天下好人一生平安!”

    岑宇桐被他所感染,觉得自己做了这选题真是做对了!做新闻不就是这样子的吗?把最新的、大众最想了解的消息告诉他们、帮助他们,曝光恶事,弘扬好事,那才是有人味的新闻,那才是做新闻的最大意义!

    这一天的采访结束后,柳溪村的村民们趁他们不注意,往采访车上搬了好几筐莴笋,非要他们带回去给电视台的同事。

    岑宇桐和张超百般拒绝,连宣-传纪律都抬出来说了,可柳承德却黑了脸:“小岑记者,这都是我们自家地里种的,你就像我闺女似的,哪有给闺女送点自家地里的收成,还要讲纪律的?你再这么着,我老柳可生气了啊!”

    无奈之下,只得收了。不过岑宇桐却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往老柳的口袋里放了两百块钱,此是另话不提。

    带着一车的莴笋香,岑宇桐一行回到海城电视台。老人家的笑脸与那香香的莴笋,刺激着她的创作欲-望,很快地,在《海城大小事》出了一条追踪报道之后,她又回到中银大厦的办公室,开始构思《时事》深度报道稿的写作。

    先在编辑室里听采访的同期声,将能用的采访一句一句地记到本子上。采访的村民里,有几个语言特别朴实又出彩的,令她重看带子时,依然忍不住地微笑。还有那几个生动的会说话的镜头,也一定要用到节目里去……

    她在这里腾腾地发散着工作热情,这层楼另一角落的办公室里,夏沐声照例是打开了电视,收看《海城大小事》播报的此事进展。

    岑宇桐的追踪报道,排在整档节目的头条播出。

    当她那张素雅的小脸出现在屏幕上,他满意地笑了笑,这姑娘,别人做口播都是憋了一身的力唯恐鼓动性不足,可她却是放松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